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漯河市旅游

漯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化身台兴国寺
  这座台子上的是一座寺院,名叫兴国寺.它始建隋代,毁于兵火,明嘉靖年重建,寺内有600年龄白果树一株,高4丈余,4人合抱。如今,古老的化身台兴国寺是漯河市唯一对外开放的佛教活动场所。化身台兴国寺简介化身台位于郾城西11公里龙城镇李湾村北约1公里处。台高8.3米,东四宽180米,南北长130米,面积约23400平方米。属龙山文化遗址。古碑记载:化身台,但云其夫行於外,其妻朝暮登台望之,心志挛凝,久而立化为石,因以名——化身台。化身台八方位正,五行气和,四野拱而平,若立若陵,不圆不方,磊磊然。而钟灵不异于灵鹫峰也。台顶古刹兴国寺之初建,不知何代,明永乐初僧人得台槽刻其文曰:“大唐开元元年兴国寺造”。即物索证,则全唐以来之盛时也。化身台创基渊深。历代而下,田革糜常,几度兴衰。僧人重建卓锡于此。明正德……[详细]
郾城城隍庙
  郾城区城隍庙位于郾城西街沙河之滨,南临镇河铁牛,东望龙塔古篆,是依托郾城县城隍庙旧址而规划建筑的一处集燃香祭拜、祈求平安、观光游览、体验休憩于一体的宗教旅游场所。现有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房屋25间,共占地面积900平方米,拥有5000平方米的大型停车场。庙内主体建筑群由南向北,布局结构合理,建筑均为琉璃瓦覆盖,卷棚出厦,飞檐四出,造型精致,结构紧凑。整个建筑青砖金瓦,画梁雕栋,既凝重端庄,又古朴典雅。城隍庙共设有四殿:主体建筑为城隍爷殿,供奉城隍爷爷和城隍奶奶;两侧偏殿为三清殿、玉皇殿和忠义堂。其中三清殿供奉太清元始天尊、上清通天教主、玉清太上君;玉皇殿供奉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忠义堂供奉武帝关羽、张龙和赵虎。殿内均会有精美壁画,如《二十四孝》、《老子骑牛》、《岳母刺字》、《桃园结义》等。……[详细]
化身台遗址
  化身台寺又叫兴国寺,位于漯河郾城区龙城镇李湾村北约1公里处,是一处有名的佛教胜地,台高8.3米,东四宽180米,南北长130米,面积约23400平方米。相传公元496年,孔子在郾城西8公里处发现一私塾不错,打听后听说叫化身台,并在这里讲学传道,隋唐时期,佛教在我国最为兴盛,武则天时期和唐玄宗时期都非常推崇儒学而广建庙宇,开元元年,当地政府却出资在化身台寺建造了兴国寺(有现存明嘉靖二十四年所立石碑为证)唐玄宗听说听说化身台寺是为纪念孔子而建的,便特批准于在化身台建造兴国寺。1140年,金帅兀术率大军进犯中原,岳飞把部队驻扎在郾城,为防止附近的化身台寺遭金兵破坏,他专门派一员副将保护化身台寺,不但岳家军大获全胜,而且保全了化身台寺。化身台寺虽屡经战火,但在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保护之下,都得到了很好的……[详细]
临颍三绝碑
  三绝碑位于漯河市临颍县繁城镇的汉献帝庙内,《受禅表》碑、《公卿将军上尊号奏》碑和《受禅表》碑统称称“三绝碑”。《受禅表》碑,高3.22米,宽1.02米,厚0.28米,圭形,上有碑穿额题篆书阳文“受禅表”三字。碑文22行,每行49字,字1寸2分,隶书阴镌。《公卿将军上尊号奏》碑,碑高3.22米,宽1.02米,厚0.32米,圭形有碑穿,碑额篆书阳文“公卿将军上尊号奏”八字,碑文隶书阳镌,正面22行,背面10行,每行49字,内容为文武大臣奏请曹丕代汉称帝事。《受禅表》碑,高3.22米、宽1.02米,厚0.28米,额题篆书阳文“受禅表”三字,碑文22行,每行49字,隶书阴镌,首先阐明禅让乃自古之美德,“上稽仪极,下考前训,书契所录帝王遗事,义莫显于禅德,美莫盛于授终。公元220年,曹丕在许昌以南的繁……[详细]
陈氏家族墓
  陈氏家族墓位于源汇区大刘镇大陈村,墓地东西长144米,南北宽148米,面积约21300平方米,现存明清时期古墓约300余座,是目前漯河市范围内保存下来的最为完整的家族墓群。2008年6月,被市政府公布为漯河市文物保护单位。陈氏家族墓因陈玑墓而闻名,陈玑墓位于家族墓地中央,其墓前立有“交龙御碑”。交龙御碑设计精美,宏伟大气,线条清晰,碑头为双龙造型,中间刻有“封而诰命”字样,代表着被封的官职与级别。(陈玑,字天仪,号莲轩,明朝嘉靖二年进士,曾任汉中知府、湖广按察司副使,按明朝官制,为正五品官员,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市长和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陈玑为官期间清正廉洁,勤政爱民,深受百姓拥戴,又因为陈玑是当时内阁首辅大学士张居正的老师,所以嘉靖皇帝对他非常赏识,于嘉靖十二年御制交龙碑,为其父母加封,……[详细]
大悲寺遗址
  大悲寺遗址位于吴城镇惠庄村北200米的台地上,面积约四万多平方米,为原文教局汪祥云发现。遗址为一高出地面到四米的台地,岗上原有大悲寺一座,故名。遗址中部开挖一条南北深约四米的大路沟,在路沟两侧的断崖上,可以见到大量文化层和遗物,文化层堆积厚约三米,在遗址南端,发现有弦纹彩陶、黑陶纺轮、亮黑陶片、蓝纹圜底红陶壶、小型窑址、黑陶环、陶豆等,县文化馆张耀先在此发现鸭咀形足蓝纹红陶鼎一件。大悲寺遗址内涵丰富,上限到仰韶,下限至战国。属漯河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