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宿迁市旅游

宿迁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下草湾人遗址
  下草湾人遗址位于泗洪县双沟镇东南八公里处。南临淮河,东滨洪泽湖,是河湖间的岗岭地带,海拔44.4米。由于滨湖湾,且有广泛的水草资源,故称“下草湾”。下草湾地层被称为“下草湾高岭土地层”。是地质年代中新世的典型地层,故地质专家把同类地层统一命名为“下草湾系”。1954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杨中健教授在下草湾发现一段人类股骨化石,经研究确定为旧石器时代的智能人,被命名为下草湾人,距今4—5万年,为江苏省首次发现的人类化石。1981年,南京博物院考古人员在下草湾东南一公里的火石岭发现与下草湾新人同时期的旧石器遗址,面积1500平方米,出土有刮削器、尖状器等。……[详细]
吴苓生烈士墓
  吴苓生,字松仙,曾用名吴丽石。沭阳县颜集镇人。生于1899年。1920年在北京汇文大学读书,曾参加“五四”运动。1923年2月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就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担任过哈尔滨特委书记、中共北满地委书记、中共东北三省特派员、中共满州党委组织部长、山东省委书记等职。1930年由于叛徒出卖,在济南被捕。1931年4月5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济南。1962年,沭阳县委将烈士迁入县烈士陵园,并立碑以作纪念。吴苓生烈士墓为圆形,水泥构造,墓台四方形,四周有短墙围护,墓前树碑石一块,高4米,宽1.3米,正面镌刻着“吴苓生烈士墓”,背面为碑文。……[详细]
23、逍遥厅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逍遥厅
  逍遥厅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沭城镇虞姬公园(原城北公园)内,是一座民国时期的仿古建筑。整个建筑为砖木结构,坐北朝南,一进三开间。抬梁式架构和歇山顶构造古色古香。前后有廊,匾上“逍遥厅”三字为当时县书法高手司志奇所写,为颜体书法,遒劲古朴,可惜毁于“文革”,2001年由薛伯愚重新题写,柳体书法,大雅庄重。逍遥厅自外部测厅长11.5米,宽5.9米,厅前后廊各3.6米,长14.55.米,至檐高6米,厅下地面基石高0.74米,前阶长4.58米,宽1.22米,后阶长4米,宽0.99米,墙壁厚0.46米。逍遥厅是沭阳现存不多的民国建筑之一。……[详细]
宿迁大王庙
  大王庙,又称金龙四大王庙,位于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东关口,“金龙四大王”不仅为黄河之神,而且还是漕运之神,商业之神,最初被明太祖朱元璋敕封为黄河之神。这位“金龙四大王”并不是无名神祗,他就是晋代的谢绪(?——1276),其先祖为东晋太傅谢安。他弟兄四人,谢绪排名老四,又隐居于金龙山,故敕封“金龙四大王”。后朱元璋与蛮子海牙大战于吕梁洪,敌人驻兵上游,明军居军下游,形势极为不利,忽然见风浪大作,席卷河水北涌,淹没敌军,这才使海牙大败。当时朱元璋正梦见有一儒生素服拜谒说:“臣谢绪也,上帝命为河伯,会助真人破敌。”明太祖醒后遂封谢绪为黄河之神,并立庙于黄河之上。宿迁现存的大王庙始建于康熙年间,为船民祭祀而建。坐西朝东,占地面积783平方米,建筑面积288平方米。大门三间,面对运河,正殿三间,北屋三间……[详细]
双沟惨案公墓
  双沟惨案公墓坐南面北,墓前有石碑一通,为1995年5月双沟镇人民政府立石,镌隶书“日军侵华双沟惨案遇难同胞公墓”。1940年中秋节,侵华日军对双沟镇进行扫荡,共烧毁房屋4000余间,杀害居民500多人,其中有400多具尸体已无法辨认,泗南县人民政府决定在镇北建造公墓,安葬死难同胞。原公墓为土封墓,1995年重修改为砖石混凝土墓,呈覆斗状,高约4米,周长20米,并配属纪念碑亭、纪念馆等附属设施。现为市级文保单位,并被列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和江苏省红色旅游基地。2005年6月,被公布为宿迁市第二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泗洪浮山堰遗址
  浮山堰遗址,位于泗洪县泗河乡潼河村南,现存的部分在淮河的河床上。清光绪《泗虹合志》记载:梁天监十一年(514),梁武帝在淮河上修筑长达4.5公里的浮山堰,以抗拒北魏入侵,灌寿阳《梁书》记载:浮山堰工程浩大,动用20万人,历时两年。堰长9里,下阔一百四十丈,上广四十五丈,高二十丈,深十九丈五尺。遗址现存长约300米,黄土夯筑,宽15-50米,高约4米左右,出土铜箭头、铁剑等。堰的剖面是夯土层,现残存的部分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浮山堰遗址对研究古代水利工程、战争和军事设施等都有重要的意义。……[详细]
李楼老墩遗址
  李楼老墩遗址位于宿城区仓集镇李楼村,遗址呈包状,中间有一隆起的长形土包为晚期墓葬,遗址偏西部有一条南北冲沟。遗址东西长约150米,南北长约200米,面积约30000平方米,经勘探文化层最厚处约2米,最薄处约0.8米,冲沟的断面可见明显的文化堆积且有大量的红烧土块。地表采集有夹砂陶片、鬲足、鼎足、罐、豆、钵等陶器残片。据采集标本的特征分析,为新石器时期至汉代的遗址。李楼老墩遗址是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新发现的保存较为完好的新时器时代遗址。该遗址对于考证这一地区的史前文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详细]
洪泽湖斗争烈士陵园
  洪泽湖斗争烈士陵园位于泗阳县裴圩镇三和居委会,年代为1956年。为宿迁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墓园方形,坐北朝南,四周有砖砌围墙,园中间有一道东西砖墙将墓园分为前后两部分,纪念碑、烈士墓均在后半部分。“洪泽湖斗争烈士纪念碑”立于1986年,砖混结构,碑高10米,宽2.2米。墓地有墓90余座(其中包括一些曾在这个地区工作战斗过的老干部的墓葬)。这些烈士均牺牲于1946年10月25日,在洪泽湖与成子湖交汇处大台口湖面上与国民党反动武装的战斗中。……[详细]
凤凰墩墓群
  凤凰墩墓群,位于宿迁老城区、马陵公园东面。2011年底,因工程建设,市文广新局联合南京大学历史系对该地块进行考古发掘。本次发掘分为东、西两个区域,共清理墓葬68座,墓葬分为砖室墓、砖石混筑墓、竖穴土坑墓三种。出土文物有陶器、铁器、铜器、银器、瓷器、画像石等器物200多件。从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等判断,该批墓葬的时代跨度较大,从东周一直延续到明清。其中东周26号墓出土的青铜编钟、青铜鼎、青铜缶、陶编磬等遗物在宿迁地区尚属首次发现。……[详细]
顺河行宫遗址
  顺河行宫遗址,俗称大营顶,清代,2009年宿豫区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新发现。面积2万多平方米。根据记载,大约在1757到1761年间建成顺河集行宫,1762年正月至1784年2月年间,清乾隆皇帝6次南巡经过顺河,往返8次驻跸顺河集行宫,并留下诗词。后顺河集乾隆行宫毁于水患和战争中。2009年宿豫区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经过勘测,发现地下约0.5米-1.5米处有大量时代特征明显的青砖,并且可见地表洒落大量青砖,经认定该遗址为顺河行宫遗址。2014年9月,宿迁市文广新局受宿豫区文广新局的委托,经省文物局同意后,组织力量对顺河行宫遗址进行考古勘探,历时23天(2014年10月9日——2014年10月31日)。工作期间采取探铲打探和开挖少量探沟的方式,探沟中共出土勾头残片21件,其中11件为龙纹,5件……[详细]
泗阳胡氏节孝坊
  节孝坊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以褒扬该地“故儒韩冠玉妻胡氏”的节孝事迹。该建筑或称“胡氏节孝坊”、“来安节孝坊”,为单开、三层、四坡楼面式结构,整座建筑由汉白玉石料雕琢成组件构接而成。现地面上仅可见这座建筑的中间部分。附近居民家中尚保存有建筑构件。地面上尚存部分可见牌坊的横置“旌表”,题:旌表江南淮安府桃源县故儒韩冠玉妻胡氏,乾隆四十一年建;坊柱及题联。……[详细]
宿迁明清城墙
  宿迁明清城墙,市级文保单位,位于宿迁市宿城区幸福中路西端,新华书店对面,为原宿城区区府广场。2007年配合城市基本建设考古发现。已经揭露出的城墙长度为60米,残高最高处约1米,墙宽约1.6米,砖筑。做法是先用木桩载入地下做地钉,其上用城砖砌筑。据《宿迁市志》记载:1688年地震,城墙倒塌多处。1767年重建。此段城墙与方志记载相吻合,应是明城墙倒塌后重修的清代新城。……[详细]
33、合善堂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合善堂
  合善堂,清代,光绪二十年(1894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地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龙王庙行宫”北围墙以北侧约100米,四周都为村民住宅,北侧有御码头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清代建筑群陈家大院和财神庙,南侧约4公里处为宿邳路(宿迁通往邳州)。该建筑布局规范,房屋结构完好,前后两进院落。该建筑群为清光绪二十年间所建。后院的正堂及东配房皆为硬山清水脊,置有跑兽和龙吻。正堂进深五架加前廊,面阔三开间,两旁设耳房,前庭院有门楼及东殿房。整个建筑群南向,占地面积为12亩,堂内无僧尼。设堂司主管。正堂中敬奉普渡众生的观世音菩萨。合善堂的主要宗旨在于集结有戒心,诚善意者,戒杀生、偷、盗、邪、淫、及戒酒吸毒者,并有济贫扶弱,行五戒十善之义务。每月初一至十五入戒者自动进堂,自省有无违背戒律,沾染邪非之恶习,并染洁白而……[详细]
王墩遗址
  王墩遗址,位于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来龙镇陵园村东约500米(中国电力65号塔)处,东距来龙镇2.5公里,墩为长方形,呈漫坡状。新石器时代、夏、商代,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59年资料记述墩高约2.5米。2009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发现,因大集体时生产队开垦农田,墩高降低,现存墩高约1米,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150米,面积约3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米,为龙山文化堆积层,陶片暴露丰富,有红陶、灰陶、白陶、黑陶,采集标本中的典型物有等腰三角形鼎足:夹砂红陶,足体矮小;鸟首形足:红陶,泥质、夹砂均有,空心,半锥体,正面有竖堆纹。鬶足:夹细砂,分红陶、白陶两种,尖锥形,实足根上首平缓。陶瓶圈足:泥质,灰陶,台座形,瓶底内束,壁斜收。陶器盖:泥质黑陶,复斗形,半环钮,上下弦纹凸凹。陶盆口沿:泥质灰陶……[详细]
泗阳玄帝庙
  玄帝庙,山门东向。玄帝庙大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10 米,进深8 米,廊宽1 米,檐高3.6 米。1937 年(民国二十六年)第十八代住持王氏昌瑞大师重建。民国版《泗阳县志》记载,玄帝庙,清康熙十九年(1680),知县万谦建,屡经修葺,庙貌依然。玄帝庙水井,在庙外西南角8 米,有雕刻纹饰石井圈,呈唐代水井的砌筑特征。……[详细]
老山汉墓群
  老山汉墓群,位于泗洪县梅花镇东北500多米处。2011年,为配合梅花镇木材厂建设,市文广新局联合南京大学历史系对该墓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共清理古墓葬34座。出土汉代器物有陶器、铜器、铁器、玉器200余件。其中发现的两套殓藏玉为国家一级文物。该墓葬群东边为郭嘴遗址,对研究淮河流域汉代的土墩墓形制具有重要意义。……[详细]
凤凰墩遗址
  凤凰墩遗址。位于宿豫保安乡凤凰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呈墩状,现高约2.5米,表土层下约有2米厚的文化层。该遗址原面积约1.8万平方米,东西长150米、南北宽120米。曾采集到磨制石斧、石锛、锥足鼎、三足钵、陶罐等残片,胎质以夹砂红陶为主,属青莲岗文化遗存。现该遗址作旱作物田地使用,主要种植小麦、黄豆等农作物。……[详细]
38、灶君庙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灶君庙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宿城区财神庙东街,为典型的北方清式建筑,建于清代中期,该庙原有正殿3间,宽11米,进深7.9米,脊高7米,硬山顶。东辅殿4间,面阔13米,进深6米,脊高6米。另有西辅殿2间和山门3间。现仅存正殿和东辅殿。正殿基本完好,但东辅殿因长期失修毁坏严重。2004年秋,市、区两级政府投资维护。……[详细]
崔庄汉墓
  位于泗洪县瑶沟乡崔庄村。有5座封土墩,南北一字排列,相距200~400米不等,一座已暴露出墓道墓门,墓门前十几米处曾出土成套的汉代青铜鼎。另一封土墩,存高2~3米,底径15~20米左右。平整土地时被推平。地表采集到汉代陶片、残砖及“五铢”钱币等。……[详细]
宿迁财神庙
  财神庙,清代,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宿迁市湖滨新区皂河镇通圣街北首,建筑群南侧为皂河镇区街道,西侧、北侧为民宅,东侧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陈家大院,陈家大院东紧邻大运河,南约1公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王庙行宫,1.5公里处为宿皂路(宿迁通往皂河),南约3公里处为宿邳路。该建筑群建于清康熙年间为廊院式建筑格局、砖木结构、小平瓦屋面。正堂为明三暗五。前屋三间。有东西配房,建筑面积约450平方米,原占地约1000平方米,现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财神庙原为民间祭祀财神的庙宇,周边百姓每逢吉日进庙上香、敬奉财神、祀求降福、赐财。解放初,财神庙被地方房管部门收管。60年代至80年代先后为区公所和公安派出所使用,90年代初派出所撤出,财神庙被皂河镇政府收回,租给地方群众从事商贸活动。财神庙整体建筑风格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