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旅游

    山西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新中国水土保持第一山--大泉山
      新中国水土保持第一山--大泉山年代为1955年,位于阳高县大白登镇大泉山村。大泉山地处阳高县城南部10公里处的大白登镇境内,地形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山下大泉山村因毛泽东批示而得名。大泉山共有8座大山、12条大沟、72条小沟,最高海拔为1031米,境内外地形复杂,山、沟、坡纵横交错,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大泉山不论是地质风貌、生态保护,还是人文条件和历史条件都潜在着旅游开发价值。大泉山总体规划原则是依据风景区的典型景观特征、游览观赏特点、资源类型、区位因素以及发展对策与功能,来选择确定旅游发展定位方向。景区以白登山、落凤山、凤凰山、大泉山等地自然边界线为主要参考依据,结合景区主要的建设及景区的开发现状,确定出景区的规划范围。景区面积为519.42公顷,项目建设分近期、中期、远期来完成,具体时间从2……[详细]
    五台山广化寺
      五台山广化寺,位于五台县台怀镇东庄村东南200米。坐北朝南,东西长103.81米,南北宽132.27米,占地面积为1.28万平方米。据清《五台县志》记载,建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现存建筑除文殊殿、大雄宝殿及耳殿为清代遗构,余皆为新建。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建有山门、天王殿、文殊殿和大雄宝殿,两侧为钟鼓楼、僧舍等,两侧又建有偏院,为五观堂、僧舍、塔、厕所等。大雄宝殿石砌台基,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单檐庑殿顶,四周围廊,七檩前后廊式构架,顶设方格平棊,前檐明、次间、后檐明间均设四扇六抹球扇门,殿内佛台新塑菩萨像4尊,寺内存有经幢5座,塔2座。1988年7月,五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五台山广仁寺(十方堂)
      五台山十方堂又称广仁寺,位于五台县台怀镇杨林村营坊自然村内。坐北朝南,东西长57米,南北宽101米,占地面积5757平方米。据寺内石碣记载,建于清道光九年(1829)。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曾拨款予以维修,除斋堂、居士楼为现代建筑外,余皆为清代遗构。三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建有山门、天王殿、献殿、大雄宝殿和如来殿(后殿),两侧为钟楼、鼓楼、配殿、斋堂及客房。大雄宝殿石砌台基,宽14.6米,深11.4米,高1.33米,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七檩前后廊式构架,顶设方格平棊,四周围廊,廊柱间设青石质栏杆、栏板,前檐明、次间均设四扇六抹球纹隔扇门,柱头两端设骑马雀替,上镂雕龙凤图案。殿内正中佛台塑三世佛,殿内存有明清佛像997尊,新佛像51尊。殿外槛墙共嵌蒙文功德碑137通,均为道光九年(18……[详细]
    五台山七佛寺
      五台山七佛寺,位于五台县台怀镇东庄村东约250米。坐东朝西,东西长80.71米,南北宽179.12米,占地面积为1.45万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清《五台县志》记载,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重建。现存七佛殿为清代遗构。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建有华严三圣殿、七佛殿,两侧为耳殿、配殿,近年来在主院北侧又新建韦驮殿、文殊殿、大雄宝殿、钟鼓楼和僧舍,南侧又新建七佛塔及偏院一座。七佛殿石砌台基,宽12.1米,深12.5米,高0.94米。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硬山顶,七檩前后廊式构架,前檐明间设四扇六抹隔扇门,次间为四扇隔扇窗。殿内佛台上一字排列新塑7尊。寺内存宋代陀罗尼经幢3座,明成化四年(1468)贴钟1口,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记事碑1通,蒙文碑2通。1988年7月,五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详细]
    善财洞
      五台山善财洞,位于五台县台怀镇杨林村营坊自然村东约400米。坐东朝西,东西长144.8米,南北宽163.3米,占地面积约2.37万平方米。据清《五台县志》记载,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光绪三十三年(1907)重修。现存建筑为清代建筑。四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建有牌坊、大门(山门)、垂花门、大雄宝殿和弥勒殿,两侧新建东西跨院、配殿及新建斋堂,北面新建居士楼、僧舍,弥勒殿后新建高塔。大雄宝殿石砌台基,宽15.5米,深11米,高1.36米,面宽五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五檩前廊式构架,顶设方格平棊,明、次间设四扇六抹格扇门,稍间为格扇窗。殿内佛台上供一佛二菩萨,两侧为十八罗汉新塑,共有佛像25尊。弥勒殿石砌台基,宽19.2米,深10.7米,高2.3米。面宽七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详细]
    五台山普寿寺
      普寿寺,位于五台县台怀镇东庄村中。坐北朝南,东西长255米,南北宽428米,占地面积10.9万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清凉山志》载,清代重修。现建筑均为重建。三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建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和法堂,两侧为钟楼、鼓楼及念佛堂、客堂、五观堂。寺内存金泰和二年(1202)残功德幢1座。1988年7月,五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神池毛泽东路居纪念馆
      毛泽东路居纪念馆位于县城文化馆内(时为中共神池县委驻地)。1948年4月5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周恩来及任弼时、徐特立等一行由晋绥边区出发,向河北省西柏坡行进时,经岢岚、五寨达于此,留宿一晚。听取县土地改革工作团土地改革和整党建党工作汇报。周恩来曾登西城观西海子。次日东去代县。1968年神池县革命委员会遂将毛泽东当年路居3间正房及办公桌椅、双人床原样陈设供人瞻仰。2006年县政府出资作了重新修缮,除原样保留毛泽东丰功伟绩馆外,增设了神池民俗馆。1948年4月5日下午5时许,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途中经过神池县城,当时的土改工作团团长郑林就把中央领导们安排在这座院落里。在这儿,周恩来发出了“努力发展生产、关心群众生活、组织好生产自救”的重要指导。4月6日早6时,毛泽东来到城西……[详细]
    东周文昌阁
      东周文昌阁位于襄垣县侯堡镇东周村东。坐东朝西,东西宽100米,南北长32米,占地面积约为3200平方米,六角三层楼阁式砖塔。通高约11米,据碑文记载,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同治六年(1867年)重修。塔基石砌,平面六边形,高1.3米,边长3.12米。塔身三层,每层檐部均设砖砌仿木斗拱,为三踩单翘,檐部各角施有套兽。一层正面辟方形门,并设上阁踏道,门额上题“文昌阁”三字;南面额题“水环抱”,北面额题“山拱翠”。二层正面辟门,门上砖砌匾额,上 书“奎光”;相邻两侧辟窗。三层除西面辟门外,其余各面均辟六边形小窗,镶嵌“文光射斗牛”砖砌文字窗棂。六角攒尖顶,宝珠式塔刹。1981年被襄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昌帝君为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文昌本星名,亦称文曲星……[详细]
    稷山三义庙
      稷山县西位村三义庙创建于元大德七年(1303年),其位于西位村北,三义庙坐北朝南,南北长50米,东西宽40米,现存古建献台、献殿、钟鼓楼和正殿。正殿五间,东西宽16.5米,南北长6米,高12米。属五檩四椽二架梁,五脊六兽砖木结构。在正殿里,有5尊或坐或立的彩塑像,正中间为刘备,右面是关羽,左面是张飞,左右两边分别还有伯王和观音。大殿内东墙上绘有刘、关、张三顾茅庐请诸葛:西墙上画有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整座庙宇宽敞高大,造型古朴厚重,烧制精巧的一些脊饰物仍然完好,柱础石上雕刻的各种吉祥兽也清晰可见,气势大大超过一般的村庙。在正殿两旁各有长宽为3米、高6米的0一座,东边为鼓楼,西边为钟楼。献殿东西宽16.5米,南北长4米,高10米。献殿过厅上端高悬着一块醒目的“三义庙”大牌匾,下面一副木质雕刻楹联,……[详细]
    千佛寺摩崖造像
      千佛寺摩崖造像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盂县肖家汇乡南兴道村的千佛山。千佛寺造像群是明代或明代以前的,虽在数量上不能和云冈石窟相比,但在朔州地区却是惟一的、时间延续最久、内容最丰富的一处造像。这一发现,填补了朔州地区摩崖造像群空白的历史,同时也为研究晋北地区石造像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北魏孝武帝永熙元年(532)山上曾建千佛寺,寺庙旁侧凿有大型壁龛3处,内有石雕造像总计1100余尊,营造年代自北魏永熙元年(532)始至唐开元(618)时期,长达200余年。民国盂县知事王昌所著《金石志》对此有所记载。现仅存壁龛一处,平面为长方形,无后室,举高米,阔宽8米,面积达40平方米,以营造塔状佛龛为主,故又称塔窟。其左面造像共21层。其中,上5层,每层均列16尊;正中央镌着象征皇帝的主佛……[详细]
    11、徘徊寺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徘徊寺
      徘徊寺,又名毗卢寺,是阳曲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阳曲县泥屯镇中兵村东南。据碑文记载: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清康熙五十五年(1763),乾隆四十八年(1783),道光二十六年(1864),光绪十三年(1887),均有过修葺。占地面积2007平方米。徘徊寺是供奉佛教尊主毗卢遮那(即中央摩诃毗卢遮那佛或称大日如来佛)的寺庙(印度语,意为光明普照的意思),故称为毗卢寺。毗卢寺在各地区分布很多,阳曲县泥屯镇的毗卢寺(又名徘徊寺),据说建于明代,距今已有700年的历史,经历代修葺,寺庙基本保存完好。寺院坐北朝南,建造在高约10米的土台上,占地面积1350平方米,现有殿堂共计30余间,均保存基本完好。外有护墙,可缓坡而上,山门为悬山式小式建筑,旁有钟鼓二楼,系砖砌楼阁式,下为券门,三面开窗,上建小……[详细]
    五台山观音洞(栖贤寺)
      通道终极,是山崖中腰的大岩洞和洞前的大殿。殿建3间,出檐翘扬。殿内主供八臂十一面观音,观音面部着白、红、绿、蓝等色,表示种种变化的法像。两侧还供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教祖师宗喀巴。殿后左侧有一小洞,传说这里是清康熙年间六世0-仓央嘉措避难-的地方。此外还有传说该寺中部岩畔的建筑是十三世0-的-所在。因此藏族佛教徒朝五台山,观音洞是必到之地。栖贤寺又称观音洞,位于南山寺北侧的栖贤谷口,距台怀镇约5公里。寺院建造在悬崖上,从崖底的下院开始,凿石为阶,在凸出的石壁上盖有亭子和殿堂僧舍。下院正面建有5间殿堂,当中一间为穿堂,接着便是岩壁下的短窄石阶通道,通道中段,外侧凸起的岩石上建有六角亭,称为观音亭,亭檐下的横枋上有三幅画,表现的都是观音显示真容拯救受到歹徒和猛兽威胁的凡人。中段傍岩壁筑7间殿堂……[详细]
    吴家岭吴家宅院
      吴家岭吴家宅院位于汾西县永安镇吴家岭村,时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占地面积653.76平方米。坐北面南,二进前后院布局,现存大门、、二门、正房、前院东西厢房、后院东西厢房。前院东、西厢房均为面阔三间,进深三椽。后院正房和东、西厢房均为二层楼阁式建筑,正房下层东西两侧均设有石梯可登上层,上下均砖窑5孔窑。吴家岭吴家宅院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因与吴家岭1号宅院、吴家岭2号宅院、吴家岭3号宅院、吴家岭门楼距离较近,合在一起划定)以吴家岭吴家宅院文物本体外墙为界,北向外延伸7米至道路北沿,以吴家岭吴家宅院文物本体外墙为界,东向外延伸27米,南向外延伸23米至道路南沿,以吴家岭村门楼文物本体为界,向西延伸30米。南北长约80米,东西长约195米,面积为13970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因与吴……[详细]
    代县极乐寺
      极乐寺,位于代县峨口镇上木角村南约2000米的狮子山中。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风格。依山而建,坐北向南,占地面积2923平方米。现仅存大殿基址和东西僧舍,余皆为新建。僧舍为石券窑洞结构。寺内现存清康熙十八年(1679)铁云板1块。2002年,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极乐寺,东邻繁峙县石佛寺,南与圭峰寺隔岭相望,西毗峨口白云寺,北连洪济寺。旧属繁峙县,1955年划归代县峨口镇。清朝同治年间,以生活简朴、学习刻苦、持戒精严而著称的清末民初、兼祧临济、曹洞二宗法脉的湖北钟祥籍宗门高僧清一禅师(1842-1916)到五台山朝礼文殊菩萨道场,发现这里山高路险,人迹少至,风景幽绝,适宜禅修,遂创建寺院,开单接众,一时极乐寺成为闻名遐迩的十方常住。该寺坐落在崇山……[详细]
    郭村堡佛庙
      郭村堡佛庙位于汾西县永安镇郭村堡村,时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建筑。占地面积671.69平方米。坐北面南,一进四合院布局。中轴线上建有戏台、正殿,两侧存东西配殿;戏台两侧建有耳室(砖窑各1孔);山门建于院东南。正殿和东西配殿均为二层楼阁式。正殿殿身一层砖窑3孔,二层砖窑5孔。郭村堡佛庙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因与郭村堡曹家宅院距离较近,合在一起划定)以文物本体外墙为界,东向外延伸至道路东沿,南、北各向外延伸20米至道路中心,西向外延伸30米至房屋外壁及道路中心,南北长约63米,东西长约187米,面积14228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因郭村堡元墓、郭村堡佛庙、郭村堡曹家宅院距离较近,合在一起划定)以郭村堡元墓保护范围为界,北向外延伸110米,西向外延伸100米,南向外延伸150米。以郭村堡……[详细]
    16、洪济寺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洪济寺
      洪济寺,位于代县峨口镇下木角村东。创建年代不详。据寺内碑载,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道光四年(1824)重修。坐北向南,占地面积3118平方米。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依次建有过殿(前为官老爷、后为地藏王)、大雄宝殿,两侧为东耳殿和东配殿。现存大雄宝殿为明代遗构,余皆为清代建筑。大雄宝殿石砌台基,基宽10.7米、深8.2米、高0.2米。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五檩无廊式构架,施斗栱五踩双昂,平身科一攒,前檐明、次间施四扇六抹格扇门,殿内两山及后墙施有彩绘壁画35.84平方米。过殿石砌台基,基宽10.55米、深12.15米、高0.1米。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七檩前后廊式构架,前檐明、次间施四扇六抹格扇门,后檐明、次间施格扇门窗,殿内两山施有彩绘壁画51.22平方米。寺内现存……[详细]
    沟堡玉皇庙
      沟堡玉皇庙位于汾西县团柏乡沟堡村,时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占地面积1089.3平方米。坐北面南,一进四合院布局。中轴线上现存戏台、正殿,两侧存东、西配殿,戏台两侧各建砖窑1孔,山门建在院东南。正殿殿身为砖窑5孔,东、西配殿均为砖窑3孔。沟堡玉皇庙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因与沟堡遗址等8处距离较近,合在一起划定)北以沟堡西遗址、沟堡遗址文物本体为界,向外延伸100米。东以沟堡遗址、沟堡墓地文物本体为界,向外延伸138米及沟堡村东沿,南以沟堡西遗址、沟堡墓地文物本体为界,向外延伸100米,西以沟堡西遗址文物本体为界,向外延伸100米,南北长约331米,东西长约1360米,面积568016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因与沟堡西遗址距离较近,合在一起划定)以保护范围为界,东、南、西、北各向外延……[详细]
    侯堡余粮寺
      侯堡余粮寺位于襄垣县侯堡镇侯堡村南。坐北朝南,东西宽29米,南北长44米,占地面积1276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主体结构为清代建筑。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山门、正殿,两侧为东西妆楼、东西廊房、东西配殿、东西耳殿。正殿建在1.2米高青石台基上,单檐硬山顶,面宽三间,七檩前廊式,三踩单翘斗拱,前廊柱为沙石质。1981年被襄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相传余粮寺正殿之下有罗成洞,内有罗成盔甲,有石门-,石门上 书:“要想石门开,除非本人来。”据说日军侵略中国时曾盗此洞,石门打开后冒出一股青烟,洞深不可测,日军一无所获,遂罢。后人为了保护此洞,将洞填实。传说罗成是隋朝第七条好汉,后归唐,在与后汉王刘黑闼及其部下元帅苏定方交战时,陷马淤泥河,被乱箭射死。当地人为了纪念他,在淤泥河畔的“……[详细]
    五台山明月池
      五台山明月池,也称观海寺,位于五台县台怀镇黄土咀村北约1600米。坐北朝南,东西长62米,南北宽41米,占地面积为2542平方米。据明《清凉山志》载,始建于北宋。明成化年间(1465——1487)、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重修。除东偏院、木牌楼为新建外,余皆为清代遗构。 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建有木牌楼、天王殿和金刚殿(金刚密迹殿),两侧为便门、配殿,东侧设跨院一所。金刚殿石砌台基,宽13.35米,深9.8米,高0.84米,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前重檐后单檐硬山顶。六檩前廊式构架,前檐上下层斗栱一斗二升交麻叶,明、次间均设四扇六抹斜方格扇门。殿内佛台后排塑密迹金刚,前排塑三世佛,两山佛台为十八罗汉。另天王殿内塑弥勒像及四大天王像等6尊。寺内存明清维修碑3通,近年曾予修葺。1988年7月,五……[详细]
    五台山海会庵
      五台山海会庵,位于五台县金岗库乡金岗库村西北约1500米。坐北朝南,东西长64.61米,南北宽60.45米,占地面积3905.67米,创建年代不详。 清光绪十年(1904)重建,民国初年重修。现存建筑为清代建筑。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建有山门(天王殿)、观音殿和大雄宝殿,两侧为钟楼、鼓楼、耳殿及配殿。除念佛堂与西南角库房外,余下的建筑皆为清代遗构。大雄宝殿石砌台基,宽19.35米,深10.4米,高1.1米,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单檐硬山顶。七檩前后廊式构架,檐柱间雀替浮雕二龙戏珠及双凤朝阳图,明、次间设四扇六抹雪花纹、梅华纹、回环纹格扇门。殿顶明间辟斗八藻井,两山墙工笔重彩绘佛本生故事,总面积42平方米。殿内正中佛台上塑三世佛及二胁侍,两山塑汉白玉十八罗汉。庙内存清代石狮2只。1988年7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