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宿迁市旅游

宿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万北井
  万北井,宋代,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万匹乡万匹村十二组的村庄中心,村民候红侠和李树华家西侧,同时也在万北遗址范围内。井栏为整石雕琢而成,砂岩质地,唇口,外壁微狐,壁厚0.1米,口径0.53米,底外径0.95米,高0.6米,有一处裂纹。井壁为平砖圈砌,腹内径1.2米,因淤积深度不详,据说很深,可测深度仅2米。为防止小孩子掉入井内,村民用一废弃石磨槽盖住井口加以保护。由于以前村民在井栏上磨刀导致不同程度受损。值得一提的是:距井口1.8米以下的井壁每隔两层砖就有一层砖角向内平铺砌筑,推测主要作用一是为淘井上下方便;二是既装饰美观又便于渗水。该地区目前仅见到唯一一例形制非同的古井,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详细]
侍岭古井
  侍岭井,唐代,县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侍岭镇圩东村侍岭污水处理厂西侧,一废弃厂房院内(原砂砖厂),侍岭街西北。井台直径1.7米,内径0.75米,圆形井盘,近似椭圆形内圈,井圈用水泥砂浆修补过,井壁楔形砖券砌,上部修补过,井腹径约1.2米、深约10米,常年不涸。以前南边来龙镇附近村民都在此处取水,自上世纪90年代建砂砖厂后,井便废弃不用。该井东侧、南侧、西侧为村落,北侧约20米处有一条东西路,路北为田地,东南约600米处为原侍岭中心小学(现为幼儿园),西侧有一水塘,南侧约0.5公里处为晓侍路(侍岭通往宿迁城区和湖滨新区)。……[详细]
曙红桥
  曙红桥,现代桥梁建筑,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沭城镇虞姬公园(原城北公园)内。汤曙红,男,汉族,江苏灌南人,中共党员。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被任命为团长。7月5日,他率领3团战士,在盐河、涵养河的交汇处五里槐,伏击日本侵略军,歼敌多人,击沉击翻日军汽艇、木船多艘,打响了东灌沭地区民众抗日第一枪。1939年7月17日,他为谋求团结抗日,只身前往汤沟乡公所谈判时,被国民党沭阳县长谋杀,时年24岁。沭阳人民为了纪念汤曙红烈士,特把虞姬公园内一座拱桥命名为“曙红桥”,以作纪念。……[详细]
吴圩烈士陵园
  吴圩烈士陵园,近代,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侍岭镇吴圩村街道北侧约200米处,侍岭镇第二中心小学(吴圩小学)东约50米处。1946年11月建造,1986年树“革命烈士纪念碑”,碑高2.2米,宽1.1米,厚0.5米,水泥结构,碑座高1.2米,宽0.8米,水泥结构。陵园占地22亩,四周有圩沟、防护林带;陵园中分四个墓区,数百名革命烈士长眠在这里。园区遍植松柏,与烈士英灵相伴;四季鲜花绽放,气氛肃穆芳馨。凭吊这座烈士陵园,使人自然忆起宿北大战的动地风云。宿北大战以国民党六十九师被全歼、中将师长戴之奇被击毙而全面告捷。战斗结束后,当地群众在村干部领导下,把在战斗中牺牲的我军烈士的遗体,集中运到圩东南一公里处,选择一块平地,开挖多个集体墓穴安葬。1950年,宿迁县人民政府决定划地拨款修……[详细]
吴庄遗址
  吴庄遗址,新石器时代、西周,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保安乡凤凰村南吴庄(凤凰村小学南100米处)。原遗址高出地面约1.5米,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200米,面积约4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3米。2009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该遗址地面已基本与周围田地相平,主要原因为当地村民取土造田所致。根据原资料记载,该遗址曾采集到大汶口文化遗存泥质红陶镂空圈足豆,袋足、鬹、钵、盆、壶等残器;西周时期出土文物有夹砂红陶绳纹甗、鬲、泥质红陶盆、簋等。现该遗址作农田使用,主要种植小麦、水稻。该遗址南100米处为村落,东为田地,西100米为韩集村水泥路,北侧紧邻东西村道,北100米为废弃凤凰村小学,西侧约100米处为水泥路通往保安乡。……[详细]
惜红亭
  惜红亭,现代建筑,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沭城镇虞姬公园(原城北公园)内,北临城后路、南临无锡路,东临上海路,西距北京北路。是为纪念新四军的三位女战士而建造。该亭占地面积约80平方米,高约9米,亭为六角,亭墙宽为3.56米。亭下有水泥底座,底座亦为六角,宽为4.5米。保存情况较好,是该县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详细]
斗墩遗址
  省宿迁市宿豫区侍岭镇西北斗墩村(沂河南岸南200米),侍岭镇中心街道北约2公里处。墩存高3.5米,东西约200米,南北约150米,面积约3万平方米。下层是1.5米厚的西周文化层,有夹砂红陶绳纹甗、腹片、鬲足、石刀等遗物。表层土是黄河改道淤积形成的黄沙土,见有西汉泥质绳纹灰陶片,器形有罐、钵等。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该遗址作农田使用,主要种植小麦等旱作物,表面仍可见陶器残片。该遗址上建有几间老房子,无人居住,地表为农田,并有杨树林,东侧、南侧、西侧均为农田。遗址中部为一条南北道路,北约200处为沂河。当地村民以前取土造田,文化层被不同程度破坏。……[详细]
史洼古井
  史洼古井,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周集乡史洼村大周庄中心处一池塘边,为一口清代生活用井。上边井台外径2.1米,内径0.54米,可见内部为砖结构,井盘整体呈玉璧形,壁厚0.22米,深度不详,内有水,村民自开始使用手压井后开始停用,现已废弃,周边有树木及杂草,保存状况一般。……[详细]
丰收井
  丰收井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悦来镇澎湖村丰收组,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发现,原名为明泉井,是一座唐代生活用井。井台为整石雕琢而成,外径1.7米,内径0.45米,高0.4米,井深45米左右。保存状况:井保存完整,已废弃。……[详细]
  官墩遗址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官墩乡官墩村六组,原官墩乡供销社院内南距324省道约80米,村民周新家屋后。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发现,是一处汉唐聚落遗址,面积10000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米,上部覆盖着1米多厚的黄泥沙,保存情况一般。地表可采集到汉代云纹瓦当、板瓦等残片;唐代的青瓷罐、碗、盘口壶、灰陶罐等残件。现该遗址地面较平整,见有零星器物残件,上建有村民住房以及遗留部分危房,遗址破坏很大,保存状况一般。……[详细]
  项宅墩墓群,汉代,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颜集镇北约2.5公里的周项村,第二次文物普查发现,有人工修筑的封土墩4座,存高2.5、底径45米左右,占地面积约350平方米左右。保存情况较好,采集标本有“半两”、“五铢”、“大泉五十”铜钱、陶罐残片、花纹砖等。现为农田,地势略高于四周。……[详细]
  后瓦滩遗址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庙头镇牛墩村后瓦滩组,南距前瓦滩组约300米。整个遗址北半部分为自然村庄,约60余户,多为陈姓;南半部分为花木基地。遗址面积约为2万平方米,地形由北向南渐低,文化层厚度不明,地表散见有夹砂红陶鼎足,钵形器口沿,以及夹砂红褐陶釜、泥质红陶内彩钵、碗、杯等残片和鹿牙等。属青莲岗文化遗存。……[详细]
  七英雄烈士墓,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沭城镇七雄社区七雄村南500米处。绿色的柴米河畔,耸立着一座飞檐翘角的六角亭。亭右芳草萋萋,花开花落,散溢着沁人心脾的幽香;亭左松柏森森,苍翠欲滴,掩映着七座烈士坟墓。这就是坐落在沭阳县七雄乡七雄村的七英雄纪念碑亭。亭中高竖一块长方形巨碑,正面上 书--写七英雄纪念碑六个大字,字迹工整而遒劲,庄重而俊秀;背面为原沭阳县委书记于康撰写《七英雄纪念碑碑文》。吟诵碑文,你会知道,就在这片血染的神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1946年底,我军主力在苏中七战七捷后向山东作战略转移。国民党反动派向我苏北根据地猖狂进攻,于1947年1月10日占领沭城。时仲湾乡(在今七雄乡境内)归章集区管辖,处于对敌斗争的前哨阵地,为敌我双方必争之地。1947年6月15……[详细]
14、虞姬沟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虞姬沟位于江苏省沭阳县颜集镇颜集街,因为虞姬生长而得名,河边风景秀丽。虞姬沟发源于新沂县获邱山(蹋球山),位于时集乡东南部,流经沭阳县颜集、庙头、贤官等乡镇,接蔷稚河入海,全长一百多公里。虞姬为秦末人,史称名虞,一说姓虞,今沭阳县颜集镇人,此沟因虞姬而得名虞姬沟。虞姬沟南临虞姬镇街道,自颜集镇穿镇而流向东,北为农田,河道被雨水长期冲刷,水土流失严重。虞姬沟因虞姬生长而得名,成为颜集镇重要景观。沟畔至今仍有胭脂井、霸王桥、九龙口、点将台、项宅等史迹和人文典故。……[详细]
15、吕砖井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吕洪砖井,该井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周集乡周楼村吕洪庄组村庄之中,井盘和井栏均为青石材质,井盘外径1.2米、内径0.6米、厚0.2米;井圈高0.8米。井壁为砖筑,深度不详。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农村开始使用手压井后砖井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因废弃停用,村民考虑安全现将井栏立于井口起到防护作用。该井南边紧临小水塘,周围为小树林,东边有一村公路。……[详细]
  南宅遗址俗称“小土墩”,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耿圩镇郭圩村,是一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遗址东西长140米,东西宽120米,面积约15000米。文化层厚度1.5米。第二次文物普查采集遗物有夹砂红陶钵、鼎、甑、泥质红陶钵、罐、盘、石斧、铲等残件,陶器纹饰有指甲纹、附加堆纹、斜方格纹等,并发现有大量的红烧土遗迹,属青莲岗文化遗存。保存现状较差。……[详细]
  东墩汉墓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庙头镇东柳村十五组,村民仲兴和仲继才家屋后,为一处人工堆筑而成的土墩,地方村民有的称其为“九亩墩”,可想而知以前此墩的高大程度。由于村民取土和雨水冲刷原因导致墩子逐年缩小,现存高约2.5米,底径约50米,据考察为汉代墓葬,曾发现石板、花纹砖,采集到四婶规矩铜镜、五铢钱币以及灰陶缸等。墩四周为民宅,墩上及周围种满花木。……[详细]
  奶奶庙汉墓位于该地古黄河月堤的北内侧,其先为大型土墩墓,后被利用筑入古黄河月堤。古墓北坡有一东西长约9 米宽约4 米的深水塘,长年不枯。该墓曾被挖掘过,下为一大型券顶砖室墓。该墓所在地村庄前,曾被挖掘过多座小型汉代花纹砖墓。……[详细]
  小山头遗址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韩山镇西南约300米处,韩山的阳面,据说此山因淮阴侯韩信曾在此驻兵而得名,为一处西周至汉代的遗址,性质不明。小山头高约35米,遗址自山顶向南侧山坡分布,形状不规则,南北长约40米,东西宽约30米,面积约1000平方米。文化层厚2米左右,分为2层,下层属商周文化层,有夹砂红陶鬲足,绳纹泥质红陶甗、罐残片,骨镖、石锛等;上层属汉代文化层,出土板瓦、砖块、泥质灰陶罐、瓦当残片等。该遗址地理位置特殊、文化层较厚,颇具研究价值。2017年10月现场调查时,由于地方政府正在其山进行旅游开发建设,山体遭到挖机等严重性破坏,原生态的自然风貌变得面目全非,该遗址点也未找到。……[详细]
  魏其虎(1914-1947),泗阳李口乡陈魏村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任淮宝县副县长,1947年1月,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就地掩埋,1951年移葬于今址。1981年建墓园。墓由砖、混凝土构筑,墓碑高1.86,宽0.75,厚0.13米,碑文正楷竖书585字,泗阳县人民政府1981年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