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清远市旅游

清远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北山古寺
  阳山北山古寺坐落在贤令山麓,坐北向南,因山构筑,占地十多亩,飞檐翘角,体态堂皇。周围群山相抱,树木葱笼;寺前禹门叠浪,馨泻而下;寺内花木丛生,环境幽美,为本县寺庙之冠。北山古寺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之后历代屡经增修。寺原为四楹大院,首楹右为郑仙翁祠,左为韩大仙祠,中为大门,横眉上刻“北山古寺”四字,一双石狮雄居山门左右。门内设放生池,清撤的九曲水,从寺后“古洞韵泉”处徐徐而注;池上筑金水桥,过桥即为二楹的元帝殿,殿右为三元祠,左为七贤祠,祠内墙嵌有宋书法家米蒂草书:“且看山斋”等唐宋明清的八件碑刻,笔意精劲,世所罕见。三楹右为文昌祠,中为观音阁,左为读书松桂林,墙壁上嵌有清阳山令萧炳埅韩愈真迹:“鸢飞鱼跃”等碑刻,并存放着宋文天祥手书:“忠孝廉节”。清阳山令符翕手书《谒……[详细]
燕喜亭
  因韩愈留下名篇《燕喜亭记》而闻名于古今的燕喜亭位于连州城东北风景秀丽的燕喜山麓(即现连州中学所在地)。燕喜亭始建于唐代贞元年间(公元800年前后),为连州司户参军王弘中所建,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千百年来,这里文人墨客络绎不绝,是久负盛名的旅游胜地。唐代的诗人元结、刘禹锡、孟郊,宋代的哲学家、文学家周敦颐,南宋的宰相张浚都慕名前来游览,并在亭周围的岩壁上留下了石刻诗文及题字。建亭者王弘中,正名王仲舒,于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以礼部员外郎贬连州司户参军。贞元十九年十月,监察御史韩愈被贬为连州郡所属的阳山县县令,韩愈来连游亭,至兴处,写下了《燕喜亭记》,并命亭名为“燕喜”,此乃取“鲁侯燕喜者颂也”之意,而于亭后高岩,有大石似燕子低飞,更有春来之时,燕群戏于亭前绿树之间,因此燕喜亭有“燕……[详细]
燕喜牌坊
  古朴深重的燕喜牌坊竖立在燕喜亭北侧约二十米,它是原燕喜书院的大门(燕喜书院创办于清朝的光绪年间,是燕喜中小学校的前身,而燕喜中小学校后来并入了连州中学),中华民国二十九年(1940)校长杨芝泉主持兴建。牌坊中门顶上绘有原燕喜中小学校校徽。校徽为平顶三角形,里边上部画有巾峰山轮廓,下部有通心美术字“燕喜”二字。校徽为书画家杨芝泉所设计。校徽右侧有一“燕”,左侧有一“喜”。牌坊右门的顶上有“戈飞”二字,左门的顶上有“鹏搏”二字。中门两侧对联分别为,上联“吏部文章高北斗”,下联“连州水石冠南陬”。上联旁边小注为“明进士福宁游太初燕喜亭诗刻亭右石上字小痕浅风雨剥蚀墨迹半湮今节录于此”,下联旁注为“中华民国二十九年元旦邑人杨芝泉书”。牌坊背面门顶有“引人入胜”行书大字,中门二联为“天泽涌泉流入与双清寻……[详细]
燕喜山摩崖石刻
  燕喜山摩崖石刻位于连州市连州镇风景名胜区燕喜山内。燕喜山因韩愈作《燕喜亭记》而得名。那里现存宋、明、清石刻17题,其中以宋的题刻最多,有向宗道、陆琮、金杰、李宗仪、张闻、谭粹、韩揭等人的题名,俱在熙宁、元丰间。南宋抗金名将张浚题名,镌于绍兴十九年(1149年)。题名云:“紫岩张浚携子拭游燕喜亭。阳山唐斌、陆宗谔、欧阳献可、欧阳相,武夷□翔,湘僧元真,蜀僧宗范、大祁同来。皇宋己巳清明前一日浚书。”张浚,汉川绵竹(今四川绵竹)人。进士出身。建炎三年(1129年)任知枢密院事,力主抗金。绍兴五年为宰相。他于诸将中重用岳飞、韩世忠。秦桧执政后,被贬连州居住。其子张拭字敬夫,南宋学者,随父至连州贬所,筑室研经于巾峰山下,并讲学于斯。作有《连州八咏》诗。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进士刑部郎中游朴……[详细]
猫公山
  猫公山是连南县重点旅游景区之一,猫头高举,俯视四方,三棵酸枣树的枝叶犹如翘起的猫须;脊背隆起,木荫深;另有三棵树叶如盖的榕树一字型地排列着,宛如一条狭长的猫尾巴,这些参天大树使猫公山栩栩如生。据说猫公山原叫伏兔山,因西面有块巨石恰似兔耳而得名。“伏兔春荫”是古时三江著名八大风景区之一,随着时间的流逝,山上的树木茂密,渐渐遮去了那块兔耳巨石,从北面眺望,又很像静卧的雄猫,后来才改称为猫公山。猫公山的四周和溶洞里都发现有石铲、石茅、夹沙粗陶等,经省考古专家鉴定,这些都是新石器时代的遗物,证实早在四五千年前,这里就有了人类了。听说近来也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寻宝探秘,高兴而来,满载而归。猫公山的溶洞石壁上,有幅“义愤难容”的石刻,是原-广东省政府主席吴铁城所题。一九三八年日寇南侵,广州沦陷,省属各机关……[详细]
燕喜山四角楼(连县抗战纪念馆)
  连县抗战纪念馆前身是燕喜山四角楼,位于今日的连州中学校园内,始建于1916年,由连州城雅窑岗人张家齐所建。该楼单檐歇山顶,上为阴阳板瓦面,正脊板瓦叠置。设木楼梯、木楼板,西面一、二楼设砖砌檐柱的回廊。抗战时期,广东省政府机关多次搬迁到连县办公。后来中共地下党曾在此作为秘密联络、开会地点,是连州市较重要的文物建筑,具有较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2011年7月公布为第二批连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连县抗战纪念馆一楼馆内以华南抗战背景、五迁连县、连县党组织在抗战时期的活动、大事记、战时省会、战时广东儿童--、名人留踪、连县之殇等篇幅详细展示了连县军民的抗战历程。二楼为李汉魂会议室、办公室、寝室的场景复原。2011年连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连州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保护。保护范围:以……[详细]
清献崔公祠
  清献崔公祠 位于佛冈县水头镇丰联村。建于明代,清末毁于火,民国六年(1917年)重建。祠坐北向南,硬山顶,风火山墙,绿色琉璃瓦筒饰边。面宽三间,进深三间,两侧建衬祠,分别置青云巷间隔。建筑面积427平方米。 祠门匾额书“清献崔公祠”五个欧体大字,为明代学者陈献章(白沙)手书。第二进檐下悬 “岭南间气”匾。此匾原是广州崔公祠之匾,该祠毁后,此匾北迁于佛冈崔公祠悬挂。“岭南间气”是广东布政使陈性学所题,吏部侍郎李昴英书。崔清献(1157~1239年),名与之,号菊坡,增城中新崔屋人,南宋绍熙癸丑(1193年)科进士,官至右丞相,卒后封南海郡开国公,谥“清献”。 1986年佛冈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石墩岭墓
  石墩岭墓位于英德市浛洸镇石墩岭村。年代为南朝南齐建武四年,墓向270o,为长方形砖室墓,长1.57米、宽0.32米、高0.42米。左右壁用三至四行平放顺砖砌叠,往上则分别稍向内砌,至顶时则一至三行平放横砖叠封,形成叠涩式顶。前壁用平放横砖砌,底铺顺砖。墓砖侧刻叶脉纹和“建武四年大国”(497年)纪年。器物放置墓的东西面,有四耳青釉陶罐、青釉陶碗、银质环饰、银质小珠饰和波斯银币3枚(两枚已残),币面圆形,直径2.7厘米、厚0.1厘米、重2.3克, 出土时装在涂有朱砂的木盒内,木盒已朽,仅剩残片和依稀可辨的朱砂。1995年英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马头山摩崖石刻
  马头山摩崖石刻位于连山县小三江镇南约五公里的马头山上。自明代以来马头山即为小三江各村壮民避乱之栖所,今山上尚遗存明清两代夯土为屋的颓墙断壁,既有碉楼,亦有村民的住房。建国后,在该山北坡山腰的一块大石壁上,发现有摩崖石刻,镌刻时间为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全文共261字,对陈金釭、(按:陈金釭的釭字有写为“刚”、“釭”,1964年在仁化县出土有陈金釭铭文的铁炮一门,“釭”字从“金”从“工”,据此统写为“釭”),翟火姑的活动以及当地出现的战事记述较详。1990年连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连州革命烈士纪念碑
  连州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连州中学东170米。始建于1958年,是为纪念连州市在历次革命斗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建,1997年扩建后迁建于现址。纪念碑坐北向南,由基座、碑座、碑身组成,外贴花岗岩瓷片,碑身上镶“连州革命烈士纪念碑”铜字,基座周围设汉白玉栏杆。连州革命烈士纪念碑被列为清远市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基地。1996年连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连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保护。保护范围:以文物建筑本体为中心向外延伸30米;建设控制范围:从保护范围向外延伸30米。……[详细]
莫朝玉墓
  莫朝玉墓 位于连山县福堂镇班瓦村鳌鱼岭南,墓向南,灰沙夯筑,面积20平方米。明隆庆戊辰(1568年)筑竖墓碑。清道光七年(1827年)重修。设碑门三扇,正中刻“皇明敕封武略将军谥正大忠义显考讳朝玉字翠峰莫公大人墓”。莫朝玉,字翠峰。嘉靖四十年(1567年)敕封为武略将军,兼理连、阳、怀、英、贺、清七属地方。他是明代连山壮族地区比较有声望的土司,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有一定贡献。 1990年连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2、卧龙亭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卧龙亭
  卧龙亭位于连州市连州中学燕喜山上。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连州知州陈奕兴建,因亭侧有卧龙石而得名,多次重修,现存建筑为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重修。亭坐面向北,单檐布瓦歇山顶,绿琉璃瓦当剪边滴水,砖砌四檐柱,内置四木金柱。1996年7月连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连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保护。保护范围:以文物建筑本体为中心向外延伸30米;建设控制范围:从保护范围向外延伸30米。……[详细]
连州进士亭
  连州进士亭位于连州市西岸镇冲口村。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为纪念北宋皇祐年间该村人陈铨、陈铸兄弟两人同登进士,激励后学而建。亭为木构建筑,重檐歇山顶,12柱穿斗式梁架,通高5.2米,占地面积63平方米,脊款“大清乾隆四十八年岁次癸卯季秋十八日建”。亭后建有陈氏宗祠,是该村陈族家庙,兼祀陈氏兄弟。此祠建筑采用传统的砖木结构形式,三进院落,硬山顶。清光绪五年(1879年)重修。1981年连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城隍街水井
  清同治《连州志》载,水井始建于明嘉靖乙未年(1535)冬,因为长时间不下雨,判官佘学勉命人在慧光塔南面,光孝寺门前凿出两个水井,分别称惠泉井、丽泽井,并为之作序铭。两井均用青砖砌成圆形井壁、用青石块凿成圆形井沿,镶于井壁上。2011年7月连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连州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保护。保护范围:以文物建筑本体为中心向外延伸30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向外延伸30米。……[详细]
15、君子池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君子池
  南宋绍兴年间,连州知州陈奕为了纪念北宋时的著名理学家周敦颐,在燕喜亭前修建“君子池”。唐贞元二十年(804年),因韩愈在此作“燕喜亭记”,载“池曰:君子之池”而得名。原池浅小,九十年代连县人民政府拨款凿疏成现状。2011年连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连州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保护。保护范围:以文物建筑本体为中心向外延伸30米;建设控制范围:从保护范围向外延伸30米。……[详细]
16、铁城亭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铁城亭
  铁城亭始建于中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现存为1982年在原址重建的建筑。1938年冬,省长吴铁城拨款修葺保护燕喜古迹,校长杨芝泉兴建了铁城亭并把“多难兴邦”碑置于亭中。文革期间铁城亭和石碑被破坏。2011年连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连州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保护。保护范围:以文物建筑本体为中心向外延伸30米;建设控制范围:从保护范围向外延伸30米。……[详细]
17、黄损墓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损墓
  黄损墓位于连南县三江镇。墓有封土堆,坐西朝东,墓前立碑一通,碑高1.5米 、宽0.7米,碑刻“江夏郡桂香堂,梁赐进士第南汉尚书左仆射崇祀贤始祖考黄公讳损字益之老大人墓”。黄损,连州人,字益之,后梁龙德二年(922年)进士。后归至广州,谘以国事,官至南汉国尚书左仆射。著有《桂香堂集》。1986年连南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阳山文塔
  阳山建塔始于宋代,此时多为石塔,如建于宋嘉定年间的佛塔。后来为纪念韩文公扶树教道,重视培养后学,先是建了九层石塔,名曰“文塔”。明代阳山又建了磗塔名曰:“文塔”。清代阳山县令潘元音于乾隆五十九年,倡导集资,新建九层“文塔”。第二年乾隆六十年,阳山郑士超赴京考试,荣中进士,消息传来,满县欢腾!后郑士超相继任职浙江、河南道监察御史,因唐代贞元十九年韩愈尝任监察御史,后调任阳山令,是故,阳山民间盛传“两御史”,一是韩御史,一是郑御史。郑士超后来官至朝议大夫。阳山文塔,是阳山重视文教、发扬韩文公教育精神的象征,民间尊奉为阳山县徽。……[详细]
  清远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凤城街道东门社区中山公园,年代为1958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清城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陆军第一五七师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位于源潭镇青龙村委会青霞村,年代为中华民国29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清城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