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长沙市旅游

    长沙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1、橘子洲 AAAA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橘子洲
      毛主席有一首《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里所说的橘子洲就在长沙市区的湘江中心,是一个长约十华里的长岛,是长沙市的重要名胜。橘子洲又称橘洲、水陆洲,它位于长沙市区对面的湘江江心,是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洲。绵延数十里,狭处横约40米,宽处横约140米,被誉为“中国第一洲”形状是一个长岛,橘子洲介名山城市间,湘江从旁边缓缓流过,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四面环水,是长沙重要名胜之一。春天江鸥点点;夏秋林木葱茏;冬天又有潇湘八景之一“江天暮雪”的景致可看。1904年后,长沙辟为对外开放商埠,洲上建有英国领事馆、长沙新关。现在橘子洲上建有公园,里面种植着数千株桔树,每当秋收时节,桔树上硕果累累,这时站在洲头极目楚天,令人心旷神怡。……[详细]
    常家祠堂
      常家祠堂位于北山镇常新桥北500米处,虽为常氏支祠,却比其西总祠更富丽堂皇,造型古朴浑厚,恢宏大气,细部刻画精巧雅致,是长沙县保存最完好的祠堂,也是本书作者之一陈先枢母亲常友芳老家的宗族祠堂。据《长沙欧塘常氏谱》:“始迁祖钧公,字黻肃,原字福绣,号秉国,一号毅斋,后唐同光二年(924)以孝廉官湖南刺史,与陈公端、彭公滢自江西庐陵追贼至长沙,遂隶籍长沙雾阳乡伙散桥,旋徙大贤都欧塘即常家冲老屋。”与之相印证的有《长沙青山彭氏宗谱》:“始祖滢公,字汉霖,号旭湖,行政一,由彭城世居江西吉州之庐陵山口老杠树下,为唐保义郎。值江南黄巢乱,同招讨使姻舅陈端、蒋良杰共领兵征剿。后唐同光元年(923)与陈、蒋及甥南行至湖南长沙雾阳乡火散桥,议曰:遇大则居。滢公家于青山大田铺,陈家于大塘,常家于大贤。”《长沙清……[详细]
    李默庵故居
      李默庵故居位于北山镇北山村,建于1928年,是一座中西合璧园林式的公馆院落,坐北朝南,占地4500平方米,建筑风格独特,工艺精巧,环境优美。李默庵自题故居门额云“北山书屋”。前门为牌楼式建筑,高10米,花岗石门框,须弥大门,中额“北山书屋”四字,由4根方柱承重,左右门房为硬歇山屋顶,重檐翘角,橙瓦素脊。宅院由粉墙包围,环庄渠道的自然流水绕墙而过。前廊为花岗岩石平面,两边为客房,有前后两厅。前厅两层,后厅四层。正厅西附六角亭式两层客房。六角亭后有两间卧室,辟有走廊及丹墀组成的小型院落,与正厅相通。丹墀内堆砌假山,两旁墙上绘有壁画,西向墙上开镂花方框,装塑喜鹊衔梅、松鹤延年图案。主楼三层,建筑面积1796.5平方米,整体为西洋风格,部件透出中式韵味:青砖清水墙,雕花窗棂,琉璃盖瓦,灰砖素脊,回纹……[详细]
    云麓宫
      云麓宫,在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的岳麓山右顶峰上。属道教二十三洞真虚福地。云麓宫最早建于1478年(明宪宗成化十四年),吉简王朱见浚就藩于长沙时,建筑取宫殿形制,但旧宫早已废记。嘉靖(1522-1566)年间太守孙复命道士李可经主持修葺,并增植松、柏、桐、梓及篁竹千株,使观宇周围风景焕然一新。隆庆(1567-1572)年间,又有道士金守分在这里-,由他募捐拓地,增建堂殿,改名云麓宫,筑屋五间,凿石为柱,覆以铁瓦,以抗风雪。宫的前殿为关圣殿,中殿祀玄帝,名玄武祖师殿,后殿祀“三清”。道教以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为最高尊神,合体三清,故名三清殿。云麓宫由此成为道教胜地。道家崇尚自森,倡行“无为而治”,总是选择清静优美之处建立宫观,修身养性,采药炼丹,以求得道成仙,并将……[详细]
    南托大塘新石器遗址
      南托大塘新石器遗址公布时代:距今7000年前保护级别: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编号:430121—0050公布地址:长沙县暮云镇大塘村类别:古遗址公布机关:长沙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5.08南托大塘新石器遗址位于长沙县暮云镇南托乡大塘村,遗址距长沙市南约20公里的湘江东岸河滩,大部分被压于湘江大堤下。南托大塘新石器遗址位于湘江东岸河滩,大部分被压于湘江大堤下,暴露于河滩,部分被江水冲洗殆尽,遗址旁边有一采砂场。河堤下为大塘村三兴组居民,以种植水稻为农作物,遗址对面为一小洲又名兴马洲。南托大塘新石器遗址位于湘江东岸河滩,1985年底,文物普查时发现临江堤尚存一小土台。1986年2月至3月对该处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80平方米,文化堆积最厚处1.05米,虽然发掘面积不大,但堆积较为丰富,出土……[详细]
    大夫堂围墙
      大夫堂位于距花明楼镇南8公里处大夫堂村染坊组,为春秋战国时期与屈原同殿为官的楚国靳尚大夫的宅居地,总占地面积140亩,其中森林面积50多亩,水面积约70亩,园内古树参天,鸟语花香,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白鹭长期栖息地。宅地四周仍留有土夯的古城墙及护城河。 整个园内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树种繁多,品种多达40多种,数量多达2000多株。园内野生资源丰富,植被茂密,主要有香樟、飞蛾槭、枫树、三角枫、豹子樟、刺楸、苦林诸、野漆树等,气候适宜,有野兔、野猪、竹鼠、松鼠、竹鸡、山鸡、猫头鹰等20多种野生动物,尤以白鹭最多,故称“白鹭山”。其中尤以白鹭最多,故称“白鹭山”。大夫堂深厚的渊源和原始的自然风貌构成了一幅优美的人文自然景观。 高大的古城墙、望楼、宽深的护城河的城防格局纯属战国时期的军事防御体系,……[详细]
    火宫殿牌楼
      位于长沙市坡子街的火宫殿酒家是一家弛名中外的“中华老字号”企业,被誉为湘风小吃的源头、湘菜的主要代表,有着深远的历史渊薮。火宫殿过去是一座祭祀火神的庙宇,又名“乾元宫”,始建于清乾隆12年(公元1747年),距今已有250余年。晚清时期,发展成为祭祀、看戏、听书、观艺、小吃的庙市。民国时期,摊担罗列、支棚撑伞,成为小吃闹市。人们把它同北京的天桥、上海的城隍庙、南京的夫子庙相媲美,是长沙乃至湖南的集民俗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于一体的具有代表性的大众场所,特别是火宫殿的风味小吃享誉三湘。两个半世纪的品牌,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光临,更使火宫殿名扬四海。火宫殿,过去是一座祭祀火神的庙宇,又名“乾元宫”,始建于清乾隆12年(公元1747年),1826年(道光六年)重修,距今已有250余年历史。每年农历6……[详细]
    易雄墓
      忠愍侯易雄将军墓位于浏阳市区西南部浏阳河畔的枨冲镇嘉园村坪上组将军洞的山岗上,墓冢坐南朝北,地处东经113°29′42.5″,北纬28°00′55.1之间,北距枨冲镇政府2.5公里,西距浏阳河2公里,东距东董家塘约3公里,将军墓三面环山,山脚下是一水库。忠愍侯易雄将军墓自建立以来,保存较为完好。1958年,当地修水库,易雄墓冢遭到人为破坏,墓旁雕像、石仲等均被损毁,石马、石虎、基仲被砌进水库溢洪道中,2004年3月维修易雄墓时才将石马、石虎、基仲挖出,运至易雄墓前。1995年12月24日、1996年元月15日分别两次被盗,现场发现盗洞三个,该墓被破坏极其严重。现墓两旁各有一戴桂冠、着长袍的石人。2004年由易氏后裔出资对易雄墓进行修缮复原。 易雄将军墓为花岗石与青石混合装饰,分四级台阶设置,……[详细]
    宁乡白云寺
      白云寺位于湖南宁乡县西南麦田乡回龙山山顶的天然盆地上,始建于唐初。1989年白云寺公布为宁乡县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举行了盛大的开光典礼。拟公布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白云寺始建于唐初,白云寺规模宏大,共有大小寺屋300多间。香火旺盛时,有僧人300余人。寺中共有大型佛像30多尊,其中以二十四诸天菩萨最为威风,形象生动。旧时寺前井中有数十只刻有明、清年号被寺中和尚放生的乌龟,一听到公鸡报晓或僧敲木鱼开餐时,便结队而出,探头探脑食取施舍的饲饵。据资料记载,“名随衡岳争灵秀,缘追南海显神奇”,古老的白云寺是名振三湘的知名寺庙。湘中有俗语:“南岳山的香,回龙山的烛”。回龙山何以与南岳齐名,盖因山中有规模宏大的白云寺。白云寺前身叫清林寺,位于回龙山北麓之粟溪,始建于唐大中十二年(858),乾隆二十八……[详细]
    桃树湾清代民居
      桃树湾清代民居公布时代:清代保护级别: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编号:430181—0137公布地址:浏阳市金刚镇清江村桃湾组类别:古建筑公布机关:长沙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0.08简要说明桃树湾民居坐北朝南,主体建筑部分系砖木结构,其它附属建筑为土木结构,屋面盖小青瓦。该建筑系当地刘氏族人于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建成,占地面积2100多平方米,大小房屋400间,为四进院,多厢房的南方民居院落,气势恢宏,工艺精美。为典型的清代江南庄园式民居建筑。民居现保存有门楼、前厅、过亭、中厅、后厅、钱仓及部分厢房。保存现状民居自清代建立以来,历经修缮,一直保存较为完好,但部分的木构件有不同程度的腐蚀、落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2000年8月28日,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保护……[详细]
    宏大老屋
      宏大老屋位于浏阳市张坊镇田溪村千秋组,是一座当地郑氏所建,具有浏阳东区地方特色的传统建筑,也是20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干部下放和劳动锻炼的场所。据考证:清康熙年间,郑氏族人郑元柏从广东梅州迁徙到浏阳上东乡,在此拓荒垦田,繁衍后代。从清道光七年(1827年)始,郑席春率家人,历时七年,建成该屋。该建筑坐西北朝东南,背靠山丘,砖木、土木结构,卵石筑基,框架以石麻条、圆木做支撑。悬山顶,小青瓦。主屋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主屋西侧纵列厢房两栋,主、厢各厅之间以天井、过亭和廊道相连。该建筑原有大小厅堂十四个,建筑面积两千多平方米,有“百桌不出屋”的宏伟大气,故取堂名为“郑氏宏大公享堂”,地方人简称“宏大里”。现存建筑面积1080平方米。该建筑科学布局排水系统,有“百年水不满”的美称。主屋屋檐东门上部书“呈……[详细]
    浏阳陈氏家庙
      陈氏家庙位于浏阳市文家市镇文华村苍柏组,是当地陈氏家族为纪念祖先而建立的寺庙建筑。据《陈氏家谱》载:此家庙始建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后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重修。陈氏支系后唐庄宗同光二年(924年)由江西九江徙浏至今。家庙自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起,即作为初等学堂之用。解放后又作为苍柏完小使用,直至1986年新校舍建好。家庙于民国三年(1914年)、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二次遭洪水,族人于1987、1994年二次对其进行修葺。该家庙座北向南,门向5°,矩形布局,面阔五间,进深二进,占地面积476平方米。建筑为砖木石结构,青砖斗砌,硬山顶,封火山墙,二重马头墙,青瓦覆顶。家庙头进正面开三门,均为石质门框,双扇木门,有前廊,坚二方形石柱,前桅有卷棚装饰,正门上方悬一竖匾,上朱……[详细]
    鹿芝岭新石器遗址
      鹿芝岭新石器遗址位于长沙县黄兴镇鹿芝村,浏阳河从旁流过,鹿芝岭新石器遗址距长沙市约20公里,遗址四周田畴广阔,一望无垠。该地地势较高,长一公里,宽半里。原为长浏古道驿站,设有茶亭、伙铺、南杂、肉食、药材等店,为当时当地农副产品之集散地鹿芝岭,古名“六子岭”,又名“古城墓”,系古龙喜县治,据清嘉庆《一统志》记载:“龙喜县(指故城)无考”。清光绪《湖南通志》湖南古城考注:“按府城东四十里六子岭有古城址,中有城隍庙,城隍坪诸遗迹。又距六子岭二十里为榔梨市,相传有古城址,亦在府城东,疑即汉龙喜,宋常丰二县故城。”又据清光绪《善化县志》记载:“县东四十六里,《方舆纪要》后汉乾祜二年,马希广奏折。长沙县东界为龙喜县,一名新喜。东界即今善化县境。时县治在六子岭,现今土人呼为古城墓。”六子岭之名,历九日余年……[详细]
    浏阳县苏维埃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
      浏阳县苏维埃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位于长沙市浏阳市七宝山乡狮子山村仙人庙。1930年4月12日至27日,浏阳县苏维埃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狮子山仙人庙举行,全县22个区,180人参加大会。湘鄂赣特委和湘东特委王首道、潘心源、蒋长卿出席大会,大会主席团由张启龙等组成。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关于贯彻土地纲领、解决土地问题、扩大红军、加强肃反、巩固苏维埃政权、消灭盘踞在浏阳的白军、征收累进税等问题的报告,并根据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的精神,制定了浏阳县政纲20条。作出发动红五月总暴-动、夺取县城的决议。会议宣告成立浏阳县苏维埃政府,选举张启龙、黄仁、李贞、何振吾等22人为执行委员,推选张启龙为主席。狮子山仙人庙旧址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由陈大真人庙和杨孝子庙合成,两庙紧密相连,坐西朝东,辛山乙向,土木结……[详细]
    西文庙坪牌坊
      长沙市天心区西文庙坪牌坊是一座标志性牌坊,西文庙坪是古代长沙府学宫所在地,是宋代以来长沙的最高学府。北宋治平元年(1064),潭州知州吴仲复改府学为州学,在长沙城东南大兴土木,建学宫和文庙。文庙与学宫是互相结合的,古代制度规定凡办学必祭孔子。在建筑群的规划中一般把左边没为文庙,右边建学宫。到学宫深造成为学子科举入仕之路的必经之道,从而长沙府学宫成为长沙士人的集聚地和朝廷选拔人才的场所,大批学人士子从此地脱颖而出。 西文庙坪牌坊是长沙府学宫文庙的牌坊之一。按照文庙的布局方式,在东、西两侧耸立“德配天地”、“道冠古今”牌楼各一座,东侧“德配天地”牌坊大约在上世纪70年代被毁掉,今天只剩下西侧“道冠古今”牌坊(图长沙西文庙坪牌坊)。牌坊高约10米,宽约6米,整座牌坊用本地盛产的麻石砌筑,形制是四……[详细]
    靖港古镇宏泰坊
      宏泰坊位于靖港古镇保健街陌头,建于清雍正十年,是长沙末了一个清朝娼寮。穿越300多年的风风雨雨,它见证了清朝风月史,见证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身心培植,也见证了靖港古镇曾的荣华,同时它也薄弱地负担了古镇衰落和落漠,岌岌可危的木楼梯吱吱呀呀,传送着谁人时期的广告。我们没法复制汗青,也没法勾销汗青,独一能做的就是大胆地重视汗青。以是,在这个承载着汗青、埋藏着故事的旧处,我们规复了宏泰坊昔时的原貌,并将其改建为一座青楼汗青文明博物馆,仍然相沿其旧名——宏泰坊。“宏泰坊”为砖木结构,原有三进,建筑面积788.8平方米。走进“宏泰坊”,眼前的房屋为两层结构,主体部分全部用木材搭建而成。墙上大部分被撬的雕花木窗已被修复。沿着木质楼梯而上,二楼的“小包房”大部分保存完好。补葺后的宏泰坊连结了原本的修建气势派头……[详细]
    17、石霜寺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霜寺
      石霜寺位于浏阳市金刚镇石庄村霜华山西南部,现有用地25757㎡,房屋18栋,总建筑占地面积3649.60㎡。其建筑型式依山坡分级而建,坐北朝南。沿中抽线进山门,间距不足10米就是天王殿,天王殿背后左右各建钟鼓楼一座,而后是二层楼东、西厢房,中间为空场,上台基建有大雄宝殿,再上台基建有观音殿,又上台基为卧佛殿,以横廊联接。中轴线两边东有客堂、斋堂、祖师堂;西有禅堂、关圣殿(三圣殿)、方丈室。山门:现有山门为2003年拆除原山门后,重新修建而成。为牌楼式,面阔三间(一明二次)拾三级台阶而至。门外两边呈八字形,与围墙相接,正中为券门,门框为花岗石所砌,两边嵌石八块,上刻“大千世界、不二法门”红字门联一副,。门额上部书“唐石霜崇勝禅寺”为黑底金字,其上堆塑共17尊佛僧像。山门上部左右嵌石刻有“正法、……[详细]
    长沙铁炉寺
      铁炉寺位于湖南省长沙县捞刀河镇汉回村,距离长沙市十五华里,始建年代不详。本世纪五十年代初,该寺殿前的天井中长着两棵枝繁叶茂的古茶树,传说茶树是南宋高宗建炎四年至绍兴五年(1130——1335年)钟相、杨么起义时,岳飞出兵洞庭湖一带,路过此地时亲手种植。据此推算,该寺历史至少有八百六十四年以上。到1959年,寺院被拆,只剩二间杂屋,比丘尼复度、正顺师徒仍苦守于此,勤织巧刺,凭劳动与政府的少量补助维持着清淡生活。“文化大干革命”期间,在破“四旧”中华寺了经受了一场浩劫,僧尼被逐,佛像被砸。生长在铁炉寺的二棵古茶树也在一个电闪雷鸣的暴风雨夜中沉重的倒下。从此古迹消消沉,寺宇零落。浩劫过后,百废待兴。铁炉寺的比丘尼们虽然没有玄奘大师万里孤征、西行求法的壮举,也没有八指头陀智慧如海即席赋诗的才华,但却……[详细]
    浏城桥楚墓
      长沙浏城桥楚墓(编号71·长·浏·M01)是长沙出土的一座最早的楚国贵族墓葬,也是长沙地区最重要的战国墓之一,墓主是楚国大夫一级的官员。墓0土各类文物共262件。此墓对研究长沙楚文化具有重要价值。浏城桥楚墓为带墓道的长方形土坑墓,方向85度。墓室长584、宽397、深700cm。二椁一棺,保存完好。外椁长450、宽288、高204cm。内椁长257、宽126、高126cm。棺椁周围填有厚60cm的白膏泥。浏城桥楚墓1971年2月由湖南省博物馆发掘,是长沙出土的一座最早的楚国贵族墓葬,也是长沙地区最重要的战国墓之一。此墓二椁一棺,保存完好,出土陶器、铜器、木器、竹器、玉器、丝织品等各类文物共262件。墓主是楚国大夫一级的官员。此墓的发掘,为研究战国时期长沙地区的楚国葬制礼俗,研究当时长沙地区的……[详细]
    临水戏台旧址
      临水戏台旧址位于靖港镇保健街99号,南临小河,系“中华民国十年宁乡八埠公建”,花岗石结构,长16米,宽4.7米。戏台东、西、南三方均有花岗石护栏,共有方形栏柱11根,栏柱柱头除转角处为兽形外,其余为南瓜形,栏柱尺寸:宽0.23米,高0.87米柱头尺寸:兽形柱头高33厘米,南瓜形柱头6瓣高8厘米;栏柱之间以花岗石板相连,石板临江面皆阳刻有花、鸟、兽等各种图案。花岗石板尺寸为:长1.2米,宽0.43米,厚0.145米。保健街戏台北侧为“宁邑杨泗庙”,戏台原与庙相连,临水而建,看戏者均坐于船上,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为长沙仅见。“宁邑杨泗庙”既是一座供水运工人祭拜、祈求平安的寺庙,同时又是当时宁邑从事水运船主聚会的一个场所,该庙虽多次改作他用,但现在整体结构仍基本完整,庙内原有一木戏台,后“宁乡八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