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南阳市旅游

南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彭而述墓群
  彭而述家族墓群是包含有彭而述,彭始抟墓在内的彭氏家族墓,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解放后,墓葬封土被平,神道及附属物被毁,古树被伐。1994年4月彭桥镇在修筑商城路时,于路北侧发现了彭而述墓,出土了墓志铭等文物,从墓志铭内容可知,该处即是彭而述家族墓群,现存碑刻10通,御砚一块、御匾“公明尽职”一块,御筵课读图(即跪师图)等文物。彭而述,彭始抟(彭而述五子),分别是明初、清初,出生于邓州彭桥较有名望的人物。彭而述字子钱,号禹峰,明崇祯年间的进士,清官阳曲县令,至清代,历任两湖提学佥事,贵州巡抚,云南右布政使,广西参政,贵州按察使,云南左政使等军政要职。康熙四年(1665年)告老还乡时病逝,归葬故里。彭始抟,字直上、号方洲,而述第五子,康熙年间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检讨御史,侍讲学士,少詹事,……[详细]
张仲景故里
  张仲景故里位于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东南 。张仲景故里穰东镇张寨村东南现立高3米,宽0.65米的“医圣张仲景故里”碑一通,1993年,穰东镇政府划该镇仲景路东端6600平方米,作为张仲景纪念地。外围筑1.5米高透景护拦墙,纪念地内建张仲景纪念塔及医圣宫。塔为齿形四柱,自下而上,逐渐收敛交合为顶。塔顶有转盘彩灯两层,共计塔高30米。塔内耸立10米高的医圣汉白玉塑金雕像,医圣右手握《伤寒杂病论》,左手持中药灵芝。像前设敬拜医圣台。医圣纪念塔下,建医圣宫两层。一层为地宫,占地300平方米,内设医圣:从小立志、茅山求教、研究中草药、针炙八卦传统治疗、发明人工灌肠术、发明人工呼吸术等20尊学习、创作、发明塑像,宫壁皆绘汉画图。医圣宫第二层,建筑面积80平方米。内设医圣长沙大堂行医塑像五尊,晚年著《伤寒杂病……[详细]
石桥扳倒井
  石桥扳倒井位于卧龙区石桥镇麦仁店村,年代为西汉,为第三批南阳市文物保护单位。扳倒井结构为小青砖砌筑,石质井沿,沿上有马蹄印,井深3米,井口直径85厘米。据传说,在西汉末年,王莽派人诛杀光武帝刘秀。刘秀装扮平民,骑马连夜逃离南阳。刘秀跑得人困马乏,饥渴难耐,忽然发现有一口水井,但是井水有一两丈深,无法取水。这时,他蹲下来,用手扳着井沿,对着井口大声喊道:“井啊,你能倒过来让我喝口水吗!”话音刚落,只听见井里一阵嗡嗡响,井口向刘秀扳着的方向倾倒,井水也慢慢地升到了井口。刘秀又惊又喜,急忙喝了个痛快,马也伸长脖子痛饮。人马喝足后,井水又缓缓回落,而井口却向南倾斜至今,青石台上清晰地留下了刘秀的脚、手印和马蹄印。刘秀称帝后,人们便把这口井叫做“扳倒井”。扳倒井作为西汉末年刘秀等起义军反叛王莽政权的物……[详细]
夏庄墓地
  夏庄墓地位于卧龙区石桥镇龙窝村夏庄组,年代为东周,为第三批南阳市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6万多平方米。2019年~2021年经连续考古发掘,发现和清理墓葬111座、车马坑2座。出土有铜、陶、玉石器等大量随葬器物。墓葬分布于夏庄东侧一道呈南北走向的岗岭上。布局以墓地中部一座有封土的大型主墓为中心,南北两侧依次排列着中小型的陪葬墓。墓地规模宏大、特征鲜明,整体保存完好。陪葬墓排列整齐有序、布局严谨。主墓的陪葬车马坑中发现了一辆六驾马车,意义重大。夏庄墓地是南阳迄今发现最大规模的一处东周时期高等级别的军阵墓葬群,对研究楚国贵族的丧葬制度、社会等级、社会生活等诸方面有着重要价值。夏庄墓地被评为“2021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详细]
火烧庙
  火烧庙位于宛城区金华镇西谢营村火烧庙村,年代为清,为第三批南阳市文物保护单位。火烧庙初名白岗山院,后称崇先寺,初建于南北朝,清代重修。现存建筑四座十二间,分别为:佛爷殿面阔三间10.5米、进深7米;祖师殿面阔三间9.9米、进深5.5米;圣母殿面阔三间12.3米、进深7.8米;关公殿面阔三间9.8米、进深5.9米。整个建筑群保存较完整。火烧庙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影响深远。作为一座传承千年的古寺,是历史文化的记载和传承。庙院目前虽仅存四座建筑,但布局清晰,空间得当。现存建筑的梁架结构形式、室内空间布局、精美的外檐装修式样和脊饰雕花图案均体现了豫西南区域传统建筑的主要特征。……[详细]
房山秦汉墓群
  房山秦汉墓群,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市东南11.5公里,腰店房营村房山组北侧。墓地为砂丘,长1500米,宽800米,高出地面8米左右。文物部门初步查明,有战国到汉代墓葬余座出土文物很多,常见的有铜蒜头壶,铜鼎、灰陶茧形壶、陶狗、陶鸡、陶鸭等。1979年当地群众发现一座残空心画像砖墓,为东汉早期墓葬。出土两块大型空心画像砖。一块长工1.32米,宽0.25米,另一块长1.30米,宽0.24米,厚0.15米。两块均陶制、模印、中空、正面上刻朱 ,下刻门吏画像、模印技法为剔底浅浮雕。构图新颖、线条流畅,制作工艺较高,为研究汉代美术史及汉代葬俗提供珍贵的实物资料。……[详细]
石桥孙云宅院
  石桥孙云宅院位于卧龙区石桥镇当铺后街,年代为清,为第三批南阳市文物保护单位。孙云宅院座北面南,现存建筑三座,由一进东厢房、过厅、二进西厢房构成。一进东厢房面阔三间11.05米、进深6.4米;过厅面阔三间11米、进深5.75米;二进西厢房面阔五间13.5米、进深7.5米。均为单檐硬山式结构。该宅院为典型的二进四合院布局,虽仅遗存三座建筑,但原布局和功能清晰:前方大门出入,通过中间过厅连通前后院落,最后的正房为主体建筑。这种布局的院落也是当地传统民居布局的代表。保护、展示该宅院,使其与石桥中山街古建筑群连成一片,能很好地彰显古石桥深厚的文化底蕴。……[详细]
王庄李成河宅院
  王庄李成河宅院位于南阳市示范区新店乡张楼村王庄李成河宅院,年代为清,为第三批南阳市文物保护单位。宅院现存建筑两座,由正房和东厢房构成。正房面阔五间19.32米、进深5.7米;东厢房面阔四间14.2米、进深5.45米。该宅院原为典型的四合院布局,现虽仅遗存两座建筑,但原布局和功能清晰,正房为主体建筑。现存建筑的梁架结构形式、室内空间布局、屋面风格以及挑檐石使用等均体现了地方传统建筑的主要特征。保护、展示该宅院,使其与新店熊氏宅院古建筑群连成一片,能很好地彰显新店深厚的文化底蕴。……[详细]
青北詹喜贵宅院
  青北詹喜贵宅院位于卧龙区青华镇青北村,年代为清,为第三批南阳市文物保护单位。宅院现存建筑两座,为正房和东厢房。正房面阔三间11.9米、进深8.15米;东厢房三间及门楼一间,面阔13.8米,进深4.88米。均为单檐硬山式结构。该宅院为典型的坐北朝南的合院布局,东侧临主道路,通过东厢房南端大门出入。这种布局的院落作为传统民居目前周边仅发现此一处。同时,建筑的梁架结构形式、室内空间布局和脊饰雕花图案均体现了豫西南区域传统建筑的主要特征。……[详细]
南阳十里庙遗址
  十里庙遗址位于七里园乡大屯村东北。商周。面积约2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3米。1959年发掘。共清理商代房基一座,灰坑10个,墓葬7座。清理周代灰坑2个,水井一口。还清理汉墓2座,宋墓3座。出土陶器有罐、大口尊、豆和陶范残片。铜器有双翼形镞、觚、弓形器。石器有斧凿刀锛铲等。骨器有针、簪、镞等。20世纪80年代,北京大学考古系邹衡教授到十里庙遗址进行实地考察,认为该遗址文化内涵至少可分为先商、商、西周、春秋四个时期。……[详细]
解放路袁氏宅院
  解放路袁氏宅院位于宛城区解放路174号(解放社区),年代为民国,为第三批南阳市文物保护单位。袁氏旧宅房屋原有二十余间,为完整的典型四合院布局。现有建筑四座,门楼一座,南北相房各两间,过厅四间。建筑的梁架结构形式、室内空间布局、朴素的装修式样和脊饰雕花图案均体现了南阳传统民居建筑的主要特征。同时,该宅院是新中国第一代空军飞行员——袁海洲的祖宅。袁海洲曾守卫着祖国蓝天的安全,是南阳人的骄傲。……[详细]
明皇寨遗址
  明皇寨遗址位于宛城区红泥湾镇明皇寨自然村,年代为明清,为第三批南阳市文物保护单位。明皇寨坐北朝南,平面呈方形,东南角和西南角稍圆。东西长300-350米,南北宽300米。寨门位于南侧中部,现已毁。寨墙大部分保存完整,高2-4.5米,宽20-23米。寨河环绕于寨墙外,北部通过一个涵洞将旁边的小黄河河水引入寨河内。明皇寨始建于明代晚期,清末又经过大规模的修整加筑,为防御性的土寨。……[详细]
石桥王家宅院
  石桥王家宅院位于卧龙区石桥镇朱村,年代为清,为第三批南阳市文物保护单位。王家祖上在大清嘉庆十八年建四合院一座,门前设置石狮一对,有拴马桩等。由于历史的变迁,前院东西房厢房、门楼已倒塌院。后半部分正房(北房)保存基本完好,门窗雕刻精致美观。西屋于2004年已仿原状重建,保护较好。王家宅院是保存比较完好的古四合院建筑、古民居,对研究石桥镇明清时期的风土民情、民风有重要的价值。……[详细]
陆营吕氏宅院
  陆营吕氏宅院位于卧龙区陆营镇陆营村7组,年代为清,为第三批南阳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存房屋两座,为正房和东耳房。正房面阔三间11.8米、进深6.5米;东耳房面阔两间6.4米、进深4米,均为单檐硬山式结构。该宅院原为典型的四合院布局,目前这种类型的传统宅院在周边仅发现此一处。房屋的梁架结构形式、室内空间布局、精美的外檐装修式样和脊饰雕花图案均体现了豫西南区域传统建筑的主要特征。……[详细]
八一路王氏宅院
  八一路王氏宅院位于卧龙区梅溪街道八一路,年代为清,为第三批南阳市文物保护单位。王氏宅院现仅存正房建筑面阔六间22.25米、进深7.9米,单檐硬山式结构。宅院原为二进院布局,前商后寝。现仅存的正房已超过百年以上。同时,作为八一路上仅存的一处古民居典型代表,一个亮点,其抬梁式与穿斗式的梁架结构形式、室内空间布局和脊饰雕花图案均体现了豫西南区域传统建筑的主要特征。……[详细]
界中关帝庙
  界中关帝庙位于宛城区瓦店镇界中村,年代为清,为第三批南阳市文物保护单位。关帝庙现存大殿面阔三间10.02米、进深两间7.08米,座落在高台上,保存完整。关帝庙原有山门、配殿和大殿四座建筑,现仅存大殿一座建筑。该大殿的梁架构造地方特色鲜明,梁架与柱的结合部位均用斗拱,梁端圆雕为象首状,檩下用双重枋。同时,脊饰雕花图案和山面砖檐做法均体现了地方传统建筑的主要特征。……[详细]
张典农会旧址
  张典农会旧址位于宛城区黄台岗镇张典庄村,年代为清,为第三批南阳市文物保护单位。建筑面阔三间11米,进深两间5.2米,单檐硬山建筑,抬梁式木结构。农会旧址作为社会政治组织,以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宗旨,提高了农民政治参与的组织化程度。现存建筑朴素的梁架结构形式、装修式样和脊饰雕花图案均体现了豫西南区域传统建筑的主要特征。……[详细]
高庙陈桥
  高庙陈桥位于宛城区高庙镇高庙村街东,年代为清,为第三批南阳市文物保护单位。陈桥是青石板砌筑的九孔全石质平桥,桥面和桥墩的条石间皆用银锭状腰铁联固。桥体长17.4米、宽3.8米。陈桥是清末时期赊店古镇到达宛城的交通要道,是高庙古镇历史上地理位置重要的实物见证。其科学的建造技术对今天的桥梁建设有重要借鉴意义。……[详细]
蔡官屯遗址
  蔡官屯遗址位于卧龙区石桥镇蔡官屯村,年代为新石器,为第三批南阳市文物保护单位。南阳蔡官屯遗址位于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蔡官屯村西南部。遗址面积约3万平方米,地层堆积厚薄不均,中南部为一台地。遗址年代从新石器、周、汉延续到明、清时期。该遗址对研究南阳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详细]
田营岩画
  田营岩画位于卧龙区谢庄镇田营村,年代为新石器,为第三批南阳市文物保护单位。多组岩画摩刻在一大块斜坡状的岩石面上。其中一组圆盘状图案,推测是远古先人测日影、定时的“日晷”。田营岩画具有明显的天文观测功能,兼具天文宇宙图的性质,初步推测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天文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