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重庆市 > 渝中区旅游

渝中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重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陈列馆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陈列馆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七星岗莲花池38号,距离市中心约0.8公里,是研究、展示韩国独立运动史的专题型博物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是一个在中国长期坚持反日独立运动的-政府。1919年4月成立于上海,3月迁来重庆,为二战时在中国境内惟一的外国-政府。该馆现馆址,是原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中国时期的最高权利机构所在地,占地约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770平方米,五幢复原陈列楼房,以砖木为主要建材,在保留原建筑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按原貌恢复了当年韩国临时政府办公遗址风貌。馆内现有陈列展厅284平方米,复原陈列房间21间,陈列实物468件,文物资料150件。韩国临时政府是一个在中国长期坚持反日独立运动的-政府。1919年4月在上海正式成立,并制定了《大韩民国临时章程》。随着中国抗日战争……[详细]
跳伞塔
  陪都跳伞塔,建于1942年,又名重庆跳伞塔,位于现重庆市渝中区大田湾体育场内。1941年4月4日,在重庆成立的中国滑翔总会,决定建立陪都跳伞塔以培养空军,促进航空建设,发展国民体育,普及青少年教育,增强国防意识。在当时,陪都跳伞塔的高度和建筑材料之精美,可与世界各国有数之跳伞塔相媲美,因而它不仅是中国也是亚洲第一流的跳伞塔。尽管年代久远,它已经不能适应跳伞运动的发展,但它曾作为中国和亚洲第一座跳伞塔,又培养过众多的优秀运动员,其功绩将记载我国体育运动的史册。相关数据投资50万元,由上海基泰工程公司主持,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杨廷宝先生设计,陶馥记营造公司承建。该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呈圆锥形。塔通高38米,实际跳距28米,地平至钢臂处35米,顶部直径1.52米,底部直径3.……[详细]
重庆美国大使馆
  重庆美国大使馆位于渝中区王家坡健康路1号旧址,时代为1938-1946年。同盟国驻渝外交机构重庆美国大使馆旧址是抗日战争时期,美国驻中国的大使馆之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街道健康路1号。始建于1942年,旧址坐西向东,面阔32.5米,面阔32.5米,进深12.73米,通高10.73米,建筑立面呈矩形,中间略高两边略低,双坡悬山式机制瓦屋顶,屋顶的檩条没有包在山墙之内,挑出山墙形成“出梢”,因此出檐较大,侧面博风板突出了双坡的建筑形式,强调了屋顶的体量和立体关系。入口三开间敞廊立面上,凸现出四根带柱顶盘的巨大复合式圆柱及三角形山花,为帕拉第奥后期风格的典型表现。这样的圆柱在贯穿立面几层时,往往能产生极为宏伟和庄严的效果。2000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重庆……[详细]
《新华日报》民生路营业部旧址
  《新华日报》民生路营业部旧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民生路中段北边。此楼建于20世纪30年代,建筑面积274平方米,原为四川聚兴城银行修建。1940年8月,原设在重庆西三街12号的《新华日报》营业部被日机炸毁。通过各种关系,冲破国民党当局的无理-,《新华日报》租下了这栋位于当时重庆“文化街”上的三层楼房作为营业部门市和办公用房,于同年10月27日迁此对外营业和办公,一直到1946年2月22日被国民党特务暴徒捣毁为止。营业部大门上方和正面墙体上,分别砌挂着由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题写的“新华日报”四个大字招牌。底楼为营业部,面积约六十余平方米。二楼是营业部办公室,营业部的图书课、广告课、发行课和邮购课等部门都在这间屋里办公。“皖南事变”后,由于国民党的-加剧,为了方便与陪都各界进步人士的会见和晤谈,周恩来、……[详细]
东华观藏经楼
  东华观藏经楼位于渝中区凯旋路,时代为明。东华观藏经楼,又名玉泉殿、皇经楼,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凯旋路(原东华巷)7号。始建于元代,重建于明代,是重庆主城区现存最古老的木质建筑。东华观始建于元代,重建于明代。据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巴县志》记载:“东华观,在东华巷,元至元年间(1335~1340年)建,明朝天顺七年(1463年)、正德十一年(1516年)重修。有唐宋御制碑赞,按《蜀中名胜记》引旧《志》云:城中有东华观。观后有东华十八洞,皆相通。今士人呼其为神仙口,相传东华真君于此得道。观之后殿,民国毁于火”。1926年,东华观遭遇大火,整个道观烧掉了三分之二,剩下灵官、玉皇、邱祖三殿。此后,东华观命运多舛,1939年遭到日机轰炸,邱祖殿被毁。1942年修凯旋路时将剩余的灵官殿和玉皇殿隔为两段……[详细]
四川革命先烈纪念碑
  四川革命先烈纪念碑坐落于渝中区新华路人民公园内。渝中区人民公园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大众休闲场所,纪念碑就建造于公园最高处的一块平地上。碑体周边绿树环抱,雀鸟轻啼,幽静中透出几分肃穆。“黄花岗72烈士”中,有三位四川籍人士,分别是喻培伦、饶国梁和秦炳。为纪念他们在黄花岗起义中舍生取义的英勇事迹,于1946年2月建造了四川革命先烈纪念碑。纪念碑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全部为上等青峡石建成。全碑由碑帽、碑身、碑座、碑台四部分组成,通高7.18米,正反两面均饰满卷云纹浮雕图案。碑体正面镌“喻饶秦三烈士纪念碑”九字,碑身背面镌碑文26行,主要叙述烈士革命事迹。她是旧民主革命时期那段历史的重要见证。百年沧桑,中华巨变。如今,来到碑体前,透过岁月斑驳的痕迹,穿越历史的时空,依然能让人感受到这些爱国志士的浩然正气。……[详细]
邹容烈士纪念碑
  邹容烈士纪念碑,坐落在今重庆市渝中区南区公园内。该碑是国民党重庆市党部根据1941年召开的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决定建立的。碑由汉鸿顺营造厂承建,于1946年1月26日动工,同年6月29日落成。碑为八角形塔式,石碑通高5.5米,碑身高3.52米,碑的东、南、西、北四面,均镌有“邹容烈士纪念碑”七个鎏金大字隶书,八面皆镌刻碑文。碑文是根据章太炎民国十一年(1922年)为营建上海邹容墓所撰写的《赠大将军邹君墓表》一文略加修改而成的,主要叙述了烈士生平。碑文为隶书,落款:“重庆市市长张笃伦敬立。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建国后。邹容烈士纪念碑曾数次遭到破坏。1982年为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对邹容烈士纪念碑进行维修,“邹容烈士纪念碑”重新焕发了新光。1983年12月1日……[详细]
打枪坝水厂纪念塔
  打枪坝水厂纪念塔位于渝中区金汤街81号渝中区自来水厂内净水池南侧。纪念塔原为自来水厂水塔,1931年建成,整体建筑材料以砖石为主,塔身表体由水泥砂浆以及水磨石组成,总高28米,建筑面积120平方米,占地面积50平方米。21世纪初,水塔功能逐步弱化,成为重庆建市时期自来水设施的纪念塔。1927年,重庆商埠督办公署为解市民用水及防火所需,决定筹办重庆第一座自来水厂,厂址选在渝城高点打枪坝。九三学社重要创始人之一的税西恒任总工程师,负责水厂建筑设计及自来水公司建设工作。1932年工程建成并供水,结束了重庆无自来水的历史,被誉为“重庆市政第一伟绩”。抗战胜利前后,九三学社前辈先贤经常在这里召开座谈会,讨论时局,推动团结抗战、和平建国。1980年税西恒去世后,骨灰安葬在纪念塔旁,立有墓碑。碑文:“税西……[详细]
中国共产党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旧址
  中国共产党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旧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二府衙街70号,是一幢中西式砖木结构建筑,坐西向东,二楼一底,总建筑面积165.6平方米。1925年,根据中共中央“要在四川建立党的正式领导机构”的决议,由杨闇公、吴玉章负责筹备建立党组织的工作。1926年2月底,经党中央批准,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简称“中共重庆地委”)成立。之后,杨闇公、吴玉章、童庸生等领导中共重庆地委勇敢地承担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顺应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的大趋势,与国民党左派密切合作,广泛开展反帝反封建群众运动,实现了党对四川革命运动的统一领导,从而使重庆成为四川革命运动的中心。中共重庆地委发起领导的“泸顺起义”,不仅有力配合了北伐,更是我党独立掌握革命武装举行起义的一次勇敢尝试。该旧址同时也是杨闇公旧居。中国共产党重庆……[详细]
巴蔓子墓
  巴蔓子墓俗称“将军坟”,坐落在渝中区七星岗莲花池渝海大厦下方(上海一百旁的家具店负一楼)。墓地为拱形石洞,墓长4.78米,宽5.2米,高2.6米,面积约20平方米。墓由石条砌成六角形,顶为圆形,以三合灰封砌。墓前有石砌仿木结构歇山式房盖,正面嵌青峡石碑,现存墓碑为辛亥革命元老但懋辛题,曰“东周巴将军蔓子之墓”。墓室及墓碑等风化现象严重。隐约能看出墓呈六边形,全部石封。正中墓碑上篆书东周巴将军蔓子墓,上款中华民国十一年二月吉旦,下款荣县但懋辛题。在500多年前的明朝时期,有本《蜀中名胜记》上这样描述墓室所在的七星岗:“郡学后莲花坝,有石磷石虎,相传为巴王冢。”后来发现了一些随葬物品,证明埋葬的不是国王,而是将军,因此这里也被老百姓叫做了将军坟。……[详细]
胡子昂旧居
  位于渝中区解放东路太华楼一巷6号。该建筑为四合院建筑,砖木混合结构,二楼一底,整体成“凹”字形,建筑面积为366.30平方米,占地面积为136.68平方米。胡子昂是著名政治活动家、实业家、中国民主建国会创始人之一。1935年,胡子昂重返重庆,决心走“实业救国”的道路,就以这栋小楼作为居所。抗战时期,胡子昂任国民参政员、重庆市参议会议长,并创办了重庆华康银行并兼任董事长。抗战胜利后,胡子昂同中共中央南方局密切合作,团结带领工商界人士,积极投身爱国民主运动,参与创建了民主建国会。新中国成立后,胡子昂带头捐献了自己的全部财产包括企业及华康银行所有股票用于支持新中国建设。周恩来亲切地称他为“党的诤友”。……[详细]
张培爵烈士纪念碑
  张培爵,字列五,号智涵,1876年(清光绪二年)生于荣昌县荣隆场,幼时入私塾,23岁中秀才,1906年加入同盟会,后为四川反清独立运动领导人之一,近代民主革命烈士。辛亥革命前,张培爵任中国人在重庆办的第一所学校--重庆府中学堂学监,推翻清朝统治前,做义军军运、交通、联络工作,蜀军政府成立后,张培爵任都督。1912年4月25日,应四川军政府邀请到成都共图新治,就任四川军政府副都督,不久,被袁世凯调到北京,加以软禁,同年被害,终年36岁。1943年3月29日,在重庆国民政府大礼堂举行了邹容、张培爵二烈士纪念碑奠基典礼大会。“张培爵烈士纪念碑”出自但懋辛的手笔。……[详细]
李耀庭公馆
  李耀庭公馆位于渝中区邮局巷40号,年代为清末。李耀庭公馆旧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原邮政局巷与双子巷交汇路口,门牌号为邮政局巷40号和双巷子17号,现为融创白象街的组成部分。原建筑为两幢三楼一底砖木结构的楼房,建于清末,坐北朝南。2009年,李耀庭公馆被列为第二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重庆交通银行旧址
  交通银行旧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打铜街14号,原为交通银行重庆分行的办公地。该建筑方向为坐北朝南,为钢筋砼与砖石木混合结构,地面五层,局部六层,面阔22.1米,进深24.5米,共有57间房屋,建筑面积2925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625平方米,为巴洛克式风格,内外装饰富丽堂皇。该建筑建于1935年底,1937年底被交通银行购得,此后作为交通银行重庆分行的办公地址。2013年,交通银行旧址作为“重庆抗战金融机构旧址群”之一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重庆苏联大使馆
  重庆苏联大使馆位于渝中区枇杷山正街104号旧址,时代为1938-1946年。在渝中区枇杷山正街,现在的第三人民医院内,有一栋爬满青藤的小洋楼,楼体有着美丽的石膏门楣与窗楣,蓝、绿、黄、银四色配搭的窗户玻璃,透出异域风格。这栋建筑就是重庆珍遗的抗战遗迹——前苏联大使馆。这栋四楼一底的欧式仿巴洛克不对称别墅,见证了抗战期间,中国和前苏联的深厚友谊。2000年,重庆苏联大使馆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红岩公墓
  在红岩山沟的深处,这里两山环抱,满目青翠,四季常绿,十分幽静。一条山溪将大山一分为二,一边向左伸向市中心,一边向北伸向嘉陵江。在伸向嘉陵江这支山脉的山脚下,有一块人工挖掘出来的、约三、四十平方米的小平坝。平坝中央的石基地上,安放着一个用汉白玉雕凿成的圆形花环,平坝后面是一扇约七、八米长的弧形红色石壁,上面镌刻着这座公墓的由来和墓中安葬人员的姓名和简历。整座墓体座西向东,望出去十分开阔。花环后面俯卧着一座用汉白玉大理石砌成的墓室,墓室正面的汉白玉大理石上镌刻着四个大字:红岩公墓(陆定一题)。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南方局、办事处和《新华日报》在重庆八年多的艰苦历程中,先后有十余位同志和家属不幸逝世。其中有周恩来的父亲和邓颖超的母亲,有原上海中央局书记黄文杰和周恩来的英文秘书李少石等同志。当……[详细]
罗汉寺古佛崖摩
  罗汉寺古佛崖摩崖造像(含罗汉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渝中区民族路。罗汉寺始建于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7年),原名治平寺。寺因罗汉洞而建,罗汉寺内长20多米的古佛岩,存有宋代摩岩石刻佛像400余尊,其中卧佛涅像(俗称“睡佛”)、观音像和供养人像等,风格颇近大足宝顶山石刻。2000年,罗汉寺古佛崖摩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苏军烈士墓
  苏军烈士墓位于渝中区鹅岭公园。是为纪念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苏军飞行员卡特洛夫上校和斯托尔夫上校修建的纪念碑。墓碑有两层楼高,碑体呈竖立长方形,下有规则云海饰纹,上有中俄两国文字书写的烈士名字,碑顶是鎏金的前苏联国徽,旁边还有一块独立的石刻说明,碑的四边有围栏,周边是树木和花坛。……[详细]
太平门至人和门段城垣
  太平门至人和门段城垣位于渝中区望龙门四方街、长滨路139—153号凯瑞大厦西北角,时代为南宋—清。含太平门城门及城墙、人和门城门及城墙及有关地下遗址。2019年,太平门至人和门段城垣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旧址
  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旧址位于渝中区中山二路枇杷山巷,时代为1938年。2019年,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旧址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