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南京市旅游

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工兵学校旧址
  工兵学校旧址位于秦淮区海福巷1号,时代为民国。工兵学校旧址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溧水谢氏宗祠
  溧水谢氏宗祠位于溧水区开发区艾园村,时代为清。溧水谢氏宗祠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东阳街双井
  东阳街双井位于栖霞区栖霞街道东阳街,时代为宋。东阳街双井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和平公园钟楼
  和平公园钟楼位于玄武区和平公园内,时代为民国。和平公园钟楼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光华门堡垒遗址
  光华门堡垒遗址位于秦淮区光华门外,时代为民国。光华门堡垒遗址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高奇峰墓园
  高奇峰墓园位于栖霞区栖霞山公园内,时代为民国。墓包为原物,牌坊亦为原物。1936年由广州返葬栖霞,后因战事及诸多原因,高奇峰墓园被采矿湮没。2003年,台湾画家欧豪年来栖霞,在栖霞寺有关人员帮助下找到墓园,得到修复。墓碑及雕塑下碑刻皆为重刻(从台湾档案部门找拓片)。高奇峰墓园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杨邦乂墓
  杨邦乂墓,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雨花新村街道雨花新村社区。位于雨花台东岗。杨邦乂墓地处雨花台东岗向南百步。现墓封土直径6米,高3米。建炎六年(1132)宋朝政府派户部尚书叶梦德在杨邦乂遇难处举行隆重国葬,赐建了杨忠襄公墓,褒忠祠,褒忠庙,民国初期,民主人士为了弘扬其舍生取义的爱国精神,捐资重修了墓道,竖立杨忠襄剖心处的石碑,因建设需要,1932年,1952年杨邦乂衣冠冢曾经数次搬迁,1975年迁葬今址。杨邦乂(1085~1129),字晞稷,江西吉水人。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9月为建康府通判。不久,金兵南侵建康。留守杜充等人降金兀术,杨邦乂奋起抵抗终因寡不敌众,兵败被俘。金人劝其降,杨邦乂严辞拒绝,并咬破手指在衣襟上 书-写“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后被金兀术剖腹取心,年44岁。……[详细]
古四眼井
  古四眼井位于秦淮区汉西门大街,时代为南唐。古四眼井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洪蓝芮氏祠堂
  芮氏宗祠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洪篮镇仓口村,该宗祠前后三进,砖木结构,三架大梁,清代建筑。洪蓝芮氏祠堂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杨家龙王庙
  杨家龙王庙位于高淳区淳溪镇长乐村,时代为清。杨家龙王庙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和凤杨氏宗祠
  和凤杨氏宗祠位于溧水区和凤镇,时代为清代。和凤杨氏宗祠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地堡城遗址
  地堡城遗址位于玄武区太平门外,时代为清。地堡城遗址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和凤诸氏宗祠
  和凤诸氏宗祠位于溧水区和凤镇,时代为清代。祠堂共三进,面阔三间。前后44.3米,宽14.4米,总面积为638平方米。第一进为门厅,两层、二楼为戏台;第二进为诸氏村民传统议事场所;第三进已重修改造。一、二进和二、三进之间有天井。建筑中有三架和五架大梁,梁上有雕刻。中进设有卷棚。2006年5月被公布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和凤诸氏宗祠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高二适故居
  高二适故居位于秦淮区六合里3号,时代为民国。高二适故居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晶桥刘氏宗祠
  晶桥刘氏宗祠位于溧水区晶桥镇,时代为明代。刘氏宗祠位于晶桥镇南石山下村,现有三进,内有三架、五架大梁,大梁上有木雕和彩绘。刘氏宗祠内最为精美的是石雕,天井内的下水道石盖板上也有精美的石雕,具有明代风格。晶桥刘氏宗祠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黄家古井
  黄家古井位于溧水区和凤镇黄家村,时代为宋。黄家古井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石湫魏氏宗祠
  魏氏宗祠位于村庄西南,座北朝南,整个建筑为砖木结构,共有两进,面阔三间11.3米,总进深22.6米,总面积256平方米。祠堂前后进之间有天井,两侧没有厢房。前后进皆为三架和五架大梁,大梁上有木雕。设有精致卷棚。该祠堂大门上的木斗拱很少见,是溧水地区唯一有木斗拱的祠堂。石湫魏氏宗祠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98、启后祠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启后祠
  启后祠位于高淳区淳溪镇薛七村,时代为清。启后祠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99、大市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市桥
  大市桥位于鼓楼区铁路北街,时代为明代。大市桥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卞壸墓碣
  卞壸墓在南京市朝天宫大成殿西,南京市博物馆内。卞壸(28l~328),字望之,济阴冤句人。东晋明帝时,官至尚书令。成帝立,太后临朝,卞壸与庾亮共辅朝政。后在平定苏峻叛乱中与二子俱捐躯阵亡,葬于“冶城”(今朝天宫)。据《寰宇记》载:晋安帝末有人盗卞壸墓,“尸僵,鬓发苍白,面如生,两手悉握拳,爪甲穿过手背”,后安帝出资重葬,以后历代均有修葺。南唐时在墓前建忠贞亭,从地下掘出一块刻有卞壸姓名的残碑。现存碑碣为北宋庆历三年(1043)建康知府叶清臣所重立,碣高1.73米,宽0.66米,碑文刻:“晋尚书令假节领军将军赠侍中骠骑将军成阳卞公墓”。墓东原有“忠孝亭”,现已废。清末又重建牌坊和卞公祠,现祠宇已为民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