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旅游

    河北省文物古迹介绍

    董仲舒祠堂遗址
      “董仲舒祠堂遗址”位于枣强县王常乡后旧县村村西,始于明代,对于我们研究和探讨董仲舒儒学文化和明代祠堂建筑风格等提供了重要依据。董仲舒,枣强人,西汉经学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对《春秋》领悟深透。在继承发展传统儒学基础上。创立了新儒学。汉武帝采纳他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确立儒学为国家政治学说。从此开两千年封建社会奉儒学为正统思想之先河,历代封建帝王称他为“阐道醇儒”,世人称“董二圣”。他的主要著作《春秋繁露》、《春秋决事比》、《春秋决疑》、《举贤良对策》等。现董仲舒祠堂遗址上,保存有董仲舒保护室一间,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董仲舒石像,置于内。保护室东西8米,南北6米,占地面积为48平方米。遗址,东西长151米,南北150米,占地面积为22600平方米。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韩安……[详细]
    涿州六祖禅寺
      六祖禅寺,位于涿州市清凉寺办事处马坊村东,为纪念六祖惠能大师,成为涿州市又一重要的文化标志。景区建筑为清式风格,规划结构为“一心一轴四片区”。“一心”:以原兴隆寺(为房山云居寺下院,始建于明代,清代乾隆年间重修。)为基础,规划新建的六祖禅寺核心区。“一轴”:六祖禅寺主殿区中轴线向南延伸,形成的区域主轴线。“四片区”:以六祖禅院为中心,环绕布置文化展示区、旅游服务区、禅文化感悟区、禅学体验区等四个特色片区。主殿区主要建设包括:山门、钟鼓楼、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六祖殿、东西配殿、东西配房等,共计二十三组建筑,总建筑面积5799.91平方米。其中,大雄宝殿是一座七开间重檐歇山式建筑,殿宇坐落在2米高的双层台基之上,建筑总高度21.4米。为了让建筑更显雄伟庄严,建筑面宽采用明间、稍间、次间宽度……[详细]
    石家庄真像寺
      真像寺位于石家庄桥西区南简良村,据传该寺建于汉武元年,初名引龙寺,北魏熙平二年改名真像寺,寺内有碑文记载建于唐·显庆元年,有张元帅者建佛殿三楹,后殿三楹,讲经堂五楹并左右两廊。如果记载属实,唐时寺院建制并不宏大,只属于中等寺院。原寺院占地四十余亩,殿宇五重,偏殿两座,土墙围绕,分别为天王殿三间,大雄宝殿五间,观音殿三间,金刚殿三间,法堂五间,大雄宝殿左右两侧有伽蓝·祖师两偏殿,天王殿左右时钟鼓楼。据说旧时在正定大佛寺大雄宝殿楼阁上可以看见二十余里外的真像寺大雄宝殿,可见真像寺大殿如此宏大。建寺也超出了碑文中的唐代规模。简良村在明代嘉靖年间遭遇洪水,简良村一分为三,分别为东西南三简良村。真像寺庙会据清代县志中记载为怀鹿县著名庙会,真像寺庙会俗称三简良庙会,闻名河北·山西·北京·天津,场面宏大,……[详细]
    冢子村古墓
      汉墓,距离县城大约10公里。汉墓就是汉代的甘陵,我们这里又称汉墓为冢子。在现在汉墓的东侧有一个村,村名就叫“冢子村”。根据《广平府志》和《大清一统志》上的记载,汉代的甘陵在县东南30里。东汉第6个皇帝安帝刘祜的父亲刘庆和他的母亲,就埋葬在这里。刘庆曾经是皇太子。公元82年,东汉第三个皇帝刘炟废除了刘庆的皇太子,封他为清河王。从公元前203年开始,已经设立了285年的清河郡,也就遂改成了清河国。清河国的都城,就在汉墓南侧,当时汉墓这里是厝县。公元107年,刘庆的儿子刘祜做了皇帝。清河王刘庆死后,他的儿子刘祜追封刘庆为孝德皇帝,追封他母亲左氏为孝德皇后,又把清河国都城所在的厝县改为甘陵。公元148年、就是桓帝建和二年,又把清河国,改名为甘陵国。甘陵国辖区有7个县,国治都城就在现在汉墓的南侧。汉墓……[详细]
    南良舍造像碑
      邢台市邢台县南良舍北魏阁顶披肩造像,建于北魏年代,高1.75米,宽0.9米,厚0.24米,有造像33处,1982年被河北省政府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碑正面为一以殿阁为主体的上下两层群体造像,碑身上佛神造像共计33个。所有造像造型神态迥异,有端坐的、打揖的、咏经的、闲逸的和飞天的等等。表现手法既有立体型、浮雕型,亦文有线描型,表现了高超、细腻、丰富的雕刻艺术。 碑阴中下为魏碑体碑文,字数四五百左右,因大量文字剥蚀不清,难读成文,但部分字体尚清晰可辨.其中有这样的一些文字:“故太常卿扬州(使)君之玄孙□□□唯那□□□□昙和□□上胄□□隆洪并,世跨赵国,姿性冲散,玄鉴□朗,抱慧水以洗心,佩慈风以荡思。知道不类,绝理必□□□□□□立伽监之禅室,又率众一百□人造石像一躯□□□□”。造像……[详细]
    唐山千佛寺
      千佛山,位于冀东丰润,属燕山余脉。其脉似飞龙,形如卧虎,草深林密,宛若仙境。南临渤海,北依燕山,其山势平缓,绵延叠翠、林木郁郁,一派灵秀。传二千三百年前秦始皇嬴政曾求仙至此,叹此山脉之神奇。公元六百四十五年,唐王李世民东征高丽屯兵于此,太宗夜梦千佛,逐赐名千佛山,并下旨建千佛禅院,后易名千佛寺。唐代高僧道膺法师曾在此地隐居修行。千佛寺历经唐宋元明清,代有兴废。佛历二五五二年(公元2008)净行优婆塞祖廓,法名明心,号无我,夜梦奇瑞,自感此山当兴,倍感善缘和合,于佛前发弘誓愿恢复古刹,重矗殿堂,造像安僧,弘佛正法。同年,由河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厅,批准千佛山千佛寺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是年九月得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上一下诚大和尚亲笔手书:“唐山千佛山”“唐山千佛寺”之题字;祖廓大居士发大菩提心,舍净资兴……[详细]
    丛台公园工农兵雕塑
      丛台公园工农兵雕塑,简称工农兵雕塑,位于河北邯郸市丛台公园东大门内。该塑像于1972年10月建成,高度约11米左右。工农兵塑像于1972年10月建成,由于基座西面汉白玉石板上刻有“1969年5月”的字样,许多人误认为塑像是这一时期建成的。原来基座的上方曾经矗立的是毛泽东的塑像。底座高5.16米,寓意1966年5月1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当时简称“五·一六通知”。塑像高度为7.1米,寓意7月1日党的生日,二者加起来为12.26米,寓意毛泽东的生日。底座四周各镶有一块汉白玉石板,其中三块分别写有林彪的题词,东面为“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北面为“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南面为“毛泽……[详细]
    昌黎水岩寺
      水岩寺,位于碣石山景区的宝峰台上,又名“宝峰寺”。其北依碣石山的主峰仙台顶;东有一座海拔241米的山峰,挺拔峭秀,怪岩耸立,酷似香炉,名“香山”;西连一道通往仙台顶西部峭壁的坡岭,坡领以顶部山势如冠,名“纱帽山”,宝峰台与香山之间有一道源自仙台顶东部绝壁高处的龙潭洞的涧流潺潺穿过,其地可谓山环水抱,景色异常秀。水岩寺之名,以依水傍岩得称。水岩寺为碣石山中的千年古刹,寺中的断碑残碣曾有“唐贞观元年重修”字样,其始建年代可追溯到唐朝以前的隋朝和南北朝时期。寺院殿前石栏之中,在辽朝保宁元年(公元969年)曾立有两柱呈八角菱形的经幢,上镌唐开元灌顶国师不空奉诏译,由此可知在昌黎县城(时名“广宁”)建在碣石山麓之初,水岩寺就已成为距离县城最近的佛门重地。新中国成立后,水岩寺被列为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在1……[详细]
    329、井堂寺
    井堂寺
      井堂寺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东部肥乡县城北一公里处,南邻309国道,东邻县城至青兰高速公路连接线(井堂街),迄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寺内圣井为河北省人民政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传春秋战国时代,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周游列国路过此地,远看此处瑞气冲天,近前更觉神志清爽,遂对颜回与子路两位学生说:“此处地下颇有灵气,如挖一口水井,可对周边庶民大有益处。”于是,孔子亲自选定位置,设计水井图形犹如水瓶状,下端内壁直径一丈零二寸,向上逐渐收拢,至瓶口处内壁直径为六尺一寸。当时孔子白天指挥弟子和民众一起挖井,夜晚在附近村庄为百姓讲学演礼,至今在井堂寺附近的梁庄、常耳寨和龙堂堡等村庄还有孔子的讲学遗址和孔圣人演礼的传说。农历六月六日,水井挖成出水,附近四邻八乡的村民一大早便赶来此处,载歌载舞,欢呼庆祝,品偿井水,……[详细]
    灵寿幽居寺
      幽居寺位于灵寿县城西北55公里沙子洞村北侧。周围群山环绕,山村、宝塔相互辉映、群峰叠翠、风景秀丽、环境幽静,故名幽居寺。该寺创建于东魏末年至北齐天保年间,定州刺史、赵郡王高郤为其亡父、母、伯、兄、妻及自身功德,在原地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整修和扩建,据《灵寿县志》记载:“北齐赵郡王高郤,历选太行胜概,得朱山之阳,建祁林寺(即幽居寺,亦名祁林院)置僧舍二百余间,择行僧二千余众居之。齐亡寺也荒废,继盛于元大德间,今殿宇规制虽无,当日之盛,而奇峰四列,林豁幽丽,山灵固自无损焉”。可见幽居寺其殿宇禅舍,早年即已毁圯。现幽居寺尚保留砖塔一座,经幢一座,石碑四通,石造像21躯,是这座当年规模较大的佛教寺院历代变化的历史见证。古朴庄重的幽居寺砖塔,今傲然屹立在幽居寺遗址。砖塔密檐七级,唐代重修,高约23米,……[详细]
    王灏庄园
      王灏庄园位于定州市西关。1993年7月15日,王灏庄园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王灏庄园是清代定州富豪王灏的私家宅第,俗称西关王家大院,始建年代约在清代中期。整体略呈东西长方形,南北宽150米,东西长200米,占地面积约40亩,建筑布局分两片。主体结构为清代小式木台梁式构架,建筑形式为砖石木混合结构。青砖灰瓦,磨砖丝缝,明柱飞檐,雕梁画栋。这些外观封闭、内部俊秀的连环套四合院,或鼓磴石基、门柱挑梁;或檐枋椽架、隔扇窗棂;或山墙照壁、屋脊马头。雕琢的各种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不仅构思巧妙、工艺精当,而且寓意深刻、回味无穷。如蝙蝠象征着福,鹿预示着禄。王灏庄园位于定州市区兴华西路南侧。此庄园建于清咸丰年间,为坐东朝西式四合院建筑布局,现保留两处完整的院落,共有房200余间,为河北省文……[详细]
    寺后坡石窟
      水浴寺石窟又称“寺后坡石窟”,建于北齐时期,唐宋时有续凿。其位于峰峰矿区寺后坡村西北200米处,与鼓山西麓的北响堂寺隔天宫峰东西相峙。因其规模比南、北响堂石窟小,得名“小响堂寺”。此处共有东西两座石窟,两处摩崖造像,两座北宋的经幢,水浴寺石窟的东面有古建筑群一处,建筑多毁。在寺院西侧的一处坐北朝南的矮崖壁上,凿有二石窟。东窟凿于北宋初年,进深2.1米,宽2米,高2米。窟内有三壁造像,北壁一佛二弟子二菩萨,西壁一佛二弟子,东壁一佛一菩萨。西窟是水浴寺石窟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为丰富、保存较为完整的洞窟。该窟始凿于北齐,历经唐、宋均有续凿,为方形、平顶。在窟内正中雕有通窟顶的长方柱,柱后与窟后壁相连,形成“隧道”,以供绕佛礼拜。窟内正壁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四壁刻千佛及供养人。东侧龛内佛头右侧有“武……[详细]
    任县清凉禅寺
      任县清凉禅寺位于任县固城乡后台南村,距任县县城8公里。始建于隋开皇五年(公元585年)。唐武则天和明朝正统、成化、正德、嘉靖年间重修。清康熙初年碑文记载:“清凉寺方圆18亩,房200间,住僧300余人,占树500余株”,盛况空前。时至清末,僧去寺空。民国初期,寺内改建为台南小学。1963年一场空前的特大洪水,冲毁了清凉寺的全部遗址,仅留下一株古槐。隋代古槐-清凉寺留存下来的唯一见证,现在台南小学后墙外。据明嘉靖年间的碑文记载古槐生长于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至今已有1400余岁高龄。树高约20米,树围10余米。树身枯死部分形成一洞,可容纳5人。据原竖立在古槐前的明嘉靖年间碑文载:“先有古槐一株,后建清凉大寺。”《任县志》载:“清凉寺在县东台南,隋开皇五年(585年)建。”可知隋槐至今己l……[详细]
    深州兴隆寺(观音禅院)
      兴隆寺相传为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所建,如果算到今天,已有一千九百八十多年的历史了。是深州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寺院。兴隆寺建成后,香火鼎盛,远近闻名,经过历代维修和扩建,规模越来越大,从山门算起,沿中轴线从南至北共有五座建筑,其中第四座最大,这就是大雄宝殿了,面宽约20米,进深约7—8米,瓦为绿色琉璃瓦,柱础直径约75厘米,大雄宝殿的废墟堆积有三层楼高,由此可见兴隆寺一定雄伟壮丽。根据这些情况分析,大雄宝殿可能超过20米,即六七层楼高。兴隆寺门前有一条东西走向的运粮官道(德州到正定),来往的车辆较多,凡是过往车辆在此必须停下,把车轴上的油刮下少许,抹到石狮的嘴里,不然就会翻车,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抗战前夕。兴隆寺是在1853年被太平天国的军队烧毁的。太平天国的军队在深州驻扎半个月之久,他们确实骚扰过……[详细]
    华北大学旧址
      位于石家庄市正定县中山东路路北原天主教堂、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6医院内,同治六年(1867年)建。教堂现存建筑有天主教堂、神父楼、修女楼,另有碑刻两通,用来纪念日军侵占正定时为保护当地百姓而牺牲的神职人员。1948年8月24日,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校址便设在此处。天主教堂坐北向南,主体为典型的单层哥特式建筑,局部二层。上世纪六十年代其两侧原有的高起塔楼被毁坏,门窗已改为新式玻璃门窗,教堂内部装修有改动。神父楼(现称栖贤楼)位于天主教堂东侧,该楼为西式建筑,二层,面宽五间、进深一间前后带廊。1948年,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前身)在此办学时,校长吴玉章及著名作家丁玲曾在此办公,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也是丁玲在此创作完成。该建筑除房顶、门窗及装修有部分改动外,基本保持原貌……[详细]
    井陉段家楼景区
      段家楼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矿区南部凤山镇马西沟,由中国十大军阀之首、北洋政府总理兼陆军总长段祺瑞投巨资兴建,是至今保存基本完好的石家庄地区最大的德式建筑群,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段家楼景区由段家楼、段家私人园林、段家地道及正丰矿遗存的井下巷道四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达16万平方米。景区现存建筑面积约9000平方米,主要包括总理办公大楼、小姐楼、公子楼、小偏楼、高级职员住宅、煤师院等。这些建筑设计科学合理、做工精细、结构巧妙,是华北地区不可多得的西洋建筑风格与中国古典建筑艺术完美结合的建筑艺术珍品,加之建筑物周围古柏参天,花坛、绿地、甬道、长廊环抱,组成了一副极为美丽的花园景观。段家楼地道全长5556米,约11华里,有13个出口,地道内设有指挥室、机要室等,分上中下三层,四通八达,纵横相……[详细]
    定州清真寺
      定州清真寺定州清真寺,又名礼拜寺,座落在定州市中山中路与清风街交汇处,占地5255平方米。该寺始建于元代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为坐西朝东四合院式建筑,由垂花门楼、南北讲堂、正殿组成,经历代重修保留至今,其后窑殿仍然保留部分元代建筑形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砖无梁殿结构,2001年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清真寺正殿为主体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五间,庞殿顶卷厦勾连搭形式。前庞高悬乾隆御书“开天古教”匾额,字体苍劲,正殿大门上方悬阿拉伯文匾额,-“清真言”。殿内外遍施彩绘,缠枝蔓草间套有阿拉伯-,色彩绚丽,层次丰富含蓄,令人叹清真寺俯瞰为观止。案精美,清真寺后窑殿面墙上有木制圣完,圣完图阿拉伯文与花朵交相辉映,这种圣完艺术装饰是民族化的伊斯兰教建筑艺术,为国内建筑艺术中独有。清真寺内保存着石碑四……[详细]
    洗马林城墙
      洗马林城墙是洗马林堡的一部分,据史料记载,洗马林堡是万全右卫城(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辖五座军事城堡之一。洗马林堡修建于明宣德十年(1435年),隆庆五年(1571年)增修砖包,清乾隆六年(1741年)又进行了修缮。《宣大山西三镇图说》记载:城堡“周四里零六丈,墙高三丈五尺,底宽四丈五尺,顶宽一丈七尺”,马面分布四面,共16个。《宣府镇志》记载堡有“城楼二,城铺六。门二,南曰承恩,西曰观澜。”经历不同历史时期变迁和风吹雨刷,现洗马林堡城墙整体布局尚可辨认,城西北部城墙保存较好,底宽6—7米,顶宽1.5—2米,高8米。近些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县文物主管部门及时制定保护管理办法,并采取各项保护措施,使洗马林城墙得到了较为有效保护。下一步,将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详细]
    涞水龙严寺塔
      涞水龙严寺塔(原名:镇江塔),公布年代为辽代,位于涞水县城北偏西11公里的中水东村西,清水河东岸,俗称水东塔。据传,古时此地清水河常有山洪直泻,淹没庄田,为遏其患,修塔镇之,这里山围青翠,水度弯环、杨柳含烟、风景如画,因塔立其中,景色宜人。据介绍,该塔平面呈正方形,边宽2.7米,身呈棱台式,上下收分较小,为七层密檐式空心砖塔。塔高14米,从地平面至第一层檐辟一南向拱形券门,由汉白玉石雕刻而成,塔刹由八角形刹座及砖雕双层仰莲花瓣承托葫芦形塔刹。涞水镇江塔位于涞水县城北偏西11公里的娄村乡中水东村西,清水河东岸,也称水东塔。此塔平面呈正方形,边宽2.7米,身呈棱台式,上下收分较小,为七层密檐式空心砖塔。塔高14米,第一层为塔身,南向辟拱形券门,门楣由汉白玉雕刻而成,其上减地浮雕蔓草纹花边,内刻楷……[详细]
    渤海明珠温泉养生会馆
      渤海明珠温泉养生会馆位于渤海国际会议中心西部,经营面积12000余平米,拥有9000平米的水上设施,是集温泉、洗浴、休闲、度假、会议、商务、旅游于一体的超五星级温泉度假胜地,是唐山地区最大的高端休闲温泉商务会馆。会馆贝壳状椭圆形的建筑造型独具特色,顶层采用目前世界最先进的膜结构材料,长短轴跨度之大,尚数国内首例。从空中鸟瞰,会馆及与其相邻的体育馆,大小子母贝壳形状相映成趣,蕴涵“水上明珠”的良好寓意。会馆拥有3000平米的标准温泉游泳池,所用温泉水均采自地下1500米的地热水资源,富含钾、钙、镁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常年保持34摄氏度的恒温,具有保健、养生、美容等功效,备受人们喜爱和推崇。走进这只超大的贝壳里面,生机盎然的绿色植物,线条流畅的温泉池,温度适宜的温泉水,让人不禁油然产生一种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