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合肥市 > 庐江县旅游

庐江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捧檄桥
  捧檄桥位于庐江县庐城镇晨光社区。为庐江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合肥市庐江城东门外的文昌河上有一座五孔石桥,名为捧檄桥。这个名称源于东汉末年的毛义在此处捧还朝廷封赏的檄文,表现了他的孝道精神。后来,如有子女不孝,便领到捧檄桥下喝河水,以净化灵魂。韶山毛氏宗祠也有“捧檄家声”的对联,表达对孝道的重视。毛义,字少节,东汉末年庐江人。毛义少贫丧父,与母相依。为了生计,毛义帮人放牧,以奉养其母。母病时,他不仅在榻前伺候汤药,还曾割股为母疗疾。遂以孝行称著乡里,被举为贤良。朝廷得知,送檄文封赏他为安阳县令,毛义迎至“临仙桥”喜接檄文。不久,毛母病逝,朝廷派人前来看望,毛义却跪拜于“临仙桥”上,将原赏封安阳县令的檄文双手捧还,“躬履逊让”,不愿为官。范晔的《后汉书》中载有其事。“百善孝为先”,毛义重孝并且不贪……[详细]
庐江伏虎寺
  伏虎寺座落在冶父山巅,初建于唐昭宗年间,因山上曾住伏虎禅师,“赖建伏虎寺”。伏虎寺北是无梁殿,又名无量殿,始建于公元889年,全系硅石拱成,殿内供有真武祖师等金像三尊。伏虎寺两侧有望江楼,明建清修,楼高数丈,雕梁画栋,飞檐拱壁,内供汉白玉观音菩萨像。伏虎寺前建有肉身殿,殿内供奉涂漆装金的肉身和尚,系伏虎寺原住持妙山老法师。伏虎寺第43代主持妙山和尚在实际禅寺内坐化4年后肉身不腐,庐江县佛教协会依照佛教仪规,对妙山法师遗蜕进行肉身涂漆装金,建殿供养,让广大香客和观光客瞻仰。妙山和尚是80年代后,安徽省继九华山出现的双溪寺大兴和尚、钟亭慈明和尚后的第三尊肉身不坏的佛教修行者法体。……[详细]
丁汝昌纪念馆
  丁汝昌纪念馆是庐江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县级研学旅行基地。纪念馆占地总面积8096 平方米、建筑面积1110平方米,主体为东院、西院两座建筑群,-还有月牙塘等附属资源。建筑既有北方四合院落的建筑风格,又有清朝江淮民居的历史特征,是研究晚清历史、淮军文化、庐江民俗不可多得的建筑遗产。纪念馆展陈以“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为主题,分为丁氏源流、丁汝昌戎马一生、壮烈殉国三大篇章。场馆信息开放时间:周二--周日8:00-11:30,14:30-17:30门票价格:免费开放电话:0551-82562900……[详细]
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旧址
  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旧址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旧址,位于安徽省庐江县汤池镇严家松园,西南环山,层峦叠嶂,地势险要,风景如画,是西进大别山的通道。一九三九年五月,新四军军长叶挺,政治部主任邓子恢等,相继从皖南来庐江,于江北第四支队驻地严家松园,组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江北指挥部,下辖第四支队、第五支队和江北游击纵队,张云逸任指挥,徐海东、罗炳辉任副指挥,赖传珠任参谋长,邓子恢任政治部主任。于一九四○年三月撤离。汤池的山山水水无不留下了叶挺将军的战斗足迹,在他的感召下,一大批热血青年跟随叶挺奔赴抗日前线,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详细]
刘秉璋故居
  刘秉璋故居位于矾山镇刘墩街道中部,原为“刘氏宗祠”,始建于康熙年间,1861年遭太平军烧毁,1870年由刘秉璋捐款重建,1974年因建校拆除后于2020年完成重建,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故居建成后, 与吴长庆故居、丁汝昌纪念馆一起成为我县淮军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环巢湖旅游景点之一。场馆信息开放时间:9:00-17:00门票价格:免费开放电话:0551-87911813……[详细]
姚氏围楼
  姚氏围楼位于矾山镇新中村姚院村民组,俗称升子楼,因建筑外形似升子形而得名。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被列为庐江县第三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原为五进,现仅存三进,每进五间房屋,中进有楼,上下两层,现共有房屋30余间,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属于徽派姚氏民宅。楼房梁柱都雕刻有各种鸟兽图案,前大门头有石门头、石门框,大门头有石刻字“永建乃家”,门前有对石狮;二门有石鼓,刻有“麒麟送子”、“龙凤呈祥”;三门有对石礅,刻有花草、鸟、鱼图案,十分壮观,是典型的徽州风格古建筑。……[详细]
  实际禅寺,位于安徽省庐江县东北冶父山东部南麓,为唐代伏虎禅师创建,修建于唐昭宗光化元年(898年),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屡历沧桑,几经兴衰。现为省级重点寺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元代泰定年间(1324-1328)僧聪再予修建。明代永乐、正统年间,僧兴智、大宁重修。成化、弘治年间,僧方珍、明善续修。清代顺治四年(1647),僧星朗增建石廊、山门及禅堂。咸丰年间,寺遭兵燹。光绪四年(1878),僧如亭、能持、文华募化,并得邑绅吴长庆助资,修建斋堂一间,寮房十余间。实际禅寺共三进,大殿面宽18.46米,通进深12.55米。天王殿,山门在1988-1989年由群众集资修缮。天王殿匾额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书。“大雄宝殿”四字,出自赵朴初手书。……[详细]
  淮军爱国将领丁汝昌遗迹—丁氏宗祠位于庐江县石头镇丁坎村。为庐江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吴长庆墓位于庐江县泥河镇沙岗村。为庐江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庐江白云庵位于庐江县汤池镇果树村二姑尖。为庐江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二姑尖银杏树位于庐江县汤池镇果树村二姑尖。为庐江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果树街银杏树位于庐江县汤池镇果树村。为庐江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半山亭石刻位于庐江县万山镇长岗村山洼村民组闸山。为庐江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杨檀古井位于庐江县白湖镇胡榜村杨檀村民组。为庐江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庐城岗湾老街位于庐江县庐城镇城西岗湾社区。为庐江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古山茶花树位于安徽省庐江县汤池镇果树村。为庐江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汪氏宗祠位于庐江县龙桥镇凌安村。为庐江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金城寺古井位于庐江县盛桥镇金城村金城寺村民组。为庐江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井深20.53米,水深15米,水平面直径1.8米,水质清澈,旱年不涸。井圈为青石质,外径77厘米,内径53厘米。高53厘米,厚12厘米,绳沟槽深8厘米。井圈13厘米处有两道弦纹;19厘米处有3孔,呈三角形。井壁由厚薄不等两种砖砌成,三扁一折,构图精美,建造坚固。经鉴定该井为宋以前古井。1987年被定为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暖汤岗墓群位于庐江县庐城镇马店村暖汤村民组。为庐江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暖汤岗汉墓群在今泉水口包括庐江高级职业中学等一片丘岗上。初步查明,纵横200米内有古墓14座,封土墩高大完整,直径约20米,高4米。文革-后期,原庐江师范学校因扩建校舍,挖毁校门前和东侧3座墓。墓为37×18×7花纹砖砌成,出土陶罐等随葬品。省专家根据墓砖和出土器皿,鉴定为东汉时期人口较集中的庐江郡所在地的古墓群。1987年被庐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三板桥大墩遗址位于庐江县庐城镇申山村三桥村民组。为庐江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三板桥遗址位于县城西14里罗埠河上游东岸(今迎松长塘村境内),由大墩、簸箕墩、李家墩组成,总面积约10150平方米。此墩文化层明显,灰层3至4米,墩西北部有大面积火烧土。石器有斧、石奔、镞、刀、砺石等;陶器有鼎、鬲、瓮、豆、罐等。2018年11月30日,在安徽庐江县三板桥遗址和台墩遗址,三千年前“蒸笼”、动物骨骼和水稻现身考古现场。纹饰有粗细绳纹、划纹、席纹、篦纹、附加堆纹等;陶质有水波纹黑陶、磨光黑陶、蛋壳黑陶、黑皮陶、夹沙红、灰陶泥质红。1984年全省文物普查,省考古所专家挖出土陶片等形、纹、色、质,初步鉴定为龙山文化遗址。1987年被庐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