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旅游

河北省文物古迹介绍

安国兴国寺
  兴国寺,曾用名太中山三教庵,位于河北省安国市南三公里处的东长仕村正中。该寺始建於西汉宣帝年间,初名“玉皇庙”。西汉末年刘秀与王莽作战时,为王莽军所迫,刘秀和“安国药王”邳彤曾此庙避难,祈祷神灵护佑,后“光武中兴”刘秀登基,扩建此庙,一时遐迩闻名,香火极盛。朝贞观年间,善导大师的弟子净业法师曾在此广弘净土教义,并增建佛殿,遂更名为“兴国寺”。随后因后唐李存续的三皇姑在此剃度出家,故将兴国寺迁至西长仕,把此寺更名为“太中山三教庵”。宋代有咸润、宗显法师,在此以释为本,儒道兼弘,形成“三教一体”之说。时至清初,岁月悠悠,世事沦桑,此寺久已倾圮,慈莲尼师发大誓愿,冬不拥炉,夏不操扇,摄万人心,聚十方财,大规模重建此寺。大佛殿、太虚阁、达摩殿、地藏殿、钟鼓楼等相继竣工。康熙六十年,清慧尼师新建山门殿一……[详细]
天宫寺塔
  天宫寺塔位于丰润区城西南1.5公里原天宫寺旧址。是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1976年遭地震破坏。1987年重修时,从塔残部分7—13层发现有两个塔心室及塔内保存的一批珍贵文物,其中有木板刻经数卷,鎏金铜佛5件,文殊普贤石像及陶器、瓷器等。现管理机构为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文物管理所。据载,天宫寺建于辽清宁元年(1055年),系盐监张成购地而建。清宁八年张成之子又于寺西北角高台之上建塔。天宫寺塔是原天宫寺的主要建筑。天宫寺始建于辽清宁元年,始称“南塔院”。唐山辽寿昌三年称“极乐院”,乾统五年改称“天宫寺”至今。天会五年八月敕加“大天宫寺”。天宫寺是一座三进院的寺庙,坐西朝东,分上寺和下寺。除天宫寺塔外,其它建筑主要毁于1928年、1954年和1958年。天宫寺塔为上寺的主要建筑,始建于辽清宁八年,平面……[详细]
元代仿木结构纪年壁画墓葬
  元代仿木结构纪年壁画墓葬位于平乡县治西南约15公里,西郭桥村北偏东约200米处。两墓皆遭破坏,为坐北朝南向,墓道在南。M1为仿木结构圆形单室砖室墓,由墓道、门楼、甬道、墓室4部分组成。墓室最大内径3.2—3.5、残存深2.54米。墓底为高0.38米的“凹”字形棺床。墓壁共分3层,墙基周壁砌17个壶门;墓壁下层砌砖倚柱14颗、假门5座、灯檠1个、椅子2把,柱头枋上砌柱头铺作14朵,补间铺作10朵;上层砌大铺作6朵。M2位于M1的东南侧1.4米,为仿木结构的八角形砖室墓,由墓道、甬道、墓门、墓室等组成。墓道平面为长方形,底部南部为台阶,北部为平底。甬道为单单券拱券形顶。墓门正面在甬道翼墙上层上内缩起砌假门,其上原砌有门楼,今毁。外口砌菱角牙子形封门砖。墓室平面做八角形。砖壁内侧东西3.9、南北3……[详细]
军屯惨案纪念碑
  军屯惨案纪念碑座落于泊头市营子镇东北3公里的军屯村。为纪念日寇侵华期间制造的“军屯惨案”中遇害的一百多名死难者,0营子镇军屯村支部、军屯村委会于公元1999年建立。公元1945年5月,日本驻淮镇的—4204部队,为寻找一个掉队的侵华日军,一个星期内坑杀了军屯村143口人,其中59户被杀,6户被杀绝,仅儿童就有58人,最小的还不到1周岁,这就是震惊全国的“军屯惨案”。纪念碑周围为庭院式建筑,占地面积为3330平方米(5亩),座南朝北,碑亭成六角轿顶式,座落在院内中央位置。亭总高8.15米(象征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其中亭基座高3.77米(象征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南北面分别为3级6步台阶,共18层。亭内竖纪念碑一通,高3米,宽1.2米,厚0.2米,座南面北,碑身下面镌“军屯……[详细]
西张村西周遗址
  西张村西周遗址当地俗称“霸王岗”。遗址东西长350米,南北宽310米,面积约10万平方米。在进行科学调查、钻探前,此处经常发现铜箭镞、铜带钩等遗物,尤其是1978年和1982年发现的两座墓葬(1号墓、2号墓)出土了刻铭青铜器、玉器、车马器等重要遗物。1978年通过对遗址的钻探以及从采集到的遗物分析,遗址本身内涵包括西周晚期至东周时期的文化层。1号、2号墓均位于遗址中部。随葬品中以铸有铭文的鼎、尊、卣、簋等青铜器最有价值。其铭文揭示了周初軝国的地理位置,证实了周初始封邢侯之国的地域,以及邢国与北戎的关系。2件臣谏簋,分别出自1、2号墓。两器形制、大小、纹饰、铭文行款均同。应该是出自同一范模铸造,后分别随葬于1、2号墓。簋内底铸铭文,由于锈蚀严重,有些字迹已漫漶不清或难以辨识,现存59字,主要内……[详细]
206、华塔
华塔
  导游  华塔由主塔和附属小塔构成,全用砖砌。主塔底层四隅各附建一座扇六角形亭状小塔,小塔环抱主塔,高低错落,主次相依,精巧华丽,壮观秀逸。 看点  主塔是一座楼阁式建筑,通高31.5米,共分四层,各层檐下均配置华丽的砖仿木构斗拱。一至三层平面作八角形,底层中部砖制斗拱,北侧辟一券门。二三层均设平座。除各正面辟拱形券门外,还在各侧面雕以斜棂假窗、方形佛龛。第三层平座甚大,而塔身显著缩小,檐上拐角处均雕力士像,以承托塔身的第四层。第四层平面略呈圆形,外观如同一圆锥体。这是塔的主要部分,也是塔的精华所在,其高度约占全塔通高的三分之一。圆锥体内檐塔室供奉两尊石佛,外檐以八面八角垂线为中心,交错彩塑菩萨、力士、禽兽、狮、象以及楼台亭阁等形象,题材广泛、构图新颖、排列有序、做工精巧。其中,尤以动物造型最……[详细]
廊坊永清白塔寺
  永清县大辛阁乡的白塔寺远近闻名,被誉为“东方奇观”。这座辽代所建的白塔与北京的天安门坐落在同一条中轴线之上。当地神话传说中有白塔的来历。在北宋时,白塔寺里有两个僧人。有一年冬天,老和尚外出前,吩咐小和尚如果饿了就到附近去化缘,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不要刨动门前那颗大枯树。可是冬日里,小和尚因积雪太厚无办法到远处砍柴,忘了师傅嘱托,砍倒了大枯树。没想到枯树底下是一龙眼,直通东海,大水很快就蔓延到了附近的村庄。此时,老和尚正在泰山论经,突然觉得心血沸腾如翻江倒海,情急之下,一指泰山玉皇顶上的一座白石塔,心中念动咒语,那塔立即飞了起来,一直落到了龙眼之上,大水是退去了,可是整个寺庙却被冲毁了,只留下了白石塔。“文革”期间,-“破四旧”,曾掘地丈余以钢绳拽拉,竟然无法撼动此塔。此塔高6米,最大宽度有1.……[详细]
察哈尔烈士陵园
  察哈尔烈士陵园,是华北地区筹建较早,建筑规模较大的烈士陵园。1948年12月,张家口第二次解放后,原察哈尔省人民政府奉中央人民政府的命令,为了纪念察哈尔省范围内的17000名死难烈士,决定在省会张家口市东山坡筹建革命烈士纪念塔。在这17000名死难烈士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著名的1948年平津战役新保安歼灭战和1946年张家口保卫战中牺牲的。在省委、省政府的关怀下,在兄弟省市和全省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于1949年2月开始修建,纪念塔于1951年4月正式落成。隶属张家口市民政局。察哈尔烈士陵园位于张家口市东山坡,占地面积145亩,东西长近500米,南北长230米,成坐东朝西的长方形,绿化率达80%,1990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河北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1月1日被民政部确定为……[详细]
冀州竹林寺
  竹林寺坐落于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北关村东北300米处,乃冀州古城的四大名寺之一。因其四面环水,夏秋时节有时出现海市蜃楼幻景而又名“悬空寺”。“冀县城北竹林寺图”是著名画家赵望云先生在民国廿二年(1933年),在冀南旅行写生,路经古老的竹林寺时所作的图画。画面上的竹林寺瓦宇鳞鳞、苔藓斑驳,显得古朴幽静。相传竹林寺,为晋朝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出任冀州刺史时建筑的,山涛在冀州颇有功绩(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和阮咸)。《冀县志》记载:“竹林寺,据说是明初的一个州官,依照紫薇山海市蜃楼幻景,命工匠修建而成。” 在民国时期流传着许多有关竹林寺的美丽传说,其中寺院升天的故事影响最大,至今人们津津乐道。因其四面环水,南面有一狭长通道与岸连接,夏秋时节有时出现海市蜃楼幻景,所以又名“悬空寺”……[详细]
小宏城遗址
  位县城北偏东34°,9公里处,在小宏城村北侧,东距闪电河里许,西南去囫囵淖约三里。平面作长方形,平面布局为南偏东4°,城残墙南北374米,东西宽310米,城墙外由石头、白灰沙浆砌包,内为黄土板筑,残高为3.5米,顶残宽3.1米,东、西、南正中辟门,东、西门址宽8米,南门无法辨识,三门废址近处均有大量砖瓦,并曾在南门址处掘出直径约1.5米的鼓形汉白玉石刻。南门通中有一条方砖铺道直通城中(现已无存)。 城中偏北有一台基,平面呈偏十字形,周边已倾圮,南北长约70米,东西宽约35米,高约3米,夯土筑成,上铺有方砖(现已拆除),基表乱散大量形制不一的素面内饰布纹灰色板瓦、筒瓦和灰色直纹砖残块,并有黄绿色琉璃瓦、兽面或纹饰瓦当、滴水、汉白玉石刻、砖刻残块,以及钧窑、磁州窑等瓷片。主台基四面尚有10……[详细]
中山古城遗址
  中山古城遗址位于河北省平山县滹沱河北岸。中山古城遗址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山国兴建的都城遗址。中山国是中国春秋末年由鲜虞人建立的一个小国,战国初年逐渐强盛起来,周显王四十六年(公元前323年)和燕、韩、宋等国同时称王,凡三十年,自武公始立至赵、燕、齐三国灭中山国,历时120年。1974~1978年河北省文物工作队对中山古城遗址进行了全面的考古发掘,探明了城址的平面呈不规则的三角形,面积约60平方公里,分为东西二城,东城是宫殿区和手工业作坊区,西城北部和西城外为王陵区,南部为居民区。在王陵区内发掘出两座大型的陵墓,两墓东西排列,西侧的1号墓为中山王厝墓,东侧的6号墓,墓主至今不明。两墓的地面均有夯筑的巨大封土堆(坟丘),其上再筑享堂等墓上建筑。1号墓的封土堆东西宽92米,南北长110米,高约15米……[详细]
水浴寺石窟
  水浴寺石窟位于邯郸市峰峰矿区大社镇西南三公里处,隔凤凰台和天宫峰与北响堂寺东西相峙,因其规模比南、北响堂寺小,又叫小响堂。过寺后坡村西行300米就可见掩隐在苍松翠柏下的水浴寺石窟。沿着青石砌成的九十九台阶盘旋而上,到处是苍松翠柏,嶙嶙怪石。水浴寺石窟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窟,在西侧坐北朝南低矮崖壁上开凿有两个石窟,开凿年代为北齐武平五年(574年)(西窟)和北宋初年(东窟);二是寺,在石窟东侧的山坳里,三面环山,背风向阳,地势平坦。这里殿堂庙宇,红墙黄瓦,碑刻石幢,台阶山门,依次错落排列。水浴寺的寺名是什么意思呢?一是据寺内明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碑记载:“兹寺在太行山之麓,群峦叠嶂,环倚左右,下有细泉一眼,泠泠涧中,诚梵隐之幽栖、禅林之上乘也……”故称水浴寺。二是传说在正殿西侧突兀而起的断……[详细]
涞源香山寺
  香山寺位于北石佛村北的的香山东麓。据考北周时期曾有僧人在山上摩崖造像三百六十九尊,故名“镶山”。山前的村庄名为“石佛村”,为区别后来从北石佛分化出去的几个村,把东庄称为“东石佛”,南庄称为“南石佛”,而原来的石佛村改成了“北石佛”。相传,明洪武初年,朱元璋平定江山不久,派刘伯温遍访大江南北,了解各地风物和民情。刘伯温来到北石佛香山玉皇梁下,发现此山逦迤如卧龙。刘伯温通晓黄老之学,他发现,玉皇梁正向拒马河源头方向不停移动,如果到达拒马源头与荷叶山相连,那么会天下大乱,那时涞源就会出一位真龙天子,与朱明王朝争夺政权。为破此地风水,于是刘伯温下令,在香山东麓修建香山寺予以镇压,同时在荷叶山修建镇海寺。果然寺庙建成之后,两山不再生长,而是紫气相接,呈现出了祥瑞之象。香山寺是涞源十二美景的“香山返照”……[详细]
涞源镇海寺
  镇海寺位于城南荷叶山的北侧山腰,现存建筑为1992年重建,顶部望海禅亭为2005年落成。寺中住有僧侣,是合法的佛教活动场所。现摘录“修建望海禅亭碑记”以利对该寺的理解。涞源盆地草木葱茏,泉水淙淙,乃拒马河之源头。拒马河亿万年源源奔流,蜿蜒千里注入渤海。盆地四周群山巍峨,七峰山、香山、青龙山、凤凰山(飞狐山)、神仙山(牛心山)聚首源区,呈“五龙戏水“之形。故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至隋仁寿初年(公元601年)县城以“五龙城”名之。菏叶山西据七峰山之势,兀立于盆地中央,远观其形,似碧莲覆玉,恰宝珠临水,绿影婆娑,紫气氤氲;登临其顶,清风徐来,松涛阵阵,古城乡廓,一览无余。山之西北有泉“老龙塘”,水流如注,喷涌而出,声如钟鸣;山之东北,又有泉两组,分列于沙河古街东西,东为“北海泉”,西为南关泉……[详细]
山海关八国联军军营旧址
  历史文化名城山海关,历来以山海长城驰名中外。鲜为人知的是,这里保存着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八国联军军营旧址。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以后,以北京为中心,向京畿战略要地发起进攻。目标直指京东战略要地山海关,兵力多达6200余人,列强组成的联合舰队从山海关老龙头沿海进攻登陆。驻防老龙头的清兵抵抗,澄海楼被毁,直至北京失守驻防清军沿长城撤至九门口。翌年,清政府与列强签定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允许列强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军。自1902年开始,列强在山海关南部沿海相继建立起营盘,在山海关火车站南侧修建了专门接待外国人的“六国饭店”,修建了由六国饭店至各国军营的马拉小铁路。从此,山海关的海防权全部由列强把持,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全部撤出。六国营盘位于老龙头的西部和北部,共占地面积9平方公里……[详细]
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
  位于华北明珠、中国5A级旅游景区白洋淀的雁翎队纪念馆,近日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第三批省级爱国主义基地。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为更好地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推动群众0国主义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激发河北广大干部群众的爱国热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引导全省人民坚定信心、凝聚力量,为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省而努力奋斗,河北省委、省政府研究决定,命名第三批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27处。其中,保定市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榜上有名。雁翎队纪念馆座落在白洋淀中心的白洋淀文化苑景区,建筑面积2566平方米,馆名是由曾率部驰骋冀中战场的开国上将吕正操在99岁高龄时亲笔题写的。它分设序厅、全面抗战的爆发与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侵华日军在白洋淀的暴行、雁翎队与水上游击战、端岗楼拔据点、惩处汉奸为民除害、喜迎……[详细]
涞水庆华寺
  涞水县龙宫山庆华寺座落在涞水县永阳镇北洛平村北的龙宫山山腰,据现存碑文记载,该寺始建于汉代,原寺院占山地数百亩,有树万余棵。其寺极盛时分上、中、下三院。(现只存上中两院),原寺院数十间,僧众百余人。是华北一带有名的古刹之一。龙宫山庆华寺五峰环抱,依山望水,苍松翠柏,清泉怪事,溪流泉湍,幽静僻雅,实乃修身养性参禅悟道,旅游观光之绝佳胜地。有古燕小五台之称。据涞水县志记载:龙宫山庆华寺花塔是 涞水八大景观之一(朝阳拜佛,夕日抹金)。该塔建于宋辽金时期,其塔身上半部做成山峰状,遍饰佛像、佛龛、狮像等,花团锦簇,犹如花束。该塔已有千年历史,现已是国家级文物保护。龙宫山庆华寺历代高僧辈出。晋穆帝永和十年(公年354年)道安法师(俗姓卫,常山扶柳,河北翼县人)到前燕(今太行恒山,燕山一带)弘传佛法,创寺……[详细]
涉县清泉寺
  清泉寺位于河北邯郸涉县东南15里石岗村南。寺东有泉水,出自石壁间,原有二泉,一名甘露,一名玉液,甘美清香,因名清泉寺。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附属景点静因寺、南山寺、柏台寺、九龙圣母殿、鲁班岩、朝阳洞、摇铃寨、千年古槐、万年柏等,传说神奇。寺周有围墙,前有山门,钟鼓楼,有大殿四座,另有东西配殿、藏经殿、伽兰殿、仙境台竺。在寺东南,有一建筑,下为石券,深均为三间。石券上刻有“宝访”二字,内书“林泉”。寺内有书法碑刻,艺术精湛,有汉代法道陵所书的”龙“字,康熙帝所书的“虎”字和晋代王羲之所书的“白鹅飞到池中”。张天师的墨宝石刻,山门两侧的一对雄师为华夏仅有。从石岗村往清泉寺路旁的崖壁上,刻有“唐代叫*化寺,梁、宋叫清碧寺,明清叫清泉寺”。可见唐代已有寺庙,现为明、清修建。寺建于半山,寺周有围……[详细]
蔚州灵岩寺
  蔚州灵岩寺,又称前寺,位于蔚县城内鼓楼西街,据记载蔚州灵岩寺在元末毁,明正统六年(1441年)敕赐重建。现存天王殿、大雄宝殿,占地6682平方米。天王殿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顶,檐下施五踩单昂斗拱,尚存较早做法,梁架进深六椽。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庑殿顶,檐下施七踩双昂斗拱,一跳极短,正中只为一“替木”,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殿内藻井制作精美,明代天花彩绘以八宝和篆寿字为主题,并有牡丹、仙鹤、祥云等,是重要的彩绘资料。此寺建筑规制较高,用材考究,做工精细,不同于一般寺院。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记载始建于金代,毁于元末,明正统六年(1441年)敕赐重建。灵岩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682平方米。现存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四座建筑及部分禅房……[详细]
220、福庆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庆寺
  福庆寺位于河北省井陉县南苍岩山风景名胜区内,东邻銮驾山,西连朱会岭,南接天台山,北与銮台坡隔寺沟河相望。福庆寺原名兴善寺,相传为观音菩萨古老道场。据寺中现存最早的宋乾兴元年(1022年)《井陉县大化乡新修苍岩山福庆寺碑铭井序》碑文所记,福庆寺原创建于何人何代,在北宋咸平年间(998-1003年)就已失去了考核的依据,那时仅在当地人中传说此寺“旧名兴善寺”,“昔有公主于此出家”。碑文中还记载了,宋咸平五年(1002年),五台山华严宗僧人诠悦,由华严寺来此重修庙宇的情景。尤为重要的是详细记叙了诠悦与另一憎人智簧,到谯郡上疏真宗,要求批准重修苍岩山寺,以及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宋真宗敕赐“福庆寺”寺名的经过,从此,苍岩山佛寺,正式定名为福庆寺。福庆寺占地面积246万平方米,海拔983米。建筑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