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宜春市 > 万载县旅游

万载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万载文明塔
  文明塔位于城南,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监生易琼等捐建。道光五年(1825年)和光绪十八年(1892年)易琼后裔先后重修。塔身由砖石砌成,通高约30米,共7层。下6层为六角形(底层为基座),最上一层为圆柱形,层与层相接处有腰檐挑出;7层之上是灰色圆锥形宝盖,盖上垒有塔刹。塔座开有两门,一门朝北偏西,一门朝东偏南,门高1.8米;第2层至第6层均设有6道拱门,其中4道假门;塔内底层东侧嵌有一方石碑,上刻阳文楷书“光绪十八年岁壬辰春月立,易琼公后裔重修”。1983年初夏,县人民政府拨款整修,将塔内木梯改为铁梯。1998年县人民政府对文明塔进行了装修,在塔的各个角上装铃铛,塔基四周配有灯光设施,并将塔身漆成米黄色,被列为县城实施的10个形象工程之一。此次装修,由县电力总公司捐资18万元,南昌江西……[详细]
万载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
  万载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位于赤兴乡浙桥村1.5公里处的岭下杨家祠。该祠坐北朝南,背依青山,砖木结构,青瓦覆盖歇山顶,两边的山墙均是用砖砌成高达10米的“三”字形风火墙。上中下三进,青砖砌成券拱大门框。室内下进与中进之间有一月20平方米的天井。木梁穿插列架,板壁为墙,木柱擎梁。该祠面积为250平方米,中心会场125平方米。中进现已倒塌,上、下进保存较好。万载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于1930年7月12日至18日。出席会议的代表有200多人。会议期间,代表们认真听取了县委和县暴-动-委员会负责人的报告;讨论了全县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项重要问题,并通过了相应的决议,制定了有关条例和法令,选举了周达、辛克明、王建华、包小山、黄少廷等15人为首届县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会委员,周达为主席,正式……[详细]
万载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万载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潭埠乡陂田村东南500米处的大木山下黄家屋。该屋坐北朝南,砖木结构,民国民居,上盖青瓦,前后分水,二进,面积为263.5平方米。后进被国民党军烧毁115平方米,前进保存完好。万载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于1930年7月成立后,即驻赤兴书堂,后驻白水新店。8月中旬,红一军团到万载时,又移驻县城数天,后迁潭埠陂田一年左右时间。在此期间,县苏主席周达。县苏维埃政府驻陂田时,万载苏区的土地分配,正进入重新调整阶段。曾发出《彻底解决土地问题》的通知,纠正了前一阶段按劳动力和生产工具之多寡分配土地的错误,实行按人口平均分配。后来还承认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允许土地私人买卖和租佃”,从而,激发了农民革命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县苏还注重工农业生产和财政、文教等方面的工作。农业生产由政府组织……[详细]
万载包公庙
  包公庙位于黄茅镇洪炉村铁山界,距县城58公里,与湖南浏阳接壤。清雍正八年(1730年)建,乾隆庚子年(1780年)重修。嘉庆年间(1796~1820年)又由浏(阳)万(载)士民募款扩建,置有田产。庙坐北朝南,穿斗式砖木结构,三进,17间,面阔9.34米,进深31.76米,占地面积约312.52平方米,硬山顶,脊饰宝葫芦。侧山花板自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一檀径。山花板上绘有花草,三面的风火墙高达12米,整个建筑分前、中、后三殿。前殿已倒毁,仅存鼓形石柱基4只,中殿与后殿均用石柱木梁穿插法架成。檐下、梁前均见木雕、木梁与石柱间施斜穿斗拱,上雕花草。雀替镂刻精致多彩,有龙、鱼、牛、羊等造型。室内设有天花板,表面加工较细。九十年代以后,该庙香火较盛,时有游方僧人至此主持。据同治《万载县志》所载,包公庙……[详细]
井埚里墓葬群
  井埚里墓葬群位于仙源乡山枣村西北500米,距县城西北约47公里。此墓区为高出周围地表30米的山丘,从西北向东南倾斜。东部是白屋子屋场,南部山脚下有一条机耕道,西北部是绵延的山峦。墓葬分布密集,在约10000平方米的地表上,暴露有大量的陶器残片,纹饰以大、小方格纹和云雷纹居多,器形有折肩罐、瓯形器等。1982年10月,县文物普查队在井窝里的东北部土坑墓中采集到鼎一件,泥质灰陶,上饰细方格纹,高8、口径11.3厘米、耳高2厘米。该鼎除一耳残断外,基本保存完好。圆底罐两件,泥质灰色,肩部以上饰有云雷纹,肩部下端饰细方格纹。1983年1月,省文物工作队在墓区东部的水沟中又出土了3件陶罐和1件陶鼎。其中灰陶罐2件,一件口径10.5、高11.3厘米,饰方格纹;一件口径14.2、高16厘米,饰云雷纹。黄褐……[详细]
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造币厂遗址
  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造币厂遗址位于黄茅镇南江村,年代为1932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遗址现保存有造币底座石,冲压石墩等。    1932年8月,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造币厂成立,时年冬,造币厂由浏阳严坪迁此,以打土豪所得和群众捐售花银为原料,土法上马自制银元。造币厂设有熔银制坯、刻模冲压、锉边检验等车间,有工作人员四十余人。主要生产仿制大头(袁世凯头像)、小头(孙中山头像)、光绪元宝三种版别银元,最高日产可达400枚,为冲破敌人经济封锁,活跃苏区金融经济,支持湘鄂赣苏区革命斗争作出了重大贡献。1933年春,造币厂转移至白水罗家桥柑子冲。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造币厂遗址及造币文物遗存,是湘鄂赣苏区红色金融的重要历史见证。2023年1月,被公……[详细]
船形垴遗址
  船形垴遗址位于株潭镇枣木村东南约1000米处,距县城约49公里。遗址东南是一片茂密松林和民房,东北约0.5公里是湘赣公路,西坡是农舍。与湘赣公路平行的蜀江紧挨遗址东部,形成一道河湾。遗址高出地表约10米,其走向是东南——西北,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100米,总面积15000平方米,黄土壤,整个山坡呈船形。大部分已开垦成菜地,西南约200平方米的面积因破土建房,已形成了10米左右深的断面。该遗址发现有石斧1件,磨制精细。陶纺轮4件,形似算珠。陶器以灰色和黄色硬陶为主,其次是夹砂红陶和灰泥陶,均为残片,这些残片能看出器形的有折肩罐、凹底器、大口尊等。纹饰为方格纹、网状纹、S形纹、附加堆纹、篦点纹等组合纹。船形垴遗址因水土流失及历年来开垦菜地,破土建房,破坏较为严重。从能辨明器形的陶片观察,不少……[详细]
王宗槐将军故居
  王宗槐将军故居位于双桥镇柏树村,年代为清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有土木结构房屋13间,占地340平方米,始建于清道光年间(1835年),1915年8月王宗槐将军在此出生,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王宗槐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人民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王宗槐将军故居陈列有将军生平事迹及部分文物,是了解和研究王宗槐将军战斗历程,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课堂。2023年1月,被公布为清代万载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本体建筑东侧、南侧各10米,西侧3……[详细]
狮子垴西周文化遗址
  狮子垴西周文化遗址位于高城乡高城村东北约1000米,距县城12公里。遗址的西面是水田,东南面底延绵起伏的丘陵,北面紧靠蜀江。狮子垴高出地表40—50米,长500米、宽30米,总面积为1.5万平方米。黑色沙土壤。整个山形褶皱明显,凹凸不平。山顶有一块约500平方米的平坦台地,远看恰似一只雄狮,故名狮子垴。狮子垴大部分已开垦成菜地,地表及断面有丰富的石器和陶器残片。石器有石锛、石斧、石刀等生产工具,均磨制精细,有的通体磨光,刃部锋利,棱角分明。还发现有青桐锛一件。遗址中大量的陶器残片能辨认出器形的有鼎、鬲、碗、钵、折肩罐等纹饰有绳纹、方格纹、浮雕式大块云雷纹、漩涡纹、圈点纹、曲折纹、双线菱形凸点纹等。还发现有陶纺轮3件,形制为圆饼形和算珠形,陶网坠4件,形制为长条形和圆珠形。……[详细]
株潭镇同胜村桐树江傩神庙
  株潭镇同胜村桐树江傩神庙位于株潭镇同胜村庙边组,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始建于清代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傩庙坐北朝南,砖木结构,木柱石础,风火墙,硬山顶。牌坊式前门墙,上 书-“桐树江神庙”,前墙两侧开门,门楣上分书“入神”、“问道”。傩庙前后三进,由戏台、正殿(祭堂)、后殿(神堂)组成,长32米,宽10.5米,面积336平方米。傩庙为供奉和祭祀傩神的场所,万载地方傩文化历史悠久,2008年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万载傩庙是研究傩文化起源发展的重要历史文化遗存。2023年1月,被公布为清代万载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本体建筑东侧、西侧各2米,南侧10米,北侧5米。建设控制地带:在本体建筑保护范围内最外延各2米。……[详细]
徐家垴遗址
  西周文化遗址,位于罗城乡卢洲村东北约1200米处,距县城约29公里。东北面松林环绕,南面有卢洲桥,西面紧靠泰溪,山脉为东西走向,高出泰溪20余米。该遗址南北长400余米,东西宽20余米,总面积8000平方米,黄土壤。遗物较丰富,多散于山坡高处的平坦地,由于雨水冲刷严重,文化堆积层仅存80厘米左右。发现的生产工具以石斧居多,还有石镞、石锛、石刀、陶纺轮、陶网坠等。发现的生活用具全为陶片,多系硬陶,能看出器形的有鼎、鬲、折肩罐、高领罐、直口尊等。纹饰有大方格纹、圈点纹、篦纹、网结纹、多线菱形凸点纹、变体云雷纹、漩涡纹、编织纹、曲折纹及各种组合纹饰。……[详细]
黎源彭德怀旧居
  黎源彭德怀旧居位于高村镇黎源村上源坑林家大屋,年代为1928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旧居民居建筑,坐西北朝东南,土木结构,正屋两进,厅房10间。1928年7月,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领导“平江起义”后,即率领红五--战湘鄂赣边区,11月,彭德怀、滕代远率红五军经高村进攻万载县城,途中驻扎于此。2023年1月,被公布为192万载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本体建筑东侧、南侧各10米,西侧、北侧各3米。建设控制地带:在本体建筑保护范围内最外延各2米。……[详细]
竹山洞摩岩石刻
  竹山洞石刻,位于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马步乡洞口村委会竹山洞口,竹山洞为喀斯特溶洞,全长近四千米。石刻位于北洞口内,由三幅题刻组成:“竹山古洞”,横书阳刻,字体楷书,长约2.5米,高约1米,题刻于民国二十九年;“应感潜心”,横书阳刻,字体篆书,长约2米,宽0.6米,题刻于清代光绪年间;“恩泽万民”,横书阳刻,字体楷书,长约2米,宽约1米,年代及作者不详。……[详细]
上狮子桥
  上狮子桥,位于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潭埠镇潭埠村委会下街头。为四墩五孔石桥,南北走向横跨万载主要河流蜀江之上,因上下相近排列有两座石拱桥,且桥两头均置有石狮两对,故称作上下狮子桥。桥长82米,宽5.3米,桥面面积434.6平方米。据《万载县志》载,始建于元大德年间,原为潭埠通往岭东及县城的重要通道,因公路改道,现桥仅邻近村民过往。……[详细]
藏溪喻氏宗祠
  藏溪喻氏宗祠,位于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罗城镇藏溪村委会。坐东北朝西南,五开间三进二天井,长47.7米,宽16.2米,面积772.74平方米,木柱架梁,雕花柱础,雕花木门扇,用材讲究,雕刻精美。为万载地方工艺水平较高,现存较完整的祠堂建筑,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该祠墙砖刻载建于清同治甲子年。……[详细]
  仙源革命烈士纪念塔坐落在万载县仙源乡仙源街北侧的罗家垴上。为纪念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湘鄂赣苏区英勇牺牲的工农红军,1975年10月,万载县革命委员会修建此塔。塔台为梯形,高1.8米,台壁正中有一座泥塑浮雕画,表现一支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十六军”、“中国工农红军第58团”战旗的红军及紧跟红军后面的男赤卫队员冲锋陷阵的场面。塔通高9.9米,塔顶有伞状的挑檐,四只檐角站着白色的和平鸽,塔顶端竖着钢筋扭成的有70厘米高的五角星。塔身塑有直书的碑文。该址1983年10月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株木桥战斗遗址位于仙源乡株木村,年代为1933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933年4月上旬,湘鄂赣边区主力红军与进攻湘鄂赣苏区省委、省苏所在地万载小源的国民党军,在湘赣边境的万载株木桥进行了一次激烈的阻击战,这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斗争中规模最大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次战斗。湘鄂赣苏区红十六军、红十八军和红三师,在苏区近万名群众配合下,经过殊死决战,歼敌600余人,打退了敌人对苏区的猖狂进攻,捍卫了红色政权,取得湘鄂赣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斗争的决定性胜利。2023年1月,被公布为193万载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西(界岭)至东(横前)3000米;北(洪茂)至南(马岭)1500米。建设控制地带:西(界岭)至东(横前)3000米;北(洪茂)至南(马岭)1500米。……[详细]
  中共万载县委旧址位于潭埠镇陂田村委会山下自然村李家屋,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为县保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墙基及围墙外2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西、南保护范围外延伸5米,北外延伸10米。……[详细]
  茵果大战遗址(保护范围含茵果村红色标语)位于潭埠镇茵果村,年代为1931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931年6月,国民党向湘鄂赣苏区发动第三次军事“围剿”。9月,敌军大举进攻万载白水、茵果,企图攻占万铜丰苏区,与进攻铜鼓、宜丰的敌军合围红十六军。9月下旬,红十六军在万载县委、县苏和红五大队的配合下,在潭埠茵果与进犯之敌展开激战,是役,红军歼敌300多人,缴获了大量批枪支弹药,粉碎了敌人的阴险企图,保卫了红色苏区。至今,茵果战场东侧的民房上留存的“工农兵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工农兵武装起来,消灭军阀混战”、“打土豪、分田地!”等红军标语还清晰可见,见证了苏区军民坚持武装割据,与国民党反动派浴血奋战的烽火岁月。2023年1月,被公布为193万载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详细]
  新竹红十六军医院旧址位于高村镇新竹村尹家岭坪山子郭家屋,年代为1933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旧址坐北朝南,土木结构,民居建筑,土瓦覆盖悬山顶,共两进2厅10房。1933年,红十六军医院曾设于此屋,主要负责为苏区军民提供医疗诊治、伤员救护等,为湘鄂赣苏区的反“围剿”斗争作出了积极贡献。2023年1月,被公布为193万载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本体建筑东、西、北侧各5米,南侧10米。建设控制地带:在本体建筑保护范围内最外延各2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