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杭州市旅游

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夏衍故居
  夏衍故居位于杭州庆春门外严家弄50号,建于清末民初,属中式平房,著名作家夏衍曾居住于此。现为陈列室,是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被命名为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故居原名八咏堂,为五开间七进深院落,为夏衍诞生至青少年时代的活动地,现经扩建,占地一千两百平方米,建筑面积为六百平方米,采用院落式和江南民居式样。陈列室展示了夏衍一生从事电影活动的生平事迹,以及夏衍生前用过眼镜、衣物,还有名家字画等。夏衍旧居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467平方米。旧居内设展厅、八咏堂、蚕房、私塾、邬家店、童年卧室和现代卧室等展室,基本保留了夏衍童年及青少年时期在此居住的原貌。一楼展厅详细介绍了夏衍生平和他在电影、新闻、外交等领域所作的贡献,展柜中陈列的物品均为夏衍生前使用。二楼设有小型放映室,可为参观者放映夏衍编剧……[详细]
杭州沙孟海故居
  沙孟海故居位于杭州市龙游路15号,距西湖仅几步之遥。属于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沙孟海故居是一座中西结合式的花园别墅,建于上世纪20年代,砖木结构,屋顶直立的烟囱和突出的门呈楼裙样式,具英式乡间别墅风格。房顶直立的烟囱和屋前突出的门楼群样式显示出西式房屋的格局。房子的取材是简朴而牢固的青砖,原来的小园里种着几棵火红的石榴树,石榴花盛开的时候,衬得房子十分雅致,相传房屋因此得名。整间物资保存得十分完好,因院落里还种着几棵石榴树,故又被称为“若榴花屋”(其实,“若榴花屋”最早是沙孟海和弟弟沙文求、沙文威于1926年在上海戈登路715号租住的一所小房子,搬到杭州龙游路后沙老想起自己早年在上海的经历十分怀念,就又把新宅命为此名)。新中国成立后,沙孟海回到杭州,任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1952年他搬到这里居……[详细]
杭州钱王祠
  杭州钱王祠始建于北宋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的钱王祠位于杭州西子湖畔,是后人为纪念吴越国钱王功绩而建造的。900多年来,历经沧桑,几经毁建,所存八字墙是原建筑仅存遗迹。为挖掘杭州的历史文化内涵,恢复历史文化景观,杭州市政府于钱王祠旧址--西湖南线柳浪闻莺公园重建这座古祠,古祠恢复了吴越国钱氏三世五王塑像、功德崇坊、主要殿堂建筑、相应景观,同时陈列钱氏相关的史迹,并以声、光、电的高科技手法再现钱王修筑海塘等历史场景,古韵浓郁,情趣盎然。此外,古祠内还建造了古戏台,演出《钱谬记》和一些昆曲、京剧、越剧等,让游客欣赏。据了解,重建的钱王祠与柳浪闻莺公园融为一体,已成为集游览、观赏、文化展示、历史研究为一体的园林新景点。它不仅丰富了西湖南线景区的历史文化,而且对于推动南线旅游将起着积极的作用。保护……[详细]
杭州郁达夫故居
  郁达夫杭州故居——“风雨茅庐”位于杭州市上城区小营街道大学路场官弄63号,1933年,因积极从事进步文化活动,郁达夫受到国民党当局的警告和监视,-离开上海到杭州避难。“风雨茅庐”系郁亲自选址、亲自设计,于1936年春建成的新家,是一幢结合中西建筑风格、清丽典雅的砖木小楼。全国抗战爆发后,郁达夫毅然告别“风雨茅庐”,义无反顾地辗转福州、武汉等国内多个城市,并奔赴南洋投入抗日斗争。他以笔作-、主编多个文艺副刊,发表了400多篇抗日救国文章,并化名赵廉,利用各种机会掩护和支持华侨及印尼人民的抗日活动。1945年8月29日,因身份暴露,郁达夫在印尼苏门达腊被日本宪兵逮捕,后被秘密杀害,成为抗日战争最后一位被害的文化战士。故居由当时学人马君武题为“风雨茅庐”,由郁达夫自己设计,分正屋与后院两部分,进大……[详细]
25、明宅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宅
  明宅在新华路277号,为茅宅、陈宅两座明代建筑之总称。茅宅今存两进,一进轿厅,三间开,面阔7.5米;二进为正厅,五开间,面阔19.5米。1884年茅家买进后始称。1984年文物普查时发现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方砖一块及察其建筑风格,属晚明民居建筑。陈宅原座落在拱墅区霞湾巷15号,京杭运河江涨桥段拓直时易此保护。两宅均经修葺,布局与原宅已略有变动。今由丝绸城作营业场所,属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现状围墙范围内,并于东侧石库门处外扩约3米,总面积为1992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至新华路东侧第一幢建筑东界,南至杭州环北丝绸服装城北侧花坛北界,西至保护范围外扩约50米,北至保护范围外扩约30米,总面积为9051平方米。……[详细]
26、仓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仓桥
  仓桥:又名“城中第四桥”,位于城厢街道东仓弄口,跨越城河。清道光十六年(1836)重修,桥长15米,宽3.5米,高4.2米,设计荷载为人行,系古石拱桥。1986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初夏因北侧房屋打桩造成损坏,经建设局协调,城厢粮管所出资3.6万元,按文物保护要求进行了修复。明嘉靖《萧山县志》载:“在便民仓前”,故名。位于城厢镇文化路,横跨于萧绍运河上,南北向,系单孔石拱桥,跨径5.40米,拱券用纵联砌置法,桥长15米,宽3.6米。东侧桥栏上镌刻“城中第四桥”,西侧桥额镌刻“丰济桥”和“古仓桥”。桥南东侧有题记一处,碑上刻有“道光丙申桂月重修”字样,下为捐助修桥人名录。保存较好。1998年4月,公布为萧山市文物点。……[详细]
萧山极乐寺
  极乐寺是萧山市坎山镇勇建村航坞山麓的一座寺庙。一九九四年十月,经杭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开放,并定名为「极乐寺」,属萧山市开放寺院。该寺所处地形独特,「青龙白虎,左旗右鼓;前有朝拜后有讲,像把帝王太师椅。」据当地民众传说∶当年刘伯温怕此地出反王,就从水塔桥开始破局,把东江的十个运串乌龟似的小山头砍成二段,痕迹至今犹存。海智法师在发动民工开拓大雄宝殿地基时,正好掘出一块陶瓷八卦牌和一个空洞,空洞内很有规律地排着五枚泥蛋,似在黄卵。今人以为此乃刘国师镇山之物,可惜保管不妥,此物被盗,至今下落不明。极乐寺青山环抱,松竹相间,风景秀丽。「钱塘江边起群峰,深入山中又一春。」此地穴向巧合,寺中两眼泉井,冬暖夏凉,天旱不涸,水涝不溢,可口甘甜。……[详细]
蕙兰中学堂旧址
  蕙兰中学堂旧址位于建国中路36号,为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开辟为杭州第二中学惠德校史馆。鲜为人知的是,在抗战时期,蕙兰中学堂旧址曾是杭城最大的难民收容所,先后共庇护了上万名妇女儿童,救助了数万名难民。为发掘这段历史,庆祝杭二中百廿校庆,杭二中重新梳理史料,对旧址展览重新布展设计,丰富完善了抗战时期庇护难民的这一部分史料,并特意建立了“蕙兰时期难民收容所旧址纪念室”,设计并制作了“庇护”及“汇流”这两组雕塑,目前已经接待了校外数千人的参观和访问。蕙兰中学堂旧址立足于延续教书育人的使命,将建筑开辟为校史馆,并发掘史料建立纪念室的做法,对杭州教育、杭州近现代史具有重要的贡献,是杭州文物保护利用的典型案例。……[详细]
杭州林风眠故居
  林风眠故居位于仁寿山公园里,是林风眠先生于1934年亲自设计和建造的法式宅院。1999年修整后,开放供瞻仰,故居内展出林风眠先生不同时期的作品,并按原样保留了画室等陈设。林风眠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人之一,1900年出生在广东梅县,6岁学画,中学毕业赴法留学。1928年创立国立艺术学院(现中国美院前身)。抗战时期-内地,胜利后回到杭州,1991年逝世。故居内展出林风眠先生不同时期的作品,并按原样保留了画室等陈设。地址:灵隐路3号保护范围:东至文物本体外扩约15米,南至南侧绿化带南界,西至文物本体外扩约10米,北至文物本体外扩约15米,总面积为1879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至东侧木构建筑东侧小道西界,南至现状道路北侧路缘石,西至10米等高线,北至15米等高线,总面积为7713平方米。……[详细]
钟阿马烈士陵园
  钟阿马烈士陵园位于交通方便的云许公路边,佛山村附近的茶墩山下,坐北朝南,墓后群山起伏,苍松翠柏,衬托出烈士陵园的庄严肃穆。整个陵园比原来的墓地扩大许多。钟阿马烈士是闻名全省的南乡砍竹暴-动-的主要领导者和指挥者,曾任中共上堡党支部书记,中共萧山县委委员,南乡农民武装组织“铁血团”团长,南乡砍竹暴-动-总指挥。砍竹暴-动-失败以后,钟阿马不幸被俘,于1930年8月30日在临浦峙山脚下英勇就义。解放后,党和政府多次拨款、修建了钟阿马烈士墓,后又定为萧山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扩建烈士陵园,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设施更加完备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详细]
31、江寺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寺
  江寺,南朝齐建元二年(公元480年)江淹子昭玄舍宅建寺,为萧山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保单位。江寺公园因依江寺而名。公园占地30030平方米,原址及相邻改造地块为居民住宅,房屋破旧,密度大,是萧山旧城改造的难点。区政府为实现“创大都市强区,建现代化萧山”的目标,下决心将该地块进行改造,列为2001年度为民办实事的十件大事之一。共拆迁居民821户,拆迁面积达58000余平方米,创萧山旧城改造拆迁历史之最。公园为我国传统的寺观园林风格,依托江寺,除融江南古典园林特色外,还深刻挖掘萧山文化底蕴,为萧山城区历史文化的又一载体。……[详细]
石龙洞造像
  石龙洞造像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南星街道慈云岭右侧南观音洞靠山顶处,1992年被列为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石龙洞造像又称千佛洞造像,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慈云岭右侧、将台山南坡。开凿于宋代。洞口雕有“一佛二弟子”像,即释迦牟尼居中,两弟子阿难、迦叶分立左右;其下方雕造“三世佛”即过去、现在、未来佛和9尊罗汉造像。左侧洞壁上依岩势凿刻出一组大小佛像,其中位居中央部位的为“三世佛”立像,高60~70厘米,周围是分列31排的小佛像,约500余尊。在造像的一侧还有北宋时期镌刻的《心印铭》,字体遒劲,字迹尚可辨认。保护范围:文物本体外扩约10米范围,东至65米等高线,总面积为1014平方米。……[详细]
中共西镇区委旧址
  中共西镇区委旧址位于仁和街道花园村。年代为现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中共西镇区委旧址位于余杭区仁和街道花园村林家㘰55号民宅南,现作为中共西镇区委旧址纪念馆使用。坐北朝南,五间二层重檐砖木结构,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2021年6月至2022年1月期间,对旧址进行了以下修缮工作:对内外立面进行翻新、屋顶翻漏、线路改造、木结构维修及更换、围墙加固等,同时进行展陈提升、景观绿化提升改造、道路提升改造等。2009年,中共西镇区委旧址被公布为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西至文物本体外墙线延伸线,南至文物本体外扩约10米(至院落围墙),北至现状村道,总面积为711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至保护范围外约15米(至相邻的第一排建筑),南至保护范围外扩约20米(至相邻的……[详细]
径山古道
  径山古道位于杭州余杭的径山,这里有著名的径山寺,现在已经修建了盘山公路,山上有一个很好的疗养院。但是那条径山古道还是保留着。据考证,最早的径山古道是自然山体石路,斜坡形,实在陡的地方,才铺台阶。2007年开始,余杭区对古道作了修复,为延续古道自然野趣,特别选用了当地石材红板石。循古道上山,一路蜿蜒,四周幽静,偶有鸟鸣声,风过处,竹叶婆娑。山峦重叠,云雾缭绕。地址:杭州市余杭区长径线类型:古道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开放时间:全天开放门票信息:免费开放。……[详细]
35、东旸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旸桥
  东旸桥:古石拱桥,跨越城河,位于毛家河口。始建年代不明,据明《万历萧山县志》记载:“嘉靖时筑城,乙卯,防倭寇奔突,桥道拆毁,令魏堂督民修之。”清《萧山县志》:“经费汤克敬独任”。现桥重修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该桥为单孔石拱桥,桥长24.5 。长18米,宽3.95米,设计荷载为人行。为修湘湖水利,东旸桥重修时立石闸。桥两侧镌“东旸桥”,设栏板和抱鼓石。这是座很有特色的桥,桥面北长南短,北在台阶14级,南面台阶仅为9级,中间设双轮车道,推着双(独)轮车也能过桥,这是该桥的另一特色。……[详细]
圣果寺遗址
  圣果寺遗址年代为五代至明,位于将台山与凤凰山之间笤帚湾西面。圣果寺,又名胜果寺,原称崇圣寺。隋文帝开皇二年始建,唐昭宗乾宁间元著文喜禅师重建。宋室南渡,这里被划作殿司衙,徙寺包家山。元还故址,至正年间毁,明洪武年间重建。此地虽迭经变幻,但存留的古物颇多,可以说是凤凰山古迹最集中的地方。有西方三圣浮雕、十八罗汉造像,宋高宗赵构手书“忠实”两字题刻,还有凤凰池、放光岩以及赏月佳景月岩等名胜。保护范围:现状遗址范围,西北至140米等高线处,总面积为36169平方米。……[详细]
37、梁宅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梁宅
  梁宅,位于杭州市拱墅区太平桥以西的双眼井巷,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清朝名臣梁肯堂宅邸,是一处典型的清代中期江南杭派古民居风格建筑,为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建筑主要分布于中、西两条轴线上,主要建筑共7座。正门开在建筑的中轴线上,宅前有一座须弥座照壁,门内自南而北共四进,依次布置有轿厅、平厅和走马楼。2004年,梁宅按照“修旧如旧”的修复原则进行了全面整修,并在梁宅内开设“广兴堂国医馆”,是杭州文物保护利用的典型案例。……[详细]
大纶丝厂旧址
  大纶丝厂旧址位于塘栖镇水北社区里仁路2号。年代为近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09年,大纶丝厂旧址被公布为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文物本体外扩约35米,局部避让现状建筑,南至文物本体外扩约10米,西至文物本体外扩约30米,北至文物本体外扩约25米,总面积为4589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扩约10—70米,东至塘栖路西界,北至里仁北路南界,总面积为31187平方米。……[详细]
杭州南宋钱币博物馆(湖州会馆)
  杭州南宋钱币博物馆(湖州会馆)位于上城区小营巷酱园弄12号湖州会馆内。原馆址位于涌金路238号1995年开始筹建1998年3月13日举办模拟展示1998年5月18日批准成立。因拆迁而暂搬至湖州会馆过渡现拥有历代钱币1.5万余枚品种多达四千余种。上城区小营巷酱园弄12号湖州会馆内保护范围:湖州会馆围墙外扩约3米,总面积为554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至保护范围外扩约50米(接杭州绸业会馆旧址建设控制地带),南至清吟街南侧道路红线(接太平天国听王府建设控制地带),西至马市街东侧道路红线,北至保护范围外扩约30米(接杭州绸业会馆旧址建设控制地带),总面积为12109平方米。交通:马市街下:288路高峰线30路401路62路门票:免费开放时间:上午9点到下午4点半,周六日闭馆……[详细]
40、牛皋墓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牛皋墓
  牛皋墓地牛皋原墓于1955年清理孤山墓葬时废,1983年重建,1987年重修。现墓位于杭州西湖栖霞岭剑门关紫云洞口,坐西朝东,成圆形拱顶,下条石围砌,上封土植草。直径3.5米,高1.8米。-圈式短墙,依山傍道。墓前立“宋辅文侯牛皋之墓”碑,墓道前构筑两柱一间石坊。墓碑及石坊为重修之物。《西湖新志》卷九记载:“宋辅文侯牛皋墓,在剑门岭紫云洞南,新修。”保护范围:现存墓区,东、西至游步道,总面积为640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至保护范围外扩约30米、至80米等高线处,南至保护范围外扩约60米,西至保护范围外扩约70米、至西侧山道,北至保护范围外扩约80米、至北侧山道,总面积为20792平方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