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旅游

广东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凤凰文昌塔
  凤凰文昌塔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位于岭下村西面路口,青砖砌造、高六层,高约20米,是宝安境内现存的最高古塔。1984年9月,被深圳市政府列为深圳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昌塔”名称由来:因凤凰村大部分人为文天祥(南宋末期著名抗元英雄)的后代,他们倡资修塔以示纪念并希望世世代代为民族繁荣昌盛,富裕强大而努力,故名“文昌塔”,又因塔居凤凰山区,亦称“凤凰文昌塔”。文昌塔,耸立在岭下村西面路口,塔基六角,塔身用青砖砌造,塔高六层。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原是四层,到同治年间,加为六层,是宝安县现存最高古塔。每层塔门均有石匾或对联,塔为叠涩出檐,无平座,塔基和第一层下半段,用青麻石砌筑,檐用五层菱角牙子,七层平砖叠涩砌出。第一层正面用方形门,第二、三层正门用券门,四、五层正面用窗,六层正……[详细]
蔡氏宗祠——东莞新五区联乡办事处遗址
  蔡氏宗祠——东莞新五区联乡办事处遗址位于长安镇霄边社区正大街南社八巷10号右侧,GPS坐标:北纬22°4818.0,东经113°4834.4,海拔高程10米。蔡氏宗祠始建于1850年前后,是霄边蔡氏十九世祖所建,2006年重修。该宗祠坐西向东,三间三进四廊二天井合院式布局,面阔14.1米,进深38.2米。砖木石结构,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龙舟脊,青砖墙体,碌灰筒瓦,麻石、红石立柱,有塾台。1941年初,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在霄边秘密成立霄边联乡办事处,刘荫任办事处主任,办公地点设于蔡氏宗祠内,办事处归大岭山抗日根据地管辖。1944年9月,东莞新五区联乡办事处成立,辖怀德、沙头、赤岗、锦厦、乌沙、厦岗、北栅、霄边等9个乡。办公地点依旧设于此处。联乡办事处成立后,立即发起……[详细]
叩齿庵(南昌起义军三师政治部旧址)
  叩齿庵在潮州市区下西平路道后巷。原名济生庵(又名大隐庵),始建于唐代。清咸丰林大川《韩江记》载:“叩齿庵在城南书院左,即韩昌黎大颠至郡所住处也”。庵内大颠堂额写:“聪明宏博”四字。中为大雄宝殿,阶前有两古榕,不假泥土,骑阶前石而生,呈黑铁色,极其古致,据说已有数百年历史。宋广东转运判官周敦颐留堂壁云:“退之自谓如夫子,原道低排佛老非,不识大颠何似者,数书珍重更留衣。”叩齿庵的传说相传唐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韩愈因谏迎佛骨触怒了宪宗皇帝,被贬到潮州任刺使。到达州治那天,下属官吏、全城百姓夹道欢迎。韩愈看到百姓如此热情,十分激动,突然前面一个和尚朝他马前走来,那和尚本也英俊魁梧、且脸方额阔,远看还一表人才,可近前时却叫人害怕。原来他有两个暴出的大牙,骤看如寺庙里狰狞的罗汉。韩愈顿生不悦,只……[详细]
64、马发墓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发墓
  马发墓位于城区金山顶一览亭边,朝南偏东,碑石为民国初年民军首领孙丹崖所立,后被摧残。新中国成立后曾一度迁往西湖山南岩附近,上世纪60年代又移回金山顶,“文革”期间墓碑被敲断,墓穴被毁平,1979年重修,筑回旧碑(残缺不全),再竖立于墓前。马发墓也称马公坟。马发,海阳(潮安旧称)人,南宋景炎年间为潮州摧锋寨正将。时元兵南侵宋帝赵昰(后为赵昺)避走广东边境,继续抵抗元兵。景炎二年(1277年)元将唆都率兵进逼潮州,知州叶侯闻讯弃官逃走,宋帝闻讯派安抚使至潮慰谕马发,着摄潮州军州事,称安抚使。马发率众坚守潮城,元兵屡攻不下。景炎三年(1278年)叛将陈懿又引元兵唆都部再次攻城,因马发固守,城屹然不动,唆都屡次劝降,均为马发拒绝,且时时相机出击打败元兵。及后元兵买通南门巡检黄虎子,于二月二十九夜私开……[详细]
广州湾抗日赈灾会旧址
  广州湾抗日赈灾会旧址位于湛江市赤坎区中山街道民主路107号,东经110°21′28″,北纬21°16′44″。1933年春,中共党员许乃超通过广州湾商会会长陈澄甫的关系到广州湾接办面临停办的广侨小学。1935年春,许乃超在陈澄甫和社会知名人士冯凌云等人的支持下,在广侨小学的基础上创办晨光小学,以学校为阵地,传播革命思想,开展抗日宣传活动。抗战爆发后,1937年9月,许乃超动员陈澄甫以广州湾商会的名义成立广州湾抗日赈灾会。广州湾抗日赈灾会发动爱国资本家和广大群众-日货,捐款援助抗日,救济伤兵、难民,办理地方灾难善后。抗日赈灾会还出版《赈灾周刊》,宣传广州湾抗日救亡和赈灾活动。副会长、晨光小学校董冯凌云曾陪同许乃超带领晨光小学抗日救亡宣传队上街宣传,亲自登台拨琴独唱抗日粤曲,到商店、豪宅发动商贾……[详细]
南浦李氏家祠
  李氏家祠位于均安镇南浦村。清代建筑(1800年)。坐东北向西南,三间三进,总面阔16.45米,总进深39.75米。主体为硬山顶,灰塑博古瓦脊,碌筒瓦,蓝色琉璃瓦剪边,抬梁式木架结构。宗祠前为一麻石铺成的地堂。头进面阔三间,进深三间16.9米。青砖墙,花岗岩石脚。明间、次间为抬梁式,梁及驼峰均刻有人物故事图案。檐柱为方形花岗岩石柱、三层花岗岩柱础,上部皆置一“福禄寿”石雕。明间为花岗岩条石地面,次间为钟鼓台,上铺花岗岩条石。墀头置砖雕一幅(部分已毁)。头进、二进以天井、迴廊相连。迴廊为卷棚廊,地面铺阶砖,现损毁严重;檐柱为方形花岗岩石柱、花岗岩石柱础。迴廊墙上有壁画。廊封檐板刻有木雕图案。天井为花岗岩条石地面,设有排水洞口,天井的水通过洞口流到暗渠排到外面。廊左右各开以门,连通外廊。二进为厅堂……[详细]
深圳赤湾天后宫
  赤湾天后宫也叫天后博物馆,坐落在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赤湾村旁小南山下,倚山傍海,风光秀丽。其创建远溯宋代,其营造气势宏伟,明、清两朝多次修葺,规模日隆,明万历初年,三宝太监郑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率领舟师远下西洋,开创海上“丝绸之路”,赤湾天后宫为其重要一站。以天后宫为中心的“赤湾胜概”是明清时期“新安八景”中的第一景。赤湾天后宫建于宋代末年,营造气势宏伟,明清两朝多次修葺,规模日隆,成为当时沿海最重要的一座天后庙宇,凡朝庭使臣出使东南亚各国,经过这里时必定停船进香,以大礼祷神庇佑。据说,赤湾天后宫鼎盛时有数十处建筑,一百二十余间房屋,占地九百余亩,殿宇巍峨恢宏,庙貌气象万千,是我国沿海地区最大的拥有99道门的天后宫,也是深圳历史上最负盛誉的人文景观,在港澳台及东南各国久享盛誉。天后宫前殿的龙柱……[详细]
北关古窑遗址
  北关古窑遗址在城区西北面距潮州西湖约500多米处,也称窑上埠窑址,与距此不远之北堤头古窑址以及潮州古城南郊的洪厝埠窑址第四层、竹园墩窑址第三层一样,同为唐代古窑址。出土物有碗、碟、壶、罐、盆等物,胎胚较厚重,外壁一般施半截釉,平底,满釉和环底器极少,与广东唐代器物主要特征相符,从壶、碗造型风格看,也为南北各地唐代窑址、墓葬出土物所常见,本地唐“仪凤四年”墓也有同类出土,莲花瓣纹瓦当也具唐代风格。其实,除前述东郊笔架山古窑址外,潮州城的南、北郊等地(现均在湘桥区辖区内),都布满唐及北宋古窑遗存。如南郊洪厝埠窑址第二层、竹园墩窑址第二层,西、北郊的凤山窑址、田东园窑址、瓮片山窑址、竹竿山窑址、象鼻山窑址均属北宋时期,不但出土了大量器物及残片,还出土了三件有北宋绝对纪年的窑具。唐代窑地一般建于矮坡……[详细]
广缘庵——路东干部训练班遗址
  广缘庵——路东干部训练班遗址位于清溪镇铁场村,GPS坐标:北纬22°5136.0,东经114°1237.8,海拔高程87米。遗址原为一座岭南风格的传统佛教寺院建筑,名广缘庵,始建于明朝。原建筑现已全部垮塌,仅剩残墙。1997年10月,村民集资在原址上修复了“广缘庵”的一部分,为三间二进二廊合院式布局,建筑坐北向南,砖墙内外灰砂批荡,总面阔11.94米,总进深16.63米,硬山顶,绿琉璃瓦,该建筑两侧及前方保存原建筑残墙及围墙。1944年11月,中共路东县委成立,随即在清溪铁场举办开辟山区政权训练班和党员骨干训练班。学员毕业后,组成两个工作队,称为铁流工作队和洪流工作队,分赴清塘区和常平区,发展党组织以及民兵和农会组织,建立民主政权,发动群众参军,开展减租减息,发展生产。20世纪50年代,遗址……[详细]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前线指挥部遗址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前线指挥部遗址位于大岭山镇观音山的观音庙。因山如观音坐骑狮子横卧,山上又有石似观音坐像而得名。山前有巨石如更鼓,故又名更鼓楼山,山腰建有观音庙。GPS坐标:北纬22°5307.9,东经113°4752.5,海拔高程119.3米。1941年6月1日,国民党顽军分两路向大岭山进犯:一路由驻金桔岭的刘光、杨参化两个大队向太公岭、百花洞进攻,在长排坡地受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大华队、虎门队及民兵自卫队的阻击;另一路黄文光大队150多人,从大朗经杨屋,约在上午10时到达大塘村。两路国民党顽军因配合不上,黄文光部不敢贸然开进大王岭,准备向牛牯岭、矮岭冚方向与刘光、杨参化部会合。第三大队指挥员命令第五大队的石龙队、铁路队迅速转到大塘打击顽军。石龙队在牛牯岭村后山岗上向顽军展开……[详细]
红二师碣石作战指挥部旧址
  “红二师碣石作战指挥部旧址”、“碣石革命历史陈列馆”位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碣石玄武山旅游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山寺保护范围之内,其建筑物“自得居”是一处具有悠久革命历史的史迹。1927年南昌起义部队组建的红二师在碣石作战时,周恩来、徐向前等革命前辈曾在“自得居”旧址设作战指挥部,由早期革命农民领袖彭湃等革命先烈指挥部队和海陆丰农民革命队伍攻打、解放了碣石城。1982年修复玄武山古迹时,经上级主管部门核准,在“自得居”挂牌,确认“红二师碣石作战指挥部旧址”。2008年,为保护好革命史迹,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填补地方红色旅游空白,开辟青少年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阵地,经上级文化、文物部门同意,玄武山管委会根据镇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专门聘请了广东省博物馆有关专家、教授对“红二师碣石作战指挥……[详细]
蛮陂头水电站
  台山市蛮陂头水电站位于风景秀丽的北峰山麓,与台山著名风景区石笔潭隔山相邻,上有古兜山四级电站,下有塘田水库。蛮陂头水系隶属于古兜山水系,水库集雨面积有19.86平方公里,原有库容量175万立方。 蛮陂头水电站是广东省较早建成的水力发电工程,也是中南地区第一座水力发电站,因而,被喻为台山第一颗水电明珠,曾制造石膏模型送广东省水利厅和中央水电部展览,吸引了不少业内人士和大批海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名噪一时,蜚声海内外。 蛮陂头水电站始建于1948年,当时由华侨集资捐建,于1952年4月竣工建成,最早引进美国制造水轮发电机组一台,机组功率为175千瓦,架设10千伏输电线路至台城,长度为18公里,主要供居民生活和照明用电。后又引进德国制造水轮发电机组一台,机组功率为180千瓦。其后,又陆续安……[详细]
中山白衣寺
  白衣寺又名白衣庵、观音庙、紫竹禅林,是中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中山市石岐区天门村庵前山(原名金山),始建于明代崇祯十三年(1640年)。白衣古寺,又名白衣庵、观音寺、紫竹禅林,位于石岐区莲员东路庵前正街1号。观世音菩萨,梵名半拏啰缚悉宁(梵音Avalokites/vara),亦称观世自在,观自在菩萨。观世音者,观世人和彼菩萨名之音而垂救,故云观世音。因观音常着白衣,也称为白衣观音。也因观音常处在白莲中,以其住处又名为白处观音。佛经有云:“白者,即是菩提之心。住此菩提之心,即是白住处也。此菩提心从佛境界生,常住于此,能生诸佛也。此是观音母,即莲华部主也。”观音有许多形象化身,但是戴天发髻冠,身穿白衣,身处白莲花中的白衣观音被视为观音母,即各种变化观音之祖。寺,一般指僧侣所居的佛门清净地。庵……[详细]
西岭书法公园
  西岭书法公园位于大埔县城西北片,北环公路中间濒河地段,东临下坜西山岭延线,南至河头村北环路,西至寨上、双圹,北至妙福寺牛黄下,规划用地面积约2475亩。公园三面环山,北环公路及梅潭河环绕其间,山清水秀,山环水抱。书法公园规划书法区、登山健身区、农业观光区、祈福区四个景区。规划设计主要体现四个原则:一是彰显生态文化的原则。注重营造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客家风情,将地域的文化和自然景观融入到公园要素中,突出地域的生态和文化,展示客家风采。同时,在南门入口书法区,设置当代名家(省级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以上)书法作品100幅,东门入口将设置中国历代书法经典80幅,东门到南门将设置唐诗宋词各100幅碑廊。二是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营造足够的休闲、运动的山、水空间。三是遵循生态、自然、康体的原则。以自然山体……[详细]
潮安甘露寺
  甘露寺,据《明一统志》所载于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7)始创,而民间相传有孝子庐墓而甘露降故名,自宋就奉佛。明、清、民国有修建,1984年起重修。以其天然大石室冠潮汕和石壁凿造大型弥勒像之奇特壮观,而游客不绝。1986年6月获登记开放。甘露寺寺门由三块品字型的巨石叠成,“玉简书院”、“甘露洞天”,的题刻依稀可辨。佛寺上盖是一块凌空飞出的底平如削的巨石,蔚为奇观。全寺约600平方米,分为3个部分。刚进,石刻“万历四十八年(1620)潮州知府贾口口助银所修”。立有两大金刚像,旁有韦陀菩萨立像。过之,是大雄宝殿,主奉释迦牟尼佛,两旁十八罗汉金身。顶部石板,刻着青色的“威灵保障”四个大字楷书。下摆着一大香炉石床。再进之,有一尊在底层原石上雕刻而成巨大的弥勒佛坐像,非常惹人注目,它高2.55米,……[详细]
缉熙堂祠堂
  时代:清代地址:恩平市圣堂镇歇马村四巷与五巷之间缉熙堂乃清朝嘉庆年间梁君杖的十一个儿子为他所建的祖祠。嘉庆四年(1799)动工,次年竣工。该祠堂布局为三进两天井,青砖结构,杉瓦盖顶,宽10.45米,进深26.8米,占地面积280平方米。巨木为柱,抬梁坚固,构件雕刻精美,彩绘壁画清晰,原汁原味,充分体现出清代中期岭南建筑的艺术特点。建此祠堂时,因梁君杖健在,按俗礼讳死,故不称祠堂,为弘扬祖德,发扬家族“忠信仁义,尊师重道”等优良传统,故起名缉熙堂。缉熙堂建成后,成为梁君杖家族议事,喜庆的活动场所,并以超前的意识,物尽其用,利用它开辟成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书院。梁君杖四世同堂,四代共育男丁107人,其中有功名的81人,监生、贡生、举人及进士70人;二品官员4人;四品以上官员6人;五品以上10人……[详细]
中共三罗组织革命活动旧址
  中共三罗组织革命活动旧址位于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都杨镇六合村委榃寺村,都杨镇人民政府内,由荣昌堂及旁边的小炮楼组成。荣昌堂是中共云浮县特别支部首任书记余渭泉祖屋,原为余氏书房。建于清代末期,两层青砖瓦木结构,坐西北向东南,面阔16.6米,进深7.17米,悬山顶,博古脊,左右两路脊饰有花鸟灰雕,平瓦。小炮楼位于荣昌堂左前方,紧挨着荣昌堂,三层青砖瓦木结构,阔6.9米,深16.8米。悬山顶,平脊,平瓦,木楼板,第三层的墙体上有枪眼。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1938年至1949年间,荣昌堂是中共粤中、西江、三罗(罗、云、郁)组织在云浮县的秘密活动基地和交通联络中心。抗日四乡联防办事处、中共云北区委先后在此办公,粤中地区许多革命前辈梁嘉、唐章、谭丕桓、李镇靖、麦长龙等曾在这里部署指挥,带领人民开展云……[详细]
湛江宣封庙
  湛江宣封庙在湛江市郊区太平镇明清两代雷州水师营地白鸽寨故地——通明港村。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白鸽寨把总童龙建,清康熙年间和民国36年(1947年)续有维修。庙濒雷州湾,东南向,四合院布局,通面宽12.3米、总进深48.1米,总面积591.63平方米。沿中轴线置三殿二拜亭、依次为前殿、硬山顶拜亭、中殿、歇山顶拜亭、后殿,均为砖柱抬梁式结构,布纹瓦,绿琉璃剪边。前殿廊柱础作八棱花篮形,门置四抱鼓石。两拜亭各以卷棚顶勾连中、后殿,独立成组。庙内现存明清碑刻7通、嘉庆铁钟1个、石雕惜字亭1座。神龛及坛前木雕有透雕、浮雕、圆雕多种,花卉鸟兽形象各异,反映出雷州半岛明清两代木雕工艺特色。中、后殿神龛楹联为当地名人手迹。中殿联为清道光三年状元林召棠手书,嵌“天后”二字:“海静波恬共仰天恩光普照;民安……[详细]
解放内伶仃岛纪念碑
  内伶仃岛与深圳南头半岛隔海相望,它是位于深圳珠海,香港,澳门之间的一座小岛屿,总面积550公顷,于1950年解放。为纪念在解放战争中英勇牺牲战士们,特在校场修建这座解放内伶仃岛纪念碑。纪念碑是于1950年8月建立,碑体高12米,正面题有解放内伶仃岛纪念碑,背面书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字样,看上去非常雄伟壮观。解放内伶仃烈士纪念碑由曾生将军亲笔题书。1950年4月18日,人民解放军陆军第44军第130师第390团,在解放广东沿海之万山群岛战役中,受领攻占解放深圳湾(伶仃洋)之内伶仃岛的任务。军民团结取得是役完胜。16位身经百战,沥练枪林弹雨的指战员,不幸壮烈牺牲,长眠于鹏城南海边地。部队与当地政府,隆重将16位牺牲烈士与同时期牺牲的宝安西乡6位征粮队员,安葬于宝安……[详细]
永富祖祠
  永富祖祠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长潭镇新泉村淋泉坝。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1984年、1988年两次进行重修。坐南向北。由泮池、禾坪、堂屋、花胎、围龙、横屋等组成,为两堂六横三围龙布局,通一进五间。总面阔81米,总进深92.9米,共计房舍111间,占地面积7524.9平方米,建筑面积4957.2平方米。硬山顶、龙船脊、灰瓦面、石灰夹石垒墙。正立面呈凹肚形,大门为麻石条大门框,大门上方题“永富祖祠”,两侧楹联“东山世第;西晋家风”。下堂为敞厅,麻石圆形柱和石基英国“红毛泥”柱多柱支撑,抬梁式木质梁架。中轴线上左右两廊厅对称,上部施门楼式屋顶,两侧前后各塑一对鲤鱼出水槽。上堂比下堂高一台阶,阳刻彩绘木质龙头挑,麻石圆形柱与石灰夹石墙屏风构筑神龛,供奉当地谢氏先祖牌位,神龛上方题“宝树堂”,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