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旅游

四川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余泽鸿故居
  余泽鸿故居余泽鸿故居位于长宁县梅硐镇泽鸿村2社、小地名“大窝沱”的半山腰上。距梅硐镇2公里,长宁县城48公里。公路直通到故居。余泽鸿(1903—1935),长宁县人,1922年由恽代英介绍入团。1925年加入中共。1927—1930年,余泽鸿到武汉任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长等职,到上海任中组部秘书、中共中央秘书处秘书长,到天津先后任中共北方局和顺直省委宣传部长。1931年从上海到江西协助邓小平工作。后随中央红军长征。1935年2月,长征到云南扎西,余泽鸿任中共川南特委(后改名为“中共川滇黔边区特委”)宣传部长;同时任“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后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政治部主任。1935年7月任中共川滇黔边区特委书记和中国工农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政委。1935年3月14日夜,……[详细]
三学寺景区
  三学山位于县城东6公里处的栖贤乡圣灯村。相传为“蜀中八仙”之一的李八百3次学道之地。山路通往川北之古代“阴引道”上,山下“三学隘”道险而长,是成都东北门户。隋唐时山上建有法海、普济、广济,总称三学寺。寺前有古开照寺,俗名前庵。诸寺前后竹树掩映,泉壑交错,原有飞来石、佛迹石、盘陀石、皇姑坟、黄犊塔、鹦鹉舍利塔、支提石塔、七佛岩以及栖贤洞(又名琴泉)、仙人洞、仙人井、洗马池。三学山,唐、宋开始就驰名川西,有不少人在这里开龛造像,题词刻壁。明洪武中,“以三学、云顶赐蜀藩为金雁庄”。三学寺改名“栖贤禅院”,并在寺后盘陀石上修建一座由大小八万四千座塔聚成的“释尊无量宝塔”。……[详细]
中共知行小学支部活动旧址——石马坝知行小学
  石马坝知行小学(现犍为县石溪镇石马村小学)位于犍为县石溪镇石马坝村4组。1940年2月,中共乐山中心县委将眉山县委负责人李公表调离眉山,经康煤厂会计股长吴昌位介绍,到石溪乡石马坝私立知行小学任教,任教务主任,党内关系直接与梁华接头。1940年下学期开学时,知行中学附属小学与知行小学合并,改为石溪第二小学。由于学生人数增多,教师缺额大,共产党员帅德昌调到该校任高年级三班班主任。1941年春,共产党员李银辉、帅世祺到石溪第二小学任教后,随即建立中共知行小学支部,李公表任书记,隶属乐山中心县委领导。中共知行小学支部成立后,根据上级指示积极开展工作。按照“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总要求,以抗日为中心,学校为阵地,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首先在学校中开展勤俭建设,利用校前10余亩……[详细]
尖山寺摩崖造像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尖山寺摩崖造像位于蒲江县城西南20公里朝阳乡的桥楼村。造像分布在尖山寺附近山崖上,现存23龛159尊。其中唐代18龛154尊,明代2龛2尊,清代3龛3尊。尖山寺位处高山之尖,古名朝天寺,在蒲江通往丹棱的古道上。唐代造像为3~19号龛、23号龛。3号龛,高1.77米、宽1.43米、深1.4米,造像15尊。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及天龙八部。主佛结跏趺坐,坐高0.84米。4号龛,高1.6米、宽1.4米、深1.15米,唐代密宗造像25尊。主尊为千手千眼观世音,立高1.39米,头已残,手分持斧、壶、念珠等法器。东壁现存造像8尊,有三头四臂的明王、象头人身的毗那夜迦等。西壁同存14尊,有羊头人身、狮头人身神像跪拜、三头四臂明王等造像。龛门外造供养人2尊。1号龛、2号龛为明嘉靖三十六……[详细]
营山舍利塔
  舍利塔在太蓬山北面的刺沟湾内,有一座七级舍利塔,此塔建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六月上旬,塔下为景福寺方丈慧智长老之墓。智公长老是个得道高僧,他劝人诸恶莫作,多行善事,常向人讲解因果报应之事。他还精于医术,常治病施药,解除百姓痛苦。他常在西寨门望西天,坐禅诵经。曾见文殊骑狮,普贤骑象,飘然而至,倏忽而杳。乃嘱其徒,卒后埋葬太蓬山西麓,故后来圆寂,乃葬此地。百姓爱戴,护塔至今。此塔为六方锥体形,4.2米,塔上第三层刻有“舍利塔”三个大字,每字各刻一方,颜体正楷,书法雄秀。在七级六方的佛屠上刻有27幅浮雕图案,有手持吉祥果的释子,有手拿竹板的“莲花落”表演者,还有各种神兽猛禽,千姿百态,惟妙惟肖,引人入胜,历经百年,保存完整,堪称艺术珍品,石塔瑰宝。舍利塔四周建有石栏围护,塔后削壁处凿有神龛,中……[详细]
劳坪五显庙
  劳坪五显庙位于三合镇。坐北向南,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为一座两重四合院落。沿中轴线左右对称分布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单檐庑殿顶,穿斗木构架。山墙、前檐由土坯泥墙围合而成,于前檐明间、次间开寺门,明间为石砌方门,次间为石券拱门。面阔3间共30米,进深3间共8米;戏台与山门相连,背靠山门面向观音殿。单檐歇山顶,分上下两层,上层为舞台,下层为寺庙出入口。平面呈正方形,面阔3间共10米,进深3间共10米。大木构架为穿斗与抬梁向结合式,木柱下置鼓形石础;前院左右厢房为两层0式悬山顶建筑,面阔8间共28米,进深6米。穿斗大木构架,竹编泥墙围合,外施白灰上绘墨彩壁画;观音殿,单檐悬山顶,面阔5间共17.3米,进深6.75米。大木构架为穿斗与抬梁相结合式,木柱下置鼓形石础,四面砖墙围合,前有一方形砖砌月台……[详细]
蒋兆和流民图石刻
  该石刻刻在泸县玉蟾山风景区东北角的一岩壁上,坐西北向东南,于1989年4月15日落成。《流民图》石刻浮雕是根据泸县籍著名国画大师、美术教育家蒋兆和(1904—1986年,祖籍泸县方洞镇,出生于泸州市龙马潭区卿巷子)的不朽之作《流民图》雕刻而成。石刻浮雕长41米,高3米,共刻划了100余个人物。原画完成于1943年秋,全卷长26米,高2米,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各阶层群众的悲惨生活现状,展示了日本侵略军铁蹄下哀鸿遍野、尸骨横陈的人间惨象,表现我各阶层人民渴望生存与和平及民族独立的愿望,产生了撕心裂肺的真实效果。《流民图》石刻右端为蒋兆和石刻雕像1座和《蒋兆和与流民图》石碑1通。蒋兆和石刻雕像高3.2米,宽1.7米,厚1.35米,头像清矍,手夹香烟。《蒋兆和与流民图》石碑宽3.9米,高2米,厚……[详细]
蒲大义将军墓
  蒲大义将军墓位于喜神乡大龙村,坐东南朝西北,为蒲大义夫妇墓,蒲大义于1933年参加红军,任华北军区四十五旅旅长,昆明军区炮兵副司令员,昆明军区副参谋长和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1961年晋升为少将,此墓葬分布在面宽4.49米,进深7.03米的坡地上。土塚呈椭圆形,长3.8米,宽2.6米,高2.4米。墓碑高3.26米,宽2.8米。墓碑为圆首碑,墓碑上刻人物、动物、花卉图案。墓碑前0.9米处左右两侧立须弥座四角攒尖顶碑亭二座。碑亭通高2.63米,碑身边长0.33米,基座长1.03米,宽0.73米,高0.53米,碑身四面刻诗文。墓碑正中前1.9米处立须弥座圆首纪念碑一通,纪念碑高2.8米,碑身宽0.88米,厚0.23米,基座高0.65米,纪念碑正面刻“蒲大义将军纪念碑”八字,左侧刻“威名著黎城四……[详细]
郑佑之故居
  郑佑之故居,位于叙州区古罗镇同力村化匠组,小地名化匠嘴。郑佑之(1891~1931),叙州区古罗镇人,是四川早期优秀的活动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川南党组织的创建人,农-动、妇女运动、--的开拓者,四川党组织卓越的领导人之一,享有“川南农王”的美称。1922年,郑佑之经恽代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宜宾县第一个共产党员。从1926年至1929年,郑佑之先后任中共宜宾特支书记,中共宜宾县委书记,四川省委、川南特委委员。1929年调重庆回省委机关工作,任省行委委员、中共合川县委书记、川东特委、江巴中心县委秘书长、组织部长,并领导党在重庆的“反间”工作,执行保护组织、营救被铺同志等特殊工作。因叛徒出卖,郑佑之于1931年12月30日慷慨就义于重庆罗家湾。郑佑之故居建筑占地面积270平方米,为清末时期……[详细]
临溪县城遗址
  临溪县城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西来镇白马村12组。南北朝时期西魏恭帝二年(555年)置临溪县。唐天宝末(756年)在此置“行嶲州”,大历四年(769年)正式设置嶲州,将邛州临溪、蒲江两县划属嶲州41年。贞元十三年(797年)唐军收复嶲州,嶲州迁回凉山州西昌市。太和三年(829年)南诏军队攻占嶲州,太和四年(830年)嶲州再度迁此,仍“以蒲江、临溪隶嶲州”。太和六年(832年),始移嶲州于台登城(凉山州喜德县泸沽镇)。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二月废县,为临溪镇,作为县城长达517年,历西魏、北周、隋、唐、前蜀、后唐、后蜀、北宋8代。明末镇毁残存北面城墙1段,长200米,残高4-5米,夯土基厚5米,遗址清代已开成耕地。随处可见砖瓦、陶、瓷器残片。保护范围:北段城墙遗址200米,东段残迹27……[详细]
柏杨塆民居
  柏杨塆民居,又名“白羊塆”民居,位于留耕镇留耕村柏杨塆组。该民居始建于清代,具体年代不详,坐东北向西南。分别建在四层不同台基上,前低后高,为组合四合院式,纵深3进,横向左为一进厢房,右为二进厢房。相传在很多年前,这里是一个花果满山,树木参天的山塆。人们经常在林中看见有两只白色山羊。一天,来了个追捕金钱豹的老猎人,疲敝不堪地倒在土坎上睡着了。睡梦中,见一白衣少年气喘嘘嘘地急呼求救。老猎人突然惊醒,执叉背弓,见山坡上金钱豹正扑向两只白羊。老猎人急忙拈弓搭箭,一箭射中了金钱豹,两只白羊获救了。老猎人射死金钱豹后,才如梦初醒地意识到是其中的一只白羊所托之梦。为了感恩,白羊又托梦于老猎人,叫其在这山塆建宅安家居住。后来,老猎人在这山塆里建造起了房舍,顺风顺水地过上了幸福生活。为了纪念那两只白羊,老猎人……[详细]
江油福田寺
  福田寺位于彰明镇。始建于明,重建于清光绪年间。坐东向西。现存清代建筑观音殿、大雄宝殿,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观音殿。为一座前后带廊的单檐悬山顶建筑,面阔3间共13.4米,通进深9.7米,穿斗大木构架,条石立柱,四面青砖围合,屋面盖青瓦,檐口处施直角滴水吊檐。明间脊檩墨书“大清光绪二十六年修建”题记。大雄殿,为一座前带檐廊的单檐歇山顶建筑,面阔3间共13.05米,通进深10.3米,大木结构为穿斗与抬梁相结合式,条石立柱,柱下置鼓形石础,四面机制红砖墙围合,屋面盖青瓦,檐口处施直角滴水吊檐。明间脊檩墨书“大清光绪二十四年岁次修建”题记。寺内《重建云台院记》碑刻为明代,圆帽矩形石碑,黄砂石质,高1.97米,宽0.73米,厚0.1米。嵌于建筑墙体。题记年代:“明正德六年辛末十月十八日”。福田寺现存……[详细]
广安蒋氏宗祠
  安蒋氏崇义祠堂:老祠堂者,谓之今崇义蒋氏的“先贤祠也。该祠迫溯当始建于明中(约1300-1500 年)时期。木结构的四排三间瓦房,宽阔1.2 丈许。檐柱下的一双雄狮。虎觇对面的山间隐约处。窗花木雕炫丽精美,板壁高到7米,预防野启虫鼠的侵扰。四扇邓开的雕花馁空花窗大门开启,气派大方。纯系明初的建筑风格。修耸后的整座屋宇既古朴又庄重严肃,一见便知是久经风霜的过来人,殊不知他是在明末清初的四川兵祸天灾的旷日持久中,受尽煎熬,眼见主人殁于怀中,七沟八梁人烟绝,自己又被疯长的膝蔓杂树缠绕,树木荫被遮龠吞没千杂草乱林中偷生。全凭修行(檩柱粗壮结实,四周阴阳沟宽深) 有“术”方数百年“金身不败”。幸遇我宗人脉在“奉旨入川垦植”中,开荒砍伐出了这不化的古屋,遂定为蒋氏祠堂,掐指于今已600 岁矣。经十七脉族……[详细]
烟堆山崖墓群
  烟堆山崖墓群烟堆山崖墓群地处涪江东岸,江彰平原东部边缘。南北朝时期崖墓,分布面积约3000平方米。墓葬于浅丘缓坡处开凿而成,多为南北走向,暴露墓室形制简单。其中M1方向310°,墓道宽0.9米、高0.8米、墓道长2.3米,墓室长1米、宽2米、高0.8米。几何纹梯形汉砖长0.33米、上宽0.2米、下宽0.26米、厚0.09米。烟堆山崖墓群为研究本地南北朝时期丧葬习俗和民俗文化提供了难得的实物佐征。……[详细]
15、溪南祠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溪南祠
  溪南祠[雒城镇小北街•清代•市(县)文物保护单位]建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坐西向东,占地面积1028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四合院布局,现存前厅、正厅、后厅、廊房、厢房。前厅石木结构,面阔三间11.1米,进深三间7.5米,通高7.5米。抬梁式梁架,悬山顶,棱形石檐柱,角背有雕饰。正厅石木结构,面阔三间11.1米,进深三间8.2米,通高7.68米,素面台基高0.5米。歇山顶,抬梁式梁架,明间棱形石檐柱高4.2米,檐下施卷棚望板。后厅木结构,面阔三间13.9米,进深三间7.2米,通高7.7米,抬梁式梁架,悬山顶。檐柱高4米,柱径0.21米。南厢房与正厅、前厅相连,面阔一间3.4米,进深一间2.8米,与厅房廊道相通,组成1方形廊房;南厢房面阔九间36.5米,进……[详细]
塔子坟墓群
  塔子坟墓群位于镇龙镇园门村,分布在面宽16.5米,进深15.2米的台地上占地面积237.12平方米,墓葬有3座,其中单墓1座,合葬墓2座,均坐东北朝西南,横向排列,其中M2朱文玉夫妇墓,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土塚呈椭圆形,长3.9米,宽2米,高2.5米, 墓碑用条石砌成拱形顶,高3.5米,宽2.6米,上部设亡堂,刻“天地君亲师位”,墓碑左右两侧为八字形仪墙,高1.9米,宽0.65米。仪墙外沿各立卷云顶圆首碑二通,碑规格形式一样,座高2.56米,长0.93米,宽0.7米,碑中各嵌方碑一块,墓碑前7.8米处立字库塔二座,左边字库塔为方形座五层楼阁式,塔通高6.15米,塔基高0.6米,边长2.06米,右边字库塔为方形座九层楼阁式,塔通高11米,塔基高0.6米,边长2.4米,二字库塔身第三层……[详细]
17、永嘉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嘉桥
  永嘉桥,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道光乙酉年(1825)被洪水冲塌部分,道光丙戌年(1826)修缮。桥为石质券拱桥,4墩5券,呈东北—西南走向横跨于九曲河上,是321国道泸隆路的交通要道。桥长50.12米,宽7.13米,高约12.7米,条石砌筑。桥面两侧有条石护栏,护栏高0.8米,宽0.4米。桥的4个桥墩上的拱肩部和5个券拱顶部原各有龙雕1尊,共9尊,“文革”时期被毁。嘉明镇政府办公院西南角立有1通石碑,碑宽2.62米,厚0.135米,高0.9米,保存较完好。正面阴刻行楷“永嘉桥”三个大字,字宽0.65米,高0.77米,下款为“四川分□寕□黄士瀛题”。背面刻桥碑志,下款为“邑举人彭达训拜撰,咸丰元年蒲节后谷旦”。该桥反映了当时泸县的政治、经济、社会和交通状况,对研究古代桥梁建筑等方面有重要……[详细]
鹤山文峰塔
  鹤山镇单沟村7组文峰塔,在城东六里蒲江河龙潭子北岸高岗上。原有古塔一座,毁于明末战火。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蒲江贡生王引恬等四十三人发起重建,报经知县康文蔚批准,发起募捐,经几个月时间建成,用钱一千一百余贯(一贯一千枚小钱,计用钱110万)。竣工之日,知县康文蔚主持宴会庆祝。文峰塔系一座密檐式砖塔,属于风水塔。七级石砌塔基,高1.2米,边长4米。第一级向西开塔门,高2.6米,宽67厘米。塔门上 书“文峰塔”三字。塔身六角形。二至七级,均六面开一小窗。塔身中空,过去安长木梯上下,通高18.3米。民国十七年(1928年),彭家光《文峰塔》诗:文笔高峰白塔幽,潜龙静卧水东流。山开屏障连城郭,浪涌帘晶映斗牛。瑞起文人光汉族,灵通造化起民忧。居闲拟欲常来此,把酒临风任自由。1988年7月20日,……[详细]
中共遂安中心县委旧址(戴壁光旧居)
  中共遂安中心县委旧址(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安岳县石羊镇万家沟遂安中心县委书记戴壁光旧居1934年2月,中共遂安中心县委书记余若萍在石羊镇万家沟戴壁光家组织召开党、团员代表大会,决定成立中共石羊特别支部,由戴壁光任书记,戴作凡任组织委员,刘必禄任宣教委员兼秘书。特支号召党、团员发动群众,开展抗租、抗粮、抗债斗争,并从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团员,扩大组织。到该年3月,石羊特支已发展到4个支部,有党员27人、团员20余人、农会会员100余人。不久,遂安中心县委也移至戴壁光家。该年8月,县委书记余若萍调省委工作,戴壁光接任遂安中心县委书记职务。戴壁光(1907~1934),男,安岳县石羊镇万家沟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石羊特支书记、遂安中心县委委员、书记等职,1934年12月在遂……[详细]
金光洞石刻造像
  金光洞石刻造像位于含增镇金光村乾元山金光洞内,该洞又名天仓洞、太乙洞,为一高山溶洞,洞中怪石林立,冬暖夏凉。现有宋-清代道教造像和清代题记。洞中现存道教造像42尊,头部均已断裂或缺失,分布在洞口四百米范围内。造像或立或坐,形态各异,最大的高1.3米,最小的0.3米,一般在0.8米左右,头著道髻或束冠,多持笏,有的贴金,有的彩绘。石质较为坚硬,均为圆雕,雕刻精细,技法古朴。其中10号造像为捧印女真人像,有彩绘,头部缺失,残高0.48米,肩宽0.18米,底座面宽0.24米;11号造像有彩绘,头部缺失,残高0.61米,肩宽0.24米,底座面宽0.30米;12号造像有须弥座,头部缺失,残高0.63米,肩宽0.25米,底座面宽0.33米。据四川省文管会有关专家鉴定该组道教造像时代最早为南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