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上海市 > 静安区旅游

静安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上海北火车站遗址
  上海北火车站遗址位于天目东路200号。1908年4月,历经3年修筑的沪宁铁路全线通车。沪宁铁路由上海北站至南京下关站,全长约311公里,成为长江以南江浙地区最早修建的铁路干线。沪宁铁路通车后,清政府“铁路总公司”选择界路(今天目东路)以北,淞沪铁路上海站西侧(今宝山路、东华路)的芦苇荡,始筑沪宁铁路车站。1909年7月车站竣工,取名沪宁车站。站场占地约10.5万平方米,广场占地1000余平方米。沪宁车站的主体建筑为文艺复兴风格的主站屋兼沪宁铁路管理局办公大楼,坐西朝东,占地面积1950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四层,大理石廊柱和联拱券门窗,底层外墙用青岛青石构筑,以上红砖外墙,饰浅色条石,是当时全国最大、最壮观的火车站。1916年12月,沪杭甬与沪宁铁路接轨共站,改名沪宁、沪杭甬两路总站。为区别……[详细]
商务印书馆总厂遗址
  商务印书馆总厂遗址位于宝源路209弄23号。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由夏瑞芳、鲍咸恩、鲍咸昌、高凤池等于江西路德昌里3号创建商务印书馆,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6月迁北京路顺庆里。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迁至自建在福建路、海宁路口的新厂。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总厂(总公司)又迁至宝山路45号(今宝山路499弄处)。总厂占地约5.3万平方米,至1921年发展到有四个印刷厂和总编译所、总经理室、总务处、疗病房、铁工部、木工部、制墨部、影片部、纸栈房、藏版房、仪器房、发报处、发电机房、尚公小学等二十多幢大楼、厂房建筑。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堪称远东第一,为我国新文化运动作出了重大贡献。该馆荟萃了国内一大批知名学者、专家,集编译、出版、印刷、发行、经营于一……[详细]
上海中国银行办事所及堆栈旧址
  上海中国银行办事所及堆栈旧址位于北苏州路1040号。中国银行前身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8月创办的清朝户部银行,是清政府最早设立的官商合办银行,总行设北京,到清光绪末年,已在天津、上海、汉口等城市设有多处分行。1912年北洋政府拨股本将其改组为中国银行。1927年,国民政府将中国银行总管理处从北平移到上海,宋子文任董事长,成为国民政府的金融垄断机构“四行两局”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银行由人民政府整顿改组。旧址大楼建筑建于1931年,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钢筋混凝土无樑楼盖结构十一层,地下一层。南侧主立面装饰简洁,二层至四层通长外挑阳台,矩形钢窗。大楼地下一层为金库库房,底层银行办事处,二层以上为货物仓库和出租的办公室,出入道为分离布置。建筑由陆谦受、吴景奇设计,属现代派建……[详细]
会文堂印书局旧址
  会文堂印书局旧址位于会文路125弄6号。1925年五卅运动中,为及时指导、宣传反帝爱国运动开展,中共中央和上海总工会有大量文件、宣传品等需要印刷出版,6月,中共中央出版局在会文路复兴里弄内筹建了地下印刷厂,厂门口悬挂“会文堂印书局”招牌为掩护,工厂负责人为倪忧天(又名倪中虚),为安全起见,党的文件、传单等印刷均在夜间秘密进行。9月中旬,上海总工会被当局查封后,有一取纸型的同志被捕,党中央估计工厂可能会暴露,决定人员全部撤走,印刷厂关闭。会文堂印书局仅存续3个月,先后印刷了《向导》、《新青年》、《中国青年》、《热血日报》和党的文件、宣传资料与内部通讯等,是中共中央创办的第一家秘密印刷机构。旧址房屋建于1920年前后,旧式石库门里弄,坐北朝南,单开间,砖木结构二层,占地面积48平方米。会文堂印书……[详细]
静安天妃宫
  天妃宫位于河南北路3号。由出使俄国大臣崇厚奏请清政府营建,清光绪十年(1884年)建成。宫庙坐北朝南,由南至北中轴对称布局,依次分别为头门对楼,戏台,东、西厢房(看楼),钟、鼓亭,天后大殿(天妃殿),寝宫楼,占地约4.8亩。青砖堆砌的照墙和头门,山水图案砖雕和砖雕仿斗拱精美细腻。歇山飞檐的戏台,饰金双昂斗拱,穹隆状蟠龙戏珠藻井精致典雅。翼角翚飞的天后大殿,梁柱粗硕,雕栏画栋,呈现刚柔之美。戏台与大殿遥遥相对间,怀抱一个精致的庭院。民国时期,天妃宫先后作为国民党第三区党部办公室、树--民小学校舍、难民收容所及群众--场所等使用。1978年因建山西中学,天妃殿移至松江方塔公园,大门处的一对石狮子被移置豫园门口。2006年河南路桥改扩建、轨道交通8号线天潼路站工程中落架,构件保存待复建。天妃宫为静……[详细]
上海总商会中国商品陈列所旧址
  上海总商会中国商品陈列所旧址位于北苏州路470号。上海总商会成立后,除了参加政治活动,表达商界观点,维护商人利益之外,还通过各种活动促进商业发展。1914年起上海总商会创设商品陈列馆,1920年建中国商品陈列所(北楼)。陈列所常年分类、分部陈列上海各国货厂商的产品及全国和世界各地产品,还辟有国货商场和举办临时性的展览会,其宗旨为提倡国货、推销国货、改良国货。中国商品陈列所在上海总商会内东部(临河南北路),坐北朝南,钢筋混凝土结构三层楼,占地约520平方米。1946年后该楼部分出租给《国民日报》社、《国民报》社等单位使用。1974年河南路拓宽时,大楼东部拆除3.5米,并在其上加建一层,2006年河南路桥改扩建、轨道交通8号线天潼路站工程中被拆除。上海总商会中国商品陈列所旧址为静安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梁氏民宅
  位于山西北路457弄61号。原为清末当地绅商钱天明所建自宅,抗战前后由梁氏从钱氏处购置。宅第坐北朝南,一埭一庭院,江南庭院式建筑,主要有主楼、工友房辅楼,南侧小花园,总占地面积约340平方米。主入口位于东侧,置传统中式牌门,内外门额上饰有西式砖雕盾形纹样、科林斯壁柱门套,门额字碑上依稀可见“君之安宅”四字吉祥语。主楼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90平方米,砖木结构二层楼。正立面竖三段布置,中间底层敞廊,落地门饰以五彩磨砂玻璃,拼花马赛克地坪,据云均购自德国。二层内廊阳台,立宝瓶式水泥栏杆,右面凸出一半六角形角楼。矩形门窗,红砖楣饰,清水砖外墙间红砖水平带。梁氏民宅基本上维持原有风貌,是较为典型的清末中西合璧式住宅。梁氏民宅为静安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东书局旧址
  大东书局旧址位于福建北路330号、331号。大东书局是近代著名的印刷出版机构之一,1916年由吕子泉、王幼堂、沈骏声、王均卿合资创办于上海。1930年大东书局总厂迁至北福建路2号、3号(今福建北路330号、331号),下设总务处、编译所、印刷所、货栈等。抗战期间,书局内迁重庆,1946年回沪续办,至1956年宣告解散,分别并入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新华书店、大东印刷厂。大东书局除印书籍外,还承印钞票、邮票、印花税票、证券等,成为铅印、胶印、凹印、制版和装订几大工段齐全的全能印刷厂。旧址原为原商务印书馆建造于1902年的两幢印刷所厂房,钢筋混凝土结构三层楼房,总占地面积约2300平方米。大东书局旧址为静安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上海宝华寺
  一座具有宋代江南建筑风格的寺院——宝华寺,现矗立于闸北城区内,成为闸北广大佛教信徒敬香礼佛的重要场所,同时也为闸北平添了一道神秘庄严的风景线。宝华寺,原座落于上海市闸北区彭浦镇少年村路南侧。创建了南宋咸淳年间,到了本世纪初,宝华寺中的殿宇早已坍毁。仅存西偏禅房数椽及寺基。1921年,上海惠生慈善社施资重建宝华寺,为此还置田近百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在寺院的殿后新造一个“诉然亭”,并为寺院配造了放生池和放生场;同时设立了惠济医院、养老院、惠生助产学校分校、昌明小学等社会慈善教育机构。但是,道场却在1937年的八。一三中,被日本军国主义的战火毁坏,在这场兵罹中。宝华寺仅存大殿。抗战胜利后,当时主持上海临时联合救济会总干事的赵朴老和陆梅僧等居士,在宝华寺的废墟上创办上海少年村。少年村以佛教慈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