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汕头市旅游

    汕头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祥符塔
      祥符塔高21.06米,位处海拔83.8米的龟山之颠。站在练江平原或登临大南山、小北山,百几十里内,人们都可以看见耸立于龟山之颠的祥符塔:它就象一支苍老的巨笔,蘸抹云彩,倒写青天。它的雄姿,它的苍桑,它的传说,让人心生敬仰,让人浮想联翩,让人心驰神往。据传,因光折射,祥符塔影曾映照于附近江河及水井,乃至人家的水盆之中,成正立或倒立影像,蔚为奇观,常为民间所乐道。周光镐在其《明农山堂集》(为馆藏文物)中有诗赞之。可见,祥符塔在民间人们心目中影响之大。穿越茂林曲径,再拾级登上龟山山顶,一目就可以看见山顶原来有一个平坦的可容纳数百人甚至上千人的巨大塔盘,祥符塔就耸立于塔盘之中。这么宽敞的塔盘,是青少年游客戏逐的“半天瑶台”。塔为七层八面,实心,塔基周长21.2米。塔尖遭雷击损毁,但却长出“青发”(小……[详细]
    澄海丹砂古寺
      澄海丹砂古寺 位于澄海市莲下镇程洋岗村虎丘山西侧。始建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后被倭寇焚毁。天启四年(1624年)僧真闻重建。崇祯年间乡宗伯黄锦,御史陈朗弼重修,后又毁。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僧得源募建,改观音殿为藏经阁。至清康熙初迁海又毁。康熙十九年(1680年)邑绅杨钟岳帅僧如广募修,二十三年由知县王岱题匾额。古寺山门内设元帝楼,二十三年邑诸生郑等重建,移神像于藏经阁,改祀文昌。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僧照赋重修后殿及僧房。明成化至弘治期间,住持僧道曾在该寺为潮汕民众传授武当拳,称“结梅会”,以御倭寇袭扰。武宗年间停止拳类活动。后由潮州开元寺派僧来此住持。寺院为三进院落式布局,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山门前坪地960平方米,设四柱三门冲天式石牌坊,坊额镌刻“岁皇明天启六年……[详细]
    南澳县烈士陵园
      南澳县烈士陵园创建于1957年,位于县城后宅镇北郊后江渔港东侧,占地面积28000平方米,园内建筑物主要有烈士纪念碑四座。分别是“解放南澳、建设南澳牺牲烈士纪念碑”、“收复南澎岛战斗牺牲烈士纪念碑”、“邱安烈士之墓”、“徐志宇、刘益良烈士纪念碑”,园内共安葬革命烈士12名,纪念烈士196位。1983年被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12月,又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二批全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为更好缅怀先烈,启发后人,发挥教育效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于2010年投入资金20多万元,新建了烈士陵园展厅,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史料、实物、图片等有关资料,展出了解放南澳和收复南澎等有关历史资料。详细介绍了担任解放南澳任务的参战部队,在战斗中毙敌、俘敌情况、牺牲的解放军指战员和支前民工的事……[详细]
    澄海莲花古寺
      澄海莲花古寺 在澄海市十五乡镇莲花山麓。始建于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重建,民国26年(1937年)又重修。寺为潮俗四合院式布局,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寺东面山坡一天然巨石有“至元已丑,开山立石”摩崖石刻,石刻面积80平方厘米。古寺山门内两侧分别书“福”、“寿”两巨幅墨字,每字高2.8米、宽1.8米,相传为明代书法家吴殿邦手书墨迹。山门匾额“莲花古寺”浮雕石刻,上款“嘉庆丁卯年花月”,下款“信生员张耀敬立”。古寺主殿为硬山顶,面宽三间28.5米、进深三间12米。寺前坪地中置有一长0.93米、宽0.44米的长方形龟掌石刻,图案为两手掌中间夹一只龟。浮雕石刻,相传为莲花古寺方丈带领僧民抵抗镇压群众的宪兵的遗迹。古寺南约100米处山坡存放着元代一花岗岩石的“洗米石……[详细]
    神山古庵
      神山古庵 位于澄海市上华镇冠山管理区古胜景之神山西麓。又名石佛禅寺。建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倚山而筑,与“神山妈祖宫”、“神山观音堂”连成一体,构成一组颇具规模的古建筑群体,总面积4100平方米,均为硬山顶。石佛禅寺。石佛为一高3米、宽2米的天然山石依山凿刻而成的半面浮雕观音立像,高1.5米。除此观音外,还供奉达摩和十八罗汉,是明清以来澄海古八景之“冠山环翠”的一部分。这里曲径清幽,风景高隽秀丽。山门有“神山古庵”匾额石刻,并有“深山藏古寺,石室现金身”的对联,迳道西侧置弥勒佛巨型塑像。二进有“岭海洞天”横匾,并有“洞天曲径留下凡间委曲事,碧海慈航专护世上慈心人”对联。三进有全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题书:“石佛禅寺”石刻门匾。观音堂供奉的观世音菩萨、十八罗汉、文殊、普贤坐骑像,刻工精……[详细]
    粮山遗址群
      粮山遗址群位于潮阳市仙城镇金溪河中游的粮山南麓。包括九斗尾山、葫芦山、走水岭山、赤牛山、粪箕坑山、左宣恭山、月地山等多处遗存。考古年代为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1955年发现,其后曾作试掘。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层出土陶器以夹砂陶为大宗,占90%以上,器类有釜、罐、豆、钵形鼎、纺轮等,以素面为主,也有绳纹、篮纹、附加堆纹、曲折纹、方格纹等,九斗尾山所见瓦形鼎足,可能是粤北石峡文化因素的表现。左宣恭山遗址清理出8处灶坑,还有厚3厘米的灰褐色硬土面,都是先民居住生活的遗迹。石器主要有斧、锛。赤牛山还出土打制的盘状砍砸器,时代可能偏早一些。月地山遗存出土釉陶豆、凹底罐、石器戈、矛、锛、凿等,不见文化层,应是一处墓地,遗物特征显然属于商周时期的浮滨文化。1992年潮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汉寿亭侯祠
      汉寿亭侯祠 即关帝庙。位于南澳县深澳镇东南角。明万历七年(1579年)副总兵候继高始建,以后多次重建、扩建、重修。祠坐南朝北,背靠金山。通面宽18米,辟三门于平台之上,分别有石级可上,门墙石壁,中门宽2米、高达4米,悬山顶抬梁式木结构。过门廊后是天井并东西方走廊,正中一高台,两侧有石阶可上正殿。殿后又建有供奉“桃园三结义”厅房。总进深50米。祠正前建一戏台,旁竖石狮,侧竖一碑刻“南澳镇城汉寿亭侯祠祀”高2.3米、宽近1米。其中有一段记载戚继光来南澳剿灭海寇吴平的经过(碑文见《南澳县文物志》)。1991年乡民及台湾高雄乡亲重修庙宇。1992年南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吴尹墓
      吴尹墓位于潮阳市胪岗镇胪岗龟山南麓,墓坐西北向东南,墓碑呈半圆状,宽1.77米,高0.94米。碑文:“考潮阳令尹吴公。妣广德孺人李氏”。墓前有石质的供桌、旗杆夹。距墓约0.5公里处有墓道碑,高2.16米,宽0.73米,厚0.20米。碑文:“唐潮阳令吴公墓。皇明嘉靖戊戌仲秋望日,工部侍郎莆田宗沐大田立”。吴尹,字驹,号升乔。唐会昌元年(841年)生于泉郡晋江县。咸通十三年(872)中进士,授承事郎。光启三年(887年)任潮阳令,后定居潮阳胪岗,景福(892 ~893年)年间卒。1992年潮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陈松山墓
      陈松山墓 位于潮阳市西胪镇大鲤鱼地。墓坐西南向东北,筑于明嘉靖七年(1528年)。墓碑:“明封文林郎河南道监察御史松山陈公赠孺人克姬有氏墓”。墓前有亭,亭后壁横匾石刻明嘉靖皇帝封陈大器之父为文林郎,赠陈大器之母为孺人的皇帝敕命。全墓分为前庭、阳埕、拜亭、墓穴四部分,占地约1000平方米。现存有石望柱、石羊、石马各一对。拜亭结构严谨,一厅两厢,厅宽3.5米,厢宽各1.8米。 1992年潮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秀夫宅第
      秀夫宅第位于澄海市区港口管理区。南宋末年,陈宜中、陆秀夫、张世杰、文天样等在福州拥立宋帝昺为王,与元军对抗。陆秀夫因与陈宜中政见不同,于景炎元年5月被贬来潮,携家眷住于辟望港口(即今澄海市区)原潮州知州蔡磐溪的宅第。陆还在郭厝巷杨厝大院内设馆课徒,宣传民众,培植抗元力量。该地历来被称为“陆厝围”。该宅第遗址原为澄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郑芝龙坊 位于南澳县深澳镇石亭街。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知饶平县事万邦俊暨饶澳官绅为郑芝龙表功而建。坊为石料构砌,三间八柱五楼,高8米、阔10米。坊上有人物、动物雕饰,石梁之间嵌石匾。上首匾刻“郑芝龙坊”4字。背刻“玉关独镇,铜柱永标”八字。下首匾刻“前历剿三省山寇钟凌秀红夷献俘海寇刘香萧朝清李魁奇钟斌等军功崇祯癸未建”。背刻“都督奉旨加署总兵体统郑芝龙”。原缺顶盖。1918年正月初三日深澳发生7.25级大地震,坊严重受损,部分石梁、石板断折,多数石榫移位,但整体框架仍完好。 郑芝龙是郑成功之父,福建南安人。初在海上起兵,后受明官职,至都督同知,曾抗击荷兰侵略,后拥唐王朱聿键为帝,封平国公。 1981年南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