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温州市 > 龙湾区旅游

龙湾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张天麟家庙
  张天麟家庙(又叫天麟公祠堂)坐落在温州市龙湾区永中街道普门村(三都)五芳巷,始建于明崇祯中期(1645年)前后。传说到了清乾隆年间,三都普门土地堂又遭火灾,延及家庙,因此张氏四派子孙,在乾隆五十二年(1788年)左右,在原址上集资重建张天麟家庙,坐北朝南,五间二进,门厅通面宽10.7米,通进深3.93米。正厅通面宽10.85米,通进深9.7米,占地约2000平方米。天井、月台、通道都是长条石平铺而成,大门前还有一对双石碣(旗竿夹)显示了家庙的显赫地位,祠前面有朱垟山,永昌堡、白水天柱峰凌云耸立;祠后有黄石山大尖峰而带瓯江,东面是流水(沧河支流)、小桥人家,西面是中河道直通白水永中,水陆交通,十分方便,风景秀丽,环境幽雅,气势庄严。由于年久失修,该祠破漏不堪。到了文革破“四旧”时,-们把扁额、……[详细]
上朱垟王德墓
  王德墓位于龙湾区永中街道上朱垟村,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墓丘圈椅式,前残存石虎,内伴葬其孙王名世。王德(1517-1558),字汝修,号东华,永昌堡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授东昌府推官。二十九年(1550),出任广东按察使佥事,后因病回乡。三十一年(1552),与叔父王沛聚义兵千人备战抗倭。三十七年(1558)四月,倭寇大掠温州。六日,王沛在瑞安梅头被倭寇杀害,次日王德与倭寇激战,斩获数人。二十日,府城告急,王德率部驰救,至龙湾金岙遇伏阵亡。追赠太仆寺少卿,于康乐坊建愍忠祠以为纪念。王名世(1579-?),字时可,号翼宇。以武艺超群,举武解元、武会元,万历二十五年(1597)武状元,温州市区曾建“三元坊”以为纪念。任锦衣卫千户,封明威将军。……[详细]
东溪碑群
  东溪碑群位于龙湾区海城街道东溪村姜氏宗祠内。主要有《明天顺故冠带义士怡庵姜公墓铭》,庐陵陈文撰文,郡人徐珙篆额,四明金溥书;《明天顺姜安人周氏墓铭》,四明陆瑜撰文,甬东铁奂篆额,广阳赵昂书;《明弘治赐教官恒庵姜公墓志铭》,永嘉王瓒撰文,李阶书篆;《明弘治姜赤崖祠堂记》,同郡章玄应撰文,姜立纲书篆;《谕祭姜立纲敕文碑》,明孝宗书;《明嘉靖直庵姜公合葬墓志铭》,永嘉李阶撰文,江汉书篆。以上碑刻均从南白象姜立纲墓上移置于此,字迹清晰。《姜赤崖祠堂记》、《谕祭姜立纲敕文碑》,笔法刚劲凝重,艺术、历史价值较高。……[详细]
王诤墓
  王诤墓位于龙湾区状元镇山西岙。墓始建于万历十一年(1583),同年立祠。墓地通面阔25米,进深70米。墓丘扶椅式,前有牌坊、望柱、石虎、石羊、石马等遗存。祠通面阔26.6米,进深26.6米。王诤(1508-1581),字子孝,号竹岩,永昌堡人。嘉靖廿九年(1550)进士,历官溧阳县令、河东巡盐使、云南按察使、都察院佥事都御史、贵州巡按等。在任抑豪强,严拒贿,秉公处事,邑民感德,筑生祠祀之。著有《滇南奏疏》、《大学衍义略》等。……[详细]
龙岗山遗址
  龙岗山遗址位于龙湾区瑶溪镇上河滨村。该山为大罗山支脉,新石器时代遗址范围约1500平方米,遗物丰富,有石器和陶器两类。石器有柳叶形石镞、穿孔石矛,通体精磨。陶器有夹砂红陶、泥质红陶、黑皮陶、印纹硬陶。器型有釜、瓿、钵、壶、罐、纺轮等,拍印纹饰有篮纹、直条纹、编织纹、云雷纹及刻画的曲线纹。曾在距地表30厘米深处发现半球形纺轮一件,平面满饰梳齿、篦点--纹相结合的图案。根据出土器物特征,上限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下限至战国。……[详细]
双岙石胜观摩崖造像
  双岙石胜观摩崖造像位于龙湾区永中镇双岙村南山古佛岩。开凿于明代,现存造像共14尊,分三组,为半浮雕式的佛、道组合造像群。主要有三官(即天、地、水三官,亦称三元)、土地神、地藏王和药师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等。石胜观造像,容相慈祥。造型古朴,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最大的一尊通高1.33米,阔0.55米,凸出0.21米。东首第二尊造像上方,有阴刻楷书“张氏妈娘舍山路捌丈洋路四十二丈祈保寿命延长”21个字。……[详细]
望海桥
  望海桥位于龙湾区永中街道永兴水潭村。建于明代。原为十二孔式石桥,清同治三年(1864)重建时改为八孔。民国十三年(1924)修建时又缩为七孔。南北走向,跨水潭河,长37.80米,阔2.20米。两侧置青石栏杆,桥北尚存碑一通。碑文记载:“水潭之有望海桥,明正德年间溪滨公所建。其桥十二间,南北跨岸,西屏山,东面海,登高远望,见潮汛往来,银涛万倾,历历如在眼前”。……[详细]
海思亭
  海思亭位于龙湾区灵昆镇海思村。建于清咸丰三年(1853)。木结构,四角安抹角梁,攒尖顶。亭内壁嵌有童兆蓉书碑志一通。童兆蓉(1835-1905),字小芙,湖南宁乡人。同治六年(1867)举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擢浙江温处道。任上修塘开渠,奖励农桑,兴学爱民,光绪三十一年(1905)七月十六日卒于任。《清史稿》有传,著有《童温处公遗书》六卷。……[详细]
诸募桥
  诸募桥位于龙湾区永中街道刘宅村。始建于宋淳熙元年(1174)。石质三孔梁式,东西走向,跨刘宅河,长15.00米,宽1.52米。石梁南侧直书阴刻“淳熙元年(1174)岁在甲午九月乙酉朔二十四戊申日建”20字,北侧楷书阴刻“□□癸亥高原张家□□□龙□桥□□□”17字。相传是宋代乾元寺僧人益谦向诸位信众募化而建,故名“诸募桥”。……[详细]
“第一山”摩崖题刻
  “第一山”摩崖题刻位于龙湾区永昌镇郑宅村东首山坡。刻石高1.06米,宽2.32米,自左向右横阴刻行书“第一山”,右下角署“米芾书”。字体苍劲浑朴,刻工精良。在“米芾书”题刻的西面石壁,有线阴刻楷书“第一山”三字,字径约0.7米,无款。米芾(1051—1107),能诗文、擅书画、精鉴赏,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详细]
龙湾炮台
  龙湾炮台山龙湾炮台山位于瓯江口南岸,面积7000平方米。炮台山东北面突兀于滔滔江面,与乐清磐石山的镇瓯炮台隔江相望。南面山麓有陡门,与龙湾村落毗邻;西面为江湾。山中存有清光绪年间建造的炮台遗址。炮台依山而筑,平面呈椭圆形,南北直径40米,东西直径60米,由南门出入,门楣上嵌阴刻“龙湾炮台”石匾一方。炮台由三个炮堡联接组成,高2.76米。面对东、北江面,后有营墙,墙高3米,厚2米。炮堡内部呈腰鼓形,堡内设有一小弹药库。炮眼由内向外逐渐扩大,平面呈扇形。炮台建筑采用黄泥、石灰、细砂拌和,逐层填筑夯实,非常坚固。除龙湾和镇瓯炮台外,当时温州尚有东关炮台两座:茅竹岭炮台和状元桥炮台,现均废圮。龙湾炮台抗战时遭日机轰炸破坏,后经修葺,岿然独存。……[详细]
峰门山摩崖题刻
  峰门山摩崖题刻位于龙湾区坦头峰门山,从滴玉泉至坦头尖途中,有高约20米的峭壁,上凿刻帆船一艘,长约50厘米。旁隶书阴刻“乾道二年(1166)水满此地”八字,为珍贵的水文史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