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旅游

福建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1、龙岩龙硿洞 AAAA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岩龙硿洞
  福建省龙岩市龙崆洞风景名胜区,地处武夷山脉南段,位于龙岩市新罗区境内,距龙岩市区48公里,距漳平市区26公里。是福建省省级风景名胜区。这里群山环抱,流水淙淙,景色秀丽,风物宜人,有着丰富的山林景观和复杂独特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区面积10平方公里,其核心景点龙崆洞,形成于三亿年前的古生代,是海洋经三次地壳运动和间歇演变而成,为现已探明的我国特大溶洞之一。洞内空间宏敞,有8个大厅,16个支洞,二千余米游程,5.4万平方米,分上、中、下三层,层层叠叠,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游于洞中,如身处迷宫。奇异绚丽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石灰石华物发育完整,石幔、石花、云盆比比皆是,更有不可多得的洞中暗河,时隐时现,时聚时散,为这座唐代已被发现的古洞增添了许多幽趣。洞口地处山坳,四周山石嶙峋,林木茂密,时至秋日枫林……[详细]
虎邱洪恩岩风景区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近日有幸陪伴几位记者朋友,前往名声鹊起的安溪虎邱洪恩岩风景区,领略一方水土造就,别具一格的山水风情。景区距厦漳泉各80公里,省道207线穿越镇区,距安溪县城仅有20多公里。我们的汽车从安溪县政府大院门口出发,沿着笔直宽阔的大同路,一路撒欢,穿越官桥境内,直达虎邱腹地,在镇政府一番品茶闻香之后,大家兴致勃勃,先去了“虎邱两岩”之一的骑虎岩。乘兴而去,兴尽而归。用过午餐,日头愈发狠,阳光渐毒辣,大家迫不及待要躲进此行的终点站——洪恩圣境,到山上享受清凉的山水韵味。圭峰突起现佛光大凡进入崭新地域,无非就是观山、赏水、品人文。洪恩圣地的群山,给人第一印象颇为别致,进入景区谷地,这种感觉就开始弥漫在渐趋柔和的空气中,扑面而来。路随岸走,像挺起胸膛一样,山势渐高。我们的车泊在一小片……[详细]
3、东岳寺 AAA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岳寺
  原名东岳行宫,位于安溪县治北郊风山山麓,是国家AAA级风景名胜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无考,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由邑令李铸重建。寺分前后两殿,依山而建,高低相次。现存建筑为清代康、乾间(1662一1795年)遗物。还有池头宫、集贤堂、莲花池、檀樾祠、释子寺(即僧房)、万善堂等。寺后有晦翁亭,寺前左右峙立牌楼式石坊。东岳寺景色幽雅,北背凤山,南面清溪,笔架三峰拱秀。俯览城郭,烟火云蒸;仰观山峰,晨夕霞蔚。由于东岳寺地处风山胜境,古来多有名人涉足于此,留下诸多题咏和文物古迹,现寺中乃悬挂有明书法家张瑞图亲题“风麓古刹”、“慧光普照”二匾。南宋理学家朱熹登临观赏,到此标题“凤麓春阴”,名列古代“安溪八景”之首。……[详细]
蓬壶百丈岩
  蓬壶百丈岩位于永春县蓬壶镇境内的白鹳山脉南端。山峰称马德山,峰巅的寺庙俗称马氏、马寺。因其一峰独耸,寺前有五彩巨石,酷似向天烛火,因而亦称百丈岩,相传为马氏仙姑修道坐化之所。寺庙初建于宋代,主奉马氏女,俗称马氏仙妈。百丈岩地理位置独特,山势险峻,登临俯察,有如九天揽胜。放眼远眺,村烟点点,桃溪蜿蜒,令人心旷神怡,素有“小泰山”之誉。景区内主要景点有百丈梯田、千年古柏、慈峰毓秀、向天烛、掏0、公主殿、中殿、前殿、揽胜亭台及蜡像馆等。历代以来,许多游客善信不远千里到百丈岩,或揽胜吟咏,或向仙妈拈香许愿,或占梦祈福,以求事业有成,平安康泰。民间流传着许多祈求仙梦并得到验证的故事。每年中秋佳节是朝圣的高峰期,至时,海内外游客蜂拥而至,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许多游客拈香求梦,席地而眠,希望得个吉祥好梦;……[详细]
三朱革命斗争纪念碑
  三朱革命斗争纪念碑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前黄镇三朱村后宅自然村后的北才穴山上。惠安县人民政府1990年立。碑高7.1米,碑体为白色花岗岩方柱。碑正面镌刻原交通部部长彭德清同志题写的碑名“三朱革命斗争纪念碑”,背面镌刻介绍三朱革命斗争的碑文。三朱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大革命时期起,就参加--和农-动,而后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始终坚持革命,战斗不息。三朱村是“红旗不倒”的革命基点村,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惠安县党组织的驻地和活动中心,是闽中地委地下交通站的所在地,是党领导的许多重大斗争和运动的主要发起地。1926年11月,北阀军攻占惠安,国民革命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在惠安县城读书的朱汉膺毅然投身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斗争,到三朱、前黄、山腰一带组织农民协会。1927……[详细]
黄檗山万福寺
  唐贞元五年(西元789年),莆田人正干从六祖慧能处学禅得法回闽,师父临别赠语“遇苦即止”。正干路经黄檗山,见山川灵秀,因悟“黄檗味苦”,便开山结茅,募缘建寺,名“般若堂”。贞元八年(西元792年),又于堂之东向增辟院落,禅寺粗具规模,朝廷赐名为“建福禅寺”,俗称“黄檗寺”。唐德宗时(西元779-805年),赐额为“万福禅寺”。寺成数十年,剃度一僧希运。希运后得百丈山怀海禅师衣钵,成就一代名僧。开成年间,希运住持宜丰鹫峰,将鹫峰改名为黄檗山,以纪念福清黄檗山,故此后有“天下两黄檗”之说。苏辙、黄庭坚、王应麟、赵师秀、刘克庄等著名文学家先后来到宜丰黄檗山,并留下了许多诗赞为后世所传诵。后希运弟子义玄创建临济宗。明中叶,万福寺毁于兵燹。崇祯十年(西元1637年),僧隐元修复,成为三进五殿的大寺,当……[详细]
吴敦仁烈士墓和纪念碑
  吴敦仁烈士墓和纪念碑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涂岭镇林角村。吴敦仁,生于1906年,涂岭林角村人。1921年秋,考入集美学校师范部,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1926年2月,参加共产党员王德彰、吴国珍领导的由多位进步学生组成的“集美同学回乡宣传队”,到惠安城关及山腰、坝头、大前黄、割山和涂岭等区乡开展反帝反封建的宣传活动。10月,随中共厦门特支、共青团厦门干事会和厦门大学党支部指派的王德彰、柯联定、吴国珍等人,回到惠安,筹备迎接国民革命军光复惠安。11月25日,北伐军进入惠安城,他和同志们一起举行军民祝捷联欢大会,组织演讲、--、演文明戏活动,反对--污史、土豪劣绅和封建会道门,开展减租减债运动。1926年12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惠安县第一个支部——惠安支部的一名党员。192……[详细]
罗源圣水寺
  圣水寺位于罗源县城南郊的莲花山腰,进深三楹,依山而筑,渐次升高,沿中轴线为山门、天王殿、莲池、钟鼓楼、大雄宝殿、法堂,大殿左侧为栖云洞,右侧为门房和香积厨。首进天王殿,三开间硬山顶,两边封火山墙。殿后有“泻露池”,即莲池,泉水从石壁涌出,池中栽种荷花,旁有题刻“清池皓月”。“莲峰月色”为罗源八景之首。第二进为大雄宝殿,单檐悬山顶,面宽五间,中央三间凹入为前廊。殿前两侧为钟鼓楼,殿旁边有客堂,为朱熹客居传学处,手书“南石古道”至今仍在,也称“文公书院”,“书室清幽”亦为罗源八景之一。客堂边隔拱形小石桥便是栖云洞。该洞为天然石洞,高约三米,口窄内宽,有许多不同朝代的题刻。洞内供奉观音及十八罗汉像,佛台上有石刻云:“住山比丘正心,谨募檀那壹拾玖位,各人舍钱七贯,制造观世音菩萨乙尊,并住世罗汉台拾捌……[详细]
中共福建省委旧址——德化水口坂里
  中共福建省委旧址(坂里)位于德化县水口镇昆坂村。中共福建省委旧址(坂里)陈列馆,主馆内容主要反映的是省委机关南迁坂里的历史事件。1943年秋,国民党顽固派加紧对闽北地区的进攻,时在闽北的中共福建省委面临的形势日益恶化,机关活动非常困难,为了打开局面,摆脱困境,中共福建省委遵照党中央关于“隐蔽精干”的重要指示,做出了省委机关南迁坂里的战略决策。坂里地处德化县与仙游、永泰三县交界处,山高林密,是一个比较偏僻的自然村落,这里民风纯朴,有着较好的群众基础。中共省委机关在打通了地下交通线,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上,于1944年3月,省委机关和闽中特委机关陆续由永泰青溪转移到德化坂里牛寮沟。5月初,省委主力武装“顽强支队”30多人,在闽江特委书记黄扆禹、省委常委左丰美、省委纵队队长叶良运率领下,经古田、渡闽……[详细]
中共闽浙赣省委太平山联络总站旧址
  中共闽浙赣省委太平山联络总站旧址位于福州市台江区太平山山仔里16号。1944年,为贯彻中共华中局关于“掩蔽精干、积聚力量、等待时机”的方针,坚持武装斗争和白区工作相结合的原则,中共福建省委和中共闽江工委决定在福州设立地下交通联络站,加强与各地委的联络。经过周密考察,最终选择了在省委机关负责电台工作的高振洋胞兄高振云的潭尾街同和杂货行作为据点。省委先后派出苏华、饶刚生、陈德义、魏雪馨、陈辉明等人来福州负责联络和开展城市工作。1946年上半年,发展了宋子云、高振诚加入组织。不久,由于对敌斗争的需要,联络总站移至宋、高的家乡太平山(山仔里)。此后,太平山(包括潭尾街、山仔里)交通联络总站成为党在恢复城市工作时期接待和掩护省委、地委主要领导干部的来往、住宿,并负责他们保密保卫的常设机构。联络总站建立……[详细]
闽江南岸炮台
  闽江南岸炮台位于闽江口猴屿乡象屿村南雁山古寨与过屿山之间,与亭江南般村北岸炮台对峙,扼闽江下游之“咽喉”,为军事塞。因位于象屿村附近,故民间也有称为象屿炮台者。南岸炮台是个大兵营。它像只半弯牛角,小头在过屿山洞口,大头在南岸山大溪边至泰山宫左前侧山包(古寨),两头直线距离近千米。兵营布局齐整,有主炮台、前沿炮台、弹药库、练兵场、烟墩(烽火台)、指挥所、士兵区、家属区等相关设施。主炮台在南雁山左侧。这里筑有3米多高、2米厚、100米长的巨型炮台,安放大小炮4门。周围辟以大埕,俗称跑马场,为士兵出操和火炮训练场。右侧山边是弹药库、休息所等。前沿炮台共有两处。一在南雁山麓右侧江边石崖上,掩体凹字形,半地穴式,长10米,宽5米,深4米。前挡墙厚度4-6米,炮洞高1.5米,宽0.9米,安放四门小炮,从……[详细]
12、留安塔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留安塔
  留安塔留安塔位于永春县桃城镇留安村双鱼山上,原名仙洞塔。原有两座,一文明塔,一文峰塔,统称留安塔。据说永春地居网穴,其先人为了保护宝穴而建留安塔以镇锁网穴的龙脉,以防被歹徒作法暗算或超度走散。塔为八角七层素面空心密檐钻尖石塔,塔身全部为花岗岩条石砌成,夹以钢筋混凝土柱,全高25米,每层饰以斗拱,仰托上层,层层出檐,桔红色琉璃瓦与浅灰色花岗岩形成强烈反差,四周衬拥绿树,显得格外雅丽而雄伟,成为今日永春标志性建筑。……[详细]
沙京龙泉寺
  龙泉寺在鹤上镇沙京莲花山麓,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重修、扩建,重建和新建大雄宝殿、天王殿、山门、法堂、钟鼓楼、达摩祖师堂、藏经楼、斋堂、放生池、观音堂等。前殿单檐悬山顶,大殿垂檐歇山式,均为木构,殿内竖立12根双人合抱的石柱,柱础、础盘保留唐代构件;屋顶部分保持清代重建时的原貌。寺周层岩叠石,风景幽美,还有“流米佛”、“中丞石”、“龙井”等古迹,并保存有许多古代名人题刻。原名西山寺,《淳熙三山志》龙泉院条目载:「时有僧师邑人曰怀海,甚谨,一日令浣巾,久之,师语诘其由,曰:「适见青黄二龙戏井中」。仍以钵往贮,以示师。师心异之,因令游方,後果於百丈开山着丛林规式,盛行於世。咸通中尝录所受业及见龙之由奏之,仍赐今额。朝梁承圣三年(西元554年)始建,原名西山寺。唐大历二年(西……[详细]
14、康山庙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康山庙
  康山庙位于福州市东郊康山顶,从桂香街沿康山路上康山向南到底就是。现存建筑包括戏台、大殿和后殿,始建于道光年间,光绪年间重修,1941年戏台改建。1998年该庙被列入晋安区文物保护单位,但是现在已经破败不堪。乾隆版《福州府志》:康山庙在易俗里。神姓赵,名时畴,宋金紫光禄大夫宾之孙也,元泰定间卒,人庙祀之。《榕城考古略》:康山灵树庙在易俗里,俗称泰山庙。神赵姓,名时畴,宋金紫光禄大夫宾之孙也。元泰定间卒,郡人立庙祀之。里有乔木甚著灵,近为巫觋之徒,创立牛头犬头愿名目,祷解者踵接,庙遂为淫祀之所,官虽禁之,不止也。以上是地方旧志对于康山庙的记载。据此,康山庙奉祀赵时畴,但是后来和东岳信仰相融合。而另一些资料则比较符合现状清工部尚书、国史馆总编廖鸿荃撰写《康山帅庙序》:“榕城之东有康山庙焉,中奉五帅……[详细]
台屿陈东忠烈祠
  台屿陈东忠烈祠陈东忠烈祠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台屿村,是福建唯一的供祀宋代民族英烈陈东(神号正一陈真君)的祠庙,为前后三进纵深六十米的传统乡村祠庙式建筑。2015年1月公布为仓山区文物保护单位。现存的陈东忠烈祠,建于台屿村台山西麓,颇具规模。祠庙为前后三进纵深六十米的传统乡村祠庙式古建筑,古朴壮丽。正门墙上石刻直碑“陈东忠烈祠”,横碑“台山文殊庙”。首进为戏台厅,戏台正中悬着“曲谱阳春”金字横匾。两边柱联为民国时台屿一位才气横溢的塾师撰写,文采华丽,意境深远,如“方寸地盘幻出大千世界,须臾戏剧判成凡百忠奸”、“檀板声中合座连翩群屐,梨园香里众仙同咏霓裳”等,堪称中国戏剧联句中的佳品。戏台正上方的圆形藻井,规格宏大,构造精巧,为福州地区现存的规格最大、艺术价值最高的古藻井之一。藻井直径5.2米……[详细]
红军第108团旧址
  红军第108团旧址位于莆田市仙游县钟山镇麦斜村麦斜岩。1930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207团在莆田建立后,中共仙游县委也开始走上创建红军队伍的道路。同年9月,中共仙游临时县委通过多种渠道,筹集了10多支长-,组建了一支红军游击队。10月,游击队决定利用善化民防团团长大宴土豪劣绅之机袭击善化民团总部,夺取-支弹药,此役,游击队击毙团丁4人,击伤3人,缴-20余支,-千余发。战斗胜利结束后,游击队向群众作革命宣传,并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布告。随后,游击队撤离到兴太山区麦斜岩山腰上的麦斜岩寺,宣告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108团,由黄英任团长,林植任政委,并决定以麦斜岩为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以便同莆田的广业、常太根据地连成一片。红军第108团的成立,使仙游自建党以来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武装,在仙游……[详细]
外坑乡苏维埃政府旧址
  外坑乡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新县镇外坑村塘后小组。1930年2月,中共福建省委提出“造成泉属、莆田的赤色区域”的斗争任务,对莆田地区的革命斗争寄予厚望。6月,福建省委派军事干部黄琬到莆田开展工作,创建红军队伍。同年10月,中共福建省委派邓子恢到莆田,在澳柄建立中共莆属特委,领导开展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由于澳柄乡地处交通要道,当地-势力基础雄厚,使斗争屡次受挫。中共莆属特委决定把土地革命试点和红军据点由澳柄乡转移到外坑乡。中共莆属特委成立时,适逢惠安暴-动-失败,中共泉州特行委被敌破坏,省委决定把原拟调惠安的闽西红军团长张威和参谋长汤军等一批军事干部派往莆田,培养红军军事指挥干部,并把惠安县划归中共莆属特委领导。为此,邓子恢决定把红军第207团改编为福建红军游击队第2支队,同时成立……[详细]
红军攻克罗源城纪念碑、纪念墙
  红军攻克罗源城纪念碑、纪念墙位于罗源县革命烈士陵园内。纪念碑于1984年建立,碑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叶飞题写。纪念碑为花岗石体,南面刻碑文,顶为红旗造型,东面和西面上部有红旗、五星造型。高约25米,花岗岩石基座。纪念墙为花岗岩石主体,高3米,长10米。中间嵌8块长50厘米宽80厘米的青禄石浮雕。纪念墙于2009年建立,以文字说明的形式,生动地再现了1934年8月14日红军解放罗源城的历史画-卷。文字共分成9个部分,分别是:前言、战前会议、侦探敌情、西门开战、突破南门、主攻北门、全城解放、威震敌营、影响巨大,还配有攻打罗源城战斗经-过要图。文字记述的主要战斗经-过如下:1934年8月上旬,以寻淮洲、乐少华、粟裕、刘英等同志率领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由赣入闽。12日,先遣队进抵距离罗源城……[详细]
洪恩灵济宫
  据史书记载,永乐重建的洪恩灵济宫自金鳌山下沿山势建到山顶,计有三重门、六座宫殿,以及法堂、道房、钟鼓楼、御碑亭、牌坊、客舍等大小建筑两百余间,四周建有宫墙环绕,整座建筑金碧辉煌,仿佛帝王宫殿,故其大门楹联写道:“欲观北京皇帝殿,先看青铺灵济宫”。北平的灵济行宫则与此相仿,占地九百七十四亩,有八座大殿,三百五十间房屋,规模堪比皇宫。现存的灵济宫为1988年重建,建筑面积约有2460平方米,由山门、御碑亭、庙堂等组成。山门朝西,两层青砖砌筑,三段式歇山顶,上 书--“金鳌门”。山门内为前院,院南侧保留有明代御碑亭,平面方形,面阔三间,边长8.89米,高9.80米,覆莲柱础,抬梁斗拱。上为重檐攒尖顶,顶面处密铺望板,角嵴置兽吻。亭中立有「御制洪恩灵济宫碑」,为石灰岩质,通高6.20米,宽2.06米……[详细]
青年会地下秘密交通站旧址
  青年会地下秘密交通站旧址位于福州市台江区江滨西大道357号。1910年,62岁的闽籍爱国侨领黄乃裳接任福州基督教青年会会长后,为让青年会成员有个固定的活动会所,便于联络各界人士,黄乃裳亲自捐款45000元以购置地皮,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捐资12万美元,用于建筑费用,于民国5年(公元1916年)在台江苍霞洲选址建造成福州基督教青年会所。会所大楼濒临闽江万寿桥畔,规模宏大,气派非凡,曾是福州近代最早、最大的一座综合大楼。抗战胜利后,中共福建省委在该会所401号房美国新闻处驻榕特派员办公室设立了地下秘密交通站,成立了特别支部,支部书记由福州市委书记孙道华兼任,成员有傅孙焕、陈文相、蔡龙同。在青年会401、403房住过的有闽浙赣区党委书记曾镜冰等。1948年下半年,中共中央社会部福建负责人谢筱迪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