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旅游

    河北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
      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坐落在唐县城北2公里处的钟鸣山下。1986年落成。占地面积45950平方米,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主体建筑分为“白求恩纪念馆”、“柯棣华纪念馆”和“纪念堂”。整个建筑气势宏伟,造型精美,为中国传统民族风格。两馆共展出珍贵历史图片300余幅,实物200多件。详细介绍了白求恩、柯棣华大夫光辉的一生,反映了两位国际主义战士的高尚情操、精湛医术、高度的责任心、满腔的工作热忱和无私奉献精神。建馆以来,来访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有-、王鹤寿、刘澜涛、杨成武、吕正操、-等;有来自加拿大、印度、日本、新西兰等十多个国家的国际友人。1997年纪念馆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年6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与唐县县城连为一体,可在县城食宿。城内有不同档次的宾……[详细]
    正定赵云庙
      赵云庙位于正定县县城内,1997年正式对外开放。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正定)人,三国名将,有“常胜将军”之称。赵云庙气势恢弘,占地12亩,总建筑面积积1500平方米。该庙采用仿明清古建筑结构,分为一进院、二进院。主要建筑有庙门、四义殿、五虎殿、君臣殿和顺平侯殿,基本保留和丰富了原庙的历史风貌,并与周围的隆兴寺、荣国府等著名景点相映相成。赵云庙为中外游客及赵云的海外后裔提供了一处瞻仰凭吊、游览观光的场所。据《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云:“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先主刘备赞赵云一身是胆。世称赵云常胜将军。谈三国者,无不论及长坂坡,救阿斗之故事。云之英明可谓妇孺皆知,子龙故里人士引以为容:后代先贤奉为神明,建庙祭祀,香火颇盛。一九九六年,正定县人民政府斥巨资将旧庙拆建重修,对外开放。重修……[详细]
    洪麟阁故居
      遵化市地北头村是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洪麟阁的家乡,也是1938年冀东抗日大暴-动-时他率部起义的基地。地北头村位于遵化市境南端,距县城30公里,是满、汉两族共同居住的村落。1902年洪麟阁诞生在村东一所三开间、三进深的普通宅院里。1985年9月,地北头镇党委政府投资50万元对洪麟阁故居进行修缮,于门外右侧树牌坊一面,上 书-“冀东抗联副司令员洪麟阁烈士故居。一九三八年抗日大暴-动-地北头起义地址”,用以表彰忠烈,激励后人,永志纪念。故居占地533平方米,拥有三间瓦房,二道门楼,第一道门楼前有一影壁。屋内青砖漫地,设有展厅,展有烈士遗物8件,展品30件。故居于2010年6月中旬向社会开放。洪麟阁原名洪占勋,又名洪冲霄,满族人。他从小博览群书,立下“纾国难,解民忧”的大志。1921年至1924年期……[详细]
    赵县古城墙遗址园
      赵县古城墙遗址园,是石家庄市唯一一处以古城墙保护为主题的公园。公园占地140亩,充分利用残存的古城墙和护城河,以古赵州十景中的“南畦稻熟”“洨川环翠”为主题展开设计。在公园建设中注重融入历史和文化元素,使文物保护与娱乐休闲相得益彰。城墙是中国古代城市传统防御设施。赵县(古称赵州)早在春秋时期,晋国于此设置棘蒲邑,此为古城之始。而后,朝代更易,战乱频仍,城垣设施愈筑愈固。至宋代,城垣轮廓初定。《光绪赵州志》载:“州城,土筑,建置莫考。基博二丈五尺,垣崇三丈二尺,周环十三里有奇,炮台六十有二,女墙崇五尺,加堞二千八百八十有一。东垣七百四十八丈,……南垣绳直四百九十六丈,门居丁未之间,西垣七百四十九丈,……北垣四百一十九丈,……壕阔十丈,深十尺,绕城四周,匝水汪洋。”整个城垣凡四门,……四门皆为重……[详细]
    王士珍旧居及王氏双节祠
      王士珍旧居王士珍是我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曾与段祺瑞、冯国璋并称为“北洋三杰”,时称“王龙、段虎、冯豹”。先后任晚清陆军大臣、民国初期的陆军总长、国务总理等职,并获德威上将军称号。王士珍与近代史上的众多历史事件紧密相关,曾以北洋元老的身份多次调停各系军阀之争,使北京免遭战争的灾难。1930年7月1日在北京病逝。王士珍旧居建于1912年,为民国时期北方典型的四合院。坐落在正定城内中山西路北侧,原分东、中、西三路,总占地10102平方米。现仅存中路,为两进四合院,前有小巧玲珑的垂花门,门上悬挂有王士珍自撰自书的对联:“求名求利只求己莫求人,惜衣惜食非惜财实惜福”,真实的表达了王士珍的处世态度。第一进四合院正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后单步廊式。其东西两侧留有过道,可直达后院。后院正房面阔七间,进深……[详细]
    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
      位于华北明珠、中国5A级旅游景区白洋淀的雁翎队纪念馆,近日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第三批省级爱国主义基地。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为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推动群众0国主义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激发河北广大干部群众的爱国热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引导全省人民坚定信心、凝聚力量,为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省而努力奋斗,河北省委、省政府研究决定,命名第三批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27处。其中,保定市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榜上有名。雁翎队纪念馆座落在白洋淀中心的白洋淀文化苑景区,建筑面积2566平方米,馆名是由曾率部驰骋冀中战场的开国上将吕正操在99岁高龄时亲笔题写的。它分设序厅、全面抗战的爆发与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侵华日军在白洋淀的暴行、雁翎队与水上游击战、端岗楼拔据点、惩处汉奸为民除害、喜迎……[详细]
    丁旺惨案烈士碑
      1982年11月13日,正定县人民政府公布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丁旺惨案烈士碑距县城13公里。原位于南楼乡丁旺村兴旺路与育才大街十字路口的西北角,2013年移至村北。碑为汉白玉石质,高4.5米。外建青砖碑亭一座,平顶,前檐置布瓦勾头滴水。碑首为透雕双龙戏珠,碑额正中阴刻楷书,正面为“为国捐躯”,背面为“虽死犹荣”。碑阳为七百余言的碑文,记载了13名烈士的功绩,碑阴刻烈士们的生平传略。1946年10月间,正定县二区武工队驻丁旺村。国民党匪军侦知后,于27日拂晓,调集正规军一个营和各据点地方-武装四百人配合,以15倍于我军的兵力包围了丁旺。武工队紧急部署,奋起应战,连续击退3次冲锋,毙敌30余人。敌人逼村民在前为其趟-,作活掩体。我方为避免误伤群众,被迫转入地道。敌军进村后,在叛徒指引下,排除……[详细]
    正定马家大院
      1982年11月13日,正定县人民政府公布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城内大十字街东行30米路北,清末民初建筑。据《马氏家谱》记载,正定马氏乃三国名将马援之后裔,明代自洪洞-县迁居真定府(今正定),世代以务农经商为业,到明末已是富甲一方的大户。据了解,现存较完整的马家大院是清末民初,马氏第十五代子孙马兆霖请山西五台县的工人设计施工建造的,在结构、造型上具有山西民居的特点。整座四合院布局严谨,做工考究,为正定城内典型的四合院式民居。马家大院原由五进四合院组成。现仅存三进四合院,南北纵深布置,总长70.5米,东、西宽13.65米,建筑皆为单檐硬山式灰瓦布顶。马家大院建筑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檐下柱顶石非常有特点,可分圆鼓式、荷叶墩式和八角式三种。圆鼓式柱础,就像一个个小型的常山战鼓,玲珑可爱;荷叶墩……[详细]
    付家村烈士碑
      1995年5月10日,正定县人民政府公布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楼乡付家村东南口。坐西面东,青石质,碑身高2.38米,宽0.85米,碑座高0.27米,1967年增建碑楼,高4.35米。碑首篆刻“民族英烈纪念”六个大字。碑文记述了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国民党军队溃退,日寇所到之处烧杀抢掠,百姓民不聊生。幸赖八路军到此,发动群众,建立民主政权,扩大抗日武装。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政军民团结一致,攻堡垒,克据点,救人民,救国土,敌寇胆寒,打开崭新局面,人民重见天日。八年抗战,共计“攻克碉堡二十余,光复国土三千方里,解放人民十万余,村庄百余个”。最著名的战斗,当属丰家庄、西寇村的残灭战,白店村的抗击战,南楼、许香的伏击战等,“痛击敌伪,斩获无数,战绩辉煌”。1945年正月,为了纪念这一带的抗日英……[详细]
    定兴县清真寺
      清真寺定兴县清真寺位于城内清真寺街路西(慈云阁西北)。占地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是回族人民聚会、节日和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该寺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名为清真义学。初建时在路东,后因地基小,民国三年(1914年)迁至现址。该寺在建筑造型上别具一格。前面是三个花瓣型高耸拱门,门顶上镶嵌着技艺精美的宗教图案装饰,正中为正门,西旁为边门,具有中国式的伊斯兰教特有的古老建筑风格。进门为宽敞明亮的过厅,是回民小型机会的地方。正点为高大的三歇山顶连为一体的五进大厅,门正中悬挂清同治四年(1865年)定兴知县德成所书“遵训无差”的匾额。纵观整个建筑布局合理,结构严谨,庄严雄伟,恢宏大方,给人以肃穆清雅之感。文革期间,寺内一些建筑遭破坏,设备及财物大部分毁失,回民宗教活动也被禁止。1982年,清真……[详细]
    反讨赤捐大示威集合点
      1982年11月13日,正定县人民政府公布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正定镇西南街,原府城隍庙门前的戏楼处。事情发生在1927年6月16日。当时摄于北伐军强大威力,驻河北的奉军即将退败的前夕,为搜刮民财,提出预收1928年钱粮,且每亩地附加“讨赤捐”2.5元。本来1927年上半年已预收了当年的钱粮,加之正定遭受雹灾,人民生活极端困苦。中共正定县委在省委解学海同志的直接领导下,根据广大群众反抗军阀、反抗苛捐杂税的强烈要求,决定借旧历五月十七日城隍庙的机会,发动群众抗交1928年“上忙”和“讨赤捐”的斗争。6月16日这天,组织发动了万余人,集结到事先规定的城隍庙前戏楼西北角的广场。正定县委书记尹玉峰作了简短的动员讲话后,情绪高昂的群众高举“反讨赤捐”的大幅标语,直奔县公署--。许多赶庙会的群众也……[详细]
    乐亭县西高烈士陵园
      乐亭县西高烈士陵园位于在王滩镇西高各庄村,距县城15公里,安葬着为乐亭解放英勇献身的30余名烈士,大多数为无名烈士。1948年秋,十三军分区会同乐亭人民政府,将武园内烈士陵园迁至此地,并修建了革命烈士纪念堂。近年来因年久失修,烈士塔及烈士墓多有损坏。2008年,乐亭县人民政府对烈士塔、烈士墓进行了重新修缮。修缮后的烈士陵园呈长方形,建筑占地面积650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2000平方米。分纪念塔和墓地两部分,塔身砖水泥结构,正面和北面分别刻有毛泽东同志题写的“死难烈士万岁!”,“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墓地分8行4列,整齐地排列,墓碑为整块黑色大理石,造型简洁大气,尽显庄严肃穆。2009年,乐亭县对西高烈士陵园进行了重修,修复了烈士纪念碑及烈士墓。烈士陵园自建成以来,每年清明节前后都有大批学生和……[详细]
    刘汉儒墓园
      清代刘汉儒的“都宪佳城”:清“都宪佳城”墓园位于县城北职教中心学校(主墓在职教操场),为清顺治年间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刘汉儒的石像生园区。南北千余米,东北向数百米。旧时,从南至北依次有守门石狮雕像(对)、石牌坊(书“都宪佳城”,四柱雕狮像)、望柱(对)、石虎(对)、石羊(对)、龟趺石碑(四通,并列式)、石马(两对,立式对称排列)、武将石像生(两对,对称排列)、刘汉儒墓(前有龟趺石碑、石供桌),墓两侧各一文官石像生,墓前有其四子之墓(每子墓前有石碑、石供桌)。当年刘汉儒为官多有建树,顺治三年辞官,康熙四年病卒,按一品官衔礼葬。昔时,刘汉儒墓园向西至冯张街村北,与其次子刘楗(康熙年间刑部尚书)墓园相通,建有“刘家道沟子”,渠水呈倒流状(东高西低),取兴旺显达之意。刘汉儒与刘楗墓均毁于1958年及19……[详细]
    刘傻子纪念塔
      1982年11月13日,正定县人民政府公布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正定县城西北16公里的曲阳桥乡高平村民兵斗争史展览馆院内,占地23平方米,塔坐南面北,汉白玉雕制。于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十二月刻立。塔身宽0.48米,高1.35米,台基、塔身、塔座、塔顶平面均为正方形,通高4.7米。正面刻“革命烈士纪念塔”,碑阴刻祭文,东面刻刘傻子、孙殿文2烈士传略,西面刻孙贞祥、周老南等15名烈士传略,塔顶有一持-立正的八路军塑像,塔座四周为民兵参战的汉白玉浮雕。抗日战争时期,高平村的村民和敌人进行了英勇的“地道战”等一系列抗日战争。“刘傻子”是本村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烈士代表。刘傻子,地道战中著名民兵战斗英雄。1916年生于河北正定县高平村,1940年任村游击小组长,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任村民……[详细]
    高平地道战遗址
      1982年11月13日,正定县人民政府公布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经风靡全国的电影《地道战》家喻户晓,而正定县曲阳桥乡高平村就是电影《地道战》的原型村庄。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曾两次到高平村调研,考察高平村的地道战遗址。抗日战争时期,高平村对日军进行了有名的地道战。从1942年冬到1943年秋,为更好的痛击日本侵略者,高平村民在民兵队长刘傻子的带领下,开始挖地道。全村共挖村内主干线3条,村外主干线3条,另有支线与各户相连,动土10万立方,全长30余里,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能攻能守的地道网。抗战时期,高平民兵以地道战、-战和灵活巧妙的战术与敌人开展了殊死斗争,历经大小战斗50余次,打败敌军多次进攻,成为晋察冀边区有名的“抗敌模范村”和“红色堡垒村”。1963年,正定遭受水患,高平村地道……[详细]
    府城隍庙遗址
      1982年11月13日,正定县人民政府公布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城内西南街。据记载,正定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坐北向南,中轴线上的建筑从南至北依次为戏楼、旱桥、牌楼、山门、正殿、后寝宫。其两侧是东西两庑和正殿左右的配房,以及后寝宫两翼的附属建筑。整组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布局严谨,主次分明,是集艺术、文化于一体的典型的中国道教庙宇殿堂布局。城隍庙从落成之日起即成为正定道教活动中心。自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始,府衙所设管理道教事务的官吏——道纪司都纪、副都纪,县衙所设道会司道会都住在城隍庙内,主持庙内和地方道务。遗憾的是,1966年城隍庙被视作“破四旧”的重点对象,神像被毁,庙宇被挪为他用。在20世纪80年代文物普查时,庙内仅存两座建筑,当时称前殿、后殿。现此两殿已……[详细]
    东臧村仰韶文化遗址
      东臧村仰韶文化遗址东臧村仰韶文化遗址位于清苑县城东偏北19.6公里处,西南距东臧村1000米,南距府河4000米。遗址长约280米,宽240米,高于周围1-1.9米,地面散存大小不等的灰土坑,埋有陶环、鹿角、兽骨、蚌壳等。遗址文化层厚1-1.5米,埋有大量的泥质陶片,陶片器形有壶、盆、瓮、钵等。出土的文物有石斧、石凿、杵头、磨棒等。大望亭仰韶文化遗址,位于县城东偏北16.3公里处,东南距大望亭500米,南距府河1.5公里。遗址长250米,宽200米,地势平坦。遗址地面上分布着大小不等的灰土坑。从灰土坑0土了磨光石斧、石棒、陶环、蚌壳、兽骨、鱼骨和彩陶片等,遗址文化层厚1-1.3米,埋有大量的陶片。具体位置:东臧村仰韶文化遗址位于清苑县城东偏北19.6公里处……[详细]
    容城县革命烈士纪念馆
      容城县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容城县城关镇上坡村村西,修建于1986年,是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狼牙山五壮士中容城籍烈士胡德林、胡福才和高家壕战斗中牺牲的八路军将士及自1926年容城县建立中国0组织以来,在历次战斗中牺牲的革命烈士们而建。纪念馆南侧为梯形,北侧为三角形,南北最长66米,东西最宽52米,面积2560平方米。内有展厅两座,碑亭三座,北后台烈士陵园全貌向南2米至围墙,向北房四间。东侧墙外是县城中心大街,南侧为胡同。西侧、北侧为居民区。保存完好。1987年8月,该纪念馆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馆内国旗旗杆为基点,向南17.7米至围墙,向北42米至围墙,向东24.7米至大门,向西28米至围墙。具体位置: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容城县城关镇上坡村村西……[详细]
    于辛庄烈士陵园
      于辛庄烈士陵园位于丰润区丰登坞镇于辛庄村东,占地面积344平方米。1941年6月5日,冀东军分区十二团直属部队和青英部队300余人,在于辛庄附近与日伪军遭遇,全体指战员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共有186名指战员壮烈牺牲。1955年,为纪念在这次战斗中牺牲的革命烈士,原丰润县政府在此处修建了烈士陵园。园内主要建筑是一座高2米的方亭,亭内立有一面石碑,碑上刻有“为国抗战光荣牺牲的革命烈士英灵永垂不朽”的碑文。石碑后面是一座大墓,安葬着186名烈士的忠骨。该陵园自建立以来,已成为当地干部群众和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1982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4月,被原丰润县委、县政府列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详细]
    陈阳庄城堡
      陈阳庄城堡位于容城县八于乡西陈阳庄街中。城墙层高2—3米,顶宽3米,底宽5米,东西长180米,南北宽74米,系夯土筑成,每层厚约14厘米,北距拒马河0.5公里。据《容城县志》、《宋史》载:西陈阳庄有一“堡子”,是宋代边境南境城堡,宋八王赵德芳墓在村南,此堡是驻守八王坟军队的所在地。宋时,宋辽以白沟河为界,辽不断向南骚扰,故筑城堡,以御北辽。此堡原名陈家堡,后简称“堡子”。与东南2公里的大张堡、南张堡等遥相呼应,四周均为居民房屋。1987年8月,该处被列为县级义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城堡东端为基点,向西180米至民房,东至街道,南北约174米,周长708米。具体位置:陈阳庄城堡位于容城县八于乡西陈阳庄街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