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宿迁市旅游

宿迁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1、项王故里 AAAA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项王故里
  项王故里坐落于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梧桐巷、古黄河与大运河之间,徐淮路东侧,又称为“梧桐巷”,是楚国贵族、秦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拔山盖世”的英雄、西楚霸王项羽的出生地。项王故里是中国首家以项羽和项家文化为主题的项家宗祠等,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项王故里以楚地-为主,兼具宫廷建筑和园林建筑建筑风格。康熙四十年立碑以为纪念。家乡人民为了纪念这位既勇猛又豪爽的英雄,在其出生地-下相梧桐巷立碑、建坊。目前,项王故里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包括项王故里核心区、梧桐巷传统街区、西楚大街商业休闲区、滨水文化休闲区、商业文化休闲区和滨河商业休闲区,其中核心景区占地面积260亩,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地址:江苏省宿迁市黄河南路288号邮编:223800公交线路:游1路、游2路、80……[详细]
宿豫区宿北大战烈士陵园
  宿豫区宿北大战烈士陵园位于宿豫区来龙镇陵园村,年代为1946年。为宿迁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宿北大战烈士陵园,原名小蔡集烈士陵园。陵园位于老宿沭公路北侧,地处宿豫区来龙镇政府西约6公里处白鹿湖社区(原陵园村),距宿迁城区15公里。陵园占地面积68亩。宿北大战是解放战争战略防御阶段的首次大规模运动歼灭战,开创了全歼国民党一个整编师的辉煌战绩。该战役胜利后,参战部队2191名将士遗体安葬于现宿北大战烈士陵园。1950年原宿迁县政府为纪念1946年12月在宿北大战中牺牲的烈士而建,1962年—1964年陵园进行了扩建。因其临近原宿北大战主战场的小蔡集附近而命名为小蔡集烈士陵园。2019年,宿豫区人民政府对小蔡集烈士陵园再次进行扩建和整体提升改造,新的陵园占地扩大至230亩。南区(一期工程)于2……[详细]
宿北大战纪念馆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地处宿迁市区幸福路,位于马陵公园内。1978年建成,建筑面积1920平方米。馆厅展览内容共分两大部分,分别是宿北大战资料陈列,共有10个展厅,展出图片、画面、实物和革命文物计930余件;宿迁地区革命斗争史料陈列及拥军支前资料陈列,占两个展厅,陈列展品305件,是集瞻仰先烈、学习革命历史与旅游休憩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地址:江苏省宿迁市城区幸福路185号中心广场北端邮编:223800公交线路:1路、106路营业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6:00票价:免费咨询电话:0527-81002776投诉电话:0527-81002776……[详细]
4、爱园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园
  爱园烈士陵园(国家级抗战纪念遗址)爱园公园,又称爱园烈士陵园,位于泗阳县众兴镇爱园路南首、大运河泗阳大桥北首,建于抗战时期,是淮海区最早的烈士陵园。为悼念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激励民众奋勇抗敌,淮海区党委、行政公署和泗沭县政府决定建立烈士公墓地,由行政公署主任李一氓亲自筹划组建,并经他提议,命名为爱园。该墓地原是北裴圩东的地主唐广达的园林,占地64亩,园内有大片松林,并有多种树木花草,风景秀丽。为便利各界人士瞻仰先烈,1953年,爱园迁至泗阳县治所在地,李一氓重新为爱园题写园名。现在的爱园,占地126市亩,其中水面17亩。园林主体建筑昭忠祠,规模宏阔,建筑面积为650平方米。祠内陈列,庄严肃穆,四壁悬挂各界名人在抗战后期建陵时题赠的悼念烈士的匾额、对联32件,以及建国后县委、县政府……[详细]
新沂河大桥
  新沂河横穿沭阳县中部,由颜集入境,流经灌云、灌南两县,东注人海。为改变沂沭洪水漫流局面,于1949年l0月开始导沂整沭工程,至1950年4月竣工。之后沿河各地又开始了规模宏大的兴建闸群、筑路建桥工程。新沂河大桥是在新沂河上建桥最早,当时在我国最长的一座双曲拱公路桥。新沂河大桥建成之前,只有沂河床上的泥结砂礓简易路面接连淮阴与新沂交通,但历年汛期沂河涨水期间,国道淮沭新公路南北交通受到季节性断阻,车辆绕道行驶,整个新沂河段只能依靠船渡连通两岸。为了更好地发挥公路为国民经济和巩固国防服务的重要作用,确保国道淮沭新公路畅通无阻,国家交通部于1967年批准投资兴建新沂河大桥。新沂河大桥位于沭阳城区西北,紧靠沭阳县城,因凌驾于新沂河上,故定名为新沂河大桥。该桥于1967年5月始建,1969年6月竣工,……[详细]
泗阳天后宫
  天后宫整体建筑原前后两幢,临街面(骡马街)的叫前庙。前庙东壁砖雕“河清”,西壁砖雕“海晏”;“河清”、“海晏”,乃预祝“天下太平”之意。主体建筑称后殿,规模宏敞,殿宇辉煌。建造时,设计、用料、施工一应皆为外地人,特别是建筑艺术,雕梁画栋,砖雕石刻,小瓦飞檐,都融合了闽南文化的因素。传说大庙落成,人们膜拜三天,可谓盛极一时。天后宫又称天妃宫,祭祀的神像,相传为宋代福建莆田湄州林氏女,名默,她是掌管海上航运的海神,好善乐施,常只身抢救海难渔民,援助渔业,功德无量,是沿海地区人民心目中的保护神。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90年)统一台湾时,据说,因此神显圣助阵,神号便由天妃晋封天后,闽商把他们会馆建成天后宫,反映了他们的尊祟信仰和争夺市场的乡土凝聚力量,同时也寄托了他们牵车服贾、远客他乡、祈求神佑、经……[详细]
关坝台
  关坝台俗称“宿关”,实为“宿迁三关”之“东关”。现位于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关口居委会。“宿关”明代始设,“坐落宿迁县西黄河堤岸之上”。清康熙年间中河开通,黄运分立后,宿迁设“三关”,即“上关”、“西关”和“东关”。上关位于宿迁城南门外,东关即现在的关坝台,西关即原设于黄河大堤之上的宿关。三关之“上关”居两关之中,距两关各二里。东西二关过往货船“经丁役扦量见数,核明应征契税钱粮,发给印签。”货主凭印签赴上关缴纳钱粮,并发给票据。而后货主反关凭据验放。应征税银不足一两者,东西二关可直接收取,但必须每日汇缴上关。宿关原属淮徐道兼管,雍正五年“奉旨交与年希尧兼管。”年希尧时任淮关的总管,从此宿关归淮关所管,属淮关的分支机构。明代中国有八大钞关,其中有七关设在运河之上,淮关是八大钞关之一,组织机构庞大,……[详细]
沭阳闸
  沭阳闸,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沭城镇城南居委会西南淮沭河上。新中国成立后,导沂整沭工程从1949年10月21日动工,至1951年初步竣工。沭阳闸自1958年8月16日动工兴建,1959年10月竣工。它的构造为双层交叉式。上层为调节淮沂水位服务于灌溉、航行、供水等功能的节制闸,下层为解决淮沭新河以西大片土地排涝问题的并列式的地下涵洞。这种灌、排、航、供相结合的多功能的特殊形式的大型水利建筑,当时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上层节制闸共25孔,每孔净宽10米,总长288.15米,最西边一孔为通航孔,可通1000吨船队。闸底板高程5米,底板13块,胸墙底高程12.5米,闸顶高程15米,闸孔净高7.5米。上层闸顶设公路桥,桥面高程15米,净宽6米。工作桥桥面高程24米,宽2.5米。沭宿、沭泗公路即经该闸闸顶……[详细]
皂河陈家大院
  陈家大院,清代,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皂河镇北端的大远河西岸,北侧为民宅,西侧为民宅及财神庙,东侧为京杭大运河,南为居民区。南侧约600米处为合善堂和龙王庙行宫,南侧约1.5公里处为宿皂路(宿迁通往皂河),南约4公里处为宿邳路(宿迁通往邳州)。该建筑群建于清嘉庆年间,距今200多年的历史,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群原为皂河镇商人陈永茂的私人住宅,北方回廊式的建筑结构,共有房屋90间,有堂房、配房、前门房,院内并筑有防盗贼用的三层炮楼一座,总占地面积约4500平方米。相传,该居处所原为骆马湖马老太爷庄园。因马老太爷常年在外做官,庄园长期闲置,转卖于山东省武城县陈庄商人陈永茂之手,百姓们称之陈家大院。三十年代末,日本侵略中国,占领陈家大院,做宪兵总部使用,解放后政府部门进--改。此处交于当地粮……[详细]
宿迁故城遗址
  宿预故城遗址位于洋河新区郑楼镇古城村,这里俗称古城山,面积约650万平方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宿迁市志》载,这里曾是泗水沿岸的历史重镇,春秋战国时犰犹国建都于此;秦时的犰犹县,东晋时的宿预县、宿预郡;南北朝时期的南徐州、东徐州、泗州;隋代的下邳郡,以及唐初下邳郡所改的泗州,其治所均在宿预故城。后因黄河夺泗,城池被黄水冲圮,县城北迁至现在的宿城。现在的古城大概是由于黄河泛滥的原因,形成了南高北低的地形地貌,以并无明显标志的古城山北坡,向东西延展的黄河大堤为界形成了明显的高差,大堤以北为大面积农田,大堤以南为古城村的村庄,村南为黄河故道(原泗水)。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过程中,普查组把这里作为重点普查的区域,在走访调查的基础上,首先对古城山北坡长期积水的地方进行了局部解剖,解剖0土了大量……[详细]
沭阳清真寺
  沭阳县,由于历史上在商贸流通方面与国家西部数省联系密切,自古便有一部分回民落户定居。但在封建时代,回民不受重视,沭阳并无弘扬伊斯兰教教义和回民族风俗的公共场所。清末民初,沭城一位张姓绅士,感于回民恪守清真教义的德行,主动献出家中部分房屋,并加以修整,成为清真寺,供伊斯兰教徒和回民礼拜、斋戒之用。该寺位于沭阳县城马巷北首(现沭城马巷43号),占地120平方米。古树掩映,地处幽静。坐西面东,院门北向,砖木结构,灰瓦盖顶,明清式建筑。匾额上 书-“清真寺”三个行书大字,清秀飘逸,观之不俗。三间大殿,四间廊房,整个院落设计古朴典雅,具有东方古老民族庭院式样之美。首任阿訇马振才,后,其子马文山继任。1950年,泗阳籍回民沙雨亭,从青海伊斯兰学校毕业,来沭主持清真寺,弘扬伊斯兰教义。1952年,沙雨亭调……[详细]
胡家古民居
  洋河胡家古民居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洋河镇东圩居委会,南距中大街约20米。洋河镇位于泗阳县、泗洪县和宿城区的交汇处。溯其洋河之名,概因滨白洋河而居,故名。白洋河上接濉水的小河口,经洋河镇南流入淮。其水素有水清鱼肥、入口甘甜之美誉,是酿酒的最好水源,因此,聚集了全国各地的酿酒商,据地方志记载,当时有九个省的客商在此设立会馆,七十多位外省商人客籍于此,使这里的酿酒业兴隆繁盛。雍正年间,洋河大曲已形成品牌效应,洋河成为宿迁、泗阳、泗洪三县最繁荣的的历史重镇,街道纵横,商铺林立。建国后虽然遭到了破坏,但仍然留下来一批代表性的建筑,胡氏古民居便是其中之一。据居住在这座房子内的老者回忆,这座房子建于1936年左右,主人姓胡,是洋河大商人之一,当年以经销洋河酒为主,兼营其它农产品。现存的两层小楼长8.6米,宽5……[详细]
汪西庙墩遗址
  汪西庙墩遗址位于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屠园乡周力村汪西组,南距苗郑河约500米,西距屠园乡政府约1.1公里。遗址呈长方形,南北约300米,东西约250米。南部和东部遗址的边缘有一条冲沟,且相连绕遗址半周,初步判断,这个冲沟和遗址是同时期的,是这个聚落的防御设施,当初具有壕沟的功能。遗址的南部和东部因土壤流失呈缓坡状。遗址中部略高,汪西组约有几十户村民居住在遗址之上。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时发现路边的沟坡上,水池旁,村庄的屋前屋后,村民的菜园内,都有零星陶瓷片和碎砖块。村民还介绍在旱改水(旱作物改为水作物)之前,这里的村民以种山芋为主,这里因地势较高,村民都选择在这里挖坑储藏山芋,称山芋窖,山芋窖深度一般都在1.5米左右,但挖出的土仍然是黑褐色,且有陶瓷片,估计文化层的厚度在2米以上。根据村民的介……[详细]
14、通汇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通汇桥
  通汇桥现位于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项里街道关口居委会。桥长约12.5米、桥宽约4.6米,桥高约3.5米。砖石混筑结构,桥孔为砖筑拱形,宽约2米,高约2.5米;迎水雁翅全部是方形长条石砌筑,背水雁翅全部是砖筑。两侧桥栏砖筑后用青石压面,桥栏外立面分别镶嵌两块刻有“通汇桥”字样的标志,一块为石刻,一块为砖刻。据考证,当年的通汇桥是连接东关口和宿迁城的重要通道。东关是清政府设在运河上的重要关口之一。宿迁那时设有三关,即上关、东关和西关。其中的上关设在宿迁城南门外,距东西二关各二里。东西二关货船经查验后必须将税款交至上关后才可放关。而运河西堤有一条与运河同一流向的水系影响通行,因此,就在东关口建了一座桥。由于这里每天都要停泊很多船只,岸边渐成集市,成为南北物资的集散地,因此就把这座通向东关口的桥取名通汇……[详细]
元三皇庙碑刻
  为宿迁境内现发现最早的碑刻。该碑座落在真如禅寺山门前广场西侧。三皇庙创建两庑碑1985年7月出土。石碑总高3.84米,额正背面皆为二蟠龙抢珠造型,刻工精致,呼之欲出。碑额正中篆印一方,文曰:“创建两庑”。碑座为赑屃,昂首左视,神态逼真,背纹清晰。正面楷书碑文完整清楚,而碑阴题名大部漫灭难识,碑身断为两截,出土后经粘合,已筑亭护之。碑文乃1337年(元惠宗至元三年)夏历七月乡贡进士济宁路郓城县晏逢真撰,淞江府官医提领宿邑朱应仙书丹并篆额,下邳刘云孙镌。内容称颂邑宰王仲宽捐己俸为三皇庙创建两庑并塑十代名医像之功绩。三皇庙创建记碑此碑立于元延佑五年(1318年),。碑体高2.30米,宽1.02米,厚0.22米。出土时不见碑帽,碑体上沿部份破裂,少数文字模糊不清。碑文字体行楷,内容为颂扬轩辕等三皇及……[详细]
刘世勋墓
  刘世勋,桃源崔镇人(今众兴镇程道村),为人耿直无私,仗义疏财,组织团练,聚义-,颇得乡邻拥护。岳飞得知便写信鼓励刘世勋,鼓励他练武抗金。刘世勋得到岳飞的支持,爱国热情高涨。他倾其家财,招兵-,日夜操练,并得到岳飞的赏识,刘世勋的团练被编入“岳家军”。在朱仙镇决定性战役中,刘世勋亲自上阵,打破金兀术的“拐子马”。金兀术叹道:“自海上起兵,皆以此取胜,今已矣!”,岳飞元帅-行赏,申报朝廷,刘世勋官封太尉。岳飞被0臣秦荟所害,刘世勋心灰意冷,告老还乡,每日焚香于东岳庙,以寄哀思。宋绍兴十七年五月二十九日刘世勋逝世,葬于县城西侧小桃洲上。宋高宗为了表刘世勋精乩,敕封“真君”之号。清乾隆皇帝沿运河南巡至桃源陈家庄闻知此事,亲笔写下:“大宋敕封通天彻地刘真君之墓”。地方-精选巨石,篆刻成碑,立于墓前。文……[详细]
泗洪下草湾遗址
  下草湾文化遗址位于泗洪县双沟镇东南8公里处的下草湾引河东岸,南临淮河,北滨洪泽湖,是江-苏省发现最早的古人类遗址。遗址现状为普通河坡,2002年被市政府确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4年6月,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杨钟健教授在下草湾考察时,采集到一段长15.27cm的猿人股骨化石,是新世晚期人类化石,距今约4—5万年,属晚期智能人,命名为“下草湾新人”。近年来,专家多次对下草湾地区进行考古调查和科学发掘,发现更新世和中新世古脊椎哺乳动物化石近百种,很多为新种新属,被称为下草湾动物群,特别是出土的双沟醉猿、½-淮宽齿猿,对研究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具有重要价值。地质学家在考察下草湾遗址时发现,该地区的土层结构为湖相沉积区,被称为“下草湾高岭土地层”,与此同类地层统一命……[详细]
敕封显佑伯行宫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全称敕封显佑伯行宫,位于通灵街(今财神庙东街)北端,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显佑伯行宫的建筑布局,前为山门,面阔3间10米,进深5檩5.5米,脊高6米。砖木结构,硬山顶。山门分上、下两层,上为戏台,下为出入大门。门正面上方嵌石匾一块,上 书--端楷大字:“敕封显佑伯行宫”。这种门楼上面带戏台的建筑,今已罕见,因此文物专家称:宿迁的敕封显佑伯行宫,对研究古庙宇和戏台建筑有一定价值。进山门,迎面的便是行宫的主体建筑正殿。正殿为3间,砖木结构,石阶高1米。殿内塑有供奉的主神城隍像和判官、皂隶像。殿前设有平台,供看戏用。正殿东侧有附楼3间,西侧有附楼6间,供接待地方长官和看管人员寝食之用。解放后,由于封建思想被破除,显佑伯行宫随之空置并长年失修。2004年秋,按照省文物专家的建议,市政……[详细]
泗阳生态公园
  泗阳县按照“生态型、园林式、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目标定位,着力打造以水和森林为主题的生态式环保型环城森林公园。生态公园位于该县政府办公区北侧,与县政府办公大楼隔鞍山路相望,西靠繁荣路,东侧和北侧与北外环路接壤形成弧形断面。公园占地404亩,其中水面130亩,绿地面积200余亩,总投资约2000余万元。公园设计主要以“自然型、森林式”为主导意向,以高大乔木、乡土树种、古树名木作为森林湿地公园的植物框架,配以园路、建筑小品、休闲座椅为点缀,建成一个以植物造景为主的,以园路、小品为烘托的自然空间,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景观与休闲相结合的生态理念。目前,人工湖体、7座巩形景观桥、4座观水平台、驳岸砌筑、景观大道、游路、景观绿化工作已全部完成,并正式对外开放,供市民游玩、休闲。……[详细]
江上青烈士墓
  江上青(1911-1939),江苏扬州人,1929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和武装斗争。在皖东北积极开展抗日宣传,推动创办皖东北军队干校,培养了一大批抗日干部。1939年3月,中共皖东北特委成立,杨纯任特委书记,江上青为特委委员,进一步推动了皖东北国共合作团结抗战局面的形成。1939 年8 月29 日,在开辟新四军皖东北抗日根据地,同敌顽斗争中牺牲,时任中共皖东北特支书记。原葬孙园镇,1982 年迁入今址泗洪县烈士陵园,并树碑立传,右张爱萍同志撰写碑文。墓坐西向东,水泥、砖结构,呈柱形,半圆顶,高3 米,直径8 米,-为矮花墙,门前立有纪念碑。现为市级文保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