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旅游

陕西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燉煌寺塔
  燉煌寺塔位于西安市未央区,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西安市文物保护单位。塔建于清顺治年间,平面呈正六边形。基座由青石砌成,塔身青砖素面。在塔东侧一、三、五层辟有劵门,三层券门上有砖雕“诠源”二字、六层正东有砖雕“白毫藏”三字。大殿后有古塔1座,6角形,共7层,砖表土心,高约20米,底层每边长约2米,高约3米,底层檐下每边有5块砖雕,为各种动物造像。底层东面有一门洞,高约1米,宽约0.6米。四层以上每角有风铃。塔身用砖中时见“敦煌塔砖”字样,或许此塔即名“敦煌塔”。此塔始建何时,尚待进一步考证。山门北边有一偏院,占地约2亩,为广仁寺达喇嘛王玺禅师的塔院。寺内还存有碑石4块,其中明代碑2块,清代碑1块,近代碑1块。“文革”期间,该寺宗教活动停止,寺院殿堂被毁坏,寺址先后为石灰厂、酿造厂占用和汉城……[详细]
杨武庄墓及祠
  杨武庄墓及祠位于雁塔区长延堡街道东三爻村。据1988年普查材料,杨子江,龙桥(今陕西三原)人。元世祖中统年间“由襄阳功封便宜都元帅”,进爵“护国进义武庄公”。其四子均以军功授进义校尉等职。墓祠座北面南,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为门楼、前堂、后堂及墓冢。墓封土圆丘形,底径12米,高约3米。祠堂系清代建筑,前、后堂均为三间硬山顶。门楼砖砌,面宽4.8米,高约7.5米,硬山灰瓦顶,檐下砖雕仿木构椽头、假昂及宝相花和云纹;中部辟券门,额嵌“元敕修杨武庄公茔”石匾。存康熙壬戌年(1682)“重修杨武庄公墓祠碑”1通,魑首,龟趺,通高3.6米,宽0.88米,厚0.2米。碑文楷书,记载杨子江及其四子生平、功业,并记有杨氏第15至20代孙百余人姓名。文林郎湖广黄梅(今湖北黄梅)知县吴景恂……[详细]
子洲柏全山
  柏全山位于瓜园则湾乡政府驻地南3公里处。据传说,此山曾有4株枝叶繁茂的大柏树,故名柏全山。柏全山北高南低,山巅上有一古庙,主奉天皇、地皇、人皇,简称为“三皇庙”。坐北面南,正殿为三孔硬山形顶拱式砖窑,整个寺院虽然面积不大,但布局合理,层次分明,有泥塑五十余尊,保持有晚清风格。寺庙始建年代无考,现存乾隆四十二年(1777)、道光元年(1821)、咸丰四年(1855)、光绪八年(1883)等五通清代重修石碑,尤其是同治六年“回匪侵凌,捻居盘恒,崖窑不闻,留二三山寨尚能……”的记载,证实了捻军在本境的活动,非常珍贵。柏全山庙宇梯次面南而居,乐楼的地势最低,与三皇庙遥遥相对。其次是娘娘庙,庙左右分别为地藏王菩萨庙、马王圣君庙。娘娘庙后有石阶百余个,拾阶而上,便是灵山七神庙,设三层亭榭,游人可以凭窗远……[详细]
祖庵城隍庙
  祖庵城隍庙位于西安市鄠邑区,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西安市文物保护单位。祖庵镇城隍庙,位于西安市鄠邑区祖庵镇的中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建筑。这座庙宇现存的山门及连脊两侧古建共有六间,其风格独特,别具一格。城隍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人们相信城隍神能够保护城市的安全。城隍,原本是指城墙和没有水的护城壕,后来演变为城市的守护神。在汉代,只要有城池的地方,都会有城隍庙和城隍神的祭祀。祖庵镇城隍庙是古镇的庇佑地标,祭祀的城隍为纪信。人们希望英雄人物死后英灵犹在,能够作为地方神来保护自己,因此将其奉为城隍神。在城隍由自然神演变为人神的过程中,汉代的纪信是最早的例子。据《长安县志·王曲城隍庙会》记载,相传在楚汉荥阳之战中,汉将纪信假扮成汉王,解救刘邦出围,后被项羽烧死。刘邦得天下后,封纪信为十三省……[详细]
“西五台”唐宫墙遗址
  “西五台”唐宫墙遗址古都大酒店的南边有长约500米的一段唐代宫墙遗址,人称“西五台”。唐长安宫墙早在唐末战乱时遭到破坏,加之明代扩建城市,穿越宮城范围,更难留下残痕。但偶然的原因却留下了这段宫墙,这是因为宋代利用这段宫墙为基础建了座安庆寺。这座寺院的佛殿分别建在五座高台上。寺院已成历史陈迹,唐代宫墙因而得以保留却值得庆幸。这里正是唐宫城内宮女们居住的掖庭宮位置。它使人不由得想起“红叶题诗”的典故。相传唐僖宗时,书生于祜在宫墙外的御沟水面上拾得一片红叶,上有题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曰娴: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他赞叹诗句的清新,思慕写诗的宫女,于是他在一片红叶上题诗“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从御沟上游把红叶漂入宫中。后来,宫中放出一批宫女,有人把宮女中的韩氏介绍给于祜为妻。洞房花烛……[详细]
灞源革命纪念馆
  灞源革命纪念馆位于西安市蓝田县,年代为近现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西安市文物保护单位。灞源革命纪念馆蓝田县灞源镇青坪村。灞源镇是西安市东部最边缘的乡镇,位于蓝田县城东30公里的秦岭腹地,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乡镇,是古时候秦岭以东南由湖北、商洛进入渭南、西安的重要交通枢纽。这里是红色革命老区,在这里诞生了蓝洛地区第一个红色革命政府——蓝洛县人民民主政府。土地革命时期,这里曾是蓝洛地区革命斗争的策源地;解放战争时期,著名的灞龙庙围歼战得到了灞源人民的大力支持。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先念、汪锋等同志曾转战这里,并留下光辉的足迹。在建立新中国的斗争中,以杨天智为代表的灞源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英烈们用壮烈的青春,用生命的鲜血谱写了灞源现代革命的不朽篇章。2016年4月,西安市党史教育……[详细]
井勿幕墓
  井勿幕墓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道上塔坡村西北150米,北10米到村中骨灰堂、西边20米到厂房,南30米到西部大道,东为耕地。据1988年普查资料:其墓墓面向东南,封土圆丘形,底径约6米,高2.5米。原墓碑、石供桌均毁于60年代。1981年10月重立硬山顶砖碑楼1座,内嵌青石碑,高2米,宽0.8米,碑身仅刻“井勿幕先生之墓”七字及“1981年10月立”年款。今普查,存在一硬山顶仿古砖碑楼,通高3.5米、长1.53米、厚0.72米。劵门高1.95米、宽0.82米、进深0.26米。碑上刻有:“井勿幕先生之墓,一九八一年十月重立”。碑楼前有一供桌,长方形青石质,长0.95米、宽0.55米、高0.63米。封土长7米、宽6米、高约3米,正面浮雕有花卉。井勿幕为陕西地方名流,辛亥革命先驱之一,为辛……[详细]
洪庆古墓
  洪庆古墓 位于洪庆街道庆华北区院内。据1988年文物普查资料,墓群面积数十万平方米。1953~1956年发掘秦、汉、唐、宋、元墓近200座。其中汉墓119座,多为小型竖穴土坑墓,有少量砖室墓;唐墓多为小型土洞墓。出土铜盆、镜、灯、印章、五铢钱;铁剑、刀、釜;陶罐、灶、仓及墓志和少量瓷器等,共千余件。新莽墓所出两件铜齿轮,较为少见。另于1956~1957年发掘唐独孤思敬夫妇墓、李仁墓、杨氏墓、吴韩氏墓等;1962年和70、80年代暴露汉、唐墓多座。墓群经过发掘,现所在处为庆华公司家属区。洪庆墓群是灞河下游地区经过考古发掘的少数秦汉至宋元时期墓群之一,延续时间较长,内涵丰富,为研究汉唐乃至宋元时期长安城东郊墓葬分布规律、葬式葬俗等提供了重要资料。2001年2月洪庆古墓被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详细]
井湾古城山遗址
  井湾村位于响水镇无定河东南约5公里处。遗址面积大约30万平方米,东南北三面环山,西有一条小河(无定河支流),山势险峻,山顶处有石磊墙体,断壁仍依稀可辩,土墙体轮廓清晰,文化堆积层较厚,大约在2至3米在地层表面发现大量陶残片,有红陶、灰陶、彩绘陶,纹饰多样,有蓝纹、绳纹、网纹、方格纹、弦纹、红陶宽带纹、黑陶宽带纹、泥条指纹,陶器均为手工制,轮制口沿稀少,胎壁厚、硬度高,胎多为夹沙石,主要器具有平底钵、彩绘渔网纹钵、红陶粗胎细面碗、黑陶夹石网纹罐、折口鼓腹平底罐,石制细磨纺线轮、细打磨石佩、石刀、骨锥、古动物残骨等,文化层次丰富,灰坑较多。烧制陶器窑址发现十几处,白灰暴露面积残存多处。据考古专家初步认定为新石器时代遗址,仰韶文化遗存较多,(参考)据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考古价值,为研究古人类文化开源具……[详细]
纪信墓祠
  纪信墓位于城固县柳林村4组,镇政府院后约60米处。纪信(?-公元前204年)秦末人,楚汉战争中为汉将。荥阳突围时,佯装汉王出降,使刘邦逃生,遂被项羽烧死。刘邦称王后,封纪信为城隍,当地群众为了纪念他,在此修建纪信墓和城隍庙。柳林城隍庙当年规模宏大,在汉中地区颇有影响,解放后,城隍庙被毁。现存墓葬一座,封土为圆丘形,周长24.6米,高2.1米,封土前有一碑刻,为1995年12月城固县柳林镇政府立,正面书“汉纪将军墓”,背面介绍纪信之生平。墓冢南约5米处建一祠堂,坐北朝南,砖木结构,歇山顶,抬粱式五架粱;面阔12米,柱中距3.7米,进深6.3米,廊宽0.8米;门额正中撰隶书“纪信祠”,祠堂内有纪信彩塑。纪信墓与纪信祠已成了当地人们从事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详细]
11、罔极寺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罔极寺
  罔极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关炮坊街路北,创始于唐神龙元年(705),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镇国太平公主为母后武则天祈福而修建的皇家寺院。寺名取自《诗经》欲报以德,昊天罔极之句,以表达子女对父母无限的孝思,称罔极寺。盛唐时居于大明宫与兴庆宫之间,在唐皇城内供皇室宫廷朝礼之用。唐开元八年,玄宗命拆兴庆宫和大明宫别殿,对罔极寺进行扩建,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唐玄宗改罔极寺为兴唐寺.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唐王朝与吐番立碑修盟,即历史上著名的长庆会盟,其结盟仪式即在罔极寺内举行(时名兴唐寺).现长庆会盟碑仍完好地保留在拉萨大昭寺内,凸显了罔极寺唐皇家寺院的地位.罔极寺为西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著名天文学家僧一行圆寂后在此寺停葬。寺在明初重修,寺址从原长安城大宁坊东南隅,南移于唐安兴坊内……[详细]
敦煌寺塔
  敦煌寺塔位于西安市未央区汉城街道办事处青西村敦煌寺遗址内。寺院始建于西晋,金皇统五年(1145)、明正统、成化年间及清代多次重修、修缮。今寺院已废,仅存清代砖塔。寺塔为六角七层楼阁式砖塔,又名白云楼。塔通高16.09米,底层边长2.28米,下有青石基座。塔身一、三、五层均东面辟券门,第三层门额砖雕“诠源”2字,第六层正东砖雕“白云楼”3字。层间叠涩出檐,施砖雕斗拱,其中一至四层檐下饰有二龙戏珠、瑞兽、牡丹、卷草等瑞祥图案。塔顶平砖攒尖,直仰莲宝葫芦塔刹。底层壁砖上多刻有“敦煌塔砖”字样。该寺塔的发现为研究清代砖雕佛塔的形制及佛教在关中地区的传播提供了实物资料。2001年2月,敦煌寺塔被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3、佛云寺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佛云寺
  佛云寺位于子洲县裴家湾镇裴家湾村西南的佛庙山上。佛云山东临炮楼山,西临佛庙焉口,南与青黄焉山相望,北与寨则山相连。东西23米,南北52米,面积1196平方米。主殿为1孔砖砌拱形窑洞,坐北面南,双坡屋面,石板覆顶,砖砌正脊,正吻兽,内奉西天如来古佛。现存殿宇22座,有殿堂、楼阁、牌楼、钟鼓楼、乐楼等系列古建筑。仪门石碑楼、钟楼、鼓楼均为20世纪90年代新建。相传佛云寺创建于明代初年,正殿内壁画尽管久历春秋,但色彩线条仍然协调,加之画面上人物形象传神,不仅令人悦目,而且还有考古价值。2003年12月26日被子洲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6月10日被榆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孙蔚如旧居
  蔚如旧居位于灞桥街道豁口村三组。孙蔚如(1894-1979),灞桥区豁口村人,曾任国民党三十八军军长,陕西省政府主席,第六战区司令长官,民革陕西省主任,陕西省副省长,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国防委员等职。旧居建于1927年,有南北两组建筑。自南向北依次有门房、前楼、后楼及东西厢房等。楼均为砖木结构的两侧结构。1927年后孙蔚如曾多次回乡小住,杨虎诚、冯钦哉、邵力子等陕西军政要人曾多次至此与孙蔚如会面并交谈政事。该旧居是灞桥街道办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近现代名人建筑。它对于研究我国建筑发展及名人历史都具有重要价值。2001年2月孙蔚如旧居被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北广济街清真寺邦克楼
  北广济街清真寺邦克楼位于西安市莲湖区,年代为明代,类别为古建筑。为西安市文物保护单位。北广济街清真寺相传创建于明代晚期(公元1600年前后),地处广济坊,临近化觉巷清真大寺俗称“清真小寺”坊民嬉称大寺的“哨门”。清乾隆33年(公元1769年)重新翻建了寺院主要建筑。北广济街清真寺原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邦克楼:伊斯兰教清真寺群体建筑的组成部分之一。阿拉伯语音译,意为尖塔、高塔、望塔,即宣礼塔。又称为:唤礼塔。中国穆斯林称邦克楼、望月楼。专门用作宣礼或确定斋戒月起讫日期观察新月,是清真寺建筑的装饰艺术和标志之一。……[详细]
薛家寨汉墓群
  薛家寨汉墓群位于徐家湾街道办事处薛家寨村西航公司西侧,东北为西航社区,东南为西航二中,西到东辅道,南到西航生活区,北到红旗南路。汉代。墓群面积约7万平方米。原有封土28座,现仅存9座封土,3座封土呈覆斗状,其余皆为圆形封土,其中1号、2号、3号墓葬相连,封土高度在15-20米之间。该墓群自20世纪50/60年代以来陆续暴露、清理竖穴墓和砖室墓30余座,出土有陶鼎、罐,铜带钩、弩机、五铢钱,铁刀、剑,玉琀,墨锭,陶饼等。该墓群对研究未央区汉代墓葬的封土情况及葬俗葬制具有重要意义。2001年2月薛家寨汉墓群被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感业寺遗址
  感业寺遗址位于西安市未央区六村堡街道办六村堡村内,汉代北宫遗址夯土台基上。现存包青砖夯土台基一座,夯土台基平面呈倒“凸”字形,东西长40,南北宽20,高4米,夯层厚约10厘米。南墙上包砌青砖,并镶嵌石碑三通,现仅存右侧”重修三台庵碑”,其他两石碑均已损毁。该双层夯土台基处原在六村堡小学院内,四周有围栏。南墙两侧均有包青砖券顶窑洞。南墙突出部分的西面有砖砌台阶通往台基上方。台基上方现为耕地。感业寺遗址的发现为研究清代寺庙建筑的形制及发展演变提供了实物资料。2001年2月感业寺遗址被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刘进夫妇墓
  进夫妇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张家堡街道办事处(尤家庄村)文景路北段文景公园东南部,南邻王子饭店,北邻凤城三路,东邻文景路,西为王前村。刘进夫妇墓为汉宣帝刘询生父和王夫人的合葬墓。墓冢为夯筑封土,保存基本完整,呈覆斗状,底径长25米,残高约8米,封土表面种植大量灌木,植被良好。墓域周围曾散布残砖、瓦片。现墓葬周围专门建公园对其进行保护。刘进夫妇墓是西安市区内等级较高的西汉墓葬,对于研究西汉时期的墓葬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2001年2月刘进夫妇墓被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陕西省检察院办公楼
  陕西省检察院办公楼位于西安市新城区,年代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西安市文物保护单位。陕西省人民检察院位于西安西新街1号,西新街因“新城”得名,其发展变化也与新城的沿革密不可分。今天的西新街不仅是行政大街,还是一条繁华热闹的商业街。报话大楼、西安市青少年宫等都是街上的标志性建筑。西新街东起新城广场,西至北大街,长432米。西新街街北与新民街、皇城西路交会,街南与尚朴路相接。1927年开拓,因位于新城西而得名西新街。1966年曾改称人民路,1972年恢复原名。……[详细]
陕西省供销总社办公楼
  陕西省供销总社办公楼位于西安市新城区,年代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西安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七路85号,西七路开拓于民国时期,初名崇廉路。这里有著名的“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在老住户的记忆里,西七路上曾有许多深宅大院,那些漂亮的老式建筑,让人难以忘怀。现在,西七路陕西省供销合作总社的大院内还有一座民国时建造的“将军楼”,这是民间对它的俗称,其实是一座拥有地下室的单层别墅。省供销总社调研员郑治利说:“将军楼大约建造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好像是杨虎城的一位军机处长的住所,解放后,曾是西北军政交际处。将军楼东边,据说曾是蒋鼎文公馆,形制与将军楼一样,公馆位置就在现西七路七天酒店的地方。”在这里输入你的内容,注意不要用退格键把所有文字删除,请保留一个或者用鼠标选取后直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