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旅游

广东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1、珠玑古巷 AAAA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珠玑古巷
  珠玑巷位于南雄市北9公里的沙水村,原名敬宗巷。据传唐敬宗宝历年间,敬宗巷孝义门人张昌,七世同堂,朝庭闻其孝义,特赐与珠玑绦环,为避敬宗庙讳,就将敬宗巷改名珠玑巷。珠玑巷全长1500米,南起驷马桥,北至凤凰桥,路面用鹅卵石砌成,宽约3---4米,古驿道穿巷而过,巷内南、中、北三座门楼为清初所建。南门内约二十米处有一座元代古塔,叫胡妃塔(建于公元1350年),塔旁有一古井,传说当年胡妃就投进自尽于此。关于胡妃,宋史有一段记载:胡妃原是南宋度宗皇帝的妃子,因遭当朝宰相贾似道陷害,被令出宫为尼。后胡妃逃出寺庙,四处流浪,在杭州被运粮到这里的南雄珠玑巷富商黄贮万搭救带回。纳为妾。不料此事被家仆告发,朝廷乃派兵前来围剿,于是珠玑巷连同周围数十里的民众纷纷逃离家园,大举南迁;而胡妃自感连累大家,就投井自尽……[详细]
白莲洞公园
  白莲洞又称鲤鱼嘴,位于吉大官村以北,为板障山东南麓山谷,因“古有僧人隐迹于此,遍种白莲”而得名,建于清乾隆年间。该处山清水秀,怪石嶙峋,石叠石,洞串洞,还建有凉亭、石凳、烧烤场,景色迷人。其洞穴堆积层中曾出土动物骨化石,牙齿化石和石器、石制装饰、原始夹砂陶片等文化遗物。白莲洞公园相传建于清朝乾隆间,是一座位于珠海市中心的开放式公园,环境优雅宜人,它隐匿在树林茂盛的板障山东南麓的山谷中,因“古有僧人隐迹于此,遍种白莲”而得名。园中怪石嶙峋,山洞环环相扣,丘陵湖泊此起彼伏,颇有野趣。交通乘2、12、25、40、60、69、206路可达。地址: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类型:洞穴城市公园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电话:0756-3331387开放时间:8:30-18:00……[详细]
北山古寺
  阳山北山古寺坐落在贤令山麓,坐北向南,因山构筑,占地十多亩,飞檐翘角,体态堂皇。周围群山相抱,树木葱笼;寺前禹门叠浪,馨泻而下;寺内花木丛生,环境幽美,为本县寺庙之冠。北山古寺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之后历代屡经增修。寺原为四楹大院,首楹右为郑仙翁祠,左为韩大仙祠,中为大门,横眉上刻“北山古寺”四字,一双石狮雄居山门左右。门内设放生池,清撤的九曲水,从寺后“古洞韵泉”处徐徐而注;池上筑金水桥,过桥即为二楹的元帝殿,殿右为三元祠,左为七贤祠,祠内墙嵌有宋书法家米蒂草书:“且看山斋”等唐宋明清的八件碑刻,笔意精劲,世所罕见。三楹右为文昌祠,中为观音阁,左为读书松桂林,墙壁上嵌有清阳山令萧炳埅韩愈真迹:“鸢飞鱼跃”等碑刻,并存放着宋文天祥手书:“忠孝廉节”。清阳山令符翕手书《谒……[详细]
南亩镇鱼鲜村红军标语、漫画
  南亩镇鱼鲜村红军标语、漫画 (一)保存在南雄县南亩镇鱼鲜村王瑞东住屋楼上。写于1932年夏“水口战役”之后。标语有两条。其一长1.3米、宽0.90米,字大8×6厘米。内容是: 粤军弟兄是工农出身不要替军阀-工农! 粤军弟兄暴-动起来拖枪来当红军! 欢迎粤军弟兄来当红军! 粤军弟兄要使家里老母有饭吃,只有暴-动起来! 医治白军伤病员! 优先待白军俘虏兵! 其二长1米、宽0.90米,字大8×10厘米。内容是: 农民打土豪分田地 消灭广东敌人 打倒一切帝国主义 反对第二次世界大战 消灭地主武装 红军I45甲A 该楼壁还存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出兵东三省,反对帝国主义进攻苏联。”、“打倒国民党政府,建立苏维埃政府,反对拉夫”等标语,据当地老人回忆说,红军只去过南亩一次,时间是1932年夏“水口战役”……[详细]
增城正果寺
  正果寺又名佛爷寺,在荔城镇东北部十三公里,正果镇北缘瑞山之右,与正果一中吡邻相隔。寺为供奉宾公生佛(又名牛仔佛)而建。宾道者金牛都(今正果番峰村)人。生秉异质,早悟禅宗,自少出家削发于明山寺。南宋皇祐元年(一0四九年)坐化于瑞士石藤箩之中,真人肉身圆寂,僧徒遂以肉身装塑建寺祀之。传说:“焚香礼拜,烟从今之正果寺冒出,究其缘由,烟从龙口入,顺其道而由尾出,谓之瑞龙降佛地,遂于宋庆元三年徒寺于瑞山之右,取名”正果寺“。成佛岩的正因寺是龙之首,今之正果寺为龙尾,次乃前因后果之征兆。宾公生佛生平济世扶危,御灾捍患,慧观缘起,志修行,功德0,修成正果。可谓先有其人,后成其佛,先有宾公生佛,后建正果寺。寺靠增江上游,龙门下,僻万山舟车不辏之中,引龙门之水为功德水,植瑞山之林为坻圆,人杰地零,植此建圩,取……[详细]
崖山祠
  崖山祠,是纪念南宋杨太后及其君臣的地方。厓山祠共有牌坊、慈元殿、三忠祠、正气亭、义士祠、诗碑廊、望崖亭等11座建筑物,占地面积达78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多平方米。厓山祠庙建筑群,记录了宋朝君臣忠心保国的浩然正气,500多年来,众多的大臣官宦来此瞻仰圣贤和缅怀忠烈,吸引了文人雅士来此访史凭吊和直抒胸臆。崖山祠北靠崖山,南眺崖门,依山而建。占地1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正门牌坊上崖山祠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是陈白沙用茅龙笔书写的,祠内设有崖山史迹陈列馆、慈元庙、三忠祠、义士祠、杨太后寝宫、白鹇亭、望崖楼等十六处建筑,祠、庙为宫殿式构筑,朱墙、黄琉璃瓦、歇山顶,富丽堂皇。祠内绿树成荫,古朴庄重。国母殿又称“慈元庙”原叫全节庙,是江门市新会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筑面积1600平……[详细]
梅岭镇红军标语、歌谣
  梅岭镇红军标语、歌谣(一)保存在南雄梅岭镇梅关街尾头村公厅墙壁上。高1.1米,宽2.3米,字方大10×15厘米,据调查分析,该标语写于1932年夏。内容是:建立苏维埃政府推翻国民党政府组织工农赤卫军消灭豪绅靖卫团亲爱的工友们自动的团结起来加入工农的武装消灭豪绅地主的武装参加到战场上去消灭赣南的白军活捉余汉谋红天星丙、青年一组制另一条是:红军不杀敌方投诚官兵(六)红军四军拥护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二)保存在南雄县梅岭镇中站村陈福林住屋楼壁。标语有二条。一为“红军不杀敌方投城官兵”,黑墨字,全长6米,字大55×60厘米,末尾编号六,署名是“红军四军”。另一条为“拥护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红色油墨字,全长6.6米,字大55×70厘米,末尾署名无法辨认。(三)保存在南雄梅岭镇角湾村。其中第一条《调十……[详细]
海山隆福寺
  饶平县海山镇石头村之东、上港村之西南,海山镇(岛)烟楼山麓的隆福寺,创自1千多年前的晋朝(265—420),为志书所载潮汕最早创建之寺庵。历经多次兴废。已于1986年至1994年由释光辉法师主持重修,规模宏伟,庄严壮观,1988年10月21日被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被登记开放。它处于古称“蓬莱”之海山,又是在宋代由僧把香火传至附近隔海(现已陆路相通)的古称“瀛州”之汫洲镇永福寺,故两寺被称为“瀛蓬双福寺”。隆福寺,在信宁都汫洲堡黄芒山,晋时建,宋时废圮,近有耆民陈萃吾同住持僧开一募缘重建,以为讲经之所。于其地掘和铜像三尊,今在寺中,高2尺余,是北帝像也。为饶平县最早之寺,在潮汕也属最早寺庵之一。据遗存石碑记载,宋淳佑年间(1241—1252)由僧释开一倡仪,黄隆村刘氏始祖致政公捐地,在……[详细]
普宁城隍庙
  普宁城隍庙,位于广东省普宁故城洪阳镇东北侧,旧县衙东北约三百米处,与文昌阁毗邻。普宁城隍庙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普宁置县之时,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为古建筑物。城隍是中国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普宁城隍庙是普宁八百余乡共同拥有的,是古普宁县乡民庆贺丰年、祈求太平、联系乡情、结交友谊的民间庙会,是难得的古建筑物,极具文物价值。普宁城隍庙历经明、清两代数次重建、修建。清康熙三十四年,知县赵勉周重修中堂及门楼廊庑。康熙四十八年知县安定枚重建后堂,两廊六司房舍,成为三厅二天井宫殿式古式建筑。计东西宽27米,南北深60米,总建筑面积1620平方米。前厅为三山门,门楼左右供奉马官,门内左右为千里眼、顺风耳。中厅正……[详细]
10、祥符塔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祥符塔
  祥符塔高21.06米,位处海拔83.8米的龟山之颠。站在练江平原或登临大南山、小北山,百几十里内,人们都可以看见耸立于龟山之颠的祥符塔:它就象一支苍老的巨笔,蘸抹云彩,倒写青天。它的雄姿,它的苍桑,它的传说,让人心生敬仰,让人浮想联翩,让人心驰神往。据传,因光折射,祥符塔影曾映照于附近江河及水井,乃至人家的水盆之中,成正立或倒立影像,蔚为奇观,常为民间所乐道。周光镐在其《明农山堂集》(为馆藏文物)中有诗赞之。可见,祥符塔在民间人们心目中影响之大。穿越茂林曲径,再拾级登上龟山山顶,一目就可以看见山顶原来有一个平坦的可容纳数百人甚至上千人的巨大塔盘,祥符塔就耸立于塔盘之中。这么宽敞的塔盘,是青少年游客戏逐的“半天瑶台”。塔为七层八面,实心,塔基周长21.2米。塔尖遭雷击损毁,但却长出“青发”(小……[详细]
桂山石楼
  桂山石楼位于紫金县城东南33公里的龙窝镇桂山村,距龙窝圩镇5公里。该楼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四年(1782年),历时四五十年建成,主楼平面为长方形,占地约300平方米,高6层、20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一、二层用花岗岩条石砌筑,墙厚1.5米;三至六层用以明朝规格火砖砌成,墙厚50~60厘米。主楼前面是正屋,三进共41间,两侧横屋共70间,门前为石砌池塘,-加筑斗方、围墙,连成一座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的建筑群。斗方门联:长承天祜,春满吾庐。1999年1月,被列为紫金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12月,由桂山村民集资16万元,维修石楼主楼竣工,可供观光。……[详细]
12、启明楼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启明楼
  启明楼位于饶平县上饶镇二善村楼子背自然村,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坐东向西,呈圆形,直径100米,占地总面积约7951平方米。二环围,内围前平房,后三层楼房,共分32开间,中心处辟有内埕,水井1口,-前平房,后二层楼房,共分48开间,门前池塘1口。石墙基,石构门楼,墙体由黄泥土夯筑,灰瓦屋面,屋面檐口均悬挑。该楼保存较好,外表美丽壮观,是清末土楼建筑的典型代表,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2011年4月被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梁赞故居
  梁赞故居在广东省鹤山市古劳镇东便村。梁赞原名梁德荣,出生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5),佛山正堂街家中。是建于清代的传统广府式院落,故居分“拜师堂”、“传承堂”、“荣生堂”以及梁赞曾经居住过的寑室等,占地面积105平方米。砖木结构,青砖墙七顺一丁错缝垒砌。工艺有木雕、灰塑、彩绘等。整座建筑基本完好。梁赞幼年和晚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座古式平房度过。古劳水乡的恬静柔和,塑造了他温文尔雅、洒脱悠闲的性格。……[详细]
澄海丹砂古寺
  澄海丹砂古寺 位于澄海市莲下镇程洋岗村虎丘山西侧。始建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后被倭寇焚毁。天启四年(1624年)僧真闻重建。崇祯年间乡宗伯黄锦,御史陈朗弼重修,后又毁。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僧得源募建,改观音殿为藏经阁。至清康熙初迁海又毁。康熙十九年(1680年)邑绅杨钟岳帅僧如广募修,二十三年由知县王岱题匾额。古寺山门内设元帝楼,二十三年邑诸生郑等重建,移神像于藏经阁,改祀文昌。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僧照赋重修后殿及僧房。明成化至弘治期间,住持僧道曾在该寺为潮汕民众传授武当拳,称“结梅会”,以御倭寇袭扰。武宗年间停止拳类活动。后由潮州开元寺派僧来此住持。寺院为三进院落式布局,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山门前坪地960平方米,设四柱三门冲天式石牌坊,坊额镌刻“岁皇明天启六年……[详细]
中共前山中心小学临时支部旧址
  中共前山中心小学临时支部旧址位于湛江市徐闻县前山镇飞雄小学,东经110°26′49″,北纬20°25′20″。1943年2月,根据革命斗争的需要,打入国民党徐闻县政府当教育科员的中共党员林飞雄,经请示中共徐闻县特派员庄梅寿和中共雷州地区特派员陈恩同意,辞去县教育科员职务,到前山镇国民中心小学任校长。林飞雄上任后,把学校教务主任和教员全部换为革命者,并全面进行教学改革,积极开展以抗日救亡为中心的各种教学活动。1943年秋,为有利开展党的工作,林飞雄与王玉颜等秘密组建中共前山中心小学临时支部,王玉颜担任支部书记,支部有党员3人。同年10月,吸收进步学生杨奕生入党。1944年初,王玉颜调离该校,林飞雄接任临时支部书记。同年5月,国民党徐闻县当局以“异党活动”为由下令撤销林飞雄校长职务,并以“驱逐汉……[详细]
16、燕喜亭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燕喜亭
  因韩愈留下名篇《燕喜亭记》而闻名于古今的燕喜亭位于连州城东北风景秀丽的燕喜山麓(即现连州中学所在地)。燕喜亭始建于唐代贞元年间(公元800年前后),为连州司户参军王弘中所建,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千百年来,这里文人墨客络绎不绝,是久负盛名的旅游胜地。唐代的诗人元结、刘禹锡、孟郊,宋代的哲学家、文学家周敦颐,南宋的宰相张浚都慕名前来游览,并在亭周围的岩壁上留下了石刻诗文及题字。建亭者王弘中,正名王仲舒,于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以礼部员外郎贬连州司户参军。贞元十九年十月,监察御史韩愈被贬为连州郡所属的阳山县县令,韩愈来连游亭,至兴处,写下了《燕喜亭记》,并命亭名为“燕喜”,此乃取“鲁侯燕喜者颂也”之意,而于亭后高岩,有大石似燕子低飞,更有春来之时,燕群戏于亭前绿树之间,因此燕喜亭有“燕……[详细]
17、观海寺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观海寺
  观海寺,位于饶平县黄冈之东,碧岗村后2公里远的炮台山麓。创建于宋代(960—1279),自1980年由释弘舜尼师(1923—1998)修葺,1983年起由释弘肇法师再修并开通大道,今由释达明法师重兴。1988年获县宗教局首批发证开放,1988年10月21日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林藏古寺,岩洞有传奇,试剑遗迹在,观海气象新。宋时初由僧人结茅蓬自修,名为“定光岩”。元时毁于兵灾,仅剩下茅蓬后面的岩洞(即小洞天)。明朝年间(1368—1644),迁址于岩洞西南侧,重建寺宇改名为“观海寺”。清时(1644—1911)重建寺宇后座。民国十八年(1929)释纯通法师(1882—1937)来此住持,开垦耕作,农禅并重,节食筹资,并四处募化,于1933年至1937年夏,重盖大殿以及两侧厢房。“文革”期间……[详细]
南澳县烈士陵园
  南澳县烈士陵园创建于1957年,位于县城后宅镇北郊后江渔港东侧,占地面积28000平方米,园内建筑物主要有烈士纪念碑四座。分别是“解放南澳、建设南澳牺牲烈士纪念碑”、“收复南澎岛战斗牺牲烈士纪念碑”、“邱安烈士之墓”、“徐志宇、刘益良烈士纪念碑”,园内共安葬革命烈士12名,纪念烈士196位。1983年被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12月,又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二批全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为更好缅怀先烈,启发后人,发挥教育效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于2010年投入资金20多万元,新建了烈士陵园展厅,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史料、实物、图片等有关资料,展出了解放南澳和收复南澎等有关历史资料。详细介绍了担任解放南澳任务的参战部队,在战斗中毙敌、俘敌情况、牺牲的解放军指战员和支前民工的事……[详细]
黄氏宗祠——中共徐闻县工委、徐闻县人民政府驻地遗址
  黄氏宗祠——中共徐闻县工委、徐闻县人民政府驻地遗址位于湛江市徐闻县下洋镇那屋村,东经110°28′33″,北纬20°28′35″。那屋村是抗日战争革命根据地村庄。1944年,下洋镇那屋村建立了游击小组,组长黄熙英,成员10多人,装备有驳壳枪2支,-1支,步枪7支。游击小组主要活动是开展军事训练,保卫村庄。1949年2月,中共徐闻县临时工委决定在上东区解放区与县东部群众基础较好的游击区,先建立党组织、政权及武装三结合的乡级人民政权,领导人民群众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坚决的斗争。下洋率先成立了县内第一个乡级人民政府,下洋乡乡长黄熙英,副乡长林大秀、黄义耀。乡政府驻地那屋村黄氏宗祠。1949年2月下旬,中共徐闻县临时工作委员会,为巩固革命老区、开辟新区,发展革命武装,从而有力地打击国民党反动派,在下洋……[详细]
普陀岩寺
  饶平县所城镇上湾村西北幽谷中的普陀岩,俗称“上湾岩”,位于闽粤交界南海之滨,背靠龙湾山麓,漫山遍野林木翠茂,奇石嶙峋,泉水叮咚,鸟语花香,环境清幽恬静。一条迂回曲折之石径,约二百余级,从山下蜿蜒而上,绕过林中凉亭,直通庵寺山门。它创自南宋淳熙(1174—1189),从1980年起修葺扩建,历10余年全面告竣。1988年10月21日被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被批准开放。普陀岩依山而成,佛宇俱梵以石。创自南宋,1980年至1990年修葺一新。总占地100亩。数株古榕,苍劲挺勃。四周绿竹环绕,清风习习,使人心旷神怡。寺内依山分为三层。一层正厅为大雄宝殿,二层是地势较高的天然石屋,屋顶巨石镌有“普陀伽山”四个大字,屋内供奉三尊石佛。相传于宋朝淳熙年间(1174—1189),东里上湾乡练公端珦为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