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潮州市旅游

潮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别峰古寺
  别峰古寺目前是潮州地区香火比较旺的一个寺庙,因古寺位于韩江边大山坳中,其自然风光秀丽,是郊区难得的一片静土,除了上香求平安外,也是一个不错的自然游览景点,周边的山峰都可以攀登,山上风光秀美。别峰古寺位于意溪镇橡埔村别峰山,面临韩江,南揽凤城秀色,群山环抱。别峰山原称凤栖山,明代有潮州八景之一的“凤栖木棉”。清末林大川在《韩江记》载“凤栖山即别峰山也,距城东北十里,山峰秀色而为附郭名胜,文人学士多览游焉”,山有“凤栖楼”,寺内有仇昌祚书“过桥便觉市尘少,到寺方知增日长”的诗联;宋代潮州进土知梅州事陈希及题壁诗:“千载传闻孰是非,高梧修竹晚风微。欲知古寺兽栖凤,殿楼今无燕双飞。”可见“古寺”由来已久。别峰古寺分前、中、后三进,前座为门楼亭,中座“国道宝殿”供奉南海观音,后座“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详细]
潮州凤凰台
  凤凰台位于广济桥下游近一公里处,韩江江心小岛仙洲岛之凤凰洲头。始建于明隆庆二年(1568年),为知府侯必登创建。原台分3级,高7丈,上有四角方亭,立于塔式石基之上,横匾上 书-“中流砥柱”4个大字。随后历代又在凤凰洲陆续增建十相祠、文昌祠、奎阁、龙神庙、天后宫等景点,还有庵寺古塔等。这些建筑风格古雅、朴实,形成江中的一个独特景区。由于遭受大水,兵乱等天灾-,几经兴废,屡毁屡修。至1998年以前存在的凤凰台是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潮安县长林一足所重修的一座四柱、单檐歇山顶水泥结构的亭台。“文革”期间凤凰台遭受破坏,幸好嵌在台基上的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石匾和民国二十五年悬掛于台上槛的4块匾额被人用泥和贝灰涂抹覆盖,客观上保护了这些匾额,使之逃过大劫。1999年市政府投资修复凤凰台,7月……[详细]
叩齿庵(南昌起义军三师政治部旧址)
  叩齿庵在潮州市区下西平路道后巷。原名济生庵(又名大隐庵),始建于唐代。清咸丰林大川《韩江记》载:“叩齿庵在城南书院左,即韩昌黎大颠至郡所住处也”。庵内大颠堂额写:“聪明宏博”四字。中为大雄宝殿,阶前有两古榕,不假泥土,骑阶前石而生,呈黑铁色,极其古致,据说已有数百年历史。宋广东转运判官周敦颐留堂壁云:“退之自谓如夫子,原道低排佛老非,不识大颠何似者,数书珍重更留衣。”叩齿庵的传说相传唐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韩愈因谏迎佛骨触怒了宪宗皇帝,被贬到潮州任刺使。到达州治那天,下属官吏、全城百姓夹道欢迎。韩愈看到百姓如此热情,十分激动,突然前面一个和尚朝他马前走来,那和尚本也英俊魁梧、且脸方额阔,远看还一表人才,可近前时却叫人害怕。原来他有两个暴出的大牙,骤看如寺庙里狰狞的罗汉。韩愈顿生不悦,只……[详细]
马发墓
  马发墓位于城区金山顶一览亭边,朝南偏东,碑石为民国初年民军首领孙丹崖所立,后被摧残。新中国成立后曾一度迁往西湖山南岩附近,上世纪60年代又移回金山顶,“文革”期间墓碑被敲断,墓穴被毁平,1979年重修,筑回旧碑(残缺不全),再竖立于墓前。马发墓也称马公坟。马发,海阳(潮安旧称)人,南宋景炎年间为潮州摧锋寨正将。时元兵南侵宋帝赵昰(后为赵昺)避走广东边境,继续抵抗元兵。景炎二年(1277年)元将唆都率兵进逼潮州,知州叶侯闻讯弃官逃走,宋帝闻讯派安抚使至潮慰谕马发,着摄潮州军州事,称安抚使。马发率众坚守潮城,元兵屡攻不下。景炎三年(1278年)叛将陈懿又引元兵唆都部再次攻城,因马发固守,城屹然不动,唆都屡次劝降,均为马发拒绝,且时时相机出击打败元兵。及后元兵买通南门巡检黄虎子,于二月二十九夜私开……[详细]
北关古窑遗址
  北关古窑遗址在城区西北面距潮州西湖约500多米处,也称窑上埠窑址,与距此不远之北堤头古窑址以及潮州古城南郊的洪厝埠窑址第四层、竹园墩窑址第三层一样,同为唐代古窑址。出土物有碗、碟、壶、罐、盆等物,胎胚较厚重,外壁一般施半截釉,平底,满釉和环底器极少,与广东唐代器物主要特征相符,从壶、碗造型风格看,也为南北各地唐代窑址、墓葬出土物所常见,本地唐“仪凤四年”墓也有同类出土,莲花瓣纹瓦当也具唐代风格。其实,除前述东郊笔架山古窑址外,潮州城的南、北郊等地(现均在湘桥区辖区内),都布满唐及北宋古窑遗存。如南郊洪厝埠窑址第二层、竹园墩窑址第二层,西、北郊的凤山窑址、田东园窑址、瓮片山窑址、竹竿山窑址、象鼻山窑址均属北宋时期,不但出土了大量器物及残片,还出土了三件有北宋绝对纪年的窑具。唐代窑地一般建于矮坡……[详细]
潮安甘露寺
  甘露寺,据《明一统志》所载于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7)始创,而民间相传有孝子庐墓而甘露降故名,自宋就奉佛。明、清、民国有修建,1984年起重修。以其天然大石室冠潮汕和石壁凿造大型弥勒像之奇特壮观,而游客不绝。1986年6月获登记开放。甘露寺寺门由三块品字型的巨石叠成,“玉简书院”、“甘露洞天”,的题刻依稀可辨。佛寺上盖是一块凌空飞出的底平如削的巨石,蔚为奇观。全寺约600平方米,分为3个部分。刚进,石刻“万历四十八年(1620)潮州知府贾口口助银所修”。立有两大金刚像,旁有韦陀菩萨立像。过之,是大雄宝殿,主奉释迦牟尼佛,两旁十八罗汉金身。顶部石板,刻着青色的“威灵保障”四个大字楷书。下摆着一大香炉石床。再进之,有一尊在底层原石上雕刻而成巨大的弥勒佛坐像,非常惹人注目,它高2.55米,……[详细]
7、石庵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庵
  石庵位于湘桥区意溪镇桂坑村石庵山(古称石瓮山)西面半山坡,距潮州市区约15公里。山上高树凝烟,怪石嶙峋,曲径迀回,洞穴幽邃;山下碧溪流水,清幽雅致。石庵依山而筑,尽得自然之神韵。庵分二层:上为佛堂,白墙灰瓦,十分简朴,堂前有桂花一株,高逾一丈,植于明代,据传为明末公主(郡主)手栽,芬馥异常;下为自然岩洞,洞虚如室,可容十数人。从山脚登蜿蜒小径而上,可见路左峭壁上,镌“寒拾留响”、“不昧因果”的摩崖石刻,为明代南京礼部尚书黄锦手书。石庵有“最上岩”,《海阳志》载:“最上岩在城东石庵山,扪萝陟蹬凡三数三至半山,岩石隐伏,有僧舍两椽,下为岩洞,洞虚如室,可容数人。岩前余地宽可数十人坐,有石壁削立,镌“最上岩”三字,明尚书黄锦书。相传明黄锦尝避乱于此。其石壁顶平方,西望郡城历历在目。壁下有洞,深无际……[详细]
潮安古巷镇
  象埔寨,位于古巷镇古一村,座西向东偏北30°。象埔寨宽162.4米,深154.4米,寨为方形,建筑格局规范严谨,有“三街六巷七十二做厝,座座格局不同相同”之说,全寨由一大门进出,并各有通道连接最后面的“陈氏大宗祠”,通道长约110米,宽5.9米,在通道的两侧有三条平行巷,每条巷长140米,宽2.3米,从寨门内至大宗祠后,建有三条横向贯穿全寨的大街。第一街长157米,宽2.7米。第二街长157米,宽3.7米。第三街长157米,宽1.5米。由三街六巷形成寨中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寨门为石拱结构,高2.45米,宽1.5米,门上有匾额“象埔寨”,并有落款,上款“壬戌之秋”,下款“颖川郡立”。 象埔寨规模宏大,布局合理,寨中至今还保存着宋、明、清不同年代的建筑物,其中“陈氏大宗祠”有宋代建筑特点,如木棚门……[详细]
潮州革命烈士纪念碑
  革命烈士纪念碑在潮州西湖公园内,位于西湖山北麓,座北向南,碑高九米,1955年4月5日落成。纪念碑正(南)面上镌“潮州革命烈士纪念碑”,下列“中国共产党潮安县、潮州市委员会,潮安县、潮州市人民委员会,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潮安县、潮州市委员会,潮安县、潮州市工会联合会,潮安县、潮州市民主妇女联合会,一九五五年四月五日建”。碑东面刻“永垂不朽”,中国共产党潮安县委员会立;西面刻“万古长青”,中国共产党潮州市委员会立。碑北面刻有25位烈士英名、性别及其牺牲时间。这些烈士中,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中遭反动派破孩、-、围剿而牺牲的有李春涛、蔡英智、谢汉一、庄淑珍、李绍法、文锡响等烈士。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有陈良堡、陈初明等烈士。解放战争中被反动派杀害的有柯国泰、王增辉、江秀卿等烈士。潮州人民为缅怀昔日为国家、……[详细]
潮安陈氏大宗祠
  陈氏大宗祠,位于潮安县官塘镇巷下乡,座西向东,三进格局。该祠宽21.3米,进深约43米,单门一体,三进依次增高,第一天井至中厅约增高83厘米,由四级台阶递升,第二天井至后厅约增高93厘米,亦由四级台阶递升。陈氏大宗祠前有石刻对联:“闽海分藩传旧德,秋溪仆世振新猷”。匾额“陈氏大宗庙”,背镌“清泉流派”,落款:“乾隆庚午秋玖月裔孙义勇等重建”。据官塘清末秀才陈舜臣所著的《心耕谷果》一书所载:“陈坦父名宗庆,坦由进士知广东潮州府海阳县事(宋元符间),公治邑有惠政,任满,为百姓所攀留,遂卜居秋溪鹳塘,建祠以祀先祖,终后葬后山山柄”。由此可知,陈氏大宗祠始建于宋。经明清重修后,至今还保存着一些宋代建筑的特点:如木瓜肥大、斗拱无饰、墙为砖砌,且砖的尺度大等。《陈氏族谱》记载:陈坦祖名洪进,因扶助宋太祖……[详细]
金山摩崖石刻
  金山摩崖石刻 位于潮州市潮州古城之北,一名金城山,“高四十丈,周围四里”,形如覆釜,为古城后扆,东北临韩江。山上多巨石,是摩崖勒石的好地方。此山有宋、元、明、清以至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摩崖石刻100多题,至1984年文物普查时仅存30题,内容丰富,历史价值高。石刻中有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第一山”题刻,有宋大中祥符间(1008~1016年)知军州事王汉辟金山的《金城山记》,有宋至和年间(1054~1056年)知州郑伸修筑潮州城的《郑伸筑城记》,有元王用文平息兵乱的《林仕猷纪事》等重要纪事题刻,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可补史书的不足。此外,还有朱熹的笔迹“拙窝”及元代“清辉同趣”,明代“凤台壁立”等风景题词、科举题名和题诗石刻。金山摩崖石刻既是潮州历史的珍贵资料,也是金山景区的书法大观。1987年潮州……[详细]
南昌起义南下部队第三师司令部旧址
  潮州 “八一”南昌起义南下部队第三师司令部旧址位于潮州市西湖公园涵碧楼。楼建于1922年,为钢筋混凝土构筑的西式双层小楼房,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抗日战争时期为日本侵略军所毁。1964年按原貌重建。楼额灰塑“涵碧楼”三字,为郭沫若书。 1927年周恩来、贺龙、朱德、叶挺、刘伯承等率南昌起义军向广东进发,于9月23日进驻潮州,占领敌人的警察署及国民党的重要机关,打开监狱,释放政治犯。当时贺龙部第三师司令部设于涵碧楼,师长周逸群等在这里指挥战斗,建立了潮州工农兵学商联合政府,惩办-分子,在西湖广场召开群众大会,各地赤卫队前来会师。 1987年 月潮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谢氏世族宗祠
  谢氏世族宗祠于明嘉靖壬子年(1552年),由谢氏先人谢麟之玄孙谢淮及六世孙顺庆府副知训谢承志建造,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宗祠前墙嵌有明万历七年“谢氏世族宗祠碑记”一通,前座门楼为垂花柱连拱承檩构架,门厅为木瓜抬梁构架,主座为驼墩抬梁构架。根据老族人叙述及碑记查证,宗祠中翁重光前只供奉着谢氏先人谢麟及其子谢玙、其孙谢纪三代。宗祠座东南朝西北,二进格局,面宽12.15米,进深27.9米,占地面积338平方米。祠堂分前座、天井和主座三部分,宗祠前墙嵌有明万历七年“谢氏世族宗祠碑记”。……[详细]
葫芦山腰城遗址
  腰城是建于西湖山腰的小山城垣,也称湖山城,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建。在此之前的康熙十三年,刘进忠举兵反清,于西湖山腰上筑栅备战。康熙十七年,总兵马三奇、守道仇昌祚、知府林杭学沿原筑栅旧址建为山城,高一丈,宽六尺,广五百一十五丈。规模比郡城小,称湖山城。湖山城初建时设紫竹、水仙、西门、靖北四个门。经雍正、咸丰年间两次重修,增筑城墙,改变原有格局,使腰城南部与郡城相接。此后,湖山城因战火和后来的建公园绿化需要而逐渐颓废,现仅存残垣数十米。清光绪卢蔚猷《海阳县志》有较详记载……[详细]
潮安洪氏家庙
  潮安 洪氏家庙 位于潮安县庵埠镇梅溪管理区。始建于明,清至民国都有重修。前后两进,抬梁式木构梁架。门额“洪氏家庙”为明户部郎中夏懋学所题,背面“梅林春秋”为明中宪大夫、云南提刑按察司副使张凤翼书。祠前约5米立牌坊一座,砖石结构,四柱三间。坊额刻“世德流芳”,为明户部左侍郎林熙春所书。背镌“孝思维则”,为明福建布政使黄琮所题。祠内保存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及民国12年(1923年)所立的记事碑两方。1987年12月,潮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塘湖刘公御倭保障记石刻
  湖刘公御倭保障碑记石刻,原立于龙湖市头韩江边,有石亭保护。六十年代亭毁,碑被取出置公社内保护。现立于龙湖镇龙湖寨门西侧,碑高1.95米,宽0.97米,楷书竖刻。该碑记载了明嘉靖年间福建少参刘见湖回乡守制期间,带领当地百姓抗击倭寇的事迹,是明嘉靖年间潮州人民抗击倭寇,保家卫国的重要历史文献。……[详细]
金砂黄氏家族墓
  金砂黄氏家族墓(包括黄直羲墓、黄遂隐墓、黄诚直墓、黄容肃墓、黄行头墓、黄质实墓、黄坦荡墓、黄质悫墓、黄大临墓、黄科顺墓、黄扬福墓、黄世藩墓等12座墓葬)位于潮安区彩塘镇金砂三村桑浦山东麓,时代为明、清、中华民国。2016年,金砂黄氏家族墓被公布为潮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文里村祠堂建筑群
  文里村祠堂建筑群(包括杨氏长房公祠、闲云杨氏宗祠、季房杨氏公祠、杨氏家庙(博祖)、杨氏家庙(达祖)、谢氏大宗祠、蔡氏宗祠、郑氏宗祠、陈氏家庙、庄氏家庙等10处)位于潮安区庵埠镇文里村内,时代为清。2016年,文里村祠堂建筑群被公布为潮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仙洲黄氏宗祠(潮州“七日红”前后潮安县委驻地)
  仙洲黄氏宗祠(潮州“七日红”前后潮安县委驻地)位于潮安区江东镇仙洲村,年代为1927,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2020年4月16日,仙洲黄氏宗祠(潮州“七日红”前后潮安县委驻地)被公布为第四批潮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刚克公祠(广东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二团驻地)
  刚克公祠(广东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二团驻地)位于潮安区沙溪镇上西林村,年代为1928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2020年4月16日,刚克公祠(广东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二团驻地)被公布为第四批潮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