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旅游

广东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毓秀居(杨应彬故居)
  毓秀居位于梅州市大埔县百侯镇侯南村下地,为杨应彬故居。该建筑始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二进二横院落布局,坐北向南,面阔三开间,土木结构,面宽24.5米,进深26.9米,占地面积659平方米,建筑面积655平方米,共有22个房间。堂屋正面有一小院落,斗门门额曰:“毓秀居”,石门框,有山水花鸟彩画。上堂简式梁架,硬山顶,堂内匾额曰“永庆堂”,盈联“永继前贤德,庆书盛世篇”。下堂内设杨应彬同志革命生涯陈列展,匾额由叶选平题字,柱上有联曰“山连峻岭襟华夏,水接汪洋带五洲”,陈列有图文介绍和部分实物展,是大埔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百侯镇革命传统教基地。杨应彬(1921-2015),笔名杨石,生于大埔县百侯镇侯南村,1935年参加“左翼教联”进山海工学团,抗战期间从事宣传、统战等工作并参加过淞沪、武汉……[详细]
拜庭许大夫家庙
  拜庭许大夫家庙位于越秀区高第街许地41号后座。从商业气息浓厚的北京路转入高地街,再沿幽深蜿蜒的小巷拐入许地,老街的气息立即扑面而来。院里屋角勾翘,朱瓦层层,古色古香。相传许氏家族为炎帝后裔,许家祠所以冠名“拜庭”,则源于拜庭是许家兴旺腾达的大功臣。生于清代的拜庭家境困窘,13岁即到盐店做童工。一次,聪明勤恳的拜庭与另两家盐商同时出海购盐,归途忽遇暴风,独得拜庭一人指挥正确得以返航,所在盐店因无竞争对手大赚了一笔。事后,拜庭航海有术、经营有方的口碑便流传开来,各大盐商竞相出高价聘请拜庭,但他以道义为重仍为原店服务。店主有感于拜庭忠厚,遂分股予拜庭。拜庭愈加尽心尽力,终成广州一大盐商。后拜庭长子率族人在高第街修祠堂,建大宅,即今日的许地。许家出过许多风云人物,如粤军总司令许崇智,著名教育家、中山……[详细]
东江纵队三龙大队指挥部旧址
  东江纵队三龙大队指挥部旧址位于东莞市高埗镇低涌村熊氏悦南祖宗祠内。熊氏悦南祖宗祠建于1781年,1931重修一次,面积200平方米。东江纵队第一支队三龙大队指战员宿营地旧址位于低涌村苏氏宗祠。苏氏宗祠建于1713年,1983年重修一次,面积400平方米。两处旧址的建筑物均是砖瓦结构。为开辟东莞水乡抗日根据地,1944年9月,东江纵队第一支队三龙大队200多人在大队长谢阳光、政委何清率领下挺进高埗镇低涌。指挥部和部队驻地分别设在低涌熊氏悦南祖宗祠和低涌苏氏宗祠里。部队到达低涌后,进行了几次较大的战斗,取得辉煌战绩。如击退刘发如土匪的袭击,粉碎日军的扫荡,俘虏伪军抗红义勇军团长李女夫妇,击退土匪李潮的反扑,歼灭盘踞在高埗村的刘发如匪部,解放了高埗村,在蕉利击退日、伪、顽军的联合围剿等。三龙大队在……[详细]
东山苏公祠
  东山苏公祠(亦称永思堂)坐落于苏围村的中央,以正中央的地理位置彰显宗族血脉的权威与荣耀。五百多年前,东坡居士的第十五世孙苏东山,官至五品,走任桂林府推官。仕途兴起,宗脉流旺,明成化十七年苏公拓土兴建了永思堂。东山苏公祠始建于明代,维修于清代,坐北朝南。府第式建筑,原建筑大部分损毁坍塌,现仅剩三及照壁。总共阔11.3米,总进深43.4米,占地面积490平方米。砖、瓦、土、石、木构筑。悬山顶,屋面板瓦,红砂岩石条墙基。中轴厅堂大门前有五级花岗石石阶,大门轩廊两侧有红砂岩柱础、柱承重檀条、砂砾岩门框、门枕。门框镶有大理石阳刻对联,上联为“汉室忠臣北”,下联为“宋朝学士家”,横额为“东山苏公社祠”。中堂面宽三间,深两进,四座红砂岩柱础承重木柱,穿斗加抬梁式15架梁。中间屏门横额悬挂有阳刻“外翰第”木……[详细]
周恩来活动居址(周恩来养病处)
  周恩来活动居址(周恩来养病处)位于陆丰市金厢镇黄厝寮村。1927年10月初,南昌起义军南下海陆丰。在中共汕头市委书记杨石魂陪同下,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前委书记周恩来,及同行的起义军前敌总指挥、11军军长叶挺,11军党代表聂荣臻,先到陆丰湖东,因未找到地方党组织,又返回南塘,与中共陆丰南塘区委书记黄秀文取得联系。当时周恩来身患疾病,杨石魂雇了一顶轿子,抬着周恩来.来到金厢黄厝寮村,住在黄秀文的家里,治疗休息近10天,受到地方党组织及黄秀文家人无微不至地照顾。在杨石魂、黄秀文的陪同下,周恩来、叶挺、聂荣臻等趁夜色来到洲渚村海边,乘木船离开金厢,安全抵达香港。周恩来在香港病愈后前往上海。该住址建筑面积约150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280平方米,原为黄秀文住宅。1986年陆丰县人民政府重建。住址现……[详细]
明心书院旧址
  明心书院,位于荔湾区明心路5号桃李小学内。始建于1912年,但它的起源可追溯到1889年。那一年,广州博济医院美籍华人医师冯西,在医院内收养了盲幼女四人,并把她们送入医院附设的女塾读书。三年后,由于盲女人数越来越多,冯西就在仁济街租赁房舍设立盲人女塾,收录社会失明女孩入学。当时女塾聘请了巴陵会盲婴院的赖玛女士任教员,教授盲女们盲文、音乐、编织等。据史料记载,当年女塾校址曾遭火灾,加上学校规模亟需扩大,所以,1912年,冯西在芳村明心里(现在的明心路一带)征地建筑校舍,将女塾改名为明心书院,这便有了广州第一所盲人学校。主要现存一栋主教学楼,属砖木混合结构,共三层,外形总体为西方哥特式建筑风格。由于年代久远,并且辗转多次转变用途,已很难找到当年盲校的痕迹。这栋弥足珍贵的文物很长时间一直深藏闺中没……[详细]
潮安古巷镇
  象埔寨,位于古巷镇古一村,座西向东偏北30°。象埔寨宽162.4米,深154.4米,寨为方形,建筑格局规范严谨,有“三街六巷七十二做厝,座座格局不同相同”之说,全寨由一大门进出,并各有通道连接最后面的“陈氏大宗祠”,通道长约110米,宽5.9米,在通道的两侧有三条平行巷,每条巷长140米,宽2.3米,从寨门内至大宗祠后,建有三条横向贯穿全寨的大街。第一街长157米,宽2.7米。第二街长157米,宽3.7米。第三街长157米,宽1.5米。由三街六巷形成寨中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寨门为石拱结构,高2.45米,宽1.5米,门上有匾额“象埔寨”,并有落款,上款“壬戌之秋”,下款“颖川郡立”。 象埔寨规模宏大,布局合理,寨中至今还保存着宋、明、清不同年代的建筑物,其中“陈氏大宗祠”有宋代建筑特点,如木棚门……[详细]
七堡义勇祠
  七堡义勇祠(郁南县六区农会暨农军旧址)位于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平台镇大地村委大地村,建于清咸丰十年(1860),座西北向东南,所记载,该祠原为广三路三进深,其头门厅己于1972年损坏,改建成为分8卡二层楼房。二、三进没有改变面貌,占地面积1157平方米,总面宽28.28米,总进深35.10米,建筑面积993平方米。砖木瓦结构,硬山顶,回廊开敞,拱门对称,柱石上刻楹联,墙壁上有灰塑和彩画,整体气氛显得幽深肃穆,古色古香。中后座都是敞口散厅,厅中立有四条砖柱,中厅砖柱上刻有一副对联,内容为:“朝出搴旗,夕归秉来,积十二年奋身苦战,可怜自韧肉飞,至今风雨苍茫,忧想英灵呼杀贼;生为义士,死作国殇,保千户汉族居堪,面对青天洒血,永教春秋奉祀,不忘慷慨副同酬”。据县党史资料记载,此祠是郁南县六区农民协会会……[详细]
东莞新二区抗日民主政府遗址
  东莞新二区抗日民主政府遗址位于大岭山镇连平村大石板,GPS坐标:北纬22°5539.1,东经113°4838.9,海拔高程32米。该遗址原是硬山顶三层砖木结构的炮楼,坐东向西,宽5米,深9.5米,北侧为金字水瓦房,总占地面积约47.5平方米。1939年,连平村村民黄吉华为防盗匪,建成此座炮楼。1958年,该炮楼被拆去两层,北侧瓦房于1990年改为一层砖混合结构水泥房。随着大岭山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1941年4月初,东莞县第一个抗日民主政府连平乡民主政府成立,乡长李金腾,副乡长刘桂平,乡政府驻地就设在该炮楼。1944年8月13日,抗日民主政权东宝行政督导处东莞新二区政府成立,张英(后黄华)任区长,辖连平、大沙、金桔岭、张家村、杨西、篁村等乡。区政府机关也设在此炮楼。新二区政府成立后,积极发……[详细]
漱南伍公祠
  漱南伍公祠位于杏坛古朗。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祀奉古朗伍姓二世祖漱南公及其配室胡氏、余氏。坐北向南,三间三进,总面阔29米,总进深24.6米,占地约2000平方米。硬山顶,抬梁式砖木结构。头门面阔三间,进深24.6米,阔29米,连接东西两偏间。镬耳山墙,碌筒瓦面。两侧包台高1.5米,基座石刻花纹。石栏板雕贵人出行图案。梁架托木雕贵人敬酒及迎宾图案。梁架雕花至前檐,地面铺设阶砖。第二进面阔14米,进深32.3米。梁头木刻花纹及贵人出行图案。屏风精致。第三进面阔14米,进深32.3米。梁架精造构筑。地面铺砌阶砖。此祠建筑开阔高大,柱间斗拱亦雄浑,柱础形式多达五六种。头进偏间墙上镶有三块碑记。第一块为:“抱扑祖新积业碑记”,落款为“乾隆三十七年(1772)壬辰立石”。第二块为:“漱兴会碑记……[详细]
何述铉墓
  何述铉墓 位于中山市板芙镇虎爪村之鹿鸣岭南坡,建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清代乾隆四年(1739年),光绪元年(1875年)两次重修。墓地依山势呈梯形分四层建筑,墓堂宽21.4米、深26米,周围均用褐色巨形石砖砌成檐墙,各层墓堂的两边墙上都饰有石雕麒麟。前面建有踏垛,都用雕有琴、棋、书、画的石板砌成台基。第四层墓堂的正面,竖着高2.05米,宽96厘米的石碑,中间刻有:“明诰赠特晋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傅兼太子太师吏礼兵三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郡庠生峻岗翁何老先生、诰赠夫人晋阶正一品夫人何母刘太君、诰赠夫人晋阶正一品夫人何母罗太君合葬之墓”等字样。石碑后面是一个直径9米的椭圆形坟包,用灰砂铺面,顶端镶有祥云拱月的浮雕。相传墓地前两旁,原排列有两行石人石马,现无存。何述铉,字调元,小榄人,庠生,以子吾……[详细]
路亭古塔
  路亭古塔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文福镇红星村。据《蕉岭县志》(1992年10月第一版)记载,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清道光三年(1823)建成。坐南向北。由围墙、塔座、塔身组成,平面呈八角形布局,总面阔12.61米,总进深12.61米,通高约32.6米,墙厚约1.85米,占地面积约159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约67平方米。塔座呈八角形,高约0.6米,三合土铺面。塔身为七层结构,高约30米,三合土夯墙,外批荡沙灰,外面墙壁逐层向上收窄,塔门为石质券顶,每层开四扇方窗,层与层之间外面用砖拼6道凸棱,其中由上往下第三棱呈齿状;塔内木质楼板,青砖砌筑沙灰批荡楼梯呈螺旋形状上升,共112个台阶,第七层周边有矮围墙,供人凭眺。塔顶施高约2米的宝葫芦塔刹。围墙沙灰夹石垒墙,呈八角形包围古塔。该塔施工……[详细]
刘起龙墓
  刘起龙墓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大鹏镇城龙头山南坡。此墓原在大鹏镇大坑上村鸡爬地,1984年因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基建施工而迁移至此。墓面建筑呈凸字形,用打制精致的花岗岩石结砌,分为墓道、墓堂、祭台、享堂和墓冢5部分。全墓长9.5米、享堂宽5米、祭台宽4米、墓堂宽6.5米。墓顶雕凿日光云纹,上有楷书阴刻“钦赐祭葬”4个大字。墓碑高2.02米、宽1.16米、厚0.3米,上刻二龙戏珠及蔓草花纹。内嵌青石碑高0.6米、宽0.46米。楷书阴刻“皇清诰授振威将军讳起龙刘府君之墓”,为道光十一年(1831年)重修。享堂上有石狮1对。墓道上现存石狮1对、石望柱1根。墓上建筑保存完好。1984年9月,深圳市博物馆在迁墓时对此墓进行了清理。出土物有铁棺钉、眼镜、烟斗、铜镜和白玉鼻烟壶等。刘起龙(?~1830年),字振升……[详细]
孔尚书祠
  孔尚书祠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大龙村大龙路20号。据族谱载,该祠始建于明末清初,清光绪九年(1883)和1995年均有重修。坐北向南,三间两进,总面阔10.8米,总进深22.4米,占地面积241.92平方米。两进均为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青砖墙,花岗岩墙基。头门前建花岗岩台基,花岗岩石门框,石额阴文楷书刻“孔尚书祠”,上款“光绪癸未夏日吉旦”,下款“黄景真拜书”。头门前石梁架上饰石狮和异形斗栱,梁架、封檐板遍刻花纹图案,工艺精巧。前后廊的墙楣上1883年的绘画至今仍然清晰,尤以大门后上方的双龙戏珠最为生动传神。头门后为天井,铺砌花岗岩条石,两侧为廊。后堂明间后侧设有安放祖先牌位的神龛,神龛台基用硬木雕刻。孔尚书祠是孔子三十八代孙、唐代广州剌史、岭南节度使孔戣的专祠,孔戣官至……[详细]
竹仙洞摩崖石刻
  竹仙洞摩崖石刻 位于珠海市湾仔镇竹仙洞水库。镌刻在岩石上的有“鸿翔鹤聚”、“登高望远”、“洞天福地”等14题题诗、题字、题记。“鸿翔鹤聚”4字,阴刻楷书,每字约1.60×1.30米,杨兰皋刊、张之翰书。“登高望远”4字,阴刻楷书,横写,每字0.95×0.74米,无款。“洞天福地”4字,两行直书,阴刻楷体,每字1.50平方米,杨兰皋刊,张之翰书。还有乩文:“观音大士乩示,到此游玩,均勿食猫犬鱼龟蛇鼠各污秽之物,至禁、至嘱!”这些题刻大都是杨云骧及其子杨镇海(1828~1903年,字祖泰,官至副将)、杨镇波,侄杨兰皋等人在竹仙洞修桥补路,邀请文人前来相聚,泼墨挥毫的遗迹。杨云骧(1801~1872年),字贻騋,号楚田,今珠海市北山村人,参加过鸦片战争,官至江苏和平营都司。清同治三年(1864年)……[详细]
广州解放纪念像
  广州解放纪念像在海珠广场中央。为纪念广州解放,于1959年塑造,作者是尹积昌。该解放纪念像由于历史原因被拆除。现广州解放纪念像于1979年重建,1980年建成。作者潘鹤、梁明诚。纪念像为花岗岩石雕凿,方形基座,基座高3.6米、边长4.3米、像高11.5米。坐北朝南,主体是一解放军战士,肩背小米袋,左挎驳壳枪,腰围子弹带,右手持步枪,左手抱花束,昂首挺胸。像与方座连成一体,犹如一块巨石雕成的一方印章,钤在广州大地上。像座正面镌刻着解放后首任广州市长叶剑英的题字:“一九四九年十月十四日广州解放纪念”。像座四角分别刻“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印章。1963年3月广州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秘密联络点中原行旧址
  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秘密联络点中原行旧址位于越秀区沿江西路153号。解放战争时期,此处为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的秘密联络点、地下广州市委的所在地,中共地下党在此以名为“中原行”的船务公司为掩护,执行秘密潜伏任务,从这里送出大量情报,最终迎来广州胜利解放。这里是广州仅存的中共中央华南分局时期历史见证建筑。2015年,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秘密联络点中原行旧址被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从中原行旧址建筑东边线外缘外延5米,南从南侧长堤大马路北边线外延5米,北从中原行旧址建筑外缘外延3.4米,局部至中法韬美医院旧址北侧l两层建筑南边线一线,西与中法韬美医院旧址保护范围线相连,从中法韬美医院旧址外缘外延5米,局部至相邻七层综合门诊大楼东墙线。建设控制地带:东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至解放南路现状路西边线,北从……[详细]
陈天觉夫妇墓
  陈天觉夫妇墓位于中山市东区库充村金钟山,始建于宋代,清乾隆间、民国13年(1924年)、1990年重修。墓坐西向东,封土堆前平面呈环形。墓碑高1.52米,宽62厘米,上阴刻:“宋进士敕授朝政大夫功配乡贤二世祖考天觉陈公、妣罗氏夫人墓”,两边置有阴刻石联一对,上联:“英魂留库岭”,下联:“伟绩镇香城”。陈天觉,字元英,号香叟。原是南雄府保昌县珠玑巷奎漏人,生于宋元祐元年(1086年)。绍兴三年(1133年)乡贡,绍兴八年(1138年)赐进士,官六科朝议大夫。往广州东莞县文顺乡(即今中山市)立寨为家,仍受寨官,以保各寨,民赖以安。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天觉建言香山寨宜改升为县,以便民众。东莞县令姚孝资以其言请于宋帝,乃割四县濒海地为香山县,天觉捐资数千斛,创建香城(即铁城)。又于绍兴二十……[详细]
潮州革命烈士纪念碑
  革命烈士纪念碑在潮州西湖公园内,位于西湖山北麓,座北向南,碑高九米,1955年4月5日落成。纪念碑正(南)面上镌“潮州革命烈士纪念碑”,下列“中国共产党潮安县、潮州市委员会,潮安县、潮州市人民委员会,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潮安县、潮州市委员会,潮安县、潮州市工会联合会,潮安县、潮州市民主妇女联合会,一九五五年四月五日建”。碑东面刻“永垂不朽”,中国共产党潮安县委员会立;西面刻“万古长青”,中国共产党潮州市委员会立。碑北面刻有25位烈士英名、性别及其牺牲时间。这些烈士中,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中遭反动派破孩、-、围剿而牺牲的有李春涛、蔡英智、谢汉一、庄淑珍、李绍法、文锡响等烈士。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有陈良堡、陈初明等烈士。解放战争中被反动派杀害的有柯国泰、王增辉、江秀卿等烈士。潮州人民为缅怀昔日为国家、……[详细]
云浮县人民政府成立旧址
  云浮县人民政府成立旧址位于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富林镇界石村委莲塘自然村。建于1942年,原为当地乡绅黄善初所建。坐东南向西北,土木结构,广三路,总面宽261米,总进深19.8米,中路三间二进,悬山顶,博古脊,脊饰花鸟灰雕,平瓦,木雕檐板,推笼门,石门枕。左右两路西北面有锅耳风火山墙。房子较高,原有二层,整间大屋二楼一体贯通,可环绕通行,现楼板已全拆毁。外墙四周有枪眼炮眼,房子西南角建有一小炮楼,高四层,宽2.6米,深4.4米,楼顶及楼板已毁,现只剩下破残的墙体。1949年4月20日,经中共粤中分委批准,云浮县人民政府在富林莲塘村宣布成立,麦长龙为首任县长。县人民政府办公地点就设在这座黄善初大屋。1949年10月27日,云城解放,云浮县人民政府机关从富林进驻云城办公。2011年6月被确定为县级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