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苏州市 > 吴江区旅游

吴江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81、嘉乐堂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嘉乐堂,亦名大园里、铜罗周宅,建于清代,坐落在苏州市吴江区桃源镇铜罗社区民主街90-116号。整座宅子为“走马楼”样式,中间天井,四周楼房互为贯通,东、西两幢楼房分别名为“嘉乐堂”和“远香居”,开阔均为5间计17.60米,进深6.40米,南、北两边均有厢楼。楼房有长窗落地,门窗、房梁上均有精致的雕刻。现该宅为周氏后人私人宅所,保存相当完好。2009年,嘉乐堂被市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由于行政区划变动,调整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庞山湖农场瞭望楼位于吴江区松陵镇庞北村,年代为1932年。庞山湖农场瞭望楼,位于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庞北村,单间三层,呈正方形,高6.90米,宽4.70米,长4.70米,由青砖、水泥等材料构筑。第三层上曾设铜钟一架,为员工作息报时所用,四周墙壁均设枪眼。现一至三层墙体完好,三层上面的女儿墙大部已毁于“文革-”期间,该建筑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为近代遗迹,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庞山湖原是吴江的一个著名湖泊,在吴江城区以东三里处。2009年,庞山湖农场瞭望楼被市政府列为第五批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因行政区划调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苏嘉铁路桥墩位于吴江区松陵镇白龙桥村,年代为1936年。苏嘉铁路桥墩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贞惠先生碑亭位于吴江区震泽中学震泽校区内,年代为1925年。贞惠先生碑亭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馀庆堂位于吴江区震泽镇花山头7号,年代为清。馀庆堂建于清朝末年,为镇上一陆姓丝商所筑。坐南朝北,面阔三间,共有三进,均为两层楼房。第一进临花山头街路,置有木雕门楼,木枋上层饰有花卉,下层布着八位骁将骑马驰骋沙场的图案,两侧挑头雕有《西厢记》故事,其刻工精细,画面栩栩如生。门楼配六扇嵌花镶板木门,气势不凡。第二进正向为六扇落地门,门上上为花格窗,下嵌裙板,板面刻有花卉图案。厅内二梁交接处悬吊圆形木雕花篮,梁面遍雕花卉。后廊置有十八扇屏门,堂内一侧做成镶花格扇。楼上为卧室,正间正梁上刻有“平(瓶)升(笙)三级(戟)”图案,绘以金色,南向为花格半窗,两侧厢楼中用落地飞罩相隔,飞罩上的透雕“梅开五福”颇为精细。浏览在馀庆堂里,犹如置身于一个造形别致的雕刻展览馆。第三进为正厅,坐南面北,悬挂“馀庆堂”……[详细]
  震泽丝业公学旧址位于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藕河街,现尚存前面一幢教学楼。作为当年震泽丝业发展的历史见证,丝业公学旧址的修缮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旧址还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召开的国民党吴江县第三次代表大会的会址。校门旁侧尚有石质界碑一方,上 书-“丝业公学”四字。公学内西式教学楼原两幢,现存前幢,为西洋式二层楼房,坐北面南,面阔四间。楼占地183平方米,面阔四间。前有拱形走廊,左右侧连接厢楼,通宽15米,通进深12.5米,墙体由青砖砌成。走廊方形立柱上的半圆实体则全用红砖而砌,楼上走廊前置有柱节状栏杆,楼层顶上辟有围栏露台,台前侧中央砌有一座“人”字形的悬山顶墙,墙上镌的“1923”字样。1997年,震泽丝业公学旧址被市政府列为第三批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因行政区划调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87、安民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民桥,俗称北渡桥,又名北大桥,位于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镇北,拱形单孔,东西走向,跨京杭大运河上。拱圈采用纵联分节并列法,全长36.7米,宽4.6米,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僧圆真初建。崇祯二年(1629年)里人钮明达、孙谏臣重建。桥东堍有弥陀殿寺观,清顺治初,该寺曾于桥上建关帝阁,后圮。南面存有清代古桥安德桥。1986年7月1日,安民桥被市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9月,由于吴江行政区划变更,调整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现作为“大运河”附属文物点之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88、升明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升明桥,位于盛泽镇东白漾口(此漾一作东白洋,又名菱叶渡)。据清乾隆年间所刻的《盛湖志》(清代仲沈洙纂、仲枢增纂、仲周霈再增纂)记载,此桥由里人于明崇祯二年(1629)始建,清雍正十一年(l733)重修。另据民国十四年(1925)乌程周庆云所刻的《盛湖志》(清代仲廷机纂、仲虎腾续纂)记载,该桥由里人建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清雍正九年(1731)重建。1986年,升明桥被列为吴江县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当地政府对桥进行了整修。升明桥全长46.94米,桥顶宽4.25米,堍宽5.45米,拱形三孔,拱券以纵联分节并列法砌置,中孔较大,矢高5.39米,跨径达10.7米,便于舟船通行,两次孔较小,使整个桥形富有风姿。升明桥所跨河面开阔,桥身高大,远远望去,桥的倒影在岸的花树映衬下落在水中,恰似一……[详细]
  俞家湾船坊位于吴江区同里镇叶建村,年代为清。俞家湾船坊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90、东圣堂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圣堂位于黎里平楼街东三联居委会。原名普济禅院,建于南宋。位于黎里平楼街东三联居委会。原名普济禅院,建于南宋。明嘉靖三年(1524年),吴江知县王纪改为社坛,立有社坛碑一块(今移存于柳亚子纪念馆),当时作里中社长讲乡约之用。清末重修,现仅存墙门及一平厅、两厢楼。堂上供有乡贤南宋秘阁修撰赵磻老木雕像一座,毁于“文化革命”。门口西侧墙上,原有光绪三十年(1904)苏州府严禁农民抗租碑一块,在布告中可以看到当时农民不畏--,采取各种方式进行抗租斗争的情形(移存于柳亚子纪念馆保管)。东圣堂于1986年7月列为县级文保单位,1989年由镇人民政府进行维修。社坛建筑在吴江还很少发现,社坛碑及严禁农民抗租碑,对研究当时民风习尚、乡规民约以及清末农民抗租斗争等,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详细]
  震泽政安桥位于吴江区震泽镇鲤鱼浜东,年代为清。震泽政安桥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寿恩堂在黎里镇浒泾南路28号,为清直隶总督周元理宅。民国年间,成为柳亚子组织的南社通讯处旧址。周元理(1705-1782),字秉中。原籍浙江仁和,7岁父亲弃世,随母回归黎里娘家。清乾隆三年(1738),中举。清乾隆十一年(1746),出任直隶蠡县知县,后调任清苑县、易州、宣化知府、按察使,再迁布政使。乾隆三十六年(1771),周元理随尚书裘曰修、总督杨廷璋治理河患,因功授山东巡抚,后提升直隶总督。乾隆四十五年(1780),调任兵部左侍郎,再擢升工部尚书,掌管直隶境内并河南、山东的军民政务。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春,告老回乡。当年冬,病逝。乾隆帝闻讯令江苏布政使致祭,葬于黑龙甸。周宅坐北朝南,共六进,依次为门厅、轿厅、寿恩堂、永春辉室、题红仙馆和辅房。正厅“寿恩堂”三字匾额,为乾隆亲笔所书……[详细]
  唐家湖遗址位于吴江区平望镇胜墩村南,年代为新石器时代。唐家湖遗址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天放楼及红楼位于吴江区同里镇,年代为民国。天放楼和红楼因同里籍清末民初著名学者、教育家金松岑而闻名。金松岑,原名懋基,又名天翮、天羽,号壮游、鹤望,笔名金一、天放楼主人,生于1874年,卒于1947年。他早年与蔡元培、章太炎、邹容相从游,抵掌论革命,资助邹容出版《革命军》,翻译出版《三十三年落花梦》等书籍,宣传孙中山的革命活动。金松岑一生著述宏富,有《天放楼诗集》、《天放楼文言》、《鹤舫中年政论》、《孤根集》、《皖志列传》等。清末著名长篇小说《孽海花》的前六回也出自他之手。天放楼是金松岑于上世纪初创设的“同川自治学社”(后改为同川公学)的旧址。“天放”一词出自《庄子•马蹄》:“一而不党,命曰天放。”具有放任自然、特立独行的意思。天放楼最初设在章家浜“大夫第”内的务滋堂,这大夫第原……[详细]
  苏州市吴江区的松陵公园,七阳土山青翠逶迤,亭台楼阁参差错落。钱涤根烈士纪念碑便矗立在该园中,该碑现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纪念碑坐北朝南,四周为一圆形的草圃,圃中冬青滴翠,松柏挺拔。中央有一甬道,通向纪念碑。碑通高5.4米,踏上两级台阶为一平台,平台中央置着素面碑座,碑座中央置着一块长方体花岗石,南向嵌着黑底白字的碑文,北向初建时曾镶着由周麟书撰写的“钱涤根烈士纪念碑铭”铜质铭文牌,后被遗佚。再上面又置有一石,制成正方形、五边形和圆形三层,逐层收缩,上面叠置高2米的三角形锥体碑身,碑身南向镌刻着“钱涤根烈士纪念碑”八个大字,初为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书写,现为书法家徐穆如先生手迹。……[详细]
  卧云庵在同里镇西柳圩,原吴江制药厂西。庵初址在南板桥东堍,俗称土地堂。初建无考,明万历年间,重建堂庑。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增建观音殿。嘉庆元年(1796年)、十四年、十五年,均曾修葺。旧时,土地堂香火兴旺。相传,唐太子被敕封为里域明王,祀为社主。镇乡历代遗俗,凡有人亡故,家属必告到该庵央求住持僧人书写死者姓名、住址、生卒年月,并加盖朱印,然后在家门口焚化,以期死者亡灵能进入地府而轮回转世。上世纪80年代,曾辟为同里镇福利院,后为一私营加工厂租用。现正准备修缮,上房揭瓦。现存建筑共有二进十四间,占地591平方米,建筑面积207平方米,其中大殿通面宽14.92米,进深7.76米。……[详细]
  盛泽仁寿桥位于吴江区盛泽镇红洲村,年代为清。盛泽仁寿桥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问心堂药店位于吴江区黎里镇中心街29号,年代为清。问心堂药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太湖大学堂(南怀瑾旧居)位于吴江区七都镇庙港,年代为2006年。太湖大学堂(南怀瑾旧居)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00、带福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带福桥旧称搭北,在东港,跨大适、大饱两圩。明天启四年(1624)建,沈初作记。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分防厅罗公重建,并增高,使大船通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