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旅游

河北省文物古迹介绍

221、西岗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岗塔
  西岗塔位于河北省涞水县城西约一公里的西岗上。塔原名不详,后人因地名而称西岗塔。塔平面呈八角形,为十三层密檐楼阁式砖塔,通高36米,须弥座式基座,下面有八角形砖砌台基。须弥座束腰八角及八面各雕饰腾飞的角柱和问柱,各柱之间为素面壶门。其上施普柏枋承托平座斗拱,每面补间斗拱二朵,为重拱计心造五铺座。转角铺作除两侧面各出45°斜拱两层外,与补间相同。二层华拱上置交互斗承托撩檐枋及要头,其上为勾栏的地栿。平座勾栏的华板纹饰为亚字和曲尺形几何图案,盆唇和寻杖之间浮雕出缠枝西潘莲、牡丹、卷草、莲花等,花纹之间各置散斗承托寻杖,平座以上用三层莲瓣承托塔身。塔身高5米,八角施幢形柱,塔身上部浮雕云头垂帐。其上为普柏枋,普柏枋上承托斗拱,补间一朵,亦是重拱计心造五铺作,转角铺作与平座转角铺作做法相同。补间铺作华……[详细]
鹿泉龙泉寺
  龙泉寺坐落在河北省石鹿泉市上庄镇韩庄村龙泉山上,东距石家庄14公里。龙泉寺的龙井、龙爪槐、龙池、龙泉景观,皆冠以“龙”字,而龙又与这里水质优良的泉水有关,龙泉由此得名。古人在此建寺,香火因此而更加兴盛。龙泉寺始建於金正隆二年(1157年),为净琛和尚所修建。金大定二年(1162年)重修,敕封龙泉寺。该寺虽然规模不大,但据寺内碑文所载,它“东接翠屏,西连五寨,南披封龙,北带滹沱,其间基址动作规模气象,称石邑首腾之区”。历史上金、元、明、清历代均曾修葺和续建,是石家庄市附近现存的古寺之一。龙泉寺鼎盛时期,曾有僧众百余名,寺田20公顷。四方香客络绎不绝。因多种原因,寺院建筑多遭毁坏,历史上大修过六次。1949年后,为了发展旅游事业,有关部门拨款整修,如今寺院面貌一新,已正式对游人开放。山门:又称“……[详细]
涿鹿香峰寺
  香峰寺地处黄羊山国家森林公园之颠,地势开阔松林环绕,常年云雾缭绕。春夏季绿草如茵,林木滴翠,百花争艳,处处百鸟鸣唱,蜂蝶翻飞,秋季层林尽染,冬季银装素裹。大殿上放眼望,重山尽览。大殿下是念佛堂和寮房,更是一妙处,周围被群山环绕宛如七瓣莲花中莲蓬。涿鹿香峰寺曾是一座北方千年古道场,除此之外历史资料中没有太多记载。然而这里的历史却是可以触及的,当你置身于轻云缭绕的山顶,遥见庙宇飘在云端之上时,仿佛穿越了时空,竟产生了现在和历史重合在一起的奇妙感受。在这里,历史不代表过去,当下也正包含了过去和未来…一九九九年,年过六十的安居士第一次来到了残岩断壁的香峰寺,从此她的心就从未离开过这里。安居士对香峰寺魂牵梦绕,发心重建香峰寺,2个月后她同几个居士来到了香峰寺…在常人看来重建香峰寺的过程不可思议。这里的……[详细]
唐山寿峰寺
  寿峰寺位于河北省唐山市郊山顶。现存古建筑有药师塔、无梁阁,以及附属文物建筑文昌阁。三座建筑面南背北,一字排开,占地面积1261平方米。其他属于文物的有阁前的辽代陀罗尼经幢和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增修车轴山无梁万佛阁记”碑。寿峰寺中无梁阁居中,始建于辽重熙年间,初为1层,明万历年间大修增至3层。无梁阁通高28.5米,面阔3间12.5米,进深3间9.9米,为三重檐琉璃瓦顶。1层至3层屋檐下均施砖仿七踩斗拱,2层正面建有汉白玉栏杆的月台和走廊。第1层和第3层为砖砌弧形拱券顶,2层为木制顶。1层楼梯建在东西两侧承重墙内,由里侧小门进入攀登,折复通至2层。2层阁内东侧建有木制楼梯,游人藉以登至3层。1至3层券顶绘有云纹、龙凤纹相间的方格天花彩画。阁前置辽代陀罗尼经幢和明代万历年“增修车……[详细]
育德中学旧址
  育德中学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1907-1937年间)重要史迹。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城内新华路北侧。1907年由中国同盟会直隶保定支部主盟人陈幼云联合12名同盟会员创建。该校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二七铁路工人大罢工、五卅运动中,一直是保定革命活动中心。现存当年的平房教室一排、陈幼云祠堂一座,碑石二通。1983年经修复并在祠东侧建有留法勤工俭学纪念馆。育德中学始建于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始定名为“直隶讷公祠公立高等小学堂”。1907年,陈幼云等13名同盟会员将其改建为保定“私立育德中学”,陈幼云为校监督(校长),并以此校作为中国同盟会河北分会在保定活动的秘密基地。它是古城保定最早传播马列主义的地方,也是中共保定市地方党组织最早诞生地和活动中心,曾是全国五所著名中学之一。旧址在保……[详细]
盐山净业寺
  盐山县净业寺位于盐山城南5公里宣惠河南岸,地理位置优越,依京津而枕燕山,泽被北域,面河济而控齐鲁班,福施南国,右襟太行甘露普润丛山,左举渤碣灵引航轮安渡众生,净业寺宝刹,石狮雄踞,青龙戏珠,金顶红墙,花木抶疏,长廊通幽,石塔耸立,福田花香。2006年3月15日由张爱农大居士发心和部分居士动工修建,总投资5100万元,占地122亩,建筑面积30000余平方米。盐山县净业寺共分三期工程建设,其中:净业寺一期工程占地面积12亩,建筑面积4800平米,投资800万元,于2006年3月动工修建,2007年3月竣工。主要建筑有:慈航桥、盈瑞牌坊,由南向北依次是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念佛堂,两侧为地藏殿、观音殿、东西寮房、斋堂等。净业寺二期工程占地44亩,2007年5月份动工,2008年底竣工。……[详细]
227、广缘寺
广缘寺
  广缘寺位于普佑寺东,建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占地面积0.45公顷,汉式,由普宁寺堪布喇嘛擦鲁克集资敕准建设,乾隆题“广缘寺”。今后殿已毁,其余建筑残存。山门南向,三楹,内立哼哈二将。北为天王殿,三楹,东西配殿各三楹。东配殿为经房,供关羽画像;西配殿置舍利塔三座;正殿五楹,供三世佛,后殿两层,面阔七楹,为诺门汉-住所(乾隆的经师)。乾隆时期,此庙常驻喇嘛22名,银响由理藩院供给。广缘寺占地面积45000平方米(0.45公顷),长方形院落。属汉式四合院样式中的大式建筑,它也是外八庙中最小的、最后建成的寺庙。山门也称为门殿,面南向三间式殿宇,正中镌石匾,门额题为“广缘寺”,东西围墙中部开左、右掖门,门殿内供奉护法金刚,即哼哈二将和一尊。山门内两侧有幢竿,为挂经幡之用。正北为硬山顶五楹天王殿……[详细]
228、且停寺
且停寺
  且停寺且停寺遗址,位于内邱县城西北16.8公里处,寺沟村南。总占地面积大约15亩。为内邱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且停寺,又名梵云寺。相传春秋虢国太子途经暂息而得名。据(顺德府志)记载,且停寺始建不详,元朝至大年间修建。明宣德、万历年间,因颓废而又修;清雍正、乾隆年间,因陈旧而再修。据说,明宣德年修缮时,军师刘伯温之子刘琦,曾三次监工,尚留下“万岁牌”一面。且停寺座落在群山环抱之中,北有且停山,隔一清澈如镜的小溪,与南边的山峰遥遥相望。小溪之上,两山之间,飞架一桥,名曰慈云桥。桥系汉白玉石砌成。桥栏杆上,雕刻着各种各样的戏文、典故,象杨继业碰碑、苏武牧羊、嫦娥奔月等等,精巧玲珑,耐人寻味。过桥拾级而上便进入了原寺山门,只见两尊石狮分卧门之两侧。再往北走,经过东西厢房,来到原穿心殿,现有耀人眼目的四……[详细]
邢台地震纪念碑
  1966年3月8日,在隆尧县东部的白家寨一带发生了6.8级强烈地震。震后,总理冒着余震的危险,三次亲临地震现场,并到达灾情最为严重的白家寨视察慰问。1987年2月底邢台地震20周年之际,邢台地震纪念碑在隆尧县城东侧竣工。国家主席-为邢台地震纪念碑题了字。邢台地震纪念碑场地占地16.8亩,南北长160米,东西宽70米,总建筑面积达1120平方米。工程由邢台地区房产公司设计,隆尧县建筑公司施工,历经5个月的时间竣工。邢台地震纪念碑坐落在场地的南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柱筒体,由两种颜色的泰山红花岗岩板面,呈方形锥体,耸立在宽30米、长35米、高1.32米,用毛石砌筑的基台上,碑高19.66米,象生着发生地震的1966年。碑的两侧有仿“人”字突边,象片着灾区人民“人定胜天”的坚强意志。碑的正面刻有-主……[详细]
万全明长城
  我县境内的明长城是外长城主干线的一部分,东起张家口的辛立台,西至怀安的西洋河,全长174里,位于我县与张北、尚义接壤处,也是分界线,延绵起伏于崇山峻岭的山脊上。历史上作为京畿屏障的这段长城,因处于蒙古部族南下的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极具战略意义的重要防线之一。这段长城历经两次修筑,一次是成化二十一年(1485),时任右都御使余子俊奉诏修筑北段(张家口至洗马林):二次是嘉靖二十五年(1546)时任兵部右侍郎翁万达奉诏修筑西段(洗马林至西洋河),两段相互联结,形成整体。在我县境内的长城沿线,在关隧要塞处,筑有五座军堡:张家口堡,膳房堡,新开口堡,新河口堡,洗马林堡。长城沿线还筑有36座瞭望台,89座烽火台,用于侦察敌情和传递军情。明代修筑长城,在借鉴前代的基础上,更加灵活多样。原则是:“因地……[详细]
承德汤泉行宫
  承德汤泉行宫承德附近,温泉胜多,但是被清朝皇帝青睐且开辟为皇家行宫的却只有承德县头沟这一处。在距承德市区仅44公里的头沟镇汤泉村,有清代汤泉行宫,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现在仍存正殿、门殿、汤池、御制石碑、假山和围墙。康熙皇帝第一次发现汤山温泉是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他入浴之后,觉得温泉水更得暄暖,乃宜于体,于是便筹划修建行宫。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承德的避暑山庄已经初具规模,汤泉行宫正式兴建。因为原有龙尊王佛庙,便将各处殿宇维修一新,在庙后的山坡上修建行宫。也就是康熙在碑文中所说,缭以周垣,构行宫数椽,为避暑休沐之所。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圣祖玄烨亲自撰写了《御制汤山龙尊王佛庙碑记》。碑文对汤泉极尽赞美:考汤泉著于史传者,骊山天都最为名迹,其他亦散见于……[详细]
杨家铺烈士陵园
  杨家铺烈士陵园是唐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河北省丰润县姜家营乡杨家铺村北。1944年9月,冀热边特委在丰润区皈依寨召开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特委成员李运昌、周文彬、李中权、朱其文、王友、丁振军等人,会议期间,得知敌人企图以远距离奔袭合击战术打击我领导机关,我军随即决定分散活动,但进攻杨家铺的是日军独立混成第八旅团主力,约2700人,加上所配属其它部队共3000多人,从唐山、丰润城、榛子镇、迁西铁厂、左家坞等处向皈依寨一带进行突然奔袭合围。在合围中,敌人采取的是电光形不规则行动,各讨伐队都向打响重机枪第一枪的方向冲击。所以,夏庄子一打响,四处兵力迅速向杨家铺方向合围。由于敌我众寡悬殊,形势对我十分不利。战斗接近中午时,杨家铺东面的马头山、东南面的马蹄山、西面的西城山,都被日军占领。面对严重的敌情……[详细]
庆林寺塔
  庆林寺塔位于河北省故城县郑家口西南的饶阳店村东。庆林寺塔原属庆林寺古建筑群的一部分,因年代久远,现其他建筑已荡然无存,惟有宝塔独立,亦称饶阳店塔。据饶阳店关帝庙的碑文记载:北宋初年,有饶、杨两姓在此开店,故名饶杨店。在塔的内壁上,有许多游人题的诗词。早期出的《武城县志》和《故城县志》,都把庆林寺塔说成是唐代建筑。直到1990年,中国科学院的张驭寰教授,对庆林寺塔进行了实地考察后,根据该塔的建筑风格和特点,确定为北宋初期所建。新中国成立后,曾于1957年和于1976年,两次进行修缮,该塔至今保存完好。庆林寺塔为九级八面,正面向南,东西南北四面各辟一拱状门。塔是用青砖砌成,下为塔座,塔身高六层,为楼阁式砖塔,总高35.67米,建筑面积165.2平方米。其造型挺拔秀美,砌筑精巧,每层之间砌有双层塔……[详细]
234、苏三墓
苏三墓
  在河北省曲周县城西里处,有一个古老的坟墓,最大的一个是王景隆的,最小的一个墓是玉堂春的,玉堂春的墓埋在坟地的东北角,很不显眼的地方,并没有和王景隆合葬,玉堂春就是苏三,玉堂是她的艺名,在曲周县关于玉堂春的传说很多.明朝正德年间,曲周县出一个礼部尚书叫王琼.王尚书有三个儿子按排行大小,大猁子叫大官,二儿子叫二官,三儿子叫三官.那大官生性愚鲁,二官天资一般,只有那三官聪明过人,有眼观六路之能,一表人才,真叫人喜欢,后来起学名叫王景隆,就是戏曲<玉堂春>里的那个王三公子.王景隆十八岁那年遵父命进京赶考,和烟花名0苏三相爱,待他床头黄金用尽时,狠心的老鸨把他赶出0院.多亏了苏三有情有义,进行周济,后来王景隆魁名高中,状元及第,出任八府巡按.王景隆从0院走后,苏三守贞,只钟爱王景隆一人,一直不接客,这……[详细]
赤城杨洪墓
  杨洪墓位于赤城县样田乡杨家坟村西,为明代昌平候杨洪之家族墓地,南北长250米,东西宽80米,面积20000平方米。该墓地明堂宽大,聚气藏灵,是一块独一无二的风水宝地。1993年7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墓地自东向西依次排列5座坟冢。1号墓是杨洪墓,宝顶为圆形,直径6米,砖石结构,墓基用石条砌成,墓顶檐下雕有斗拱,底部向南劈有卷门;向西为2号墓,是杨洪之母施氏墓。整个墓地建神道两条,东为杨洪墓神道,其最南端有石吼两尊,神道依次向北为石望柱、石牌坊、石狮、石猪、石羊、石马及武将、文臣等石雕像。杨洪神道碑由杨洪生前好友大同巡抚王越和宣府督察院督御史叶盛撰书,具体详细地记述了杨洪戎马倥偬的一生。西为杨母墓神道,除规模略小外,其形制大体相同。该墓始建于明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详细]
赵邯郸故城
  赵邯郸故城座落于河北省邯郸市。赵邯郸故城是战国时赵国都城的所在地,邯郸城是战国时期最繁荣的城市之一。“邯郸”之名最早见于《春秋•穀梁传》,城先属卫国,后属晋国,三家分晋后属赵国。自公元前386年赵王敬侯迁都于此,到赵国被秦灭亡,历经八世,共159年,著名的历史故事“完壁归赵”、“胡眼服射”、“邯郸学步”、“将相和”、“围魏救赵”等就是发生邯郸作为赵国都城这个时期。1972年经过缜密的勘察,全城的布局已基本探明。故城由赵王城和大北城两部分组成。赵王城是赵国的宫城,平面呈曲尺形,分东、西、北三城,总面积512万平方米,至今城的周围仍保留有高3~8米的夯土城墙;城基宽16米,四面各有2~3个城门;城内有许多大型夯土基址,布局规整有序,应是宫殿建筑的遗址;宫殿呈左右对称的形式,主次、尊卑……[详细]
成兆才墓
  成兆才纪念馆是为纪念评剧创始人成兆才而建,坐落于滦南县南大街,建于1989年12月20日,占地7026平方米,由仿古门楼、花岗岩雕像、戏圣堂、坟丘、墓碑、碑墙等组成,是唐山市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纪念馆坐北朝南,门楼为斗拱翘檐三劵门式仿古建筑,绿琉璃瓦盖顶,主配楼,庄重典雅,古朴大方。正门顶部镶嵌大理石匾额,上刻“成兆才纪念馆”六个描金大字,为时任文化部常务副部长的高占祥所书。进入大门,迎面是成兆才的花岗岩雕像,全身通高3.2米,身着长袍,右手握书,左手倒背,凝目深思。院墙内侧,有成兆才的代表作《花为媒》、《杨三姐告状》、《杜十娘》的评剧人物彩色绘画。纪念馆主建筑戏圣堂坐落在中心位置,阔五间,前出廊,“戏圣堂”金字匾额为邑人韦远东书、刘国宾刻。四根大红明柱上,悬两副楹联。一幅为行书:“拓业开基一……[详细]
熊耳山开法寺
  开法寺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城东8公里外的河南店镇庄上村西的崇山峻岭(熊耳山)之中,因环寺山峰中有一峰酷似倾听寺院禅声的熊耳,因此,开法寺故又得名熊耳寺。据涉县县志记载,该寺始建于汉代,兴盛于明清,历经数个朝代的续建、修葺、完善,开法寺的规模一度达到鼎盛,直到解放前夕,该寺仍有4个大殿、院落24套,且占地面积多达20余亩,名冠涉县各寺院之首。开法寺是佛教十大宗派中的禅宗道场,其中以临济宗发展最为庞大。从现存碑文来看,仅明清时就演派二十代,修行僧众几乎高达500余人,可谓莲池海会,佛教丛林。其中不乏有大德高僧,如清朝时有位常顺和尚,其生平事迹曾被载于《历代高僧传》一书。常顺和尚素能先知先觉,怀大慈大悲之心,经常调治医药,为人治病,无不痊愈者。明间曾流传他为神灵再世,家家供奉他的画像四时祭祀。开法……[详细]
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军区旧址
  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军区旧址位于河北省武安市冶陶镇。1946年下半年,国民党撕毁停战协议,占领张家口之后,全面发动内战,扬言占领邯郸,毁灭边区。为使边区主力部队减轻保卫邯郸的沉重负担,边区首脑机关迅速由邯郸郊区返回武安,驻扎在冶陶镇。1946年至1948年间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晋冀鲁豫军区曾驻此地,刘伯承、邓小平、李达、薄一波、董必武、徐向前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战斗和生活,著名的“华北财经会议”、“大军挺进大别山南征会议”、“土地会议”、“整党整风会议”在此召开。中央局、军区下属各单位分别驻治陶和冶陶附近各村,晋冀鲁豫边区政府驻三王村。从1946年10月至1948年春,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军、晋冀鲁豫军区进驻冶陶一年零七个月时间,1948年春,边区政府迁往平山县西柏坡。当年冶陶村成为晋冀鲁豫边区……[详细]
中共华北局城工部旧址
  0华北局城工部旧址,位于泊头市政府南1500米的胜利街北头。旧址座西朝东,东西长46米,南北宽20米,总占地面积920平方米。建筑为山西民居式格局,四梁八柱式砖木结构,平顶,正房5间,进深6米,间宽3米;左右侧房各3间,前房与侧房之间有一夹道,宽2米。大门朝南开在南夹道内。北有一便门,可通向外院,建筑均高8米,四周各开屋门1个,每间屋都有券顶窗户四个,自前屋步出,为前庭院,南北各有侧房4间。院内有水井一口,青砖砌成,深约10米。据当地老人介绍,此建筑原系山西一家商人在清末时建造,初为当铺,开过药店,办过夜校等。1948年2月至12月,0华北局城工部自沧县搬迁至此,并在此为确保平津战役的胜利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收集了北平、天津等方面的大量情报,为0中央在解放平津中的战略决策和战术实施提供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