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广州市旅游

广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岗埔围垄屋位于增城区中新镇坳头村岗埔自然村。2015年8月1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围垄屋建筑外缘外延约5米,局部至北侧相邻建筑外墙线。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延约20米。……[详细]
  沙基惨案烈士墓,原在东沙马路大宝岗邓荫南墓侧,1957年迁往银河革命公墓烈士山(还有10位烈士骨骸因建筑物阻碍未能迁葬仍留原处),在银河革命公墓烈士山右侧。花岗岩石墓碑,正上方刻有两束红花烘托的1颗五角垦,下书“一九二五年‘六•二三’沙基惨案烈士之墓”,右下阴刻李志等40多位烈士英名。并记有“一九五七年三月三十日迁建”字样。1925年6月23日,广州各界人民5万余人,为声援上海“五卅”反帝运动举行----,当队伍路经沙面租界对岸的沙基时,遭到沙面英、法军队开枪射击,当场死亡53人(其中黄埔军校学生有27人),重伤近200人,轻伤不计其数,酿成“沙基惨案”。事件发生后,引起全国各地民众极大的愤慨。9月23日国葬时共得烈士遗骸47具,安葬在大宝岗。其余烈士已由家属先行妥葬,故不在公墓……[详细]
  东亚酒店位于越秀区长堤大马路320号。广州东亚酒店座落于美丽的珠江河畔、繁华的长堤闹市中心,是一家有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酒店。它曾以其富丽豪华享誉东南亚、省港澳,也以其光荣的革命历史名扬国内,是广州解放第一面红旗生起的地方。1993年8月,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血泪洒黄华”碑位于越秀区黄华路黄华中约外街。碑高1.71米,宽0.76米,刻于1946年7月,以花岗石镌刻。碑文正中为隶书“血泪洒黄华”5个大字,旁有碑文记述日寇轰炸黄华塘乡民的情况。抗日战争初期,在广州沦陷前,日本帝国主义的飞机对广州狂轰乱炸,许多房屋和田园被毁,无数市民在-下丧生。1938年5月30日和6月10日,广州近郊黄华塘乡先后两次惨遭敌机轰炸。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黄华塘乡民众组织“追悼殉敌会”,举行追悼死难者大会,在乡民被炸地点刻石立碑,以志日寇的凶残暴行和乡民受害的情况。根据《广州抗战史迹图文集》,为了侵占广东,日军从1937年8月31日首次空袭广州起至1938年10月21日广州沦陷,共对广州市进行了长达14个月的狂轰滥炸。空袭广州的日机超过800架次,投弹10000……[详细]
  万人坑:抗日民众屠杀地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州期间,疯狂逮捕、残暴杀害广州人民。在牛山炮台附近坑边,杀害了大批民众,时人称这里为“万人坑”。据当地目击者称:当年日军把无辜的中国老百姓抓到后,由宪兵队用军车运抵牛山炮台附近,下车后,日军岗哨林立,戒备森严。屠杀前,日军刽子手先饮烈性酒壮胆,然后将老百姓强拉到坑边强迫跪下,又在被害者背后插上一支香,然后用锋利的指挥刀斩杀,再用脚将被害者踢下坑内。在《广州市志》中,抗日老人、黄埔文冲村村民陈荣基(1908-1990)如此讲道:日军除在牛山屠杀中国军民外,还在黄埔大沙地路口及现石油化工厂招待所路口之两棵百年大榕树下,吊打及屠杀过无数抗日志士及群众。日伪还强抽壮丁充任伪军或做劳工,给他们当炮灰、做奴隶,视同牛马,任意加以杀害。日军杀人的残酷手法竟有剥皮、绳绞……[详细]
266、粤王井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粤王井(越王井)越王井又名九眼井,在应元路。屈大均《广东新语》称,九眼井“相传尉陀所凿。其水力重而味甘,乃玉石之津液。志称佗饮斯水,肌体润泽,年百有余岁,视听不衰”。“广州诸井此最古”。丘逢甲有诗咏日:“凿井秦人老塞烟,抱孙雄踞海南天,江山不改遗民尽,独坐秋风自品泉。”《通典》谓南海(广州),有天井门,天井即越王井,门是石门。现越王井九孔井盖残石尚存,井身全部石砌,百径2.1米。因井底淤积深仅7米,其旁有“九眼古井”石碑。1983年8月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省科学馆后院围墙内。……[详细]
  华侨五烈士墓在广东省广州市东山区先烈中路。是爱国华侨谢八尧、邓伯曜、郑行果、谭振雄和范运焜5位烈士的合葬墓。1922年6月16日,军阀陈炯明叛变革命,炮轰总统府,孙中山幸免于难。革命党人谢八尧异常愤慨,秘密联络了华侨中的革命党人邓伯曜、谭振雄、郑行果和范运焜等,立誓谋刺陈炯明,为民除害。后不幸事败,7月16日,5人先后被捕遇害,暴尸白云山麓。华侨革命党人潜舁将其殓葬,立石以志,因恐被株连,乃托名“河南公民立石为志”,并将烈士范运焜改名为郭家信。陈炯明被逐后,于1924年10月10日,国民革命政府迁墓于先烈路,并重新立碑。墓高4、底座长8米,墓碑正面镌刻孙中山手书“五烈士之墓”,碑后镌刻《五烈士墓碑记》,墓旁尚有原安葬五烈士时的墓碑以及胡汉民(时任国民政府代理大元帅)撰文并书的五烈士革命事迹的……[详细]
  整理东濠下游碑记位于越秀区越秀北路越秀桥。1936年3月,东濠涌下游工程基本完成,为纪录这次治水过程,政府在越秀桥西侧立起石碑,上面刻的是由文树声撰写的《整理东濠下游碑记》,碑文如下:粤城设置肇始于周赧王,时越人公师隅所筑之南武城,历时二千余载。濠渠淤塞事所常有,虽代有疏浚,第多因陋就简,只顾当前,无一劳永逸之策,以故水患叠见,而东濠则尤甚焉。民国二十有一年七月二十九日,广州市大雨竟夕,东濠上游山洪暴发,小北区域首当其冲,塌宇伤人,遽罹浩劫,百年以来未尝有也。翌岁秋,复遭巨浸,为患无已,补牢之举,自不容缓,兴利除弊,责在有司。二十有二年冬,树声忝长工务,谋为市民安居弭患,即致力修治渠务,乃秉承市长刘公纪文意旨,筹集款项,缮治图则,凡十余月始克竣事。爰于二十有四年秋举工事,自竺横沙以迄双眼桥,……[详细]
  1920年9月21日,朱执信在虎门被桂系军阀杀害,葬于广州先烈东路朱执信墓园内。朱执信墓墓园共4000多平方米,绕以崇垣,台阶层叠,丰碑高耸,树木葱宠。碑文、墓表分别由孙文、汪兆铭题书。1936年秋,因发现墓地有白蚁,遗骸迁往执信中学校内,原墓则为衣冠冢。执信中学内之墓园,占地500多平方米,墓包呈馒头形,高3米多,周长10余米。1963年3月,公布两处墓址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陈天游墓位于白云区金沙洲浔峰岗。“陈天游墓碑”位于广州市白云区金沙洲浔峰岗,原立于陈天游墓享堂环垄立壁正中,陈墓异地迁建后,该碑移到沙贝村宋名贤陈大夫宗祠内保存。墓碑刻于明嘉靖二十四年,碑身为黑石。碑文有上、下款,右起竖排,繁体阴刻楷书。分九行,共一百三十八字。1993年8月,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位于广州高第街素波巷的“广东省立宣讲员养成所”(其遗址在广州第十中学内),是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在广州的活动联系在一起、对历史进步起过推动作用、发挥过积极影响的一所学校。地址:越秀区起义路素波巷30号内……[详细]
  伯捷旧居位于荔湾区鹤洞路8号之二,年代为清末民初,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伯捷旧居为第九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日泉、月泉位于番禺区东环街蔡边一村螺山岗脚,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日泉、月泉为第九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禺南武工队位于番禺区大石街会江村石中二路71号纯菴区公祠,年代为1947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禺南武工队为第九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三村儒林第位于从化区吕田镇三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三村儒林第为第九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霍勉斋家族墓位于增城区宁西街道南香山南麓,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墓葬。霍勉斋家族墓为第九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庚戌新军起义烈士墓,在广州市先烈中路,是为了纪念清宣统二年(1910)在广州起义中壮烈牺牲的新军而兴建的。墓前按地势建成三级平台,平台上是一方柱形水泥纪念碑,高约4米,正面刻有“广东陆军庚戌首义诸烈士墓”l2个大字,背面刻有起义事迹。碑后为圆丘形墓葬,整个墓场显得简朴而凝重。新军是晚清政府效仿西洋军队的新装备、新训练方法而建立起来的军队。宣统元年(1909)冬,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派遣会员倪映典、赵声等人在广州联络新军,策反他们于次年2月24日(元宵节)举行起义。他们在豪贤街天官里寄园巷5号设立新军联络部,作为起义的总机关。至起义前夕倪映典等人已在新军内发展同盟会会员300余人。眼看事成,谁料在2月9日,新军某部士兵因为一些琐事而与广州城巡警发生冲突,后被捕去2人。稍后冲突升级,新军部分……[详细]
  广州市界碑——南漖碑1930年荔湾区芳村东沙街道南漖社区东胜坊码头旁广州市界碑——石围塘碑荔湾区芳村石围塘山村社区洞企石路永宁街23号旁广州市界碑——小洲碑海珠区华洲街道小洲社区瀛洲北路小洲村广州市界碑——沥滘碑海珠区南洲街道环秀坊社区沥滘村广州市界碑——上元岗碑天河区元岗街道上元岗一巷1号路口广州市界碑——元下田碑白云区元下田永泰公园后面山路旁广州市界碑——同德围碑白云区同德围西槎路529号河涌东岸边2002年7月,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叶剑英商议讨逆旧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西湖路小马站15号,原为曾家祠。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公开叛变。叶剑英闻陈叛变,立即与陈策率部接应孙中山登上“宝璧舰”,转登“永丰舰”,继而率部跟随孙中山挺进白鹅潭,与叛军英勇作战。6月下旬至8月初叶剑英率部继续护卫孙中山。其间,曾同云南讲武堂同学张国森、蔡公武等10余人,在广州小马店曾家祠秘密--,商议讨伐陈炯明大计。通电海内外,声讨陈炯明,坚决拥护孙中山。2002年8月旧址被公布为广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孙逸仙博士开始学医及革命运动策源地”纪念碑位于越秀区沿江西路107号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2002年7月,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