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定襄县旅游

定襄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留念大寺
  留念大寺,位于定襄县宏道镇留念村中。坐北向南,东西长约43米,南北宽约55米,占地面积约2365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大明天顺七年(1463),乾隆三十五年(1770)均有修葺,现存为清代结构。一进院落布局,沿中轴线建有前殿、正殿,两侧为东西配殿,西南角有戏台一座。现存正殿梁架扭曲变形,面宽三间,进深四椽,五檩架结构,单檐悬山顶,三踩单昂斗栱;前殿山墙为后建、前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前设廊,五檩架结构,单檐悬山顶,内山墙三角处有人物、动物壁画约5平方米;戏台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卷棚顶;寺内存有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同治八年(1869)重修佛殿碑记和重修真容寺龙王寺碑记2通。2003年,定襄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任城王居士窒
  任城王居士室,位于定襄县南王乡尧头村西约1000 米处。占地面积约35.34 平方米。据明万历《定襄县志》载:“任城王居,筑室东南山,有剥落古碑,其略曰:魏武定四年(546)任城王居士室。按欧阳修《集古录》跋尾云,魏宗室封任城王者数人......尝考武定乃东魏孝静帝年号,其时袭封(任城王)者拓跋度是也。”又载:“唐王维兄弟尝读书于此。“3 孔石砌窑洞式结构,宽11.4米,深3.1 米,平顶,门窗已改建,主体结构具有明清时期的风格。2004年民间集资进行了维修。2003 年,定襄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阎氏石刻纪念碑亭
  阎氏石刻纪念碑亭,位于定襄县河边镇河边三村中。阎锡山父亲阎书堂去世后,分别于1935年1936年在河边三村进村公路旁,建起两座六角形“功德”纪念碑亭,俗称“六角楼”。“六角楼”占地面积约28平方米。底座为三层六角形石台阶,台阶上有石栏杆围着石碑,石碑由六块碑背靠背组成六角形,顶部由青石凿成筒瓦形,又有插飞檐覆盖,恰似一座凉亭。该纪念碑在”文革“期间受到了严重破坏,不少石雕被毁,字迹也模糊不清。2003年,定襄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保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定襄尊经阁
  尊经阁,位于定襄县晋昌镇城内村中。坐北向南。东西长21米,南北宽20.1 米,占地面积约422 平方米。大清道光十二年(1832)建。该建筑主体保存完整,屋顶前檐部分瓦当脱落,为砖包台基,台基宽21米,深11.1米,高1.5米,面宽七间,进深四椽,前设廊,单檐悬山顶,六檩架二层楼结构;另院内建有东屋三间,单檐硬山顶,一出水瓦房,为后期建筑。尊经阁由当时的知县廖翱(广东南海人)主持修建而成。2007年,定襄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定襄魁星塔
  魁星塔,位于定襄县神山乡神山村东约150米处。圆形三层实心砖塔。塔基平面圆形,石砌而成,高0.52米,直径2.7米,占地面积5.7平方米。据塔碣记载,建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光绪二十一年(1895)维修。塔身通高约11米,塔身三层圆形,通体素面,每层设砖花牙塔檐,上露筒瓦,三层南侧辟壶门。一层南侧、东侧各嵌塔碣1方。六角攒尖顶,上置刹座露盘、宝珠塔刹。1981年,定襄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居士山北堡址
  居士山北堡,位于定襄县南王乡尧头村西约1000米居士山。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主体结构为清代建筑。坐北朝南,东西宽18米,南北长21米,占地面积378平方米。堡平面呈方形,正面建石砌窑洞3孔,上悬“观音殿”匾额,东西两侧各建石窑洞1孔,分别为关帝殿和雷公殿,正面石窑洞上建木结构大雄宝殿,面宽三间,前辟廊,单坡硬山顶。2004年民间集资进行了维修。2003年定襄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重修太平院碑
  重修太平院碑,位于定襄县南王乡寇村中。庙毁存碑。碑为青石质,螭首座佚,碑高2.4米,宽0.9 米,厚0.19 米。额篆“重修太平院碑”,首题’重修太平院记”。碑文楷书,共15 行,满行59 字,记载太平院的由来和重修经过。元至正十七年(1357)立石。贾守一撰文,吉祥书丹,贾纯希篆额,郝从、郝信刊刻。该碑现风化严重,字迹大部分已剥蚀不清。1981年,定襄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下汤头遗址
  下汤头遗址,位于定襄县受禄乡下汤头村东北约100米处。在滹沱河北岸台地上,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约375米,分布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断崖上暴露遗迹有灰坑等,文化层厚0.7~1.5米。采集有夹砂灰陶和泥质灰陶片,器表为素面和绳纹,可辨器形有罐等,属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存。1998年修建朔黄铁路时,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进行了发掘。1981年,定襄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定襄革命烈士纪念碑
  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定襄县河边镇南庄村北约500 米。1972 年6月,为纪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南庄村村民在村北立碑建碑楼。碑楼为砖混结构,分上下两层,上层镌刻毛泽东手书”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题字,下层石碑记载本乡162名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姓名与事迹。碑高1.3米,宽0.65米,厚0.18米,保存较好。1931年,定襄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郭继成烈士墓
  郭继成烈士墓,位于定襄县河边镇继成村西南约1000米处。郭继成(1919——1943),定襄县蒋村人。任定襄县基干游击队队长。1944年10月在芳兰村战役中牺牲。现墓地分布面积约130平方米,石砌,高3米。1944年,于墓前立六棱形纪念碑1通,碑阳题刻“定襄县基干游击队队长郭继成同志纪念墓”,高2米,下设六棱须弥底座。1981年,定襄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赵村遗址
  赵村遗址,位于定襄县南王乡赵村东南约500米处。在牧马河东岸台地上,东西长约250米,南北宽约200米,分布面积约5万平方米。遗址东部发现有文化层,文化层厚约0.4~0.6米。地表和文化层采集有战国时期的泥质和夹砂灰陶片,可辨器形有盆。另外采集有石斧一件。为一处新石器和战国时期遗址。1997年,定襄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保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横山遗址
  横山遗址,位于定襄县季庄乡横山村北约100米处。在山前坡地之上,东西约500米,南北约600米,分布面积约30万平方米。断崖上暴露有灰坑等。采集有夹砂红褐陶、夹砂灰陶和泥质灰陶片。其纹饰有绳纹-纹。可辫器形有鬲、罐、甑。还发现有打磨石斧。为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1981年,定襄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南林木遗址
  南林木遗址,位于定襄县季庄乡南林木村北约400米处。在滹沱河北岸台地上,东西长400米处,南北宽500米,分布面积约20万平方米。地面采集有夹砂灰陶,夹砂灰褐陶和泥质灰陶片,器表饰绳纹、划纹、锥刺纹和附加堆纹。可辨器形为盆,属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1997年,定襄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麻河沟遗址
  麻河沟遗址,位于定襄县蒋村乡麻河沟村西南约500米处。遗址位于牧马河东岸台地上,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150米,分布面积约3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0.3~0.5米。采集有夹砂灰陶和夹砂红褐陶片,其纹饰有绳纹,可辨器形有鬲。属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存。1997年,定襄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居士山南堡址
  居士山南堡址,位于定襄县南王乡尧头村西约1000米居士山。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主体为明清建筑。堡坐南朝北,平面近方形,长37米,宽35,占地面积1295平方米。墙体石块砖筑,墙高约8米,堡北侧存水陆洞1座。2004年民间集资进行了维修。2003年,定襄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定襄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定襄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位于定襄县河边镇赵家庄村中。1937年至1945年,定襄县抗日民主政府机关设立于赵家庄村中。旧址坐北向南,原建有正房三间,东西耳房各一间,西房四间,东窑5孔,现存除西耳室损毁外,其余犹存。1981年,定襄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南王遗址
  南王遗址,位于定襄县南王乡南王村西约20米处。在村西的台地上,东西长约100米,南北宽约150米,分布面积约1.5万平方米。采集汉代泥质灰色陶片,可辨器形有罐等。为一处新石器时代、商代、汉代遗址。1997年,定襄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中霍西遗址
  中霍西遗址(俗称霍光遗址),位于定襄县南王乡中霍村西约400米处。在山下一块平坦的台地上,东西长约100米,东西长约100米,南北宽约60米,残存面积约6000平方米。地表采集有泥质灰陶片。为一处汉代遗址。1981年公布为县级文保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