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青岛市旅游

青岛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
  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即青岛国际帆船中心。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青岛市东部新区浮山湾畔,北海船厂原址,毗邻五四广场和东海路,市内的著名风景点“燕岛秋潮”位于基地内燕儿岛山的东南角,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和13届残奥会帆船比赛就是在这里举行的。场馆规模为了迎接奥运会帆船比赛和打造“帆船之都”,青岛市政府把北海船厂整体搬迁到黄岛区的海西湾,并将国际帆船中心建成青岛市独具海上运动特色的建筑区域,体现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占地面积约45公顷,其中场馆区30公顷,赛后开发区15公顷。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按照“可持续发展、赛后充分利用和留下奥运文化遗产”的原则,规划、设计、建设。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采用的一……[详细]
青岛明真观
  明真观,俗称“沧口大庙”,始建于1925年,原址位于沧口达翁村(现在的沧口飞机场院内西侧),是由绅商赵文发发起,当地乡绅百姓集体捐资修建而成。初创明真观分三层大殿,从前向后依次为护法殿、功德堂和玉皇宫。明真观的祀神以道教为主,儒释民间尊神同奉。1943年侵华日军扩建飞机场,明真观被划入军事用地,民众呼吁,希冀留存,然日军终究将其拆毁。为了使这一历史遗迹得以延续,青岛市民自发组织,由民间集资重修明真观。1944年,明真观得以在晓翁村重新修复。重修后的明真观,其建筑布局有了较大变化,由于战争的原因,资金短缺,从设计到施工都略显仓促,部分建筑没能复原,建筑质量和气势规模难及初始。历经多次修复之后,明真观于2005年对外开放。它将作为展现道教历史、文化、艺术,进行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研究、展示的基地以……[详细]
花石楼
  第二海水浴场东端有一处伸入海中的呷角,“花石楼”就座落于此处。花石楼是八大关中最著名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栋别墅。它融合了西方多种建筑艺术风格的欧洲古堡式建筑,既有希腊和罗马式风格,又有哥特式建筑特色。楼门台阶下为花岗岩石尊,可用于晚间燃火照明,也可用于栽花,正面为圆形和多角形组合而成的建筑造型,十分别致。主体共5层,顶层为观海台,侧有铁尖顶。由于是用花岗岩和鹅卵石建成,故得名花石楼。楼下石阶分为2层,上层6级,下层9级,有石径通往铁栏大门,庭园内广植花木,是青岛颇具特色的著名建筑。花石楼与影视艺术也结下了许多不解之缘,电影《神圣的使命》、《白雾街凶杀案》、《总统行动》等都是在这里拍摄的内景和外景。交通26、31、206、223、304、311、312、316、317、321、501、604、8……[详细]
平度韩村遗址
  【韩村遗址】属大汶口――商周时期文化遗址。位于平度市明村镇韩村村南100米处的高台地上。遗址西临胶莱河,中部有一条被河水常年冲刷而成的大沟,将遗址分成了东西两部分。遗址南北长700米,东西宽400米,总面积约28万平方米。1988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92年5~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青岛市文物局、平度市博物馆联合对韩村遗址进行了第一次发掘,发掘面职256平方米。发掘结果表明该遗址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层厚l.5~3米。上层为商周时期遗存,下层为大汶口早期文化遗存。大汶口文化早期的遗迹有灰坑、房基残迹,遗物有石器、陶器、骨器等。石器有石刀、石斧、石锛、石铲等,大多为磨制,使用痕迹明显;骨器有制作精致的骨锥、骨针;陶器中发现最多的是陶片,完整器很少。陶片以红褐色为主,其次为灰色,黑色……[详细]
牧马城遗址
  【牧马城遗址】位于胶州市里岔镇政府驻地西北1.5公里处,是青岛地区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座汉代古城遗址。城郭呈正方形,总面积为48万平方米,城周四华里,每面一里,每面中间有一城门。东、北、西三面的城门已不见痕迹,南门遗址仍然可寻。围绕在南城门外的小城,又叫瓮城,保留有10米长的城墙遗址。其高度平均在2米以上,有的地方高达3米左右。从城墙被冲刷的坡度来看,原来城墙的高度应在7~8米间,宽约6米。城墙为夯土筑成,至今土层坚实,当年夯筑的柱洞仍清晰可辨。现城墙内外地面上仍残存汉代的砖瓦、陶片,还曾出土过铜箭头和铜洗,当地群众也经常发现有“货泉”与“五铢”字样的铜币。汉代,胶州湾一带是经济文化发展较快的地区,牧马城就是其中之一。这座故城在汉代称“东黔陬城”。据《胶州志》载“东黔陬蚊在治西城八十里,胶水之东……[详细]
观象二路基督教堂
  山东省青岛市观象二路教堂,原名圣保罗教堂,地处青岛市南区观象二路一号,始建于1938年,1939年圣诞节完工,1940年复活节举行献堂典礼。由俄国建筑师弗拉基米尔·乔治·尤力甫设计,是一座罗马式建筑风格教堂。观象二路教堂由美国信义会在原德国俱乐部旧址建造,拥有方形钟楼,沿内部60级台阶可达钟楼,钟楼高24米。教堂总占面积3.38亩,教堂建筑占地面积695.5㎡;结构宏伟,内部宽敞明亮,可容纳700礼拜。该堂原属美国鲁东信义会青岛区会,解放后教产归于我国教会。1958年秋与其它多个教派联合于该堂,实行联合礼拜。这期间该堂负责人是王树芳牧师。教堂于1966年7月文革期间停止使用。该堂由青岛市房产局代管。改革开放之后,1981年8月该堂产权发还教会,1993年该堂收回使用权,于1995年5月26日……[详细]
西寺遗址
  【西寺遗址】属龙山文化遗址,位于胶南市塔山镇西寺村北。遗址东靠白马河,西部有一条南北向机耕路,南部部分压于西寺村民房下。1981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东西长350米,南北宽200米,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土质松软,呈灰褐色。从遗址东侧靠河边的断崖看,文化层厚约2~3米。地表散布有许多陶片、石器、贝壳、兽骨等。遗址中采集到的人工遗物主要是陶片和石器。石器中有斧、铲、刀、凿、镞等,石质坚硬,通体磨光,制作精巧。陶系方面泥质和夹砂占半数以上,泥质黑陶比例最高,次之为夹砂和泥质的灰陶以及部分褐陶。在泥质陶中最突出的是细泥陶,质地细腻,不搀和任何杂质,里外透黑。器表多为素面,磨光,外表显得漆黑光亮。纹饰有弦纹、划纹、附加堆纹等。制陶已经普遍使用快轮技术。器形主要有鼎、罐、盆、杯、鬻、碗、量等。此时高度发……[详细]
洪深故居
  洪深故居位于八关山麓福山路1号。1934年洪深来青岛接替梁实秋任山东大学外文系主任时在此居住。洪深的父亲洪述祖来青岛曾有别墅,名“观川台”,但被日本统治者没收。洪深租宅于此。他结合家庭遭遇及当时青岛的屈辱史,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电影文学剧本《劫后桃花》,由当时的明星公司拍摄,由电影皇后胡蝶主演。这是一座德式别墅,阔大的院落,高耸的围墙,穿过两扇雕花的铁栅栏大门,正对着大门的是一段宽敞的沿地势而建的台阶,台阶向两边分开,之后绕过一面造型古朴的壁墙,进入高处的院内,再通过石阶才能进入居室。洪深故居是一座二层楼的德式建筑, 高大的门厅,拱形窗户,青砖灰瓦,歌特式的屋顶,十分的宽敞和气派。洪深系现代著名文学家、戏剧家。其父洪述祖系民国初年的内务部秘书。因涉及暗杀宋教仁事件,1913 洪深年初到青岛躲避。……[详细]
王统照故居
  观海二路49号,是我国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的著名作家王统照的旧居。王统照1926年来青岛,在此定居近30年,1950年离开青岛赴济南。诗歌《这时代》、短篇小说《声》、《银龙集》、散文集《片云集 》、《青纱帐》、著名长篇小说《山雨》即在这里问世。1929年王统照在青岛还与同仁编辑出榜拉了青岛的第一份文学期刊 《青潮》 ,闻一多、老舍、朱自清、洪深、吴伯萧等著名学者也曾在这里欢聚,切磋文学,出版了文艺副刊 《避暑录话》 等。王统照(1897--1957),字剑三,笔名息庐、容庐,作家、山东诸城人。1924年毕业于中国大学英文系。1918年创作家王统照办《曙光》。1921年与郑振铎、沈雁冰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曾任中国大学教授兼出版部主任。1934年赴欧洲考察古代文学和艺术。1935年回国,曾任《文……[详细]
西贤都遗址
  【西贤都遗址】属龙山文化遗址。位于莱西市望城街道办事处西贤都村西20米处的西贤都遗址坡地上。1979年文物调查时发现,1983年文物普查时又进行了复查。遗址呈北高南低的缓坡状,南临大沽河的支流贤友河,西贤都通往望城的村级公路穿过遗址南半部。遗址南北长180米,东西宽150米,总面积约2.7万平方米。土质松软,呈灰褐色。遗址的南边为4~5米高的断崖,上面清楚地暴露出文化层和灰坑等遗迹。文化层厚约l米,有的灰坑则深达2~3米。由于遗址南部破坏较为严重,因此地表散布大量的石器、陶片、兽骨、红烧土块等。石器主要有斧、铲、刀等,大多刃部磨光。在采集的陶片中,以夹砂黑陶为主,次为泥质黑陶和夹砂灰陶。也有少量的红陶片。大多为轮制,少数陶片制作痕迹不明显。从素面为主,有少量弦纹和蓝纹,有鸡冠形器耳。器形可辨……[详细]
马濠运河
  【马濠运河】又称马家濠运河,是元明两代开凿的胶莱运河的南段部分。位于黄岛区薛家岛的西部,北起黄岛前湾,南至唐岛湾,流经四个村庄,即官亭村、濠南头村、濠洼村、濠北头村等。据《明史・河渠志》载,马濠运河修成之日,“长十有四里,广六丈有奇,深半之”。元代定都大都(今北京)后,山东海区开辟了第一条沟通南北的航线,用于南粮北调。1281年,元世祖忽必烈任命姚演为总管,负责开凿南起灵山海口的马濠,北达莱州湾,长达350公里的胶莱运河。尽管由于当时政治、经济特别是科技条件的制约,“遇石而罢”,终未成功,但马濠运河仍是胶莱运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距今已700余年。据《新开胶州马濠之记》碑(现存官亭村)记载,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重新开凿马濠,历时3个月,终于在4月22日凿通。马濠运河的开通……[详细]
刘若拙墓
  【刘若拙墓】为北宋墓葬。位于即墨市东关小学(始建于西晋的高真宫旧址)院内。墓葬封土呈圆锥形,高约1.5米,直径约4米。始建于北宋,元、明两代曾重修,至今保存尚好。墓前有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即墨知县李奎所立墓碑,碑阳刻有“元敕封华盖真人之墓”10个大字。刘若拙,五代时人。据《太清官志》载:“五代时,后唐同光二年甲申(924年),道人刘若拙,自蜀来崂山太清宫,访李公守中子(即道教长老李哲玄,字静修,号守中子,封道北普济真人),相谈契合遂留住焉。”其时,崂山虎多成害,刘若拙武术高强,在太清宫东南山前,今钓鱼台之北的阳坡上,自修一茅庵,名曰“驱虎庵”,供奉老子圣像,潜修其中。元张起岩《聚仙宫碑铭》载:“五代时,有华盖真人刘姓者,自蜀而来,遁迹兹山。宋祖闻其有道,召至阙庭,留未几,坚求还山,敕建……[详细]
梁实秋故居
  梁实秋故居,位于俊爱方市南鱼山路33号,梁实秋是著名学者涉挪临、文学家。1930年,他走贤与闻一多一道催咏橡应宫零乎青岛大学校长杨结张振声芽喉之聘,到这所奔麦袜新建大学,任外文系主任迄蒂兼图书馆馆长。此间他翻译了数卷《织工马笔适无南传》和《西塞罗文集爷贬》猫补,馆醇并出版两本文集。同时他开设了目爬《欧洲麻颇文学史》等课程。他喜爱英国瀑饿福大盖只戏剧家莎士比亚究信的作品执遵,致力收藏宫厨莎翁挥点作品,这成了学校始导墅图书馆的端熏特色。在青大,梁实秋开始虫琴了漫长斌拟的翻译《榻佣莎士比亚全集》爬购的工作,啤瀑租至1967年,方告乙绚辩完工。如今院内疾铺保留有梁实秋当年栽植的树木。30年代初,梁实秋在青岛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期间曾在此居住,并创作出版了《文艺批评集》,开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详细]
14、于姑庵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于姑庵
  【于姑庵】旧名“黄德庵”,位于青岛市四方区错埠岭村东南半里许的山坡上。据《即墨县志》载,清同治年间,错埠岭一带名“岭上”,至光绪初年,又改称“环埠岭”,以后,又因其岭埠高矮相错,群众又俗称“错埠岭”。于姑庵相传始建于唐代,明、清、民国均有重修、扩建。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现存殿宇、堂舍25间,整个建筑坐北朝南,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为山门、大殿,另外有东、西配殿及东、西厢房,大殿面阔3间,均硬山式青砖灰瓦。山门南土丘之上有殿堂3间,原有吊桥与山门相联,现吊桥已毁。明代初年,错埠岭村有一于姓女出家为道姑;并在原黄德庵废圯处,重新修建了一座道庵,改名于姑庵,初为于姓之家庙,属道教临济派。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于姑庵曾进行了一次重修和扩建。以后,曾有僧道交替,于姑庵由道教的道姑庵改为佛教的……[详细]
15、湛山寺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湛山寺
  在青岛市东部湛山西南、太平山东麓。为市区唯一的佛寺。1933年筹建,1945年落成。面积23亩。山门有两石狮,传为明代遗物。寺前石砌莲花池,为放生处。院内有大雄宝殿、三圣殿、天王殿及客舍,殿后为藏经楼,旧藏佛经6000余册及古代佛像。寺后东侧小山有八角七级砖塔,耸立云表。寺院南对黄海,东、西、北三面,浮山、湛山、太平山屏列,烟岚变幻,海阔天空。“青岛十景”之一“湛山清梵”即此。湛山寺筹建于1931年夏,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长叶恭绰(建国后任全国政协委员)、中东铁路稽查局长陈飞青和佛学家周叔迦等倡议,得到当时的青岛市长胡若愚、沈鸿烈及胶济铁路委员长葛光庭、青岛市佛学会会长王湘汀的支持和赞助,委托时任哈尔滨极乐寺住持倓虚法师于1932年来青岛主持兴建的。第一期工程1934年4月开工,兴建了三圣殿、……[详细]
童真宫(童公祠)
  童真宫又称童公祠,位于崂山北麓、青岛市城阳区境内。始建于汉末,已有1800多年历史。童真宫所在的崂山,号称道教名山,极盛时有72宫观之说,其中不乏恢弘瑰丽者,与之相比,这童真宫未免简约得多。但这里确是崂山地区最具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的所在,因为它始建缘由与宗教无关,而是为了纪念青岛地区历史上的一位廉吏——汉代不其县令童恢。每年农历九月二十二童恢生日这一天,附近几十里的百姓都来此赶山会,追念童公,香火很盛。童真宫原有正殿一座,配殿两座,分前后两院,共有大小房舍60佘间,青砖小瓦,砖石结构,为硬山式建筑。前院祠门三间,两边耳房彩塑红、白立马各一匹。正殿三间,塑童恢坐像,有壁画,绘记童恢生平事迹及童恢驯虎故事。院中有银杏、古柏、凌霄、牡丹等古树异花等,其中六株古柏相传为建祠时所植。配殿为真武殿和娘娘……[详细]
左家院遗址
  【左家院遗址】属大汶口文化遗址,兼有岳石文化、商周文化遗存。位于莱西市唐家庄镇左家院村西北130米处的高台地上,群众称为“圩子里”。大沽河自北而南绕过遗址,南部有一条东西向沙石公路。遗址南北长160米,东西宽100米,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198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大体分为两个区域。台地高处为大汶口文化遗存,地表暴露有灰坑等文化遗迹及陶片、红烧土块等文化遗物,文化层厚约1~2米。山岗下有岳石文化和商周时期的遗迹和遗物,文化层堆积较薄。遗址中采集到的人工遗物主要是石器和陶叶。石器有大汶口文化的石磨盘、石斧、石铲等。陶叶大多为大汶口文化时期。以红陶和灰陶居多。另有少量的褐陶。以夹砂陶为主,泥贡陶较少。多为素面,纹饰有弦纹、附加堆纹等。可辨器形有鼎、罐、钵、壶、盆等。另有少量岳石文化时期的蘑……[详细]
东演堤遗址
  【东演堤遗址】东演堤遗址属大汶口文化遗址,典型的贝丘遗址。位于即墨市金口镇东演堤村西偏北约120米处的较平整的台地上,海拔10米以上。在遗址的东、北、西部分别有三条机耕路通过,遗址的南北两侧还各有一个池塘。1979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刚发现时面积有4万平方米,由于各种人为的原因,现面积明显减少,东西长240米,南北宽70米,总面积约16800平方米。土质松软,呈灰褐色。文化层厚仅0.5米左右。地表散布有许多陶片、石器、红烧土块、贝壳等。遗址中采集的遗物主要是陶片和石器。在各类陶片中以红陶为最多,另有少量的红褐陶和橙红陶,灰褐陶极少。其陶质绝大部分为夹砂陶,仅有少量的泥质陶。陶器以素面为主,纹饰较简单,有乳钉纹等。均为手制。可辨器形有鼎、筒形罐、钵、支脚等。石器有石斧、磨盘等。……[详细]
长青遗址
  【长青遗址】属大汶口文化遗址,兼有商周文化遗存。位于莱西市沽河街道办事处长青村东北约20米处的高台地上。遗址北部为一座小型扬水站,南边为断崖,长广河自北向南环绕流人大沽河。198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00米,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土贡松软.呈灰褐色,文化层厚1米左右。地表散布有陶片、兽骨、红烧土块等,采集到的人工遗物主要是陶器。其中商周时期的陶器以夹砂灰陶为主,器表多饰绳纹,可辨器形有鬲、簋、豆、罐等。大汶口文化的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其次为夹砂灰陶,另有少量的泥质灰陶;器表多为素面,纹饰有划纹、附加堆纹、锥刺纹等;制法多为手制,部分器物底部有慢轮修整痕迹;可辨器形有鼎、鬻、罐、钵、盆等。根据器物特征分析,应为大汶口文化早期。遗址现为农田,保存较好。……[详细]
四亩地遗址
  【四亩地遗址(李子行)】属龙山文化遗址。位于胶州市洋河镇李子行村南约300米处的高台地上。遗址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50米,总面积3万平方米。1988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东为艾山,十八道河从遗址的南、西、北三面环绕流过。遗址未经钻探,从断崖上看,文化堆积厚度在0.5~1米之间。地表散布有大量陶片、石器、兽骨等。采集的人工遗物主要是陶片和石器。陶片中以夹砂黑陶为主,其次为泥质黑陶和夹砂灰陶,另有少量的泥质灰陶。器表大多素面,其中泥质陶多磨光,纹饰主要有弦纹、附加堆纹、划纹等。陶器大多轮制。可辨器形有鼎、罐、鼽、器盖等。陶叶中发现了少量的蛋壳陶片,代表了当时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石器有斧、刀、杵等。遗址现为农田,保存较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