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武进区旅游

武进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万绥东岳庙
  万绥东岳庙位于新北区孟河镇万绥北街,全称“东岳行宫庙”,相传为供奉东岳神——黄飞虎(农历三月二十八日、十月三十日是黄飞虎的生卒日)而建,为道教祭祀之所。东岳庙原建有山门、戏楼、轩殿、大殿、大楼、三茅殿、太乙殿、十王堂、子孙堂等建筑,规模宏大。现仅存山门、子孙堂、戏楼和大殿,呈中轴线对称,均为清代重建。子孙堂原位于山门两侧,南侧现已不复存在,现仅存北侧三间。戏楼背靠山门,坐东朝西,台口直对大殿。大殿砖木结构,坐西朝东,飞檐翘角,气势雄伟。殿面阔三间,平面呈正方形,檐柱高5.85米。殿内用四根肥硕的金柱支撑粱架屋顶,单檐歇山顶,黑色筒瓦铺盖。殿前槅扇齐全,棂花纹样轻巧,雕工纯熟、洗炼,花卉、鸟兽栩栩如生,形制古朴。1982年11月10日,武进县人民政府公布东岳庙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详细]
洛阳戈氏宗祠遗址
  洛阳戈氏宗祠遗址位于武进区洛阳镇洛东村戈家头。宗祠始建于明朝,雍正初年戈楫其子立山公率族人协力复建。宗祠坐北朝南五楹三进加附房。砖木结构硬山带马头墙传统古建筑。此项目与第五批戈楫墓合并。……[详细]
福源米厂旧址
  福源米厂旧址,位于武进区丁堰街道梅港村委河东街,与市级文保单位万安桥隔大运河相望。房屋应建于民国初年,曾为武进第八米厂。现存建筑体量较大,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和行业特色。……[详细]
潞城太平庵旧址
  潞城太平庵旧址位于武进经开区,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几经毁坏,清代复建,现房屋一进,面阔五间,坐北朝南,硬山式砖木结构,目前正在修缮中。2018年3月25日,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潞城太平庵旧址为常州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崔桥吴氏宗祠遗址
  崔桥吴氏宗祠遗址建于清雍正年间,2012年吴氏族人对祠堂进行了修建,现存二进院落。常州吴氏为季子之后,是常武地区仅存的吴季子祠遗址。2018年3月25日,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崔桥吴氏宗祠遗址为常州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刘家巷刘氏宗祠遗址
  刘家巷刘氏宗祠始建于明嘉靖六年(1527),2016年在祠堂原址复建新祠二进,辅房二进。现存有创建宗祠碑记碑一通,抱鼓石等建筑构件。2018年3月25日,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刘家巷刘氏宗祠遗址为常州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隆兴桥位于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东村东街小巷,是一座单孔石拱桥。隆兴桥原跨马象河(又叫马祥河),故又名马象桥,现村民仍习惯称为马象桥。隆兴桥是当地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隆兴桥始建年代不详,清乾隆元年(1736)重建,取乾隆年号之兴,更名为隆兴桥隆兴桥使用周边地区的阳山石,采用纵联分节并列法砌置。阳山石是无锡阳山地区的一种火山岩,色泽暗赤古朴,表面毛糙,吸水防滑,类似于德清的武康石。古时武进地区建桥用阳山石的较多,雪堰就在阳山的南部,相距不到10里,更是就地取材了。隆兴桥桥长 10.5米,宽 2.5米,桥孔跨径 3.8米。无桥栏与望柱,两侧各有一对素面桥耳,无桥联柱。隆兴桥桥额石上刻有“隆兴桥”三字,三字凸现在圆形的石刻框内,纪年已难辨别。南北两坡各存台阶13级和9级,中间为人行道,两侧由于没……[详细]
28、港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港桥位于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镇庙桥原港桥镇中街。港桥又称大港桥,跨永安河上,是一座东西走向的单孔石拱桥,始建于明代,清光绪元年(1875)重建。民国36年(1947)重修。花岗岩石质,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法。全长15米,桥面宽3.3米、桥堍宽4.4米、拱高6.1米。两侧各有石阶19级。桥孔南北两面,拱矢东西两侧各有两个桥耳。桥面两侧设置石栏,四角有高为2.1米的石柱4根,石柱上及桥孔南北两侧嵌砌的竖条石上均有对联,精雕细凿。桥东石柱楹联:“天际彩虹留大港;人间司马好题桥。”由钱大钧撰书。桥西石柱楹联:“面貌丕新,永奠斯基石;波流澎湃,安渡有津梁。”由本邑港桥人氏韩诚撰书。桥孔两侧楹联:“水光接汉浮半月;云气凌空悬长虹。”由朱绍良撰书。桥孔北侧楹联:“创始前明亘大港;利民重修永安桥.”由本邑雪堰桥……[详细]
29、大刘寺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刘寺位于武进区礼嘉镇坂上今武进坂上中学校园内。1988年11月7日,武进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2月23日,常州市人民政府调整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刘寺原称慈福寺,始建于唐咸通年间,名永安。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说比常州天宁寺还要早40年。唐光启二年(886)重修。宋崇宁二年(1103)赐名保安;三年,更名慈福。因寺庙位于大刘(宗有坊),乡人习惯称其为大刘寺。大刘寺今仅存大雄宝殿一座,系清同治三年(1864)重修。大殿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单檐歇山顶,古老典雅。面阔3间14.3米,进深9檩11.6米,脊高11米,建筑面积168平方米。朱红的门窗,雕刻着荷花,形象逼真。屋脊正中的“风调雨顺”四个遒劲大字,寄托了人们希望平平安安,事事如意的美好心愿。四角的飞……[详细]
  城湾山石室土墩墓群位于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城湾山横亘于太湖西北畔,由黄公山、四顶山、大茅山、老鸦山、庙堂山、腰沿山等十余座绵延相连的山峰组成,最高海拔约 100 米,山体多由黄褐色粗面岩组成。在绵延的山脊及少数山坡之上,排列着众多石室土墩,据考古人员调查统计,上世纪 80 年代时仅庙堂山就分布有十五座,大茅山有二十一座,整个城湾山山区共分布二百座以上。1981年、1985年、1991年、1998 年镇江市博物馆、常州市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武进博物馆先后对四顶山、大茅山、腰沿山、牛头山等山峰的多座土墩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城湾山石室土墩墓的构造基本相似,即先对山体表面进行稍平整,直接在平整过后的地面上建墓。砌墓所用的材料为就地取石,只进行粗略加工打制,因此大小不等、形状不一,有正方体、长方体、片……[详细]
31、孙觌墓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孙觌墓位于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禹城村姜家头,为一不规则椭圆形土墩,南北长约 30 米,东西长 40 余米,残高约 3 米。墓东南方向树有花岗岩墓碑,高 1.37 米,宽 0.41 米,0.12 米,正面阴刻“宋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孙觌公之墓”十四字,落款为“乾道五年己丑畅月…子琮…珀…璠立”。墓地原为高约三丈(近 10 米)的土墩,占地面积近 2000 平方米,解放后,因平墩改田、筑路取土等原因,土墩部分被破坏,逐年缩小至现有规模,墓碑也曾被村民移至姜家头西村的码头。2000 年元月,因墓地问题存在纠葛,孙氏后裔在礼嘉桥西侧桂香田公墓新建了孙觌墓,但墓碑仍保留于姜家头村的墓地原址之上。孙觌,字仲益,号鸿庆居士,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出生于武进礼嘉,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详细]
32、百岁庄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百岁庄坐落在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漕桥杨桥村丁家塘,位于丁家塘丁宅的西部。百岁庄建于 1915年,由朱熹的后代子孙朱龙川建造。为纪念其祖母活到108岁,朱龙川便把这座刚建好的庄园称为“百岁庄”。建筑群主体建筑坐北朝南,是硬山式砖木结构,为民国初年建筑,前后两进。旧时庄园东西长 28.8米,南北进深 43米。现存建筑头进二层楼房面阔八间,其中东侧四间仍保持原貌,西侧四间的前檐已改建成阳台式门面,但高翘的屋脊及封火墙仍保存原样,更具特色的是西侧山墙上留有固墙用的数十块铁搭,并将檀木梁全部封砌在山墙之内。楼后天井两侧各有侧厢六间;第二进原有平房八间,现均已改建。虽说是百年老宅,百岁庄依然能看出江南耕读人家的殷实。屋面有前后两坡,屋脊高翘。至今,还能看出二进八开间的老宅形制。整体楼群中其粗壮的梁柱,木质……[详细]
  茶山1、2号土墩墓位于常州市天宁区烈士陵园内,西邻兰陵北路,南近中吴大道。1号土墩高约4米,周长200米,呈椭圆形;2号土墩位于烈士陵园西门入口处,南距1号墩约10米,高约5米,周长140米,西面为张太雷、瞿秋白、恽代英三烈士塑像。土墩墓所在区域原属茶山乡,故名茶山土墩墓。茶山,一般指产贡茶之山,此片区域无山,也不适合种茶,其名称来源另有所指。宋咸淳《毗陵志》记载“茶山路,在县西南广化门外,唐湖、常二守会阳羡造茶、修贡,由此往返,故名”。《光绪武进阳湖县志》载“茶山路,地形如墩,在阳湖定西乡”。清代邑人文学家邵长蘅《毗陵诸山记》载,“毗陵县治南三里曰茶山,小丘累累以百数,若釜者、若甑者、若覆敦者......其地林木荟蔚,多土冢。唐末湖常二州郡守修茶贡于此,因以名,然实非山也”。江南产名茶,著……[详细]
34、戈楫墓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戈楫墓位于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洛东村戈家头,为2009 年戈氏后人筹资重修。墓葬为圆形,直径5米,高1.2米,用青砖砌有一圈护墙,外侧哈有半圈环形护墓墙。墓葬正中有一汉白玉石碑,石碑上写着“先祖十一世于蕃戈公之墓”。戈楫,字于蕃,号志和,清顺治十七年(1660)出生于武进洛阳。康熙四十八年(1709)举进士。据《戈于蕃先生行述》记载,戈楫6 岁在家塾中开蒙读书,少有才智,能张口成诵,10 岁时做文章便常出惊人之语,文采斐然。因家中贫苦,年纪稍长即半耕半读,白天在田里劳作,晚上再挑灯苦读,补贴家用同时不忘进学,寒暑不辍。后娶妻费氏,夫妻二人举案齐眉,白日里一人在田间耕田、一人在家中操持,晚间则一人读书、一人纺纱,读书声与纺车声相伴相和,成为一段美谈。戈楫49 岁时,中进士,后授文林郎,后改授江南……[详细]
  周家湖青龙桥位于武进区湟里镇武宜村周家湖,南北向跨黄渎港,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周家湖青龙桥始建于明初,桥历经明清两代,保存至今,虽经多次维修,仍保持原有风貌。周家湖青龙桥全桥长 17.60米,宽 3.08米,桥拱跨径 5米,纵联分节并列法砌置。桥面为两坡台阶结构,南北二侧各14级石阶。桥栏间置望柱各 14对,为方头素面柱,拱券上方两侧各有素面桥耳一对。桥栏尾部设有抱鼓石,刻有旋水纹,南北各一对。2012年对桥进行了修缮,重新铺设了桥阶,新建了桥栏。石桥后不远处有颗参天银杏,村上老人说,此树与桥颇有渊源,同为古物。此银杏古树高12米有余,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据当地传说青龙桥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当时,朱元璋率领当朝军师刘伯温等人在常州至宜兴一带寻找风水宝地,途经这里的黄家渎时(明朝时武宜村的称谓)……[详细]
36、周陈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陈桥位于武进区礼嘉镇周陈桥村,村庄和树林所掩,东西向横跨西流沟(即周陈河),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周陈桥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民国三十二年(1943)重修。周陈桥昔日为周陈坝,为利于水运灌溉,劝首王冠国、王宣国、王乘六鼎力募建,开坝造桥,起名周陈桥。“周陈”之名,沿用北宋“周陈里”地名,礼嘉周陈里即今礼嘉镇礼嘉村、建东村一带。礼嘉王氏为当地世居大姓,相传王姓始祖为周灵王之太子晋,被周灵王以忤旨罪贬至太原郡,太子晋因出身周室帝王之家,遂以“王”为姓,始为太原王氏第一始祖。至元末明初,王氏一支举家定居于阳湖礼嘉桥周陈里,故周陈王氏为中沙王氏分支,王真一是其始迁之祖。据《周陈王氏宗谱》记载,中沙礼嘉王氏是随北宋南渡而辗转来到武进礼嘉的,先祖是北宋宰相王旦(王文正公)一脉的后裔。周陈桥桥身……[详细]
37、钱垛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钱垛桥位于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西红旗村何家浜与丁舍浜分界处,有大小两座钱垛桥,这里指的钱垛桥是大钱垛桥。钱垛桥又名前垛桥,东西跨向,花岗岩石质,是一座单孔石拱桥,解放后改名为前垛桥。《武阳志余》卷一记载“前黄八景”,其中就有钱垛桥。“双桥书舍、六巷酒家、唐庄渔火、李园春雨、曹渎秋风、黄塘水练、景德钟声、钱垛农耕”。其中钱垛农耕诗为:“钱垛桥前掌样平,柴门临水板桥横。一犁土润雨初足,两角牛肥草正青。刻日分秋知夏至,及时种豆望秋成。此中五谷供衣食,禄士空渐谈半生。”大钱垛桥始建年代不详,据记载,大钱垛桥相传在南宋绍定年间(1228—1233)已有。钱垛桥是毗陵前黄杨氏的发源地,据《毗陵前黄杨氏家谱》记载:“毗陵前黄杨氏五世孙振英,乃掞公次子,讳士英,于南宋绍定末年,自临川来游常州,择居郡南五十里钱……[详细]
38、西崦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崦桥位于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镇清明山紫霞峰南麓的西崦村横山中心小学北侧10米,南北走向,是一座单孔石梁桥。西崦桥又名西岸桥,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清光绪十一年(1885)由乡人杨裕城捐资独建,为木头桥。清宣统元年(1909)由乡人刘杨氏和杨素英合资重建为石桥。中间有独轮车道,台阶尺寸均按女子脚步设计,适合当时“小脚”上下,故有“女子桥”的别称。西崦桥桥顶面由3块长为5.8米的花岗岩条石并列铺设而成。桥全长23米,桥体高5.3米,桥面、桥堍宽分别为2.4米和5.1米。桥孔上方栏石上阳刻楷书“西岸桥”三字及“龙飞宣统元年二月榖旦”、“节妇刘杨氏贞孝女杨素英重建”等字样,清晰可见。整桥用花岗岩砌置,粗旷的桥额刻字说明了石桥的历史。桥墙为靴钉式叠砌,无桥联,承重石的端面刻以圆角素面装饰,……[详细]
  洪庄砖窑位于常州市武进区遥观镇洪庄村,始建于 1952 年,至今保存完好。砖窑为敝口式,前部为梯形,拱形窑口,下部由大小不一石块筑成,上部由石条错缝砌垒。后部为圆弧形,树有一根烟囱。遥观镇砖瓦生产历史悠久,据传始于宋代。宋咸淳《毗陵志》记载,遥观原被称为大舀,南宋高宗南迁驻跸宋剑湖畔的青城寺中,晚见西天窑火之光,而赐名“窑光里”。另外一种说法是宋时金兵入侵中原,北方人大量南迁,部分避难于青城地区,他们在此取土制坯,建房造屋,依宋剑湖而居,烧制砖瓦逐渐在这一带兴盛起来。经过历代不断改进烧造技术,至明清时期遥观窑业已有相当规模,遥观镇因盛产青砖薄瓦而声名鹊起,逐渐形成街市集镇,有“窑光里”、“姚光巷”、“遥光巷”等称谓。后人为求雅而取“窑光”、“窑观”音改名“遥观”,逐渐沿袭至今。解放后,遥观乡……[详细]
  洛阳镇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胡发坚烈士墓的西侧,底座为长方形,红色瓷砖铺砌,纪念碑横置于底座之上,正面红色较大字体写着“洛阳镇革命烈士纪念碑”,下面小字体写着“洛阳人民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中无数革命志士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奋起同内外敌人作斗争前仆后继英勇献身为缅怀先烈激励后人特立碑以誌纪念 中共洛阳镇委员会 洛阳镇人民政府 敬立 公元一九九零年清明”。背面为洛阳镇烈士英名录,有“陈金标、姜志伟、谈葆文、朱志敬、吴绍元、谈深、秦锡初、谈焕培、吴登叶、陈林泉、陆振法、陈产荣、吴锡棠、苏福根、包阿大、钱全庆、陆东生、张全振、周惠林、周志剑、高何祥、陈仁兴、苏文秀、章祥兴、陈友庆、吴福清、吴永清“。在英烈姓名的下面标注有他们的生卒年代及籍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