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无锡市旅游

无锡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华孝子祠
  华孝子祠位于无锡市锡惠公园内的古惠山寺内侧,汇东晋无锡孝子华宝。南齐建元三年(481),齐高帝赐华宝故宅孝子额,载《南齐书》。唐时建专祠,内塑童髻长须华宝像。该祠屡有废兴,现建筑始于明,成于清,保存基本完整。祠东向,门前立四面牌坊,俗称无顶亭,单间、正方形,木石结构,藻饰精美,系华氏宗族族表忠孝节义及科第的纪念建筑物,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祠门牌坊式。庑殿顶、置竹叶玛瑙地盘陀石。过架有溯源桥的承泽池,西娩有八角形石砌鼋池,池壁南北各装饰石蛎首,吐纳二泉水,故又名双龙池。池西为主建筑享堂,建于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落架翻修,仍保持明代风格;三间八架、歇山顶、楠木结构,但方柱及柱基均为石质,装饰色朴典雅。其内壁嵌明清碑刻35方,大部分为1984年复制。19……[详细]
周培源故居
  周培源故居位于宜兴市芳桥镇后村,周培源故居坐北朝南,建于清末至民国初年,现有建筑三进,占地750多平方米。1987年周培源将故居捐献给宜兴市政府。1996年11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故居第一进面阔四间14米,进深六架8米,前后有卷棚。第二进四间二层楼,面阔14.3米,进深七架7.5米,南侧有走廊一架。其楼下原为故居的厅堂,楼上为周培源和家人的卧室。二、三进之间有天井,天井内有水井一口,东西两侧为二层厢房,西侧厢为楼梯间,可通达二、三进的二楼。第三进为转楼,正面四间二层,进深六架6.4米,东西侧各为三间二层楼,与主楼连成凹字形院落布局,院顶原用玻璃筒瓦覆盖,冬天非常温暖。后散失,1986年维修时改用平面玻璃。进入大门便是门庭,东侧是厨房间,西侧是杂物间,门庭屏风上悬挂了一幅足……[详细]
保安寺无梁殿
  保安寺无梁殿位于无锡市塘南路原南站街道办事处院内。保安寺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大同初年(公元502-504年),距今约有1500余年,是无锡十大古刹之一。南宋绍兴年间重修,乾道初宋孝宗赐保安禅寺匾额。元朝时荒废败落。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重建,改称保安教寺。嘉靖中(1523年),释广才将其拓建,建造山门、月台、石壁、甬道、禅堂、僧寮,修葺了天王殿、大雄殿、秽迹殿、七佛阁等。又称秽迹殿建于明万历年间(1574年),盛传香火极盛。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释宝轮建万佛阁;嘉庆六年(1801年)释九峰重建山门;道光二年(1822年)释西怀建斋堂。保安寺当时地处锡城南廓,闲静幽雅。据《锡山景物略》记载寺门流水弘然,古木蓊然,入寺,两僧房夹之,乔木修竹郁郁然。又载寺内旧有东林精舍,为明邵文庄公(……[详细]
南禅寺妙光塔
  妙光塔,又称南禅宝塔,位于无锡市南门外运河东岸。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塔建设于北宋雍熙年间(984-987),由邑人未承福捐资募建。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赐塔名“妙光”。元明两代屡有兴废,明正统十四年(1449)重建,即为今塔,后历经修缮。清咸丰、光绪年间遭火灾,仅剩无顶荒塔。1926年无锡实业家荣宗敬、荣德生和唐申伯出资大修,将塔檐、平台及护栏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1980年再次修复,清理出埋藏地下多年的塔基台座,恢复底层环廊。妙光塔为八角七级楼阁式建筑结构砖塔。塔基台座直径十0-五米,塔逐层收分,塔顶六米,共高四十0-三米。其中,环廊进深三米,塔基台座高一点三米,塔身高三十六米,逐层收小,塔顶六米。塔基为青石雕凿的须弥座,束腰部分雕明代“顶花结带”图案纹饰。须弥座牙脚为明代流行的“圭……[详细]
黄埠墩
  黄埠墩,地处江苏无锡古芙蓉湖中心,惠山浜出口处。旧名小金山,墩小而圆,面积220平方米,四周是石砌驳岸,位于无锡吴桥以南、惠山浜口的古运河中心,因春申君(黄歇)曾在此疏治芙蓉湖而得名。墩为圆形,面积220平方米,用石砌驳岸,四面环水。岛上有寺,香火点点。北为双河口,南为江尖渚黄阜墩为古芙蓉湖遗留下来的小岛。清代康熙帝和乾隆帝各进行过六次南巡,每一次都在墩上停留观赏,康熙把它比做水中的兰花,乾隆称喻它是传说中的“蓬莱”。2400多年前,吴王夫差率兵伐齐时,曾在墩上大宴群臣;楚国的春申君曾在这一带水域兴修过水利,相传黄阜墩由此得名;南宋时民族英雄文天祥曾两度经过此墩,在这里写下了一首《过无锡》的爱国诗篇;明代有“海青天”之誉的名臣海瑞,在墩上写有“临水玩山第一楼”的匾额,等等。《越绝书》有“春申……[详细]
无锡龙光塔
  龙光塔位于无锡的锡惠公园内,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年(1574),是无锡古代科举兴旺的象征,宝塔为七层八角楼阁式砖塔,每层自下至上渐收,墙体为砖砌,塔高31.29米,1949年前为无锡最高建筑。靖元年(1522),顾懋章父子复建石塔;至万历二年(1574)七月,改建成八角七层砖塔,由常州知府施观民题名龙光塔,王仲山书额,属振兴文风的风水塔。明代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在殿试后,无锡的吴情初步确定为状元,谁知金殿唱名时,嘉靖皇帝一听吴情与北方的无情音相仿,他认为天下哪有无情状元?就把吴情降为第三名,成了探花。于是家乡又有为归罪于塔是实心的缘故,说什么:龙角用以听,必须空其中,因此地方上又集资在明代万历二年(1574年)建成了这座七层八角楼阁式砖塔,并由当时常州知府施观民取名为龙光塔。由明代著名书……[详细]
周庄曹氏宗祠
  曹氏宗祠,位于江阴市周庄镇宗言村繖墩上。建于清道光年间,为五开间三进建筑,斗栱飞檐,木雕精致,陈设古朴。依墩势建,坐北朝南。头门高闸门槛,左右院梁上雕琢双龙图案,中间通道,木栅分列两旁,飞檐斗拱,上悬红底金字“曹氏宗祠”匾额。祠前竖有“扣马石”柱,银杏桐柏分植两边, 高耸挺拔。第二进为“宗厅”,正中屏门两扇,上有笔走龙飞的巨大“福”字,传为明崇祯首辅周延儒之父“周二痴子”所书,屏门后建地台,飞檐饯角,描龙雕凤,宛如半座戏台,台屏上刻有屏联:“松风吹解带,明日照琴台”,宗厅上悬有三块巨大而精致的匾额,中匾蔚蓝底金字,为清慈禧亲笔赐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曹毓瑛“砥砺廉隅”4字,上镌慈禧玉玺印章和五爪双龙抢珠,珠为真金铸成。左匾为“博学宏词”4字, 系内阁中书陈绍荣手迹。右匾为“乐善好施”4字,乃段……[详细]
惠山忍草庵
  忍草庵位于无锡市锡惠公园内的惠山头茅峰章家坞山腰,占地约十亩。元至正十年(1350)僧月川在此始建茅庵;忍草庵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僧道林复构草庵,初名“草庵”。明天启元年(1621),僧人洪恩根据唐代宋之问《游法门寺》中“晨行踏忍草,夜诵得灵花”诗句,在“草庵”前加了一个“忍”字,改名为“忍草庵”。康熙间及咸丰十年(1860)该庵两遭火焚。无锡人顾贞观(1637-1714)清代文学家,集资修葺。顾贞观,字梁汾,康熙十一年(1672)举人,官至内阁中书,是清代初期的大词人,与陈维菘、朱彝尊并称为“词家三绝”。庵之名迹,首推贯华阁,间后有松苓泉。该阁为僧有叔始建于康熙初。贯华阁矗立在半山,与青松辉映,犹如一幅仙山楼阁图。在清代初年,这里是江南词人结社聚会的场所。嘉庆未,阁毁。192……[详细]
无锡愚公谷旧址
  无锡愚公谷旧址南依黄公涧,北抵惠山寺,西至名泉里(二泉),东临秀嶂街(映山湖一带),占地50余亩,系明代古典园林,始建于明万历十五年左右。园主邹迪光,字彦吉,别号六度居士,无锡人,万历二年进士,任湖广提学副使。罢官回无锡后,过着放纵的绅士生活,择锡山、惠山的秦王坞,建别墅园林—愚公谷。他自号愚公,经营10余年,建成60景,依山取势,布置了土山、峰阜,又以黄公涧为源头活水,涧、溪、沼、池,山光水色,相映成趣。当时邹园曾一度被誉为全国私人四大名园之一,一时胜绝吴中。愚公谷在清初已毁。1985年,无锡市人民政府对愚公谷进行了彻底的改造,拆除了破旧祠寺,改建成滨湖山馆、金粟堂、荷轩、慧麓草堂。保留改建了泰伯殿、华孝子祠、碧山吟社。广植树木,建成一组“园中有园、景中有景”的古典园林。1960年,郭沫若……[详细]
张闻天旧居
  张闻天旧居位于无锡市汤巷45号,是一幢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仿西班牙式红色小楼,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庭院内植有龙柏、石榴、芭蕉等花木。楼前塑有张闻天汉白玉半身塑像,主楼大门上方悬挂着薄一波题写的“张闻天旧居”匾额。楼内设有“张闻天生平图片展”,分“探索革命道路;在党中央负总责,支持毛泽东正确路线;耕耘在东北的土地上;在新中国外交战线上;坚持真理,奋斗终身”五个部分,陈列着张闻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留下的珍贵历史照片、实物200多幅(件)。同时按原貌恢复了张闻天卧室兼书房,张闻天在这里增补、定稿了最后一篇关于探索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光辉文献《无产阶级-下的政治与经济》。张闻天旧居通过开展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弘扬张闻天的思想理论和崇高品格,先后被中共江苏省委……[详细]
江阴黄歇墓
  江阴素来就有“延陵古邑、春申旧封”之称。战国时期江阴属于楚地,楚相黄歇,号春申君黄歇(前314年-前238年),楚国江夏人,原籍楚国属国黄国(今河南省潢川县)。战国时期楚国大臣,是著名的政治家。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曾任楚相。黄歇游学博闻,善辩。楚考烈王元年(前262),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12县。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逝,春申君在前去奔丧,李园令人埋伏于棘门之内,杀死春申君及其全家。又据《越绝书》表明春申君是在楚幽王之时为幽王所杀。江阴在其封地内。江阴人民不忘其开拓之功,将江边的两座山命名为黄山和君山。墓为衣冠冢,位于澄江街道君山社区,君山西麓东岳大殿附近。相传始建于战国时期。清乾隆初,知县蔡澍立“楚春申君黄歇之墓”墓碑于黄……[详细]
竹炉山房石刻
  竹炉山房石刻位于无锡市锡惠公园竹炉山房第二进“秋雨堂”内。明洪武二十八年,惠山寺高僧普真(性海)请湖州竹工编制竹炉,煮二泉水泡茶,并请王绂绘图,王达撰文,名流唱咏,装帧成卷。隆庆间,竹炉及图卷移至惠山寺弥陀殿。万历二十三年(1595),殿毁于火,邹迪光重建,更名竹炉山房。后竹炉图卷渐增新篇,至清乾隆时,成海内珍品。弘历南巡,数次借阅并作题咏。1779年图卷焚毁。又乾隆帝仿王绂笔意亲补竹炉首图,命人补绘补写全部图咏,赐内廷收藏王绂《溪山渔映图》,又命将历次幸惠山御制诗,摹镌刻碑,于山房右侧建宝翰阁一并收藏。按竹炉图卷摹刻的碑石则嵌于山房内之秋雨堂。咸丰十年(1860),惠山寺毁于兵火,竹炉及图卷尽失。劫后余存的竹炉山房石刻,计宝瀚阁旧物三方、秋雨堂旧物三十五方,均嵌于清末重建的秋雨堂。其中干达……[详细]
荣德生墓
  荣宗铨,字德生,无锡市郊区荣墓镇人,我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早年经营钱庄业,1901年开始与胞兄荣宗敬在无锡、上海、汉口等地开设保兴(茂新)、福新面粉厂和申新纺织厂等。建国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苏南行政公署副主席等职。荣德生墓位于无锡市西郊梅园果场西的孔山里。墓冢背靠孔山,正对梅园,占地115.6平方米,平铺青砖地面,四周设有青砖围墙,墙基用毛石水泥嵌缝,新墙及左右高1.4米,后墙高1.9米,墓墩直径2.5米。墓墩前有金山石祭台。墓碑高1.2米,宽0.5米,厚0.17米,上刻“荣德生先生之墓”,右边镌有“一九五三年春”,左边镌有“安吉吴东迈拜题”。“文革-”中该墓遭到破坏,1984年7月重修,新建墓地式样照旧。新墓内放有《乐农自订行年纪事》一本,荣德生遗像一张,上有张大千题词……[详细]
洞虚宫玉皇殿及古井
  洞虚宫玉皇殿位于无锡市公园路十号,其古井在人民路和图书馆路交会处。洞虚宫原名青元宫,是无锡早期道教宫观,梁大同二年(536)始建于邑东乡胶山,后荒废;约在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迁建城中崇安寺左侧,易名洞虚宫。宋时、元明间及万历中,三度焚毁,三度重建,规模有所增益。清咸丰十年(1860)复遭兵毁,全宫毁废。同治十三年(1874)重建三清、灵宫、火神、雷尊(即瞎于阿炳故居)、长生和祖师六殿。光绪二年(1876)道士秦瑞芳募建玉皇殿,位置在今公园路16号。大殿坐北朝南,雄峙高耸;四角各建对称观舍,前后两舍间留出天井;合计建筑面积250平方米。建国后该殿曾辟作“少年之家”。1984年纳入城中公园范围,全面翻修;1995年再修殿南之古井,青石井栏的南沿,镌“洞虚宫公井”字佯,仍在使用。1986年7……[详细]
无锡市革命烈士陵园
  无锡市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53年,座落于惠山北麓红光村严家棚(现惠钱路45号),占地面积103亩。陵园绿化覆盖率达72%,全园共有各类树木15万棵(枝)。陵园内的大门广场、纪念塔、烈士墓区、烈士纪念碑亭及烈士事迹陈列馆等构成了陵园烈士纪念建筑群,园内共安息着200多位英烈的忠魂。烈士陵园在被列为第三批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后,又获得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等荣誉,并成为江南大学素质教育基地、无锡市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无锡市反腐倡廉教育基地。每年清明期间,市领导及机关、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各界人士都要来园祭扫革命先烈。景区地址: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惠钱路45号乘车线路:无锡市内乘4、15、39、43、83、126、216、61……[详细]
16、云薖园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薖园
  云薖园位于无锡市崇安区长大弄,系近代著名工商业家杨味云之宅园。杨味云(1868-1948),无锡人名寿(木丹),字味云,光绪十七年(1891)中举,曾一度在伯父杨宗瀚开办的业勤纱厂内主管厂务,民国初年任山东省山东财政厅长,北洋政府财政部次长等职。后专心经营华新实业,发展为雄踞北方的纺织资本集团。该宅园建于1926年,由内外两部分组成。西部内园以坐北朝南的裘学楼三楹为主体,与楼西晚翠阁、楼东杏雨楼连成一组,均为两层,西洋风格;楼前有泉池、石桥、假山、停琴榭等,榭壁嵌园主所撰《云薖园记》碑文,属江南庭园传统风格。园外东部有门厅、轿厅、保滋堂、云逗楼、延秋轩、沧粟斋等,是一组以传统风格为主的厅堂建筑群。正厅保滋堂南向三间,硬山顶,前廊后轩,左右也有廊,是无锡城内典型的名门望族宅园之一。2003年由……[详细]
17、茹经堂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茹经堂
  茹经堂(唐文治先生纪念馆)座落于太湖之滨的茹经堂,由太湖鼋头渚风景区负责管理。茹经堂由交通大学张廷金、胡端行等人发起,为庆祝唐文治老校长70寿辰而于1934年募款建造的纪念性别墅建筑,以唐文治的号命名为“茹经堂”,1935年正式落成。198年,对茹经堂进行整修,重修后的茹经堂内设“唐文治先生纪念馆”和著名社会教育家、唐文治先生长媳“余庆棠先生纪念室”。纪念馆和纪念室内分别陈列唐文治、余庆棠二先生的生平、手迹、照片、著作、用品等,以及钱伟长、周谷城、陆定一、邓颖超等社会名流的墨宝。另外,还设有“交大专柜”,放置唐文治与交通大学的照片与文献资料。1986年,茹经堂被列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鼋头渚风景区管理处对纪念馆进行了修缮和重新布展,纪念馆以全新的面貌向社会开放,成为五里湖之滨……[详细]
西水仙庙
  西水仙庙位于无锡市西门外西水墩,四面临水。原系明代太子太保秦金的别墅,后邑人在别墅废墟上建庙。初祀明嘉靖年间抗倭殉难的何五路等三十六位忠义之士,后祀明天启年间无锡知县刘五纬。刘五纬,四川万县人,明天启元年至四年(1621一1624),任无锡知县,因治理水利有功,百姓受益非浅。邑人铭其功绩,于清顺治初在此建刘侯庙以祀之,并称其为“水仙”。庙于清咸丰十年(1860)遭毁,同治年间(1862-1874)由渔民集资重建,光绪十五年(1889),由米商集资又重修了工字形大殿、内外戏台、大后宫、前进偏殿、娘娘殿和东西辕门等。建筑面积11300平方米,占地面积达13600平方米。1986年7月,由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三缰老屋--许叔微故居旧址
  三缰老屋--许叔微故居旧址,又名梅梁小隐。位于无锡市东南部的小墅湾,是南宋名医进士许叔微的故居。许叔微,字知可,号百沙,又号近泉,生卒年不详。绍兴五年(l135年),中进士第五名,官翰林学士,曾力主抗金复国。后见宋高宗偏安江南,无意大举,亲奸害忠,丧权辱国,加上大势已去,便告归于此。曾手植缰树三株而得三缰老屋之名,许氏精通歧黄,潜心医学,医术远近闻名,且不收分文。有《类证普济本事方》、《伤寒歌》二卷、《仲景脉法》三十六图等著作,其中《类证普济本事方》十卷收入《四库全书》。故居原有建筑三十余间,由于年代久远,现仅存-进二院。1982年地方政府进行了修缮。1983年11月11日,由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0、赵翼墓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翼墓
  赵翼墓,在无锡市马山桃坞鹁鸪山麓,清嘉庆二十年(1815)建。赵翼,字耘松,号瓯北,诗人、史学家,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曾任广西镇安知府,贵州西兵备道。后辞官归故里阳湖(今江苏武进),主讲扬州安定书院5年,其余三十多年在家专门从事著述。赵翼在史学上成就显著,著有《廿二史劄记》、《陔余丛考》、《陆放翁年谱》等。《廿二史札记》通过对史书著作沿革的探索,评价其得失,并提出若干问题,从原书排列史实,考核比较,提出己见,为清代一部重要的史学著作。赵翼墓的墓碑为其子廷俊、廷英、廷彦及孙、重孙立,碑上镌刻赵的官衔为:“清诰授中宪大夫、赐进士及第、翰林院编修、贵州贵西兵备道,庚午科重赴庶鸣筵宴、晋加三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