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苏州市旅游

苏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541、信孚里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信孚里位于十梓街五卅路口,1991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信里孚为一海式里弄石库门住宅群,1933年由信孚银行购下江苏省水警第三区区部地产后建造。占地7553平方米,建筑总面积4712平方米。建筑南向,中间为一罗马式拱券门,门额上有较精细的花草雕塑,左右两幢楼一字排开,清水砖墙,石库门面,显得庄重整洁。正门西侧沿五卅路转角,自南向北共有两层楼房六列,全为砖木结构。正门内南北向为纵向主通道,每两列之间东西向为横向分通道,东与主通道相通,西通五卅路。每幢楼的分隔有两户与三户之别,两户者每户建筑面积290平方米,三户者每户建筑面积150平方米。每户的平面为中国传统三合院式布局,门面高墙,中置石库门。进门为一小院,院北朝南为客厅和起居室,东西两侧为厢房,厅后置厨房、卫生间和楼梯。楼层平面分隔与底……[详细]
  司前街看守所旧址位于司前街,2004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宣统时为江苏按察司监和苏州府监,民国时为江苏高等检察厅(法院)看守所,“爱国七君子”之一的史良曾关押于看守所女监(该监房解放后称“七君子监”)。宋庆龄曾到此看望,汪伪时期为伪吴县地方法院看守所。监狱传为苏州贝氏家族贝季眉设计,建筑平面呈“米”字形放射式展开四条交通狱道和四条关押狱道,中为八边形看守平台,狱道两旁为监房。……[详细]
  日本领事馆旧址位干南门路,1991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甲午之战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辟苏州为通商口岸之一。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签订《中日通商苏州租界章程》,划苏州旅盘门外青旸地483.9亩土地为日本租界。开口岸初,日本领事住在城内,二十八年到租界设领事馆。现馆址建于1925年。1943年改称总领事馆,1945年撤销。领事馆主楼为砖混结构两层西式建筑,占地993平方米,建筑面积939.94平方米,红瓦红砖,花岗石勒脚,平面不对称。正门朝东,前有半圆形停车台,上为阳台。南、北、西三面各有门出入。南立面有走廊。窗多为拱形。屋顶随墙体走向分成不同朝向的坡面,还有扁方形壁炉烟囱矗立其间。楼内布局,中为前厅,办公室环列四周,厅西侧设转角楼梯。西门内有小型地下室。现为厂……[详细]
  兰石小筑位于锦帆路,2004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传为酷爱兰花的朱犀园所建,题名兰石小筑,并在楼前向阳处辟兰圃。解放后为原中共苏州市委书记、原苏大校长柳林所住。……[详细]
  姚铁心故居位于十梓街苏大附一院内,2004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建于1936年,假三层红瓦红砖、陡坡尖顶欧式建筑。传为东吴大学经济学教授姚铁心住宅。……[详细]
  舒适童年成长的地方,舒适旧居被市政府列为第六批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具体位置在盛家浜5号。古井1口、砖雕门楼1座。民国年间,归时任江苏财政厅厅长的舒适之父所有,舒适童年在此居住;苏州名律师、吴县律师公会会长吴曾善亦居于此。宅南向临庙堂巷,北临盛家浜,现存门屋、轿厅、大厅、楼房四进。前三进均为普通梁架,大厅前有混水砖门楼一座,字额已毁。第四进为二层民国建筑,芝麻白外墙,面阔三间,底层缩进为廊,廊内铺设了进口地砖,虽然历经近百年的时光,这些地砖的色彩与光彩依然保存完好,令人赞赏。楼的前、后均有庭院,特别是北侧庭院,有湖石假山数峰,还有绿琉璃瓦角亭,以及一些枇杷、桂花等树木,精巧中透出几分苏式庭园的典雅。作为当时一座较为典型的民国庭院建筑,整个舒适旧居布局完整,结构稳定,特别是民国小楼保存较好,具有……[详细]
  拥翠山庄在虎丘云岩寺二山门内,建于清光绪年间,面积约一亩余,系利用山势,自南往北而上,共四层。入口有高墙和长石阶。过前厅抱瓮轩,由后院东北角拾级而上,至问泉亭,由此可俯览二山门和东面景物。西侧倚墙有月驾轩和左右小筑二间,玲珑小巧。循曲磴北上为主厅灵澜精舍,此厅的前面和东侧都有平台,灵澜精舍与其后的送青组成一区院落,布局简单整齐。经厅西侧门,可至虎丘塔下。此园无水,但依凭地势高下,布置建筑、石峰、磴道、花木,曲折有致,又能借景园外,近观虎丘,远眺狮子山,是在风景区中营建园林的一个较成功的实例。苏州拥翠山庄是一座山中的小小园林,依山势起伏而筑成,旧为月驾轩故址。庄中有抱瓮轩、灵澜精舍和问泉亭等处,规模不大,但构筑精巧。出冷香阁南行,顺山道蜿蜒而下,即可至拥翠山庄。虎丘集山水、寺庙、园林于一体,既……[详细]
548、石楼庵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楼庵在今江苏吴县光福镇西,濒临太湖的蟠螭山上,两寺相距约1公里。石楼庵创始无考,据县志载,清初无声禅师居此,庵有屋十余间,还有龙泉、留余泉诸胜。现庵前有清状元陆润庠的“石楼古刹”题额,庵前周围,翠竹万竿。石壁精舍在庵西南约1公里的石壁山上,明嘉靖中由憨山和尚始创,名永慧寺,清道光年间重修。山顶一石坞,方广数庙,四壁岩石陡峭,寺即于其中。明代王穉登曾题有“石壁融”(音戈,土釜)三字,遂名石壁;清代缪彤又题“湖东精舍”,故称石壁精舍。现有殿宇十余间,旁有憨山台、蜂腰石、梅村泉、尊胜泉诸胜。……[详细]
549、丽夕阁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丽夕阁曾是苏州最豪华的洋房,蒋介石第二任夫人姚冶诚是苏州人,曾带着养子蒋纬国在此居住,蒋纬国从青少年起就在苏州求学,在南园里一呆就是七年多。主楼为一幢三层三开间的青砖楼房,正面望去,楼房被数根粗大的花岗岩廊柱擎起,相当气派。周围古木参天,室内也是富丽堂皇。“丽夕阁”又称“-馆”。主建筑为三层楼三开间的青砖洋房,建筑面积1442平方米,有前后两个大门。主楼的四周,环有三个大小不等的荷花池,点缀着假山、亭子,园中遍植桃、李、杏、梅、枇杷等果树和各种花卉。一楼蒋纬国曾经‘坐弈品茗’处。跨过七号楼足有五米宽的镂空铁艺玻璃大门,走进这幢神秘的建筑。大厅宽敞气派,内部家具摆设复古而豪华,灯饰也是流行于民国时期的西洋式样。今时的“-馆”丽夕阁里,有豪华房和套房,阁楼上还有个大使套房,吊灯、花纹椅子、老壁炉……[详细]
  贺九岭石关,位于苏州市吴中区天池山与鹿山之间的谷口处。贺九岭是旧时的交通要道。明正统二年(1437年),在岭上建有普济道院,内有玉皇阁、观音、关圣、玄武诸殿。隆庆年间(1567-1572),在庙外建东西两个石关,东面石关为花岗石,西面石关为青石。清代又在贺九岭两石关之间铺砌人字形砖街,称为御道,至今行人不绝.石关建筑结构均为拱券式,与江南拱桥相同。拱券的侧面砌有“金刚墙”,且置长系石,出头处雕凿成龙头。石关顶端原有建筑已无存。券石五块并列,东石关44块,西石关48块。每块券石上均刻有功德碑,碑额刻倒覆荷叶,碑座刻成荷花。其中一块镌有“吴县十一都九图高坡大王界信人沈儒,母陆氏,年四十八,舍券石一块,祁保寿命延长,吉祥如意。隆庆二年八月中秋立”的题记,可见这些石关虽由寺庙建造,资金则为信士所捐。……[详细]
  太原王氏义庄位于苏州市传芳巷2号,城东中心小学内。2009年由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徐学谟墓位于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潭东上天井村。年代为明,墓坐北朝南,封土存高1.5米,底径3米。原有墓道已毁,碑碣石构件均已被盗,尚存的鸟形云纹状石刻件,墓穴尚在,现在的墓碑是新立的,在墓冢后的墓圈内侧,有一幅嵌在墓圈上的寿星石刻,还有劫后幸存的“后土之神”石碑。……[详细]
553、董份墓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董份墓位于光福镇香雪村南的青芝山北麓。董份(1510-1595),字用均,体化,号泌园,又号浔阳山人,浙江湖州人。嘉靖十六年(1537年),董份中举人,二十年考中进士,后授翰林院编修,参与纂修会典,转右春坊、国子司业事,官至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董份担任壬戌科会试主考官,在几百份卷子中发现了申时行、王锡爵二人,还将王锡爵录取为第一名会元。不久,两人一起参加殿试,同时跻身一甲进士,申时行为一甲第一名状元及第,王锡爵紧随其后是一甲第二名榜眼及第。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六月十三日,给事中欧阳一敬弹劾他是严嵩同党,曾接受严世蕃贿赂,并为之营解。董份因此诏黜为民,回归故里。董份一个女儿嫁给申时行次子申用嘉,另一个女儿嫁给苏州太仆寺少卿徐泰时,出嫁时曾把著名太湖石瑞云峰作为……[详细]
  冯桂芬墓位于藏书镇。冯桂芬同治十三年在木渎病逝,葬于苏州天池山北竹坞,左宗棠为其立传,李鸿章为他写了墓铭,并由左宗棠书丹。……[详细]
555、惠栋墓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吴三惠易经大师惠栋墓就建在光福镇香雪村倪巷小桥头。年代为清。……[详细]
556、徐枋墓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徐枋墓位于光福镇香雪村珍珠坞。徐枋(1622—1694),字昭法,号俟斋,秦余山人,吴县人,殉节官员徐汧之子。崇祯十五年,中举人。明亡,遵父遗命不仕异族,隐居于“涧上草堂”,自称孤哀子。书擅行草,长于山水画,取法董源、巨然、荆浩,关仝,亦宗倪瓒、黄公望,与杨无咎、朱用纯并称“吴中三高士”。终身不入城市,卖画自食,例不书款,与宣城沈寿民、嘉兴巢鸣盛称“海内三遗民”。徐枋著述颇丰,有《通鉴纪事类聚》三百若干卷、《廿一史文汇》若干卷、《读史稗语》二十馀卷、《读书杂钞》六卷、《建元同文录》一卷、《管见》十一篇,计成书亦且几百卷矣。以上著述均不传,所见仅潘耒编校的《居易堂集》二十卷。……[详细]
  张永夫墓位于灵岩山寺下院东侧。张锡祚(1672—1724),字永夫,清初诗人,与盛青嵝、黄子云、沈盘同称“灵岩四诗人”。少年时与住横山的叶燮学诗,和沈德潜同为叶氏的得意弟子。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他与沈德潜、张景松、徐夔等创立城南诗社,终日苦吟。后迁居木渎下沙塘。以授徒、占卜为生,生活贫苦,有时几日无米做饭,采撷山野蔬菜充饥。为人高洁,不受人怜,气节高尚,诗才横溢,毕生作诗500余首,编为《锄茅集》。他52岁时穷饿而死,无子女,死后丧葬事宜,都由好友盛青嵝出钱料理。相传其死后十余年,又来寻生前旧友,出金百两,还清旧日所欠乃去,这就是“再来人”的来历。张永夫墓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营建,陆缜题“诗人张永夫墓”,后由民国时期的吴中保墓会吴荫培立“再来人之墓”。1957年墓园重修,墓地约……[详细]
  诸稽郢墓位于西山秉汇村诸家河头与陆家河头之间。诸稽郢,春秋时越国大夫。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曾派诸稽郢出使吴国,通过重贿太宰伯嚭求和,是越国功臣之一。据清康熙年间西山慈里人王维德的《林屋民风》载,消夏湾陆家河秦嘉铨在营造别墅开凿池塘时得一石碣,上有“越大夫诸稽郢之墓”字样,字体古朴苍健,似秦汉时人所书,秦嘉铨即于该处封土树碣,并请故里诸姓渔民守之,并为此作志。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甪里司巡检暴式昭重修,俞樾重书墓碣。……[详细]
559、秦仪墓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仪墓位于西山飞仙山麓的秦家堡,当地人俗称王坟。墓地约存十亩,封土较完整,高3米,周约40米,南向有青石墓碑和祭台。碑为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重立,刻“故宋翰林驸马都尉元德秦公娥明公主合墓康熙四十二年岁次昭阳协洽之桂月立”。秦仪(1229-1273),字元德,西山秦家堡人,宋代著名词人秦观八世孙。年十九即中淳祐七年(1248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尚理宗之女娥明公主,娥明公主(1229-1270)与驸马同岁,授驸马都尉及金书铁券。历授金紫光禄大夫、宝文阁直学士。故宅在西山秦家堡,四十岁后与娥明公主在西山居住。秦仪逝后朝廷赐祭、赐隧,与娥明公主合葬于缥缈峰南飞仙山麓祖墓旁。秦仪去世时,距南宋灭亡仅七年,知南宋王朝已无希望,预以“只许读书,不许求仕”告诫子孙勿仕元朝。子三,孝懋、孝光、孝……[详细]
560、毛珵墓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毛珵墓位于苏州市藏书镇天池山坞内。年代:明现墓占地1100平凡米,坐东面西,封土存高1.5米,底径2米,周围砌筑青石围墙。墓道遗存石马一对,石马头部有所损坏,但仍旧仰首垂尾,骏健洗练。文官俑一对,石俑手执笏板,头戴高冠,身穿宽袖官袍。石俑的头部为现代修缮所补,较为呆板,有些不搭。毛珵墓是苏州保存比较完整的明代古墓,1986年3月列为吴县文物保护单位,吴县并入苏州后改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