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曲靖市旅游

曲靖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21、抹阁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抹阁桥
  原名龙凤桥、酉集桥。位于富源县黄泥河镇龙潭村委会小营脚村东2000米处。桥东西横跨于滇、黔两省分界的黄泥河上。桥为青石拱券纵联砌筑,共3孔。全长40米、桥面宽5米,距水面高35米。桥面略凸,两侧设高0.6米、厚0.3米的条石护栏。护栏两端各置1对高1米的石柱及1对高0.4米的小石狮。桥墩利用河两岸天然石灰岩巨石加以砌筑。桥孔大小不一。大孔呈半圆形,孔径跨度18.6米;两侧泄洪小孔呈圆形,直径各为4米。桥拱两侧桥楣上方均阳刻太极图案,拱顶中央安设铁质避邪宝剑。桥西端引桥边立有1991年竖立抹阁桥碑记1通和县级、市级文物保护标志碑。据光绪《平彝县志》及建桥碑记载:桥始建于清嘉庆四年(1799),竣工于嘉庆十年(1805)孟夏月上旬癸酉日。“癸酉”属鸡,故桥称“酉集桥”。传统文化中,鸡为“凤”,河……[详细]
西山上古墓
  西山上古墓位于陆良县马街镇薛官堡村西约1000米处。墓为“甲”字形的砖室墓,坐西向东,由墓门、墓道、墓甬、前室、左室(北)和右室(南)等构成。墓葬东西长11.8米、南北宽4.2米、残深1米。墓顶已被破坏。墓室墙体为单层砖砌筑,均为“工”字形错缝搭接砌法。右室(南)有完整铺地砖保存,为双层交错铺就。墓砖规格一般为35厘米×22厘米×6厘米,其中朝向墓室内的一侧多施菱形等纹饰。墓壁下部与墓底交汇处斜向内凹形成凹槽状排水设施。西山上古墓历史上曾遭多次盗掘和破坏,因此出土器物少且多残损,主要有陶容器、陶俑、陶模型器以及簧状金器、铜泡钉、水晶等。从墓葬形制、墓砖以及出土器物看,此墓年代大约在东汉中晚期。西山上汉墓规模较大,形制特别,使用大型花纹砖砌筑而成。墓内出土的陶俑在云南地区同时期的墓葬中比较少见……[详细]
白水原中心小学校址
  位于曲靖市沾益区白水镇中心村委会的一低缓山丘上。建筑坐西向东,由正房、南北厢房、倒座组成一大型“走马串角楼,四合五天井”封闭式四合院。占地面积1840平方米。建筑为单檐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一楼一底。东西长43米、南北宽26米。有房屋52间。屋顶用青色板瓦覆盖,屋面向外侧一坡短而陡,向内侧一坡则长而缓,出檐深,有利于院内雨水的收集。院内回廊上柱脚下均垫有柱础,墙体为夯土筑成(后有局部地方改用砖砌),房屋基础以打凿规整的石灰岩条石砌成,高出地面,利于屋内防潮,防止墙基被雨水浸蚀。天井地面低于院内回廊,用青石铺砌。中心小学建于中华民国28年(1939)。建盖者为樊子愚。小学建成后,中国共产党滇东北地下党组织曾在此召开多次重要会议。解放战争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第六支队以此为据点掩护革命……[详细]
钟屏街西来寺
  位于会泽县古城街道钟屏街375号。建筑坐南向北,分别由山门、偏殿、前殿、两庑、大殿等建筑组成建筑群,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现仅存山门、厢房、大殿。山门,重檐歇山顶置挑檐斗拱土木结构。通面阔3.9米、进深0.8米。大殿,单檐歇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5开间,通面阔16.8米、进深4.2米。大殿前檐置斗拱装饰,屋脊两端置吻兽,正中装宝顶;大殿明间正中悬挂右起横书“大雄宝殿”匾额,楷书,阳刻。东西厢房,单檐硬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各3开间,通面阔11.3米、进深5.3米。西来寺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由比丘尼募建,供奉释迦牟尼佛和弥勒佛。清道光、光绪年间,均做过重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会泽县火炮厂生产基地,门楼和偏殿等建筑因不慎失火被焚毁。1976年修建新大街,前殿被拆除。1984年,……[详细]
钟山人民英雄纪念碑
  钟山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罗平县钟山乡狗街村东北50米处的小山包上。碑坐西北向东南,总占地面积163.2平方米。纪念碑由基座和碑体组成,碑体为石灰石质地。碑身高2.9米。碑顶置五角星,高0.4米。碑身分两层,上层为圆锥刹状,顶置红五角星,四面均阴刻“为国牺牲永垂不朽”8个大字,临摹毛泽东书体。下层为高1.5米、边长0.8米的四边形方柱,四面楷书阴刻碑文、题款和年月日。碑基座四周中部均施7级青石台阶,沿边置高1.1米的条石护栏。1986年纪念碑前大门口处刻立4通罗平县钟山乡革命斗争简史碑和3通钟山革命烈士名录碑。7通碑并列矗立,通长6米、高1.5米、厚0.4米。2006年5月30日,在纪念碑南4米处立长方形石碑1通。碑身高1.6米、宽0.74米、厚0.13米,隶书阴刻钟山乡为国捐躯的烈士英名。碑座……[详细]
牛栏江大桥
  图片旧名车洪江桥,又称小江桥。位于曲靖市沾益区德泽乡德泽村委会乡政府驻地南200米处。桥东西横跨于由南向北流淌的牛栏江上。图片桥为青石拱券纵联砌筑,共7孔。全长95.1米、桥面宽6.9米、每孔跨径均为10.4米。桥墩上游迎水面和下游泄水面砌成三角形,减少水流阻力,以利泄水。桥面铺筑平整,可行车马。桥面两侧有0.5米高的石护栏,条石直联支砌。第4孔桥面两侧护栏内侧面上左右各刻浮雕水牛图案1幅。一为站立饮水状,一为卧睡状。图案尺寸长、宽约为0.2米左右,形态逼真而自然。桥西端南侧立有建桥碑记1通。青石质,长方形,内容主要记述建桥原因及始末等情况。据清光绪《沾益州志》记载:“车洪江桥,州西北一百二十里。东川刘汉鼎独立力建。”可知,桥建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是巧家刘汉鼎独立出资建造。牛栏江桥是……[详细]
三宝五联墓群
  三宝五联墓群俗称五联烟堆子。位于曲靖市麒麟区三宝街道五联社区三百户营居民小组五联小学内。现存土堆约呈圆形。南北长39.2米、东西宽27米、高出地表10米,面积约1100平方米。1982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墓葬顶部开挖长2米、宽1米、深1米的探沟时发现大量陶罐碎片。碎片为夹砂灰陶,火候较低,陶片上有简单的刻画纹饰。在墓群底部外侧边缘采集到陶鼎足部、陶罐口沿等碎片。1987年9月,当地村民在墓地顶部修建水池时,在东侧距地表深1.2米处挖掘出部分青铜器,后经云南省博物馆鉴定,初步判断为类似于八塔台性质的墓群。三宝五联墓群是曲靖市麒麟区盆地内发现的春秋至两汉时期的重要墓地,对研究曲靖以及周边地区青铜时代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此墓群周边不足1000米范围内现保存有银子山遗址、三……[详细]
龙海山区行政委员会旧址
  位于陆良县活水乡沙锅村。旧址坐西向东,分别由正厅,南、北厢房组成“走马串角楼”三合院建筑,占地面积306.6平方米。正厅,重檐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3开间,通面阔12米、进深6米,二楼楼板、墙壁均为木板构成,楼道有木制扶栏。建筑建于中华民国年间,为沙锅村保长张照宇所建。龙海山区是云南省较早建立的反对蒋介石反动统治而开展革命武装斗争的重要根据地之一,沙锅村是当时龙海山区革命根据地的指挥中心。1948年7月在此建立中国共产党陆良中心县委,领导着以龙海山区为中心,包括陆良、曲靖、沾益、富源、罗平、师宗、马龙7县的游击革命战争。后来又在此相继成立了龙海山区行政委员会、陆良县游击大队、陆良县临时人民政府等地方政权和地方军事组织,为云南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陆良县临时人民政府迁入县城后,此处一直……[详细]
侯氏宗祠
  位于宣威市落水镇灰洞村。宗祠坐北向南,由倒座、水池、厢房、正房等组成四合院建筑,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宗祠建于一座石灰石小山南面断崖处,依山石地势而建。硬山顶穿斗式土木结构,一楼一底,小青瓦屋面。正房建于高于院落所在平面约3.2米的1整块岩石之上,重檐建筑。由设于西厢房左次间的台阶踏道与院落相通。3开间,通面阔10.6米,明间通面阔3.8米,左右次间通面阔3.4米、进深6.3米。东、西厢房对称布局,厢房、倒座为单檐建筑,通面阔、进深均与正房相同。倒座底楼明间作为进入院落的通道,南面檐墙上开设祠堂大门。大门用五面平石灰石砌筑为拱形门洞,宽1.5米,门洞上方书有“侯氏宗祠”4字,为祠堂建造者侯正邦所题。厢房与倒座均设有宽0.9米的回廊。正房前岩下左右两侧各有水井1眼,清泉自井中冒出,随地形将天……[详细]
东岳宫大殿
  东岳宫,也称东岳庙。位于陆良县公安局中枢派出所院内。现仅存大殿。大殿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73.25平方米。大殿为单檐歇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建筑。5开间,通面阔14.8米、进深9.8米、檐高5.1米。明间通面阔5.2米,左右次间通面阔各3.1米。东西两端山墙沿檐柱砌筑,两端原廊道现已改为稍间,2稍间通面阔各1.7米。四檐内外均置斗拱,明间平身科4攒,左右次间各2攒,稍间1攒。大殿内檐设置斗拱,后檐外檐装有斗拱板,顶棚装有彩绘天花板。大殿屋面施青灰色瓦当,明间正脊顶部置金黄色琉璃双龙抢宝造像,四脊施金黄色琉璃瓦当。翘角上置吻兽。据东岳庙碑记载,东岳庙始建于明嘉靖六年(1527),重建于清康熙三十年(169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岳宫收归国有,进驻陆良县公安局。1996年,陆良县公安……[详细]
白雾财神庙
  白雾财神庙位于会泽县娜姑镇白雾村委会第8村民小组。地理坐标为:北纬26°29′16″、东经103°11′32″,海拔1957米。坐东北向西南,由山门、东西厢房、正殿、配殿组成,一进四合院布局,占地1095.04平方米。山门建于3.5米的石砌基石上,单檐歇山顶抬梁式建筑,通面阔3米、进深5.3米。正殿建于比山门高2.1米的石砌基石上,单檐歇山顶穿斗与抬梁混合式土木结构。3开间,通面阔13.8米、进深10.65米、檐高4.15米,青瓦屋面。东西配殿为单檐穿斗式土木结构,两山墙均设风火墙(俗称“猫弓墙”),3开间,通面阔9.15米、进深6.7米。东西厢房为单檐穿斗式硬山顶土木结构。3开间,通面阔13.8米、进深8.55米。白雾财神庙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1953年土地改革后为白雾小学使……[详细]
沾益新桥
  新桥位于曲靖市沾益区龙华街道太平社区新桥村中。桥南北横跨原西河河道上。图片桥为青石拱券砌筑,纵联砌置,共3孔。桥全长23米,桥面宽6.5米,桥面以石灰石板铺筑,平直。桥两侧置拦马石,长0.8~1米、高0.4米、厚0.2米不等。桥面距水面高3.5米。桥孔跨径相同,均为6米。据清光绪《沾益州志》卷二“城池附津梁”记载:“新桥,城南十里”。又据《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三”记载:“初八日……又一里抵新桥,殷雷轰然,大雨忽至。”“十二日,主人情笃,候饭而行,已上午矣,十里仍抵新桥,道由歧朔流西南行。”可知徐霞客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九月先后两次入交水城(今沾益城)均途经新桥,此时新桥已经存在。由此可推断新桥建于明代,对研究曲靖明代桥梁建筑有较高的价值。由于西河河道改变,加之年久失修,河床淤积,新桥……[详细]
澡塘坡战斗遗址
  澡塘坡战斗遗址位于曲靖市麒麟区三宝街道五联社区周家厂村西南800米老虎山上。遗址由战壕、纪念碑、烈士墓组成,分布面积约3000平方米。战壕,位于老虎山东南临近温泉公路一侧。纪念碑,坐南向北,为砖混实心长方形塔座纪念碑,碑座为3级,塔身成梯形,总高12米,塔尖置1枚红色五角星。烈士墓,位于纪念碑南部,共22冢。1949年9月11日,为了消灭长期盘踞在曲靖与陆良之间的国民党地方反动武装及其恶霸海中鳌,阻击在沾益玉林山的国民党滇军石补天率领的26军193师的增援。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一支队16团在澡塘坡同石补天顽敌激战近7小时。纵队一支队16团胜利完成阻击任务。澡塘坡战斗,我军壮烈牺牲20多名解放军战士。为了纪念澡塘坡战斗中牺牲的烈士,弘扬爱国主义精神。1985年8月原县级曲靖市民政局资助,……[详细]
虎头山烈士陵园
  宣威虎头山红军烈士陵园位于宣威市城北11公里的来宾镇大坡村,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周围分布有来宾煤矿,来宾镇党委、政府机关,继红、长征、虎头等十余所中小学校,326国道从陵园门前经过。1935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萧克、王震等同志的率领下,从湖南桑植出发,开始长征。1936年3月22日,红二、六军团挺进宣威来宾铺一带,次日晨与前堵后追的敌军激战,共毙俘敌军近千人,缴获0400余支,粉碎了国民党妄图围歼红二、六军团于乌蒙山区的阴谋。战斗中,红二军团四师十二团团长钟子廷、十一团政委黄文榜,红六军团十八师五十三团政委段兴寿,十六师组织科长唐辉等300余位红军指战员壮烈牺牲。为缅怀革命先烈,启迪后人,中共宣威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在虎头山红军战斗遗址兴建红军烈士陵园……[详细]
小田坝营盘遗址
  小田坝营盘遗址位于会泽县火红乡罗布邑村委会小田坝村东南约1000米处的营盘山顶上。遗址坐东向西偏南25°,总面积9252.6平方米。营盘遗址由西向东依山势分别建有练兵场、哨楼、围墙、垛口、营房、南北哨楼、指挥中心、储物坑及营兵头目住房等。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射击孔,用当地石 灰岩石块垒砌而成,射击孔距地面0.5米,呈正方形,内孔大外孔小。遗址始建年代无考,据遗址内采集到的3枚“同治通宝”圆形方孔钱币推断,遗址年代大约在明代至清代时期。遗址所处区域为乌蒙山腹地火红梁子与长江上游支流牛栏江交汇相切的峡谷地带,喀斯特地貌典型。由于东面约200米处牛栏江江水切割,遗址东南山体形成绝壁。据调查,牛栏江东岸600米处的贵州省威宁县界内也保存有此类遗址1处。遗址为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2009年……[详细]
越州古城遗址
  越州古城遗址位于曲靖市麒麟区西南约25千米处越州镇镇政府所在地。城址呈长方形,东西长约978米、南北宽约550米,总面积约0.54平方千米。历史上的越州城选址和布局较为讲究。城址西邻南盘江,北门河从古城北部转西向流汇入南盘江,成为一道天然屏障,凸显出古城居高临下易守难攻之势,成为扼守在丘陵与坝子之间的一座军事重镇。城内布局以十字街为中心,建有钟鼓楼,直通四门,南北相望,东西相同。北门为永安门,南门为阜财门,东门为镇夷门,西门为积金门。据清同治《古越州志》载:“(越州)汉隶夜郎,蜀汉隶兴古郡,晋隶同乐县,梁隶西爨,隋隶恭州,唐置悦州,宋属南蛮蒙氏,元置普摩千户,明置越州卫,本朝康熙五年五月裁卫。”现存越州城址为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设立越州卫时所建,明嘉靖年间、清咸丰年间重修。古城现仅存西……[详细]
37、黑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黑桥
  又名山塘桥、长虹桥。位于曲靖市沾益区西平街道黑桥社区黑桥村北20米处。桥南北横跨珠江干流南盘江两岸。桥为石灰岩青石拱券纵联砌筑,共3孔。桥面全长42米、宽6.2米。桥孔径跨度最大者为第2孔,成半圆弧形,跨度约10米,如长虹卧波。桥面平坦,可行车马,两侧原置石护栏,现已毁无存。桥北端由于地势低凹,原建有引桥直达北岸邓家山脚。引桥宽2米、长100米;桥南端原建有接官亭,已毁不存。桥南端黑桥村内尚存有历代修桥碑记4通,保存基本完好。据清光绪《沾益州志》记载:“山塘桥,俗名黑桥。离城北三里许,通四川大道。唐武德七年冬十二月,检校南宁都督韦仁寿建。”据民间所传,唐武德年间所建的桥因河道淤泥堵塞,致使其被淹没。现存石拱桥为清咸丰元年(1851)八月在旧桥之上重建,取名长虹桥。黑桥是五尺道曲靖段古驿道上的……[详细]
淑龙山寨城遗址
  淑龙山寨城遗址位于罗平县钟山乡谢补村西2000米处的淑龙山巅。现存遗址呈长椭圆形,东西长2500米、南北宽1250米,总面积3.125平方千米,设东、南、西、北4道城门,城墙用石块垒成。现存遗址东南西3道城门清晰可辨,左右两侧城墙残高不一。城址内有残存营埂、银子洞、锈泉、营房遗址、办公楼遗址、粮仓遗址、涵洞等。此外,在山顶中偏北处还发现大量炭化米粒。遗址为明万历九年(1581)罗雄土知州者继荣杀父者浚,发生叛乱后,废土官城,拆木料和瓦当在淑龙山顶筑城据险,以抵抗明朝军队时的建筑。清王崧《道光云南志钞·土司志·下》记载:者继荣“筑石城于赤龙山,寨高插天,广六十里,建龙楼、凤阁于其中,环以群寨,其下有龙潭九口,险不可越,料诸军妻女,尽质寨上。”淑龙山山顶宽平,四壁峭立,有泉出山巅。淑龙山寨城为者……[详细]
石鼓福海桥
  旧称阿拉谷桥,俗称三孔桥。位于会泽县金钟街道石鼓村旁的以礼河上。桥东西横跨以礼河两岸。桥为青石拱券纵联砌筑,共3孔。桥全长41米、宽6.7米、孔径10.85米。桥面平直。桥墩迎水面砌成三角形分水金刚墙,中孔拱顶迎水面正中嵌石雕虬龙头。桥面两侧置石护栏,栏高0.6米。桥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阿拉谷(今福海村)何氏族人出资修建,因倡导建桥之人名为“何福海”而取名“福海桥”。清光绪年间(1875~1908),以礼河洪水暴涨泛滥,桥被冲塌2孔,两岸行人只能用船摆渡。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时任广西梧州协统(诰授武显将军)的何氏族人何尔晟,慷慨倾囊,捐出俸饷,重修此桥。福海桥对研究清代以礼河水文资料、当地交通发展状况及桥梁建筑技艺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1986年12月,会泽县人民政府公布……[详细]
潇湘平坡墓群
  潇湘平坡墓群位于曲靖市麒麟区潇湘街道平坡社区平坡村民小组西南村子边缘。墓地地处潇湘河上游,地形以山地为主。1978年在墓地发现青铜器。1982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残存的土堆上发现大量残破陶片、五铢钱等。2001年11~12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曲靖市麒麟区文物管理所联合对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110平方米。发掘清理竖穴土坑墓204座(其中6座为近代墓、198座为青铜时代墓)、灰坑6个、火葬墓5座。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从土墩上部至底部皆有分布,且分布密集。大部分墓葬相互间均有叠压或打破关系,墓口多已被扰动,底部墓葬打破生土,未见封土堆墓葬。198座青铜时代墓葬中,具有腰坑的墓葬2座,异穴合葬墓4座,未成年人墓葬3座。墓葬均为小型墓葬。墓口一般长1.9~2.85米、宽0.5~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