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永嘉县旅游

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岩头事件”旧址
  1931年下半年,红十三军第一团团长雷高升率领红一团在永(嘉)、仙(居)、青(田)边境坚持斗争,国民党政府视之为心腹之患。次年春,国民党浙江省保安处成立了“温州剿匪指挥部”,由一二三旅旅长李杰三兼任指挥官,纠集了国民党浙保四、五团和当地民团共约2000人进行“清剿”,并悬赏1000块大洋缉拿雷高升。在国民党疯狂“围剿”下,雷高升等的活动范围日渐缩小,最后被迫退入人烟稀少且极度贫穷的小横坑一带山林中,靠食野菜野果度日。国民党多次放火烧山,情况万分危急,雷高升英勇顽强,仍不放弃对敌斗争。国民党军队在多次军事“进剿”仍未达到目的后,便采取“剿抚兼施”的办法,将“拔队进剿”改为“利诱计取、佯予收编、相机解决”的办法。经过精心策划,以提供新装备和优惠给养为诱饵,诱骗红军下山。雷高升在处境极为艰难的情况……[详细]
陶公洞
  陶公洞位于大若岩景区,在大若岩山脚下。洞高56米,宽76米,深79米,是浙南最大的石室。“洞内晦明,随云变幻,云归则暗,云散则明。”洞分上、下两层,下层建有三间观音阁,阁前有可纳数百人的讲经坛。洞外建九楹前殿、钟鼓楼、厢房及僧厨,洞内南侧一条56级石梯通向上层“天台”。天台后建有胡公殿,供奉胡公大帝座像,前面是文昌阁。胡公殿神龛右下一罐状“赤水井”,常年不涸不溢。洞内南侧岩壁上有二条形长洞,谓之流米洞和白鲞洞。夜间灯烛辉映,洞壁白石,或似游云,或若鳞片,昏明异形,远近殊色。洞口绝壁上山溜滴珠,洒入池中,如同“天女散花”。陶公洞靠山面水,洞前有巨石,高约20米,称“登仙石”。洞北侧200米处,可见三崖峙立如屏障,名“三狮同眠”。崖巅有“迎客松”。陶公洞附近还有六螺山、白云岭、龙头洞、朝天龟、赤……[详细]
梅坦大屋
  梅坦大屋位于鹤盛镇梅坦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梅坦大屋”古民居为谷亦淮故宅,现有明德堂新屋由谷亦淮之孙谷宁魁在宣统二年清末民初所建,迄今已有百多年历史,经过了多少年的风风雨雨,如今在宅院里外的砖砖瓦瓦上,仍可依稀寻访到它昔日光彩夺目的容颜。大屋的建筑精工考究,其八字门台艺术十分精致,门楼上的砖雕与窗花纹饰精美,图案别致,笔法细腻,门台上,青石刻成的对联:“梅坡新宅第,兰室旧芳邻”,横批“凝清香”,显示出当时宅院主人地位的显赫、家境的充裕与为人的清正。进得门台,是一个坐南朝北的三合大院,正房九间东西厢房各五间,全部二层楼。特别称道的是各廊柱下的圆形柱磉,雕工十分精美。2003年,梅坦大屋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罗浮龟山塔
  罗浮龟山塔位于瓯北街道罗浮村龟山,年代为明,类别为历史纪念物。位于永嘉县瓯北镇罗浮小东村南端龟、蛇二山之巅。西晋元康五年(295)始建,宋元丰七年(1084)重建,现塔建于明嘉靖年间。双塔形式和结构大致相同,保存基本完整。平面六角形,砖木结构,楼阁式。基座用块石砌成,面铺条石做出平座。塔身七层,逐层收缩,每层砌出券门,间或做出壁龛供奉佛像。清道光间(1821—1850)永嘉诗人陈遇春《罗浮山下》诗云:“重峦积翠蜃江北,千山万水来特特。我来山下日初升,天半朱霞鱼尾赤。浮图七级列其前,龟蛇两山峙其侧。朝潮夕汐海门东,声撼江天雷雨疾。”对周围环境作了生动描绘。与江心双塔遥峙相望,为瓯江生色。1983年,罗浮龟山塔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罗浮蛇山塔
  罗浮蛇山塔位于瓯北街道罗浮村蛇山,年代为明,类别为历史纪念物。位于永嘉县瓯北镇罗浮小东村南端龟、蛇二山之巅。西晋元康五年(295)始建,宋元丰七年(1084)重建,现塔建于明嘉靖年间。双塔形式和结构大致相同,保存基本完整。平面六角形,砖木结构,楼阁式。基座用块石砌成,面铺条石做出平座。塔身七层,逐层收缩,每层砌出券门,间或做出壁龛供奉佛像。清道光间(1821—1850)永嘉诗人陈遇春《罗浮山下》诗云:“重峦积翠蜃江北,千山万水来特特。我来山下日初升,天半朱霞鱼尾赤。浮图七级列其前,龟蛇两山峙其侧。朝潮夕汐海门东,声撼江天雷雨疾。”对周围环境作了生动描绘。与江心双塔遥峙相望,为瓯江生色。1983年,罗浮蛇山塔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溪门、仁济庙
  溪门、仁济庙位于岩头镇苍坡村,年代为明至清,类别为古建筑。仁济庙始建于明代,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00平方米。面阔五间,前后二进,为合院式建筑。天井凿方池,东、西、南三面临水设美人靠,从石板平桥入门,形制独特。第三进为周处纪念堂。周处(240—299),西晋义兴阳羡人,少时横行乡里,父老将他与蛟、虎合称为“三害”,后斩蛟射虎,改恶从善,建功立业,成为一代名臣。村人奉为庙主,以教育子孙。1992年,溪门、仁济庙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屿北尚书祠
  尚书祠位于永嘉县岩坦镇屿北村。为汪应辰、汪逵父子建。坐西朝东,系一座“曰”字形四合院式木构建筑。始建于南宋淳熙三年(1176),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重修,后又经多次修缮,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以轴线布局,由勅门、照壁、前厅、中厅、两厢轩、敦睦祠组成。敦睦祠,面阔五开间,设前檐廊。梁柱用材粗壮,明间20柱,次梢间各14柱,柱为四边形,梁架结构为抬梁与穿斗式结合。山墙用木板隔断,悬山顶屋面。明间正中悬挂乾隆五十年(1785)“敦睦”横匾。……[详细]
砚台岩摩崖题刻
  砚台岩摩崖题刻位于永嘉县清水埠镇罗浮小东村南端,蛇山南麓,题刻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光绪《永嘉县志》载:“合山相近之章山,有襟江亭,山下水潴处有石高三仞,明郡守卫承芳篆镌‘砚台岩’三字。”砚台岩是一形如砚台的巨岩,高约5米,阔2米多。北面岩壁上方,横刻篆体“砚台岩”三字,款为行书直刻“万历甲申孟夏,同潘司理过访华源林大夫,游此邑东。淇竹卫承芳题”三行27字。1983年,砚台岩摩崖题刻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普安禅寺
  普安禅寺位于永嘉县岩头镇湾里村大坟垅山东面。据表山《郑氏宗谱》载:寺初兴于唐代,重建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明代及清乾隆年间(1736-1795)相继修建,民国初年曾经大修。禅寺坐北朝南,四合院式,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建筑为三进,前为山门殿,中为大雄宝殿,后为观音阁,纵轴线两侧,前院设厢房,后院为藏经厢房。寺前建有放生池、四座经幢。周围竹林茂密,环境清幽。1992年,普安禅寺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岩头永庆桥
  永庆桥位于永嘉县岩头镇长蛇坑十八垅山麓。跨架长蛇谷中,两岸连山,下通溪流,建于南宋庆元三年(1197)。此桥三孔梁式,全长12.65米,宽3.6米,高4米,东北、西南走向。桥底两端用块石垒成码头,桥墩每缝立方形石柱四根,上横条石,各孔均铺桥板八条。中孔左右桥板石外侧刻有题记,左侧为“大宋庆元三年丁巳四月十七日庚申”,右侧为“雪庵施长财建此永庆桥,僧即则于置”,均为楷体。……[详细]
溪门牌楼
  溪门牌楼位于永嘉县岩头镇苍坡村。始建于宋隆兴年间(1163—1164)。木构建筑,面阔三间,占地34平方米。明间两金柱,次间各设两角柱,柱头科为十一踩四抄双下昂,上承檐檩和撩檐枋。明、次间攀间额枋设四组平身科,为九踩四抄双下昂式。屋面重檐悬山顶,明间屋面高于次间,形成三山式。屋面铺小青瓦,沿口置勾头滴水,花脊两端饰龙凤吻兽及垂兽。保存基本完好。……[详细]
屿山遗址
  屿山遗址位于永嘉县上塘镇屿塘山公园革命历史纪念馆西南向山坡,面积约4000平方米。1962年间当地村民开山造田时,发现粗磨并留有明显砍迹的石锛、石刀、石矛和石箭头。同时还发现印纹硬陶陶片,纹饰有弦纹、条纹和方格纹。根据器物特征分析,上限为新石器时代晚期,下限至商周。……[详细]
陈氏大宗
  陈氏大宗位于永嘉县大若岩镇玉泉村,始建于宋建炎三年(1129),历经明、清多次重建。坐北朝南,面阔23.9米,进深36米。内有戏台、天井,前后为七间悬山顶建筑。戏台平面呈方形,歇山顶屋面,天花板中设圆形藻井。正厅面阔23.9米,进深15米,前有方形月台。……[详细]
浙南红军游击队总指挥部旧址(黄皮寺)
  浙南红军游击队总指挥部旧址(黄皮寺)位于溪下乡黄皮村,年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992年,浙南红军游击队总指挥部旧址(黄皮寺)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坦头坟山窑址
  坦头坟山窑址位于三江商务区(街道)龙下村坦头坟山,年代为唐,类别为古文化遗址。1983年,坦头坟山窑址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李得钊纪念碑
  李得钊纪念碑位于岩头镇港头村,年代为现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03年,李得钊纪念碑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箬岙山窑址
  箬岙山窑址位于三江商务区(街道)箬隆村后背山,年代为东汉-唐,类别为古文化遗址。1983年,箬岙山窑址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郑伯熊墓、郑伯英墓
  郑伯熊墓、郑伯英墓位于沙头镇东川村证觉寺后山,年代为南宋,类别为古墓葬。2010年,郑伯熊墓、郑伯英墓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白泉大房小宗祠
  白泉大房小宗祠位于大若岩镇玉泉村白泉街道32号对面,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2010年,白泉大房小宗祠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殿岭山窑址
  殿岭山窑址位于三江商务区(街道)芦田村殿岭山,年代为东汉,类别为古文化遗址。1983年,殿岭山窑址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