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昆明市旅游

昆明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红军“六甲之战”遗址纪念碑
  1936年红二、六军团长征经过白子村一带(原六甲),与追敌孙渡纵队展开激战,歼敌400多人,赢得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北上抗日的宝贵时间,史称“六甲之战”。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的率领下,粉碎敌人的围追堵截,胜利到达陕北,同年11月,红二、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肖克等同志的率领下,坚决执行毛泽东的革命路线,实行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自湖南桑植出发,突破敌人的-,转战湘黔边境,徊旋乌蒙山中,甩开敌人,到达云南。1936年4月6日,红二、六军团胜利到达寻甸县城,次日继续西行,集结于柯渡、可郎一带,敌人企图从东、西、南三面包围红军,红军总指挥部识破敌人的阴谋,六师返回阻击,4月9日晨,在返回阻击过程中,与滇敌孙渡纵队激战于六甲(贾白山),粉碎了敌人妄图把红军“消灭在功山以南、普渡河以东”的阴谋……[详细]
灵云山革命烈士陵园
  灵云山革命烈士陵园位于昆明市嵩明县嵩阳镇山脚居委会灵云山法界寺三天门西南部。原位于县城东郊汉人屯村后小横山东南麓。2007年2月,迁至现址。1950年,新中国成立不久,嵩明县境内以王茂林、雷发春、孙桂芳等为匪首的一伙敌匪,同云南境内的国民党残余势力、恶霸、地主、反动会道门及社会游离阶层,互相勾结,组成股匪,扰乱社会秩序,抢劫商旅,残害干部群众,偷袭当地政府,妄图推翻新生的人民政权。为彻底剿灭敌匪,消除匪患,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第15团某部奉命前来嵩明县执行剿匪任务。1950年7月14日,部队前往邵甸执行剿匪任务,在钻天坡与敌匪遭遇。激战中,杨德山等八名战士壮烈牺牲,敌匪仓皇逃遁。其后,在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密切配合下,剿匪部队翻山越岭,迂回作战,经小新街荒田、梁王山白龙箐、杨林……[详细]
嵩明县龙王庙红军标语
  嵩明县龙王庙红军标语位于昆明市嵩明县嵩阳镇东村村委会西村北约2千米处的龙王庙山墙上。1935年4月29日,红军攻克嵩明县城并占领杨林兵站后,红一军团奉命佯攻昆明,以迷惑敌人,顺利抢渡金沙江。4月30日,红一军团兵分三路向西推进。左路从杨林出发,经白邑的得食、龙潭营等村到达阿子营羊街、大西村。中路从县城出发,经大村子进抵果东、冷水沟一带。右路从县城出发,经西村、竹箐口入寻甸七甲,与中央军委纵队会合(这条标语就是该部红军路过龙王庙时写下的),进一步形成威逼昆明之势。正当敌人全力防守昆明之际,红军各路大军在中央军委领导下,于5月1日至9日从禄劝皎平渡顺利渡过金沙江,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标语长5.1米,宽0.7米,从右至左横书“农民起来实行土地革命”十个楷……[详细]
海潮寺森林公园
  海潮寺森林公园位于四营乡大山哨村后大鼎山,此地林木葱郁,潭泉处处,环境优美,置身山上,放眼北眺,嵩明坝子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山北麓有一溶洞,洞宽20-30米,高约30米,纵深约1000米,分上、下两宫,总面积约5700平方米。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晶莹闪烁,玲珑剔透,经初步开发,更加奇观迭出,气象万千,引人人胜,被誉为水晶宫。这里,古有海寺,始建于明代,为嵩明八大寺之一。后因年久失修而渐倾坍,20世纪60年代,仅存遗址。1997年,四营乡政府及其所属海潮办事处(村民委员会)决定利用大鼎山的区位优势、自然资源和海潮寺的历史文化影响,用9年时间开发建设森林公园,发展旅游事业。规划公园占地1.5平方公里,设5个景区,即山前垂钓娱乐景区;寺观、溶洞景区;孔明泉景区;白龙潭游乐区;小海子水库水上乐园。一……[详细]
五华赵公祠
  赵公祠位于翠湖南路,用以祭祀辛亥功臣、护国名将赵又新。赵又新(1881~1920)原名赵复祥,字凤喈,云南省凤庆县人,辛亥功臣、护国名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1909年10月任命为驻云南临安(今建水)的新军第十九镇三十八协第七十五标教练官。昆明重九起义后,11月2日,发动和领导了著名的“临安起义”。后赴江西,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之湖口起义。失败后回云南,改名赵又新。1915年底,护国战争爆发,赵又新被任命为护国军第一军第二梯团长,在蔡锷的率领下,转战川南,身先士卒,英勇作战,屡建战功。此后任驻川滇军第二军军长,1920年10月8日在泸州城阵亡。年仅39岁。赵又新殉难后,灵柩发送回昆明,安葬于西郊筇竹寺北山。民国政府追赠陆军上将,谥曰“武烈”。孙中山挽联云:“大局赖同撑,我在粤峰君……[详细]
赖乌包山战斗四烈士陵园
  赖乌包山战斗四烈士陵园位于八街镇北面的小山坡上,建于1950年2月。园内安葬着1949年11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简称“边纵”)9支队及安禄罗游击大队与国民党云南保安16团在赖乌包山战斗中牺牲的沙志忠、白存书、杨玉发和马绍增4位烈士。1949年9月19日,义八武装暴-动-的胜利,震惊了国民党安宁县政府,速报国民党省主席卢汉派兵镇压。卢汉令保安司令部派保安15团、16团于10月8日由昆阳向八街进发。15团于30日进驻八街,16团由八街向义八乡推进。形势十分紧迫。安宁特支书记、游击大队队长李方英前往峨山游击队求援。恰逢省委书记郑伯克在新平杨武开军事会议,应安宁特支的救援,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九支队前往支援,与峨山、安宁配合,保卫安宁义八解放区。九支队司令员余卫民、副政委袁用……[详细]
金国富故居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名人故、旧居),位于长湖镇老海宜村,建于民国,坐北朝南,土木结构,重檐硬山顶,面阔六间,占地面积200余平方米,为金国富故居。金国富(1904-1974),石林县圭山镇老海宜村彝族撒尼人,民族民间音乐家,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第三届和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饱经旧社会压迫的金国富对国民党反动派充满仇恨,在努力教书育人的同时,深入基层,扎根群众,用民族音乐作为武器配合人民武装斗争,先后创作了《打倒四大家族》、《蒋匪似饿狼》、《从黑暗走向光明》、《石林之歌》等大量优秀彝族撒尼歌曲。1953年,整理出了长诗《阿诗玛》的唱段,并与范禹、麦丁同志一起合作创作了闻名中外的合唱歌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该作品在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会上荣获金质奖章。金国……[详细]
8、懋庐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懋庐
  懋庐 座落在昆明 市东风西路吉祥巷,建于清咸丰八年(1852年)。是中西合璧的民居建筑。房屋主人张懋弟,由此得名。懋庐 坐北朝南,为土木结构,硬山顶。“一颗印 式建筑”。正房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厢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西厢房大门两侧是青石砌筑而成的门柱,门柱上是券顶,顶上镶嵌横匾,曰“懋庐 ”。横匾上是三角顶装饰,这种西式门面与传统方正如“印”的四合院有机地结合的建筑风格,是民国时间昆明 流行的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 。是昆明 地区优秀的传统民居之一。整个院落,一砖一瓦、一石一木及室内陈设无不经历了百多年的岁月,如此完整保留了清代建筑的营造特点的老房子,如今昆明 屈指可数。懋庐位于景星街吉祥巷18、19号,为土木结构,单檐硬山顶,二层楼房,坐北朝南。始建年代不详,因房主人张懋弟而得名。建筑基本呈……[详细]
重修瓦仓庄土主庙碑
  重修瓦仓庄土主庙碑碑名为《重修瓦仓营土主庙碑记》。现立于东风西路瓦仓庄69号瓦仓小区内。该碑立于明万历九年(1581),墨石质地,坐东朝西,高1.86米,宽0.60米,碑文分上下两列,上为重修碑记,下为捐资功德碑。碑文由著名思想家李贽撰文,记述了创寺沿革、重修始末。现土主庙现已不存在,只留此碑。李贽是明代官员、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明万历五年(1577)入滇,出任姚安知府。万历九年(1581)解职时曾逗留昆明。在此期间应邀为土主庙撰写了重修碑记。此后游历各地讲学著述,后出家为僧。万历三十年(1602),明神宗朱翊钧以“惑世诬民”罪将其下狱至死。《重修瓦仓营土主庙碑记》不仅记述了当时昆明土主信仰的状况,而且反映了李贽的“尊尊而亲亲,老老而幼幼,化民成俗,各止其所”,“岁时朔望……[详细]
光德小学地下交通联络站旧址
  位于昆明市宜良县匡远镇雉山坡56号。现为政协宜良常务委员会办公室。1947年月,中共云南省工委在领导昆明开展--的同时。在滇东南地区准备发动武装革命斗争。为此,省工委利用国民党行辕兵站总总监、云南田赋粮食管理处处长段筱峰兴办私立光德小学校物色教师的机会,通过关系安排共产党陈敬思、赵以群到宜良私立光德小学,以教师职业为掩护,建立地下交通交通联络站。陈敬思为交通站负责人,由省工委记郑伯克直接领导和指挥。赵以群为联络员。与路南县的毕光恒联系。交通联络的主要任务是:护送干部转运0-、药品、--、信件等,不发生横向联系。也不发展组织。光德小学地下交通联络站自1947年8月建立至1948年8月的一年时间里,2名地下党员严守党的纪律,克服了许多困难,一次次冒着生命危险与敌特周旋,出色地完成了上级党组织交给……[详细]
石林县革命烈士纪念塔
  位于昆明市石林县城双龙山双龙广场。石林县革命烈士纪念塔建于1957年12月,座北朝南,塔周苍松翠柏,鸟语花香。塔体用石灰石砌筑,高20米,由座基、叙文亭、塔峰三部份组成。座基呈方形,底边长9米,高1.4米;叙文亭为四面体,边长2.20米,高7米,四壁皆嵌平石,上 书-彝汉两种文字。彝汉文字阴刻楷书横写,汉文共2426,彝文2351字。记述了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历次抗击侵略的战斗和革命斗争中牺牲的路南籍英烈事迹。塔峰下部为方柱体,顶呈三角锥形,高近10米,东西两侧各设两层护石。南、北两侧皆嵌平石板,南镌“革命烈士纪念塔”六个大字,北刻“永垂不朽”四个金色大字。叙文双龙广场革命烈士记念塔落款为“路南彝族自治县各族各界人民敬立”。革命烈士纪念塔是石林县规模最大的革命纪念建筑物。是石林县广大人……[详细]
独石山赵发扎营遗址
  独石山赵发扎营遗址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军事设施遗址),位于长湖镇维则村东独石山上。清朝咸丰七年(1857),弥勒、路南的彝民在首领杨辉南、李文兴的率领下,在今弥勒县麟马洞村风口山起义,反抗清政府的统治,先后攻下板桥、县城等重镇,沉重打击了清政府在路南的统治。二年后(1859),起义军被清军重兵击溃,首领杨辉南、李文兴先后战死,起义军在首领赵发的带领下退至独石山,借险扎营,建营盘,筑石城,作为起义军总部。后起义军被招安,起义彻底失败。1938年2月,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参观独石山赵发扎营遗址时,题诗一首于石壁上。该遗址现存大门、演武厅、城墙、水牢、水池、兵库、-槽、哨台等遗迹。2007年,县财政拨款对前、后大门和上山道路进行了抢救性排险修缮。该遗址是清代路南彝民反抗清朝封建统治的历史见……[详细]
闻一多殉难处遗址
  闻一多殉难处遗址位于昆明市五华区华山街道办事处钱局街西仓坡6号。闻一多(1899—1946),湖北浠水人,著名教授、诗人、文学家,年轻时留学美国,1938年4月28日到达昆明。云南西南联合大学成立,闻一多为联大著名教授。1946年7月11日,著名民主人士李公朴被害圆通街,全国震动。7月15日,闻一多大步走进云南大学至公堂,在悼念李公朴大会上作了历史上著名的“最后的讲演”。下午4时许,闻一多和儿子闻立鹤相伴回家,就在离家十来步之处,被特务暗杀。1986年7月15日,李闻惨案40周年之际,中国民主同盟云南省委员会在闻一多牺牲的西仓坡宿舍前,建立了“闻一多先生殉难处”纪念碑。闻一多殉难处先后被昆明市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西仓坡东西两端衔接的钱局街、翠湖北路路口,均竖立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闻一多殉……[详细]
顺城街清真寺
  顺城街清真寺位于顺城街敦仁巷。创建于明洪熙元年(1425),是明代云南府城内、外、东、西、中三路五所清真寺之一。始建时,规模不大,清道光年间扩建后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清咸丰十六年(1856)毁于兵燹。光绪六年(1880)重建。民国十六年(1927)增修,1979年至1981年重修。顺城清真寺占地面积5445平方米,合院式布局。“朝真殿”为礼拜大殿,光绪时期的单檐歇山顶式木结构建筑,占地约400余平方米,面阔5楹,纵深3间,窗棂格扇工艺精湛。1979年至1981年重修时基座抬升,但结构未作大的改动。寺内有阿拉伯文“金阿訇大兄墓志铭碑”一块,存于清真寺朝真殿北侧,为矩形的青石碑,长0.8米、宽0.4米、厚0.2米。此碑由著名回族学者马德新撰写。顺城清真寺1983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毕恒光烈士革命活动旧址
  毕恒光烈士革命活动旧址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位于长湖镇中心学校(原省立圭山小学)内。1946年6月,中共云南省工委派毕恒光到尾则村省立圭山小学以教书为掩护开展地下革命活动,他在校内和附近村寨广泛培养革命骨干,建立了十多处革命据点和上级党组织联络交通站,组建了以毕文昌、黄仲先等为主的200余人地下革命武装参加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1948年8月12日,在路南县城策反新兵大队起义中,毕恒光不幸遭到敌人逮捕。1949年1月22日,被国民党反动当局杀害于昆明虹山,英勇就义,时年二十五岁。该旧址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地下党员毕恒光同志进行革命活动的遗址,是石林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1986年6月,被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南屏电影院
  南屏电影院位于市中心晓东街,原名“南屏大戏院”。1939年建成。由女企业家刘淑清创办,著名建筑师赵琛所设计,陆根记营造厂施工。影院由放映大厅和门厅组成,占地面积182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门厅外观为半圆形,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下部为入口,设五道玻璃木框弹簧门,门顶有一米多宽的平台伸出,从平台到屋顶是围成半圆形的八道条形玻璃大窗。放映厅正厅有1400个座位,楼厅有352个座位。座位排列坡度为倒仰式。设计新颖。整个建筑外形,气势恢宏,端庄典雅,华丽明快。当时为西南最大的一家电影院。抗日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时期,南屏电影院大量放映国内外优秀电影,丰富了昆明人的文化娱乐生活。2012年12月,公布为五华区第四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李公朴殉难处
  李公朴先生殉难处位于位于昆明市翠湖公园东畔,今圆通街1号附近。现立有李公朴先生殉难处碑。李公朴(1900-1946年)江苏省镇江市人,是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和云南省支部执行委员,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战士,“九一八” 事变后参加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呼吁抗战,与沈钧儒、邹韬奋等一起被捕入狱,是著名的“抗战七君子” 之一。1940年移居昆明,从事进步文化活动,曾开设“北门书屋”,出版、销售进步文艺书刊,宣传抗日救国和民主进步思参加-。1946年7月11日夜晚,被国民党特务用无声手枪暗杀,此即震惊中外的李闻惨案。地址:昆明市五华区圆通街类型:纪念碑游玩时间: 建议10分钟开放时间:全天开放门票信息:无需门票。……[详细]
易隆清真寺
  易隆清真寺位于寻甸县塘子街道易隆社区易隆村中,始建于明中叶,清康熙年间重修,咸丰七年(1857)毁于兵燹,光绪七年(1881)重建。清真寺坐西向东,建筑占地面积为845.4平方米。由朝真殿、门楼及左右厢房构成一个封闭四合院式格局。朝真殿为单檐歇山顶,抬梁式结构,青色瓦顶,有脊兽,三开间,通面阔13米,通进深10.4米,前出檐1.1米,有拱顶;明间有六道隔扇门,明间柱头雕有“二龙抢宝”雀替挂饰,明间高悬一匾“道原於天”,为清末抗法名将马维骐所题,檐下立有两通记事碑;厢房为三开间两层楼房,门楼为三开间两层楼房,门楼台阶前有一对石狮子,一只头部损毁。易隆清真寺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2013年6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文庙直街王氏宅院
  文庙直街王氏宅院位于文庙直街103号,坐北朝南,为土木结构的两层楼房,单檐歇山顶,山花浮雕“仙鹤白云”图,三开间,有外回廊。两侧置楼梯间。该楼额枋花板、雀替撑拱、挂落垂花柱、栏杆下挂板等木雕装饰极为精美,且沥金箔,甚为奢华。楼下层有石材罗马柱式,窗框门套亦为石材弧顶,具有西式风格。该楼始建年代不详,原为昆明士绅孔鉴庵宅第,清光绪年间,由云南清代巨商王炽购下,作为眷属居住使用。建筑原为三院,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现仅存一幢。近期维修时,内部有较大改动。文庙直街116号民居建筑为一座坐西面东的二进院合院民居建筑。经多次改建,仅后院正房保存原貌。该房土木结构,悬山式瓦屋顶,梁枋、门窗、柱础雕刻精美。……[详细]
20、安宁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宁桥
  安宁桥位于320国道线螳螂江上,全长44.97米,建于1931年,是云南省第一座公路桥,也是唯一的半椭圆形拱圈的石拱桥,1990年扩宽。1923年,云南省府拟修昆明至下关、腾冲乃至缅甸之公路,1925年毕昆(明)碧(鸡关)路段,1928年再西延至安宁龙宝寺,此乃云南省首条公路。路筑至此,螳螂川横流于前,路被阻于此。1929年,省府决计于安宁螳螂川上架桥卧虹,通途西东,此乃云南公路第一座公路石拱桥,曰“安宁桥”。安宁桥距昆32公里,系三孔连孔椭圆石拱桥,孔跨约三丈,全长十有二丈,面宽二丈有五,墩高一丈有一。整桥石筑,石灰红土沙浆灌缝,内外凝结如一矣,石料石灰一应取自温泉龙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