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江苏省
>
镇江市旅游
镇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江苏省
丹阳市
句容市
润州区
丹徒区
京口区
扬中市
镇江市文物古迹
镇江市红色旅游
镇江市名人故居
镇江市博物馆
4A景区
镇江市十大景点
全部
镇江市特产
镇江市美食
镇江市地名网
镇江市名人
[移动版]
1、
伯先路近代建筑群
伯先路近代建筑群主要位于伯先路西侧至京畿岭一带,多为清朝光绪年间至民国早期建造。第二次-战争后,咸丰八年( 1858 )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辟南京、镇江、九江、汉口等十处通商口岸。咸丰十一年( 1861 )在云台山麓镇屏山、迎江路、江边一带设租界,建英国、美国、日本领事馆,从此出现了众多西洋建筑。此后又出现了一些仿西洋建筑和中西合璧式建筑,也有中国古典民族风格建筑等。伯先路近代建筑群于 1992 年由镇江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建筑有:金山饭店旧址 :位于伯先路 27 号,西式建筑,两层,四开间。青砖砌筑,饰以红砖弦边、图案,四坡水屋面,临街各间设有券门拱窗。建于清末民初,宁波同乡会曾设于此。江南饭店旧址 :位于伯先路 29 号,建于 1927 年。原为国民党政府苏、浙、……
[详细]
2、
杜鹃楼
杜鹃楼位于鹤林寺大殿后侧,在现鹤林小学内,现楼为二层,硬山式,面阔五间,楼东面上下两层各有窗户四扇。现楼由僧人福登于光绪二十二年复建。杜鹃楼因杜鹃花而建并得名,据载现楼东侧盛开杜鹃花,建楼后可在此赏花咏诗。此处杜鹃有“千年杜鹃”之称,唐代最为驰名。在《鹤林寺志》中有这方面的记载,志中云:“鹤林寺杜鹃花高丈余,春月开花,倾城游赏。”相传唐德宗贞元中,有番僧自天台钵盂中以药养根来种之,每当春天花开之时,有两位女子至此,传是花神。一天在润州作官的周宝问好友殷七七:“鹤林之花,天下奇绝,尝闻能开非时花。今重九将近,能开此以副佳节乎?”七七于前二日至花所,夜半闻女子来曰:“妾为上帝司此花,今为道者开之!然此花不久当归阆苑矣!”次日,花渐开,九日盛开如春,周宝惊讶,宴赏数日,后遭兵火,此花根株不存。宋咸……
[详细]
3、
殷家祠堂正厅
位于新区丁岗镇留村的东首,坐落在葛丹公路1公里处的路西道口旁,曾为留村小学原址,现为留村党总支、村委会办公场所。相传宋朝殷氏始祖殷荣因恸父殉节,不求仕进,故留居此处,渐以“留村”为名,后裔于明洪武年间初建殷氏宗祠(1368年前后),堂名谓“伦叙堂”,传至清康熙癸丑(1670年)改建为五间三进,中为楠木厅。留村殷氏宗祠距今将近700年历史,历经战乱,屡建屡毁,先后于清乾隆中期(1766年前后)、咸丰初年(1851)、咸丰十年(1860)、同治初年(1862)、同治九年(1870)多次修建、扩建、改建。殷氏宗祠亦为私塾学堂,一直沿袭至辛亥革命始办洋学堂。1949年建国后为公办完小,更名为留村小学。文革期间,门庭堂厅遭损坏成危房。2003年4月金陵游子殷寿源、画家赵文元等仁人志士联名献言重修母校,……
[详细]
4、
绍隆寺大殿
位于大港街道绍隆寺路,五峰山南麓半山腰,为古建筑的寺观塔幢,始建于唐代,目前为宗教活动场所。该寺原名“灵觉宝寺”。现名始于嘉庆年间,取佛家“绍隆佛种,续佛慧命”之意。大殿面阔三间17米,进深七檩,檐高3.5米,硬山顶。寺内有清康熙年间(1662—1722)碑两通。该寺至今香火旺盛,尤其是黄明节当天更是香客云集。绍隆禅寺始建于唐朝宝历年间(公元825年),重建于宋绍兴年间(1132年),后又被毁,到明朝初年经比丘尼募化,于万历14年修建,名曰莲觉寺。清康熙23年,康熙皇帝首次南巡来到莲觉寺,看到这里三面环山,气势雄伟,如入仙境,便赐莲觉寺为灵觉宝寺。清康熙28年,康熙皇帝再次南巡来灵觉宝寺敬香礼佛,仔细观看,发现一块龙地,整座寺院象龙脉,“非高僧大德者不可居之”,于是便将灵觉宝寺赐给金山为下院……
[详细]
5、
女娲文化广场
平利县女娲文化广场始建于2004年,2006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占地3万平方米,绿化面积6千平方米。广场以女娲文化为核心设计元素,设有4根雕刻女娲传说的文化柱、中央音乐喷泉和十二生肖汉白玉浮雕,南端五峰楼与五峰山形成景观呼应。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核心阵地,广场内设多功能剧场、非遗展厅等设施,年均举办茶文化节、非遗展演等20余场文化活动。2024年春节承办文旅促消费活动,融合年货展销与民俗表演。广场采用中轴对称布局,中央设置旱喷音乐广场,周边分布十二生肖汉白玉浮雕。北侧为三层框架结构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南端五峰楼高18米,采用仿唐建筑风格。广场东西两侧种植两棵千年紫薇古树,形成生态景观节点。2005年建设期间已形成步行观景桥与坝河景观带。文化元素四根花岗岩文化柱高达6.9米,分别雕刻抟土造人、……
[详细]
6、
万善塔
万善塔位于丹阳市万善公园中,初称“万寿塔”,建于明崇祯十年。距今有三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从古运河畔拔地而起,直指苍穹,巍然屹立,雄奇挺拔,因而,又有“通天塔”之称。全塔高有48.6米,塔身外八角形,内室为方形,上下交错。塔檐由数层砖块叠涩,下出木椽,斗拱承托,铎铃悬挂,充分体现了明代古塔的建筑风格。塔体自下而上逐渐收缩,塔顶安置瘦长铁制塔刹。这在全国数百座古塔中,堪称一绝,所以,它又赢得了“古运河畔第一塔”的美誉。万善塔诠释了明代古塔的特点,作为中国古建筑的文化的全面表现,又是丹阳市的标志性建筑。所以在灯光设计上以“保护和利用”原则的前提下,选用绿色、环保节能的高亮度LED光源,替换现有的传统投光灯具。不仅减少传统灯具对古建表面紫外线的损伤,还可以来体现古塔多层次丰富的“立体通透”感。古塔位于……
[详细]
7、
沸井
丹阳的季子庙之所以闻名遐迩,不仅是有十字碑、消水石、季河桥等名胜古迹,更得益于这里有独特的奇观异景——沸井涌泉。季子庙的沸井主要分布在庙前的沸井塘边。根据志书记载,古代这里有井百口,其中一部分是沸井。现存古沸井有六口,井水三清三浊,各相距尺许。稍远看去,井栏古朴典雅,神韵别具;走近细瞧,井内水面翻腾鼎沸,滚浪有声。这奇特的景观令游人稀奇不已。此外,在庙周边的河沟水塘内,还有多处沸泉在滚涌,从不停息,乡民们谓之为“龙气”,称沸井塘为“龙潭”、“沸潭”。季子庙何时有沸井很难考证,但从南朝刘敬淑的《异苑》一书可知,早在1600多年前的东晋时期,沸井已名声远播了。拜谒季子庙,观沸井涌泉是历代达官贵人、文人墨客非常向往的事。南朝张正见来此后写了《行经季子庙》一诗,其中有句:“野藤侵沸井,山雨湿苔碑”。……
[详细]
8、
镇江市烈士陵园
镇江市烈士陵园坐落于风景如画的北固山前峰,建于1966年,现占地面积近百亩。鸦片战争时期,这里是当年镇江保卫战十三门古战场的遗址所在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江苏省省会和国民党军法会审处所在地。北固山下作为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共产党人的刑场,洒满了数百名革命志士的鲜血,故素有“小雨花台”之称。同时,这里也是1937年镇江沦陷的见证地。作为镇江市重要历史革命纪念地,建园46年来,在市委、市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陵园先后建成烈士纪念碑、烈士陵墓、烈士纪念馆、镇江革命斗争史浮雕墙、警示碑、“北固英烈”群雕、忠烈祠碑亭、北固英烈殉难地、“北固英烈”烈士诗文碑墙等多处革命纪念景点,值得一提的是烈士纪念馆内陈展了牺牲在镇江或牺牲在异地他乡的镇江籍烈士3000余位中的230余位烈士的先进事迹……
[详细]
9、
米芾墓
原米芾墓在丹徒长山下,后湮没难寻。明崇祯年间建纪念墓于今镇江市鹤林寺前黄鹤山下,“文革-”中被毁。1986年由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重修,于1987年元月竣工,重修后的米芾墓位于黄鹤山北麓,包括石驳墓圹,墓直径11米,坟包直径4米,-护墓石,台阶四段共60级,两边有玉带坡,平台3座,两边各有路牙,均宽为3.3米,在两边各置大理石制作的长条凳3个。墓的整个走向由上而下向北延伸,全长60米,绝大部分采用大理石预制而成。坟前立巨型石碑,上镌刻全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所书碑文:“1987年春日重修,宋礼部员外郎米芾元章之墓,曼殊后学启功敬题”。墓门两侧各有一下方上圆雕刻云朵纹的大理石柱。墓前方50多米处平台上恢复石牌坊一座,上部中央横石额镌启功所题“米芾墓”三个大字,内柱一对系旧有牌坊柱,上刻联语“坯土足千……
[详细]
10、
新丰车站战斗旧址
新丰车站战斗旧址位于晓星行政村蒋家自然村西400米处,是民国时沪宁钱上新丰老火车站,建筑由上下两层房屋2间及平房两间,暗堡1处组成,二层楼房屋顶设有了望塔,整组建筑由西向东高度依次渐低。是由侵华日军于1937年至1938年建成,砖石结构,欧式风格、外墙为石砌。1938年7月1日夜,新四军一支队二团一营在丹北抗日游击队及群众配合下,突袭新丰火车站,经两小时激战,全残日守军十五师团木公野联队庆江中队40余人。该旧址不仅是抗日斗争史中的直接例证,也是民国时期具有典型风格的铁路车站建筑,具有双重的历史价值。此次战斗是新四军历史上首次夜战,使南京至上海铁路交通一度中断,是新四军抗战史上的一次较大规模的战斗,极大鼓舞抗日士气……
[详细]
11、
超岸寺
超岸寺位于市区新河路。旧名玉山报恩寺,始建于元至大三年(1310),晚清更名为超岸寺,咸丰三年毁于战火,自光绪十七年(1891)陆续复建历经二十余年始复旧观。寺前有山门墙,建于咸丰年间,有拱形门,门下两旁有依门石鼓,上有雕饰,门上有磨砖浮雕等。天王殿建于宣统二年,门额石刻“大总持门”系陆润庠书。大雄宝殿建于光绪十八年,楼下有卷棚,上有月梁,雕饰山水、人物等,为硬山式顶。偏殿在大殿与天王殿北侧,硬山式,原为水路堂、五观堂、客堂等,建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超岸寺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有房屋24间,该寺当水路要冲,成为金山寺下院,故在丛林中一时称盛。1982年公布为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12、
中华三育研究社旧址
中华三育研究社旧址,位于句容市桥头省财经大学红山分校内,民国建筑。始建于1925年,为当时的教会学校—中华三育研究社;抗日战争中被毁,1948年初,由美国华盛顿神学院院长李博克指导重建,1948年秋建成,社长为美国人林思翰。1951年,将江阴农业技术学校迁来桥头镇,合并成立了江苏省句容农业技术学校,现为省财经大学红山分院。这组建筑共有23栋,红砖勾缝,木质门窗,中西合璧型建筑。其中有20栋为别墅,别墅有两种类型,12栋为10.5米×10米,8栋为11.5米×10米,1栋教学楼为14.5米×39米,1栋办公楼为22.5米×9米,1栋水塔为14.5米×6.8米。……
[详细]
13、
美孚火油公司旧址
美孚火油公司旧址位于迎江路马路东侧,临街而立,原为工人文化宫的一部分,现经修缮后作为西津渡文化旅游公司的办公场所。占地面积约330平方米,为三层西式建筑楼,整座楼层是曲尺形,高度约14米,正楼南北向,面西,长约29,宽约11米。连楼东西向,长约9米,宽约11米,面北。美孚火油公司系美国洛克菲勒石油垄断集团于清光绪年间在镇江设立的支公司,是当时镇江最大的一家火油公司。该公司主营火油,兼营汽油、沥青、机器油、滑润油、白蜡、矿烛等。该旧址于1992年由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
[详细]
14、
报恩塔
报恩塔位于圌山之巅楞俨寺侧,砖石结构,高七层,明崇祯年间秦观阳所建。陈观阳,镇江丹徒人,自幼家境贫寒,经悬梁苦读,终于考中进士,官至明代吏部尚书。为报答家乡父老养育之恩,鼓励后辈认真读书,倾其历年积蓄建成此塔,命名“报恩塔”。后来,此塔竟成长江航道上的标志。溯江而上,这是航行者见到的第一座塔,故又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塔”。地址:镇江市南岸的涂山之麓类型:古塔……
[详细]
15、
王龙烈士墓
日前公布的第三批江苏省革命文物名录中,镇江有3处红色遗址入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单,其中位于扬中市的王龙烈士墓,格外引人注目。王龙烈士墓位于扬中市经济开发区兴隆社区,四周冬青环绕,草木葱茏,庄严肃穆。墓碑高1.58米,正面“王龙烈士之墓”六个大字,让人油然而生敬仰之心。王龙,乳名兆龙,谱名王隆恩,参加革命后化名黄农。王龙1909年1月19日出生于原扬中县定和乡翁家塘(现三茅街道普济村)一个六代书香之家,幼年时随其父读私塾,其父因病早逝后,又先后在三茅和江南姚家桥求学读书。王龙天资聪慧、勤奋苦读、才思敏捷、文笔甚佳,所作诗文立论新颖、文理通达、词锋犀利。王龙十五六岁时即参加扬中“存粹文社”及王氏宗祠举办的会文,每每名列前茅,深得文坛名士的赞许。1985年秋,王龙烈士牺牲40周年之际,扬中县人民政……
[详细]
16、
芦江桥
芦江桥位于句容市后白镇淮源村中,跨秦淮中河,西通著名的赤山湖,始建于南宋年间,现所存桥体建于清代光绪13年。又称芦岗桥,南北向,跨秦淮中河,三孔石拱桥,青石质。全长29米,桥面宽4.7米,桥孔净跨分别为6.4、7.5、6.4米,中孔矢高3米。桥体基本保存完整,桥面阶石部分不存,桥拱上方两侧对称4个龙头装饰仅剩2个,桥面两侧栏杆已损。芦江桥所跨河流是秦淮中河,属秦淮河支流,桥在村中间,是沟通村子南北的重要通道。……
[详细]
17、
句容颜真卿墓
颜真卿墓,位于白兔镇行香虎耳山,唐代。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西安)人,开元进士,官至殿中侍御史、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为李希烈缢杀。南宋《景定建康志》中有王遂《唐颜鲁公祠记》载:颜真卿死后其子护丧葬句容虎耳山。现存封土径4.5米,存高2米,前为神道,南宋时尚存石龟趺、石柱、石翁仲、供桌等现已不存。明弘治《句容县志》亦有载。在封土旁边现存12座颜真卿后人墓葬。目前行香镇仍有颜氏后裔居住。此处是否系颜真卿墓,或是衣冠冢,尚待今后发掘证实。……
[详细]
18、
句容城头山遗址
城头山遗址位于句容县大卓乡本湖村,1957年发现,1983年南京博物院发掘,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遗址现存面积约2万平方米,为高出地面10米左右的土台形,文化层堆积厚5米以上。根据文化遗物的特征,遗址的文化层可分为新石器时代,以及相当于夏代、商代、西周、春秋早期等时期的堆积,发现墓葬57座,房屋基址2处,灰坑14座。新石器时代文化遗物主要有陶鼎、鬶、豆、杯、壶、罐、石刀、斧、锛,以及玉璜、镯、瑗等。其中有些陶器与崧泽文化晚期器物特征一致,时代与崧泽文化晚期相当。相当于夏、商、周的文化遗物有陶鼎、匜、罐、鬲、甗、豆、钵、石刀、斧、锛、凿、青铜削、镞等。内涵属典型的湖熟文化,尤以带角状把手鬲、高档半实心足甗及大量梯格纹装饰等最富地方特色。……
[详细]
19、
浮山土墩墓群
浮山土墩墓群,位于天王镇浮山果圆东南,周代。在约4平方公里范围内,有土墩墓150多个。土墩墓封土直径大部分为10-15米,高约2.5-3米。其中10余个大型土墩墓封土直径为40米,高6米左右。仅浮山村果圆三队,在南北长约750、东西宽约400米的范围内就有土墩墓32座。1974、1975、1977年三次共发掘7座,分别编号为1、2、3、4、5、9和24号。1974年、1975年、1977年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分三次发掘了7座,2005年配合宁常高速公路的建设,南京博物院又发掘了20余座,共出土文物3000余件,一般为泥质陶和几何印纹硬陶器、原始青瓷器和夹砂红陶炊器。其中炊器以鬲、鼎、釜、甑等器型为主;盛器及实用器主要为坛、罐、瓿、碗、盅、盂、钵、豆、盖等;少数墓葬随葬有玦和纺轮,不见生产工……
[详细]
20、
斩龙桥
斩龙桥位于句容市春城镇太子岗村南,桥下河水自西向东由句容春城流往丹徒宝埝,沟通了秦淮水系和太湖水系。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现所存桥体建于清代光绪33年。又称赞龙桥,东西向,跨袁相河,单孔石拱桥,青石质。全长16.5米,桥面宽7.4米,净跨6.8米,矢高3.6米。桥体基本保存完整,桥面阶石完好,中间车辙印痕深达5厘米,桥拱上方两侧对称塑有4个龙头装饰,桥面两侧栏杆已损。斩龙桥所在地为古破岗渎旧址,在古代交通中有重要的作用。相传明朝初年,刘伯温帮朱元璋破除全国之龙脉,来到这里,发现此地龙气很盛,遂拔剑刺向桥所在之地,以斩断龙脉,后在此造桥以断龙脉,起名斩龙桥。……
[详细]
[第1页]
[2]
[最后一页]
[下一页]
·
镇江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镇江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镇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镇江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镇江市A级景区名录
·
镇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第一、二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三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四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五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六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七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八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