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旅游

甘肃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茨日那毛主席旧居景区
  旺藏“茨日那毛泽东旧居”遗址位于迭部县旺藏乡政府驻地东南茨日那村,距县城45公里。1935年9月13日,红军从达拉高吉村出发,沿达拉河顺流直下,向东北方向的旺藏进发,当晚露宿在次哇沟口(红军称庶地)的树林里,第二天继续向旺藏寺前进。经过两天的艰难行军,于14日晚11时陆续到达今旺藏乡政府驻地——旺藏寺,部队在此作短暂休整。一军团住在旺藏村,三军团和军委纵队住在旺藏寺,毛泽东住在居中的茨日那村的一幢木楼上,并在这里向一军团二师红四团下达了“以三天的行程夺取腊子口”的命令。毛泽东于15日拂晓离开了这座木屋,带领参谋及警卫人员20余人,从茨日那村前的木架仙人桥上渡过白龙江,改走捷径,翻越两座3000多米高的大山,直奔若尕沟崔古仓村,与大部队汇合。为了保护革命文物,县政府曾于1979年和1993年先……[详细]
石祖娘娘庙
  石祖娘娘山在会宁县太平店镇石娘娘山(亦称蟠龙山)峰顶。远远望去恰似一顶皇冠镶嵌在蟠龙山上。该庙占地390亩,建筑占地30亩,主题建筑包括“石祖娘娘大殿”、“百子圣宫”两个大殿和“天坛”、“黄天楼”、“山门”五个部分,另外还包括碑台等附带建筑。整个庙宇寺观依山修建,大殿、黄楼、碑亭、门楼、天桥、圣阁、仙池、石洞,楼台,重重叠叠,美轮美奂。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谈到石祖娘娘庙,人们总会津津乐道有关石娘娘的美丽传说。传说在清代,有个青江驿人去四川当麦客赶麦场,回来的路上到一个破庙里投宿,由于困乏也没有看清是什么神位就倒在供桌前睡着了,睡梦中,见一美丽仙姑朝自己走来,言说自己是石祖娘娘,并央求麦客把她送到甘肃青江驿的盘龙山,惊醒之后仔细观察,原来庙里供奉的石雕神像乃是石祖娘娘,于是这位青江驿人便将石像……[详细]
西番寺
  西番寺位于今陇城镇西南1公里盘龙山之西番坪,相传始建于战国时期,早建庙宇曰无忧。无忧之意,一说是秦始皇诛阿育王后,战乱悉平,再无后顾之忧。另一说是诛阿育王后,观盘龙山麓有出帝王迹象,奏请始皇在此山头积麦崖处凿一处地藏王洞,以破其穴,曰无忧,后曰无忧寺,今名西番寺。唐太宗贞观年间,佛教大兴,西番寺有牌曰“贞观三年尉迟恭敬德督建。”经过多次的维修和扩建,庙宇壮观,楼台错落有致,风景幽雅。第一个台地是小巧玲珑的土地庙、魁星庙和抛物线形建筑的磨针洞。第二台地,右边是灵官殿,左边是戏楼、剧场和僧房。第三台地是寺庙的重点建筑,有山门和钟楼,院内正中长一棵形如巨伞的盘龙槐,右边是子孙宫、考察殿,左边是药王殿、寿星殿和弥勒佛殿,中间就是无量大殿。再上就是在积麦崖掘开的地藏王洞,洞顶悬“贞观三年尉迟恭敬德督建……[详细]
红军会师联欢会旧址(会宁文庙大成殿)
  文庙大成殿始建于明弘治十三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甘肃省仅有的几家文庙中维护最好、气势最为雄伟的建筑,它属重檐翘角,歇山顶式建筑,四周有栏杆,前蹲石狮一对。2006年,经会宁籍民营企业家康冰等有识之士捐助,又一次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古老的文庙大成殿因为供奉孔老夫子神像而显得儒雅庄重,也因为三军的会师有了一个革命和红色的名字--红军会宁会师联欢会会址,显得更加高大挺拔。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时,文庙大成殿仍然是县城内最为宏大典雅的建筑。1936年10月10日傍晚,中共中央西北局,红军总司令部、总政治部、总供给部在会宁县城文庙大成殿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会师联欢会。大成殿里用门板临时搭起的主席台上,并排摆放着文庙大成殿的供桌,主席台上方挂着写有“庆祝红军三大主力会师联欢大会”字样的红布-,会场周……[详细]
桃花山石窟
  桃花山石窟位于会宁县会师镇桃花山社区。桃花山石窟散布于桃花山北沙沟岩崖上,沙沟长约1公里,宽0.5公里的岩崖分布着土地庙、财神阁、老君洞、三清殿、大圣殿、刘海佛殿、二仙台、重阳阁、无量殿、药王殿、文昌宫、鲁班庙、三官殿等14处平顶长方形石窟,窟前接砖木结构飞檐斗拱建筑。这些石窟始凿于宋元时期,部分石窟毁于清同治兵燹,光绪中期曾修复,“文革”中山上所有建筑均被拆除,造像捣毁。20世纪80年代起陆续修复。1988年7月,桃花山庙宇石窟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具代表性的石窟有:轩辕殿位于北山岩,窟深4米,宽3米,高2.5米。窟前歇山顶式砖木结构建筑进深4米,宽6米,檐高4米。龛内塑轩辕氏像。法王洞位于北山岩,窟深4米,宽3米,高3米。窟前歇山顶式砖木结构建筑深4米,宽6米,檐高4米。龛内塑孙大圣……[详细]
迎恩堡
  迎恩堡位于西川镇神明川白鹤山上,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神明川是原福建道监察御史、“陇上铁汉”安维峻的出生地。他于光绪二十五年释放回家后,组织并带领村民于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在原堡子基础上重修了迎恩堡,使其更加坚固完整,以防匪患。迎恩堡有三道堡门,即入堡洞有一道门,进入正堡有一道门,堡的退口外还设有一道门。占地面积约8亩,堡内打有一口井,名叫“爷庙井”,因堡底有一关帝庙,故名。堡的四周分布着均匀的炮眼,并有女儿墙,堡墙高约6.6米,宽约2米。墙头上人可以自由行走。堡内还建有供全村人居住的房屋,堡子的退口处又叫“板头儿”,下面是悬崖,如若堡子攻破,可在“板头儿”处架一木板,供人从堡墙退下时逃跑,退至山上,人尽板取,敌人难以通过。1975年,迎恩堡女儿墙被拆毁,现在堡墙、堡洞……[详细]
青城罗家大院
  罗家大院是民国时期青城四大水烟作坊之一的“永顺成”老板罗希周先生的宅院,建于民国十六年,即公元1927年。该院落由东院、中院和西院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7100平方米。东院由前院、中院和后院组成,它原来是罗家的水烟作坊,字号“永顺成”。东院也是电视剧《老柿子树》的拍摄场景。中院是罗家人居住的地方,该院属三堂五厦结构的四合院,即上、下堂屋各三间,东、西厦房各五间。上堂屋两边各有一间耳房,下堂屋的西边也有一间耳房,东边是砖雕大门。西院由前院和后院两座四合院组成,院内有花园、水池和走廊,是罗家人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用来招待客商的地方。整个罗家大院由十六道门互相连通,设计独特,布局严谨,古朴典雅,做工精美,具有山西四合院的建筑风格,是青城地区保留最完整的古民居四合院之一。2003年,罗家大院被列为县级……[详细]
秦安天主堂
  天主堂天主堂,位于秦安县兴国镇南下关25号,县招待所南200米处。该教堂是天水地区中西合壁的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之一。教堂建于民国9年(1920),美国籍传教士艾嘉道神父来此传教,购得南下关成氏等民居设简易教堂。民国14年动工修建,民国18年竣工落成,耗资2万银元。殿堂的门窗为西欧教堂建筑式样,门窗上的图案精雕细刻,异常精美。教堂内房梁上还绘有一幅幅彩色图案,钟楼上雕刻的飞龙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教堂共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68平方米,附属建筑有神父住院、伙房、诊疗所、贞女院等116间,现在附属房屋建筑仅有214平方米。秦安天主堂保存完整,建筑风格独特,现又成为全县1000名信教群众进行宗教活动的一个活动场所,它为研究民国时期天水地区教堂建筑艺术、建筑风格及天主教在秦安地区的传播……[详细]
青城书院
  青城书院始建于清道光十一年,即公元1831年,是当地绅士李恺德、顾名、张锦芳、韩瑛、刘世保等人倡导修建,是当时兰州地区的六大书院之一。1904年将青城书院改名为“皋榆联立高等学堂”,1931年更名为“皋榆联立青城小学校”,1938年又更名为“榆中县青城小学”。整个书院坐北朝南,形如长条,由山门、前院、中院、后院组成。青城在清代,先后培养出了10大进士,其中皇榜翰林1人;文举23人,武举51人;孝廉方正8人,贡生83人;秀才不计其数。青城书院的建立,是古条城教育兴盛的集中体现,使青城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之乡,为青城赢得了“风雅青城,仁义之乡”的美誉,也使许多仁人志士走出青城,促进了青城与外界的交流和沟通,加快了青城文化的兴盛和经济的繁荣。1993年,青城书院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沟烈士陵园
  大沟烈士陵园位于会宁县大沟镇韩岔村堡子社东山脚下,陵园南北长约80米,东西宽约40米,面积约2400平方米。陵园东埋有烈士墓7座,园正中有1985年会宁县人民政府立的水泥碑一通,上 书-:“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背面碑文为:“解放初期,伪会宁县常备自卫大队长王匪五田,勾结地方-势力,成立-组织,妄图武装-,颠覆我人民政权,甘肃军区警卫团某连,于1950年11月奉命剿匪,全歼顽抗敌匪。战斗中王金锁、胡吉祥、樊学荣、刘长有、吴尚山、冯焕、周立水等七人,光荣牺牲,特立此碑,以资纪念。”据会宁志载:当时有11名指战员牺牲,其中4名烈士遗骨搬回原籍,故此陵园内有7座烈士墓。陵园西南约50米处,为王五田堡子。当年战士攻打王五田堡子时牺牲。现园内松柏掩映,庄严肃穆,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保护范围:以……[详细]
红军长征胜利景园
  红军长征胜利景园位于国道312线南侧,省级森林公园桃花山北麓、桃花山新区东面,占地36公顷,与会宁城内“会师园”遥相呼应,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是瞻仰凭吊、旅游观光之胜地。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规划设计,原-副主席-题写园名。景园巧妙的利用桃花山的山形地貌,自然风景,采用摹拟与微缩相结合的手法,修建了长征路上具有代表性和历史意义的22处景点,突出以万分之一时间走完万分之一长征路为主题。微缩景点形象、逼真、生动地再现了红军二万五千里征程的千难万险,雄奇壮观,以景观反映史实,使参观者既可满足瞻仰革命遗迹之渴望,又可享受登山览胜之乐趣。达到寓教于乐、励志育人之目的。地址: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瑞金路开放时间:8:30-17:30。……[详细]
12、铁木山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铁木山
  铁木山铁木山又名香林山、石虎寺,位于县城西北70公里的头寨镇境内,309国道沿山而过,有“旱塬秀峰”之誉。主峰海拔2404米,为境内最高峰,山顶有天然次生林,状似罩盖,孤峰独秀,景色奇特。自元代开始筑庙塑像,现为方圆百里的佛、道教活动中心,属省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铁木山砖照壁位于山场大殿右侧山腰,高2.5米,宽2米。正面浮雕八仙过海图,刻功精细,形象逼真,保存完整。1988年,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铁木山盛产天然优质矿泉水,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品位高,口感纯,储量大,被民间称为“神水”。……[详细]
北二十里铺墓群
  北二十里铺墓群位于会宁县柴家门乡北二十里铺村东南500米,东南靠山,西临祖厉河,靖会公路穿墓葬区而过,是一处保存较好的汉代墓葬,大体呈长方形,长800米,宽200米,分布面积约为16万平方米。墓葬区内现存大墓冢16座,其中路东台地上分布11座,路西川地临祖厉河谷处有5座。现地表存明显墓冢9座,皆为圆丘形封土堆,底径约7米,高3~5米。此墓群系汉代墓葬群,遗址内大部分为当地居民的退耕还林区,还有部分耕地。……[详细]
西岩山红军战斗旧址
  西岩山红军战斗旧址(原范家坡红军战斗旧址)位于会宁县城以西西岩山梁顶。整个遗址南北长100米,东西宽90米,分布面积约9000平方米。1936年10月3日,国民党驻定西新军一军十一旅旅长刘宝堂部和红一军团在此发生激烈的狙击战。山顶现有一土堡,堡内有三眼箍窑,当时的指挥部就设在堡内。遗址东北侧,现保留有当年红军挖的土壕,残长约6米,残宽2-4米,残深约80厘米。现该旧址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详细]
会宁汉代墓葬群
  会宁汉代墓葬群分布于柴家门乡寨子至四十里铺西山腰,共分寨子汉墓群、北二十里铺墓群、张家湾墓群,现存大墓冢34座,皆为圆丘形封土堆。遗址内可见汉代瓦片、绳纹板瓦、灰陶罐残片、残砖等汉代遗物,曾出土有陶灶、陶鸡等,是一处十分重要的汉代墓葬区,对研究汉代会宁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丧葬习俗等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1978年,该遗址被会宁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老鸦沟遗址
  老鸦沟遗址位于中川乡老鸦沟村东面的半山坡地带,东西长约150米,南北宽约300米,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现地表散见大量的彩、素陶片,从中可看出遗址是一个生活区。曾有玉璧和玉璜出土。从地表采集的彩陶标本看,主要为-波浪纹华融平行线纹,故该遗址包含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和齐家文化。1991年,该遗址被会宁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张城堡红军战斗旧址
  张城堡红军战斗旧址位于会宁县翟家所镇张城堡村东高高山和西庙咀山。张城堡红军战斗旧址为第二批会宁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一处以张城堡村东北高高山山顶为中心,四周向外延伸100米;另一处以张城堡村西南庙山咀庙院中心为基点,四周向外延伸10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四周向外延伸50米。……[详细]
土法炼钢炉群
  肃南县在文物普查中发现大面积的“-时期”土法炼钢炉群。据肃南县文物局工作人员初步考证,该土法炼钢炉群可能是全国面积最大、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目前该炼钢炉遗址已被肃南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列入第七批国保单位申报推荐名单。据了解,土法炼钢炉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银蒙古族乡黑窑洞村境内南山坡上。遗址坐西向东呈一字型排列,共有冶炼炉159个,大部分已坍塌残破,较为完整的有50多个。冶炼炉最大的高8米,直径14米;最小的高2.5米,直径2.7米;多为宝塔状,炉内有烟道,烟道有1个或多个不等,冶炼炉内膛用土坯砌筑而成;一些较大的炉体在山梁高处挖地开坑而建,并开有1个或多个拱形门洞,用于加料、点火、清渣,底部设有多个通风炉道;还有一些炉体10个连成一体。整个冶炼炉群绵延两公里多,颇为壮观……[详细]
成牟化石出土点
  成牟化石出土点位于会宁县头寨子镇成牟村南堡社东南红土梁。成牟化石出土点为第五批会宁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成牟村南堡社东南红土梁,成牟小学东南方向1公里,成牟烽火台西南方向500米处为基点,四周向外延伸10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四周向外延伸50米。……[详细]
寺坪山关帝阁
  寺坪山关帝阁位于会宁县柴家门镇鸡儿嘴村鸡儿嘴社寺坪山寺坪堡子内。寺坪山关帝阁为第五批会宁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鸡儿咀村鸡儿咀社寺坪山寺坪堡子内,东至堡子内院子,南至堡子围墙,西至堡子堡壕,北至堡子内耕地。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四周向外延伸50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