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保定市旅游

保定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
  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坐落在唐县城北2公里处的钟鸣山下。1986年落成。占地面积45950平方米,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主体建筑分为“白求恩纪念馆”、“柯棣华纪念馆”和“纪念堂”。整个建筑气势宏伟,造型精美,为中国传统民族风格。两馆共展出珍贵历史图片300余幅,实物200多件。详细介绍了白求恩、柯棣华大夫光辉的一生,反映了两位国际主义战士的高尚情操、精湛医术、高度的责任心、满腔的工作热忱和无私奉献精神。建馆以来,来访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有-、王鹤寿、刘澜涛、杨成武、吕正操、-等;有来自加拿大、印度、日本、新西兰等十多个国家的国际友人。1997年纪念馆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年6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与唐县县城连为一体,可在县城食宿。城内有不同档次的宾……[详细]
定兴县清真寺
  清真寺定兴县清真寺位于城内清真寺街路西(慈云阁西北)。占地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是回族人民聚会、节日和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该寺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名为清真义学。初建时在路东,后因地基小,民国三年(1914年)迁至现址。该寺在建筑造型上别具一格。前面是三个花瓣型高耸拱门,门顶上镶嵌着技艺精美的宗教图案装饰,正中为正门,西旁为边门,具有中国式的伊斯兰教特有的古老建筑风格。进门为宽敞明亮的过厅,是回民小型机会的地方。正点为高大的三歇山顶连为一体的五进大厅,门正中悬挂清同治四年(1865年)定兴知县德成所书“遵训无差”的匾额。纵观整个建筑布局合理,结构严谨,庄严雄伟,恢宏大方,给人以肃穆清雅之感。文革期间,寺内一些建筑遭破坏,设备及财物大部分毁失,回民宗教活动也被禁止。1982年,清真……[详细]
东臧村仰韶文化遗址
  东臧村仰韶文化遗址东臧村仰韶文化遗址位于清苑县城东偏北19.6公里处,西南距东臧村1000米,南距府河4000米。遗址长约280米,宽240米,高于周围1-1.9米,地面散存大小不等的灰土坑,埋有陶环、鹿角、兽骨、蚌壳等。遗址文化层厚1-1.5米,埋有大量的泥质陶片,陶片器形有壶、盆、瓮、钵等。出土的文物有石斧、石凿、杵头、磨棒等。大望亭仰韶文化遗址,位于县城东偏北16.3公里处,东南距大望亭500米,南距府河1.5公里。遗址长250米,宽200米,地势平坦。遗址地面上分布着大小不等的灰土坑。从灰土坑0土了磨光石斧、石棒、陶环、蚌壳、兽骨、鱼骨和彩陶片等,遗址文化层厚1-1.3米,埋有大量的陶片。具体位置:东臧村仰韶文化遗址位于清苑县城东偏北19.6公里处……[详细]
鹿氏祠堂
  定兴县鹿氏祠堂 位于定兴县张家庄乡西落堡村东北,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六月,原占地面积9339平方米。为定兴江村鹿氏家族所建,供奉该家族在明、清两代在朝廷供职的显赫官员。清至民国年间,每年有祭祀活动,均由当地知县和县长等主祭。有官祭祝文和题诗作赋等。现存鹿氏家庙,北房五间,东西夹间各三间,南为三门及檐门,成一小四合院格局,占地约200余平方米。东西夹间为双坡屋正脊,硬山式建筑,南面为檐房卷棚顶,回廊式建筑,为清代建筑风格。2002年11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博野扁鹊墓
  芦村扁鹊墓位于博野县城西北12.5公里的芦村。相传战国时期,“神医”扁鹊来此行医,后葬于此。墓封土高3米、长5米、宽6米、面积30平方米,l957年平整土地时被毁,现仅存墓砖、陶片。据《博野县志》载,“紫薇山名紫薇阜,在芦村紫气浮腾、土色烩赤,前有扁鹊墓”。1987年10月,该墓被列为博野县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封土边缘为基线四周各外扩50米。具体位置:芦村扁鹊墓位于博野县城西北12.5公里的芦村……[详细]
宋洛曙故居
  宋洛曙故居位于林堡乡宋庄村内。故居原建砖房两间,1951年倒塌,后修为坯房,1980年坯房又倒塌,经蠡县县委批准,于1981年5月动工修建,改坯为三间前出厦砖房。宋洛曙故居为高蠡暴-动-指挥部,已成为蠡县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每年都有大批群众和中小学生参观,接受爱国主义教育。1986年8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征集了大量文物资料进行展览,有专人管理。……[详细]
蠡吾县城遗址
  蠡吾县城遗址位于城东乡里村东南60米处,为西汉蠡吾县城。据清代《博野县志》记载:“蠡吾县城在后魏时为滹沱河水所湮”。遗址长1500米,宽1000米,高出地面3~5米不等。文化层厚约2米,内有灰陶罐、汉砖、瓦井、汉瓦盆、陶片等。1987年10月,被博野县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体位置:蠡吾县城遗址位于博野县城东乡里村东南60米处……[详细]
杨继盛祠碑
  定兴县杨继盛祠碑 位于定兴县城南7公里处的北河乡北河村,原杨继盛祠堂处。为汉白玉石质,赑屃座。碑首为蛟龙纹,碑额为万古流芳,高3.8米,宽1.06米,厚0.37米,清嘉庆年间,直隶总督熊枚重立石,定兴知县赵锡蒲监立。碑文阳面刻“明太常寺少卿谥忠愍杨椒山先生墓道”。1987年8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还金井遗址
  还金井遗址位于南从里村东南隅。井口直径0.7米,井深约4.5米,井壁由青砖砌成。明代万历年间因村民徐恭浇园拾金不昧而得名。井前有石碑,记载了徐恭还金的经过。1987年10月被列为博野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截至1992年,全县发现古遗址14处。还金井碑位于南林里村还金井前,碑高3.6米,宽0.99米,厚0.26米,青石质。由明代翰林院侍讲冯琦撰文并书丹,碑文633个字,除碑题“明处士徐公归金记”为篆书,正文及落款均为楷书,字迹清秀,笔力遒劲。1987年10月和还金井一并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具体位置:位于南从里村东南隅……[详细]
怀德营清真寺
  怀德营清真寺位于叮咛店镇怀德营村西,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始建于明朝前期,后经多次重修扩建。……[详细]
尧母陵遗址
  尧母陵位于望都城内东南角,原有尧母祠尧母陵,鸡鸣井等建筑,清康熙十六年9公元1677年)邑令李天;乾隆五十年(公元1786年)知县沈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邑令赵启心等多欠重修,到民国初年,尧母陵高规模宏伟壮观,四周绕一墙,计一百一十五丈。头门二门俱系砖墙,左右各开二门,殿龛祀奉尧母神像,前廊壁嵌石刻诗,两傍厢屋亦系成文心,殿东竖一碑,阳篆尧母陵三字,字径三尺,为明万历年间蕲水司农部郎朱昌篆。碑阴刻杨绍程撰文,傍竖明朝县令原秉谦碑,西竖一碑,邑人太守麻典撰文;殿西侧三十步隔一垣墙,矮架木坊横额曰:尧母陵进二十步有井“圣泉”(即鸡鸣井),相传,投入井中一枚钱币,就能听鸡呜声,故称鸡呜井。井上复一亭,称“砚金亭”。井东有大碑一,清康熙年间尚书汤斌撰文,亭北五步即陵。殿前槐榆交荫宏敞而幽秀……[详细]
  李忠良烈士纪念碑亭:位于满城县城西北20公里,西赵庄村西山坡顶端。李忠良烈士为抢救落水儿童,奋不顾身,献出了宝贵生命。1984年4月,中共满城县委、满城县人民政府,满城县人民武装部为李忠良烈士树碑建亭,以示悼念。碑亭为六角六柱攒尖型,砖、木结构,高4.5米,建筑面积30平方米。纪念碑为青石质料,碑阳楷书“李忠良烈士永垂不朽”,碑阴介绍烈士的英雄事迹。碑高1.6米,宽0.65米。1999年8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谢臣烈士纪念碑亭:位于满城县城西北20公里的保涞路北侧,岭西村西的高地上,又称抗洪抢险烈士纪念碑亭。1964年建成。北倚群山,南临界河。碑亭木质结构,瓦顶,护围墙长宽均为23米,占地面积529平方米。谢臣烈士碑立于亭中央,背北面南,青质石料,长方形莲花碑座。碑身高1.71米,宽0.67米,厚0.15米。碑文记载:谢臣等11名烈士于1963年抗洪抢险斗争中,为保卫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献出了宝贵生命。为此,国防部追授谢臣“爱民模范”,并追记一等功。建亭立碑,以示纪念。1999年8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肖德顺烈士纪念碑亭:位于满城县城西偏北7.5公里的石井村南保涞路北侧。碑为汉白玉质料,抹角长方形。碑额为“万古流芳”,碑高2.18米,宽0.77米,厚0.21米;长方形青石碑座,长1.10米,宽0.62米,厚0.21米。碑亭为四角楼尖型四擎柱,木、瓦、石构筑。碑文主要记载了肖德顺烈士的生平及生前在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事迹。碑阴记载了肖德顺烈士的战友刘金良、王立子两位烈士的英雄事迹。1999年8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望亭仰韶文化遗址:位于清苑县城东偏北16.3公里处,东南距大望亭500米,南距府河1.5公里。遗址长250米,宽200米,地势平坦。遗址地面上分布着大小不等的灰土坑。从灰土坑0-土了磨光石斧、陶环、蚌壳、兽骨、鱼骨和彩陶片等,遗址文化层厚1~1.3米,埋有大量的陶片,以彩陶片为主,其次是泥质红陶、夹砂灰黑陶。纹饰主要有三角形、草叶纹、带纹、网纹等。陶片器形有壶、盆、瓮、钵等。……[详细]
  黄甫俊烈士纪念碑亭:位于满城县城西南5公里抱阳山上。黄甫俊1931年参加红军,转战南北。1945年,曾担任保满支队队长,华北野战军四纵队十二旅三十四团团长,在解放香河战斗中牺牲,年仅31岁。碑亭为六角攒尖式,亭座有台基,高30厘米。纪念碑为青石质料,抹角长方形,碑阳楷书“永垂不朽”。碑阴刻写烈士的英雄事迹。碑高1.60米,宽0.64米,厚0.13米。现保存基本完好。1999年8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张村营烈士陵园位于小陈乡张村营村西北50米处,小学校前面。陵园坐北朝南,南北长63米,东西宽53米,总占地面积3339平方米。四周砖墙围绕,陵园门楼中间书写“烈士陵园”四个大字,大门两侧为吕正操将军的题词“冀中‘三五’烈士纪念馆”和“这是冀中人民坚贞不屈英勇抗敌的史话,它将激励着我们世世代代为人类幸福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烈士碑坐落在56平方米的平台上,平台中央为白色大理石碑座,方型。高1.1米,方型汉白玉石质碑高3.5米,宽0.58米,顶部为歇山式仿古建筑石刻,碑阳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碑阴刻烈士们战斗的经过。烈士碑后为烈士墓。烈士墓下半截呈八角形,上面呈半球形水泥顶组合而成,高约1.8米。烈士墓东西两侧建有储藏室、展览室,展览室内有大量的图片、烈士遗像、凭吊者留言和--题词等,供凭吊者参……[详细]
  南平乐古墓:位于燕赵镇南平乐村内,1982年南平乐村村民挖地窖时发现,为宋政和七年(1117)四月元日纪年墓葬,为夫妻合葬砖室墓。1982年进行了清理,墓室结构完好,墓壁四周绘有彩画,镶有砖刻用具造型,墓室顶部为天象图,保存完好。出土文物有铜钱及黑罐、白灯碗等瓷器。2003年5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蠡吾重修城池碑立于明正德九年(1514),邑人冉继志撰文并书丹,石匠陈举隽刻。冉为进士出身,历任余杭知县、奉议大夫、顺天府治中、前都察院经历。碑高280厘米,宽80厘米,厚30厘米,青石质。碑额呈半圆形,雕刻有卷云纹,中间是篆字“蠡吾重修城池碑记”,碑身正面叙述重修城池的原因、规模,捐赠银两的人名等。1986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碑已断为两截,移存于县文体教育局南院。……[详细]
  白求恩逝世纪念地位于黄石口乡黄石口村村北。1939年10月下旬,日军对晋察冀边区进行大规模的冬季“扫荡”,为配合八路军战斗,白求恩推迟了回国为抗日军民募捐的计划,参加军区组织的医疗队奔赴涞源摩天岭抢救伤员。手术室设在战斗中心的孙家庄外的山坡小庙里。此时白求恩在抢救伤员的手术中被划破的左手中指已经严重感染,但他不顾个人安危,继续工作,病情不断恶化,军区领导人决定将白求恩送往后方医院治疗。11月10日下午,用担架将白求恩抬到黄石口村,住在村北邸俊星家的北屋里。1939年11月12日凌晨,经抢救无效逝世。1986年6月,北京军区离退休医务工作者协会投资对白求恩逝世时所在房屋进行了加固和修缮。1984年9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