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连云港市旅游

连云港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三潭汲浪景区
  与小蓬莱同样具有仙气的地方是渔湾。渔湾过去曾是个渔村码头,后来海水东退,山下才逐渐变为良田。这里山僻人稀,自然环境很少遭到破坏,民风淳朴,有浓郁的田园风味。《镜花缘》中对山林风光的描述,多取材于这一带。渔湾在云台山三十六景中叫做“三潭汲浪”。进入山谷,首先碰到的是三龙潭,潭水清澈,游鱼可数,旁边巨石斜立如棚,岌岌可危,令人不敢近前。雨季涧水湍流入潭,犹如一幅宽宽的银幕。沿山间石板小路上溯,但见怪石无数,虽都被涧水冲刷得圆润异常,但却各具形态,排列有致。至二龙潭,潭水面积较大,水寒彻骨。再继续向上,两岸山崖笔立,人行如在狭巷中。几经曲折,便可看到飞流直下的老龙潭瀑布,潭水暗蓝,深不见底,水沫横溅,若雾若烟。这时除来路外,三面都是峭壁,是一个无路可行的死胡同,所以过去所有的文字记载都是到此为止。……[详细]
渡江第一船
  “渡江第一船”原为上海沈记船厂建造,为钢质蒸汽机动船,1925年建成下水,总长23.1米,宽4.25米,总吨位49吨。在1949年渡江战役中,冒着枪林弹雨,第一个将100多名解放军战士送到南岸。尔后又数次往返,先后将邓小平、陈毅、谭启龙、姬鹏飞等1400余名指战军送过长江。为打倒蒋家王朝,解放全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解放后一直在南京下关电厂服役。1978年调拔灌南服务水运,27年间创运输产值1800万元。1983年,此船经国家文物局和南京市渡江战役纪念馆考证,为“渡江第一船”。1986年“第一船”被灌南县列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连云港市定为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基地,2005年被命名为连云港市青少年校外活动示范基地,2006年该船事迹被制作成《京电号的故事》电视记录片在全国播出。作为重大……[详细]
吕祥壁烈士陵园
  吕祥壁烈士陵园位于东海县白塔埠镇东首,占地面积约十亩左右。陵园南北长90米,南宽约40米,北宽约75米,四周青砖砌成围墙,总长约370米。烈士墓碑为花岗岩结构,高约6米,座落在陵园中间。碑面阴刻“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吕祥壁烈士永垂不朽”。落款为“东海县各界人民”。碑下烈士瓷质遗像镶嵌在一块四周黑漆的方形花岗岩中。碑座有两层蹭步,也由花岗岩块石砌成,周围青松环抱,碑后的展览室内陈列着烈士遗物、生前事迹图片和各种纪念品以及被救儿童的照片。在展室的东北角烈士牺牲处建吕祥壁烈士纪念亭。为双层四角形仿古建筑,内竖石碑,高2米,碑面阴刻“吕样壁烈士牺牲处”。陵园的南北各有一门。南门上方镌刻“吕样壁烈士陵园”,北门两侧题联是“舍己救人英雄豪气贯长空,碧血丹心烈士英名垂千古”。……[详细]
大桅尖摩崖题刻
  大桅尖摩崖题刻(民国)大桅尖摩崖题刻位于连云街道北云台山主峰大桅尖,北看连云港港口,南看大龙顶、狼窝顶、乌龙沟一线,西接二桅尖、围屏山,东连海滨,居高临下,地势险要。长期为驻军驻守。大桅尖摩崖题刻刻面高3.3~3.6米,宽9.25米,题“--”三字,横书。刻槽深8厘米,宽47厘米。字径近3米,楷书。传为--亲题。--(1876-1942),字峻青,河北省宁河县人。民国初任“海州镇守使”。1928年被聘为国民政府少将参议。该石刻西侧为海军观通站,东下方为空军雷达站,系--自题。此刻完成后,--十分高兴,题七绝一首:海上惊涛去复还,奇峰有路好跻攀。淋漓大笔留题处,赢得人呼--。”……[详细]
“留仙泉”石刻
  “留仙泉”石刻(民国)“留仙泉”石刻位于宿城街道留云岭村虎口岭南坡路西侧,刻于泉旁巨石上,题“留仙泉”三字,隶书。附跋文,“汉僧会尊者留仙饮泉处,很久以前就有题额,数千年后字迹模糊。民国十三年甲子,振亚补刻,许立芬书”。款楷书。该石刻系民国十三年法起寺住持振亚所为。法起寺建于汉代,号称淮海间第一丛林,汉时即有西域高僧前来开坛说戒、传经受法。康居国高僧康僧会于吴赤乌年间来此传经受法,先到建邺,东吴国君孙权为之建塔,号建初,因始有佛寺。后之宿城法起寺传经受法并圆寂于此。法起寺原有鹫峰塔,为西域梵修人墓葬。振亚这一题刻为研究佛教东传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提供了佐证。……[详细]
黄谭庙遗址
  黄谭庙遗址(清)黄谭庙遗址位居墟沟街道龙头顶,东西两侧为深涧,南与墟沟南山雁门峰相对,北与烟墩山相连,下瞰墟沟港区。黄谭庙始建于清初,重修于道光丁未年(1847),单开间,面阔4.2米,进深3.5米,高2.6米,廊宽1.8米。硬山顶。屋面由7块石板叠铺而成,无梁。石门额刻“黄谭庙”三字,屋内尚存祭坛,祭坛两侧有石刻楹联。门额楷书,楹联皆为楷书,门前有影壁,用砖砌筑,高2.3米,宽2.8米,单檐,壁内有龛,高60厘米,宽40厘米,深40厘米。黄谭庙独立山顶,人迹罕至,保护良好。……[详细]
老君井
  老君井(明)老君堂古井位于连云区云山街道老君堂村云山中心幼儿园院内,南距云宿公路300米,西临山涧与连云港警备区步兵营驻地相连,东南方与云山水库相望,背依倒崖山。老君井深8米,井口内径40厘米,外径65厘米,井檐口高25厘米,宽13厘米。为老君堂之配套设施。老君堂为明代庙宇,二战时毁于战火,20世纪60年代改为老君堂小学,现尚存明时银杏树两株及东道院石刻一通。崔应阶《云台山志》载:“北老君堂在万金湖北,沃壤山下,清幽邃丽,万木丛生,湖北第一仙境也。……[详细]
纯阳庵摩崖石刻
  纯阳庵摩崖石刻(宋)该石刻地处云山街道白果树村大庵,背依苏文顶麓,南望五羊湖平原,西去2000米与李庄仙人洞相连。刻面高0.67米,宽1米,字径25厘米。文曰:“纯阳庵,咸淳庚午(1270)严溪门人孙慧谨志。”该题刻于南宋咸淳六年(1270年),系严溪道长门人孙慧彰为纯阳庵题勒,是我市现存最早的道教提名石刻。该庵与仙人洞、老君堂均为后云台山道教圣地,在道教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研究我市道教起源与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详细]
“万寿山”石刻
  “万寿山”石刻(民国)“万寿山”刻石位于宿城街道万寿山顶,南瞰宿城水库,北望悟道庵涧,西连宿城西山,东临宿城山间盆地。字径约50厘米,楷书,无款。传为振亚和尚题勒。传初唐时期,秦王李世民征东至此,将士们一夜之间围土筑城,山呼万岁,山之得名。民国期间,许鸿滨及法起寺振亚和尚曾在该山南坡留有题勒,民国廿七年国民党第八游击总队题刻抗日誓言将其覆盖。……[详细]
吕端山“龙潭”摩崖石刻
  吕端山“龙潭”摩崖石刻(民国)吕端山“龙潭”摩崖石刻位于黄窝龙潭涧上游,黄窝水库西侧高公岛街道黄窝村吕端山上。题刻刻于吕端山龙潭涧东侧石壁上,题曰“龙潭”二字,结体肥硕,字径约40厘米,楷书。龙潭涧发源于大龙顶,自西向东,经龙潭下渲,该涧又名乌龙涧。原有上龙潭和二龙潭,1942年黄窝水库扩建时将二龙潭淹没,现存为上龙潭。今属黄窝游览区一人文景观。……[详细]
“金刚石”摩崖石刻
  “金刚石”摩崖石刻(清)“金刚石”摩崖石刻位于宿城街道万寿山南麓西侧,清道光十五年(1835)两江总督陶澍题勒于一突兀石壁上,文曰“金刚石”,楷书,刻面长3.6米,高1.2米,字径约40厘米。该石刻与万寿山抗日石刻群、仙人屋景点、仙人屋石刻群、宿城水库游览区浑然一体,人文与自然景观积淀厚重。……[详细]
东海县第九井
  东海县第九井位于海州区海州街道办事处幸福南路百子庵院内,年代为民国。类别为古建筑。2022年,东海县第九井被列为海州区第一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井口四周东、西、南、北方向外延伸3米。建设控制地带:井口四周东、西、南、北方向外延至平台边线。……[详细]
洪福寺碑
  洪福寺碑位于赣榆区班庄镇班东村洪福寺遗址,年代为元明清。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洪福寺碑为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吴山寺庙遗址
  大吴山寺庙遗址位于赣榆区黑林镇大吴山顶,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遗址。大吴山寺庙遗址为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东海孝妇祠遗址
  东海孝妇祠遗址位于连云区朝阳街道,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东海孝妇祠遗址为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崇善寺遗址
  崇善寺遗址位于连云区中云街道,年代为唐。类别为古遗址。崇善寺遗址为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城前银杏树位于赣榆区塔山镇城前村,年代为树龄400年。类别为其它。城前银杏树为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道口银杏树位于赣榆区墩尚镇大道口树,年代为树龄450年。类别为其它。大道口银杏树为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汪头银杏树位于赣榆区黑林镇汪头村,年代为树龄500年。类别为其它。汪头银杏树为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剑墩汉墓位于灌云县侍庄街道,年代为汉。类别为古墓葬。剑墩汉墓为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