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旅游

河北省文物古迹介绍

万全卫城
  万全卫城位于万全县万全镇,万全城是一座古老的军事城堡——说它古老是因它的“年龄”比北京的紫禁城还要长10年左右——己经616岁了。它历经明代戍边战争及蒙汉通商,清代裁卫设县及民族融合,民国社会变革及动荡不安,是一座积淀着深厚历史和厚重文化底蕴的古城。公元1368年元月,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同年8月,大将徐达率兵25万攻入大都(今北京),宣告元朝灭亡。元朝残部虽退居漠北草原,但仍割据明长城以北广大地区,军事力量还很强大。他们不甘失败,以图东山再起。明朝采取了两条对策:一是争取蒙古诸部首领降服归顺;二是修筑长城,搞好防御。洪武二十六年(1393),朝廷在军事巨镇宣府(今宣化)设左、右卫,其中右卫的使命就是扼守华北平原北大门——野狐岭(万全与张北交界处),而卫城设在了得胜口堡(西汉时建村……[详细]
南寨清凉阁
  清凉阁又名南寨阁,位于石家庄市井陉矿区贾庄镇南寨村中。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阁建筑奇特,设计精巧,结构坚固,气势宏伟。据《井陉县志》载为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创建,距今已有450余年历史,相传,清凉阁创建于唐朝,阁下原是个大水坑,坑内有个大鳖精,每年吃独苗童男童女各一名,唐僧取经路过此地时,为民除掉大害,发动村民用石灰,黄土等杂物填平大水坑盖了此庙。​ 清凉古楼阁坐落在井陉矿区南寨村的清凉阁系明代嘉靖十九年(1540年)所造。清凉阁占地800多平方米,房屋25间。清凉阁底层石拱券四通八达,券上楼阁玲珑别致,乃石家庄唯一的古楼阁。它对研究明清两代中原文化历史建筑有一定价值。清凉阁坐北朝南,占地1.2亩,房屋25间,楼高5.3丈,明柱83根,原有大小石碑27……[详细]
满城月明寺
  月明寺位于满城县大册营镇岗头村,始建于唐朝中期,是一座历史悠久,得到高僧辈出,名播海内外的千年古刹。遗留下来的佛舍利双塔就是历史的见证,久传不衰的有关月明寺故事,如:《观音送粮》、《地藏菩萨施水》、《竹篮取水》、《张柔悟禅》……延续了一代又一代人。岗头村曾是水泽之地,鱼米之乡,是一个人杰地灵,民风淳朴的地方,北傍绵延千里泉水叮咚,松涛阵阵的太行山麓。一日,南方地区某游僧路经此山林,日落夜宿松林,深夜禅坐中被一股股芳香所萦绕,微启双目,见不远处一轮皎洁的明月悬挂于空中,天地间一派光明,彩云飘飞,琴声阵阵,观世音大士跏趺坐在莲花之上,奇香源自莲花而随风流溢,游僧合掌跪拜,观音笑而不语,不久圣像隐去。次日,游僧醒来见一猛虎护卫在身旁,老虎对游僧点了点头便向山中遁去。半年后,游僧手持公文来此建寺,取……[详细]
洪麟阁故居
  遵化市地北头村是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洪麟阁的家乡,也是1938年冀东抗日大暴-动-时他率部起义的基地。地北头村位于遵化市境南端,距县城30公里,是满、汉两族共同居住的村落。1902年洪麟阁诞生在村东一所三开间、三进深的普通宅院里。1985年9月,地北头镇党委政府投资50万元对洪麟阁故居进行修缮,于门外右侧树牌坊一面,上 书-“冀东抗联副司令员洪麟阁烈士故居。一九三八年抗日大暴-动-地北头起义地址”,用以表彰忠烈,激励后人,永志纪念。故居占地533平方米,拥有三间瓦房,二道门楼,第一道门楼前有一影壁。屋内青砖漫地,设有展厅,展有烈士遗物8件,展品30件。故居于2010年6月中旬向社会开放。洪麟阁原名洪占勋,又名洪冲霄,满族人。他从小博览群书,立下“纾国难,解民忧”的大志。1921年至1924年期……[详细]
滦河铁桥
  在滦县老站村东北,有一座历经沧桑、锈迹斑斑的老铁桥。它就是由“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设计监修的滦河大铁桥,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铁路大桥。1881年,开平矿务局雇用英国技师金达筑成了中国第一条自建铁路――唐胥铁路。10年后,北洋大臣李鸿章**礼聘这位英国专家,负责古冶至山海关的铁路工程。滦河大桥作为其中的重要工程,曾相继被英、日、德工程师包工承建,但因滦河水大流急淤沙过厚,均告失败。当时32岁的詹天佑临危受命,在研究了外国工程师用过的各种施工方法,对河床地质条件做了缜密的考察后,他决定重新选址,开中国铁路史上的先河,筑墩施工采用“压气沉箱法”,从而顺利奠定了桥基。滦河大铁桥使用了45年而安然无恙,1939年上游双线铁路桥建成通车后,此桥停用。1951年为适应公路交通需要,拆除铁轨,铺以木板,做公……[详细]
涿鹿清凉寺
  清凉寺位於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黄阳山,始建於唐朝。创建者为聚玺和尚,法系属净士宗。这座古寺在历史上多次修葺,但至1949年前已日见衰颓,唯有寺中生长的千年松柏如今依然枝繁叶茂,有的如巨龙横卧,有的如凤凰展翅,有的如宝刹屋檐,它们述说着古刹的庄严和沧桑。寺中塔院现保存有历代僧人墓塔六十多座,其中以开山祖师聚玺和尚的衣铢寿塔最为著名。此外保存建寺碑、重建寺碑和功德碑五十馀块。该寺收藏多部佛经,其中珍贵版本《大藏经》现由张家口文化局保存。古刹庙宇楼塔,在海拔1500米处,四周群峰环抱,古松翠拍成双成对,密集参天,花木花草连片,四季常青。每年五至十月各种山花争奇斗艳,野山果挂满枝头。这里冬暖夏凉,天空常呈湛蓝颜色,微风习习、松涛阵阵,与相似莲花瓣的山峰相融合,与晨钟暮鼓,佛声佛号融合,正如游人赞叹的……[详细]
东魏孝静帝陵(天子冢)
  天子冢位于邯郸西南65公里处的磁县内。为东魏孝静皇帝元善见之墓,据史载孝静帝能文善武,品行高洁,后在宫廷斗争中被毒死,年仅28岁,其墓为封土形式,其墓顶建有玉皇大殿和娘娘庙、观音庙。前后有台阶可登至,台阶为青砖白灰砌成,毛面,未抹平处理,形成等距而均匀的石灰凹槽,犹如琴键,因此形成多个均匀的声波反射和折射面;加上台阶两侧建有1米高的毛面青砖护栏墙,位于台阶右上方的硬山飞檐、灰瓦覆盖的观音阁建筑,其屋顶也形成了多个均匀的声波反射和折射面。天子冢墓门朝南,在其顶端建有金碧辉煌的玉皇大帝庙,向下建了十几座大大小小的庙宇,将天子冢封土的上腰部位缠绕了半个环形。有花仙、十二0殿、胡爷殿、雪花洞、朝阳洞等十几座庙宇,最下面的地方还见缝插针地建筑了关帝庙等。在封土墓的后坡底部,左右两侧建了几间平房,有的里……[详细]
正定开元寺
  开元寺钟楼和须弥塔 开元寺位于正定常胜街西侧,原名净观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隋开皇十年(591)改名解慧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奉诏改今名。至清后期,因年久失修,寺院废毁,殿堂塌落,仅存钟楼和须弥塔。  钟楼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阁式建筑,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间,建筑面积135平方米。单檐歇山顶,上布青瓦,通高14米。其大木结构、柱网、斗拱都展示了唐代建筑艺术风格。甚至上层木构件还有相当部分保持了唐代原貌。这是我省现存年代最早的一座木结构钟楼,也是北方时代较早的一座。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落架重修。钟楼上挂铜钟一口,高2.9米,口径1.56米,厚15厘米,造型古朴,为唐代遗物。  须弥塔,俗称砖塔、方塔,坐落于钟楼西侧。塔身建在高约1.5米的正方形砖砌台基……[详细]
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园
  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园,位于衡水市故城县县城南30公里处的建国镇霍庄村,东与山东省武城县、夏津县隔京杭运河相望。南、西与邢台市清河县接壤,距省会石家庄270公里。1995年被中共衡水地区委员会、衡水地区行署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省国防教育基地”,2006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重点烈士纪念物保护单位”。烈士陵园始建于1958年10月,由山东人民政府拨款,武城县人民政府主办,在原祖杨公社霍庄村修建了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园,当时隶属山东省。1964年行政区划后,归河北省故城县管理,1986年11月—1987年4月由省政府、衡水地区行署、故城县人民政府主持重修。全园占地面积8000余平方米,门厅宽3.9米,高3.1米,大门上额雕刻有“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园”9字(……[详细]
郦道元故居
  郦道元故居,位于涿州市清凉寺办事处西道元村。重建于1995年,占地3493.12平方米。南向,两进院落。建筑风格均为仿汉式,建筑有大门三间,单檐悬山顶;二门楼一间,单檐悬山顶;正房五间单檐悬山顶;东、西配房各三间,皆为单檐悬山顶。正房内塑郦道元坐像,壁画内容为郦氏历代家族人物。东配房壁画按《水经注·江水》篇内容绘长江图,西配房壁画按《水经注·河水》篇绘黄河图。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汉族,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详细]
陈庄歼灭战旧址
  陈庄歼灭战旧址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基地、河北省党史教育基地,由陈庄歼灭战纪念碑、陈庄歼灭战烈士墓碑、陈庄歼灭战烈士墓群、贺龙指挥部、孙毅(原抗大二分校校长)骨灰撒放处碑和正在筹建中的陈列馆组成,占地面积约3.7万平方米。基地地处灵寿县陈庄镇横山湖旅游度假区内,东北连阜平县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晋察冀边区政府旧址,西南接平山县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圣地西柏坡。陈庄是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军事要地,边区政府、抗大二分校、边区公安局、粮食局、边区银行等许多后方机关驻扎在这里。陈庄歼灭战陈列馆陈展面积1400平方米,陈展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陈庄歼灭战。1939年9月,日本侵略者为了歼灭我抗日武装力量,捣毁设在这里的党政机关,纠集日伪军1500余人……[详细]
丰润定慧寺后殿
  定慧寺俗名还源寺,位于丰润区城西北10公里的西佑国寺村东的高台地上,东面、北面接近山脚,西面、南面二百多米以外即是洼地,高低差近十米,使定慧寺的座落旷达高显,位置突出。据《丰润县志》记载:县北二十里,古定慧寺也。其寺群山外拱,万木中铺。其俗名还源寺,因还源僧也。此寺始建于金天会年间(公元1123-1137),原寺东西宽80米,南北长145米,占地18亩,是一座规模宏敞的佛教寺院。定慧寺坐北朝南,在南北中轴线上分布着前殿(山门)、中殿、后殿。中轴线两侧有配房和钟鼓两楼。前殿内塑有哼哈二将,中殿塑有四大金刚踩八怪佛像,后殿东西两侧各有铜佛殿一座,内有形态各异的铜佛近千个。后殿西北有一座十三层宝塔,名还源塔,是为纪念寺中名僧还源而建。塔旁有一座八角碑亭,上刻还源法师生平和功德。定慧寺经历了几百年的……[详细]
内丘牛王庙
  牛王庙位于内丘城西13公里王交台村南一土丘上,现存为清代建筑。大殿中间供奉着牛王、五道、土地三位神仙(民间也称三圣),牛王居中,五道在左,土地在右。三圣下边是牛王爷的两位助手,左边是专司牛马等牲畜疾病的专职兽医赵医生、右边是专司放牛、训牛的牧童小张。据当地老百姓讲,牛王原是一名道士,因看重这一风水宝地,长期在此修行,尤其对牛马等牲畜情有独衷,关爱有加,老百姓经常请他为牲畜治病,在当地享有很高威望,其死后被奉为牛王,并在此建庙祭祀。在牛王庙的右前方有一座古戏楼,是人们为感谢牛王爷的大恩大德,庙会期间唱戏用的。据王交台村上岁数的人介绍,过去在戏楼的对面还有三间小庙,里面供奉着“行驶牛王”。说起这个戏楼,可是当地的一大宝贝,老百姓流传着一句歌谣:“从南京到北京,只有这里的戏楼挂照棚。”它的珍贵之处……[详细]
永年观音阁
  观音阁位于永年县临洺关南大街上,阁的前身是战国时期的烽火台,隋唐时期,观音阁始具规模。据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观音阁重修碑记》载:“第建始不知何年,相传唐尉迟敬德曾奉敕重修,而断碑残碣渺然无存。或云元魏之时崇尚佛屠,为其所建欤,未可知也。”清代县志图谱记为鼓楼。观音阁建筑历经风雨沧桑,几经修茸。它占地面积千余平方米。原高三十米,共分四层,底层为南北大街通衢门洞,匾额上横书“燕赵第一境” 。据传是清道光年间本地贡生王琴堂所书,上层有12个檐角,仰天跃起,形成飞檐,木拱结构,琉璃瓦盖顶,金碧辉煌,宏伟壮观,为河北少有的古建筑。 据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重修观音阁碑记》载:“所载自汉唐以来,临洺为县,旧有十景,佛阁灯光居其一也”。碑文反映了当时每历正月十五夜,佛阁火树银花、热闹非凡、异……[详细]
正定天宁寺
  天宁寺旧名大藏院,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建,赐名“承天寺”。政和年间(1111-1118)始称天宁寺。宋高宗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为祀奉父王徽宗,赐名“报恩广寺”,后又改“报恩光寺”。当时寺院由牌坊、重门、天王殿、前殿、后殿、凌霄塔等主要建筑自南而北依次排列。暮鼓晨钟,香火鼎盛。民国初年,寺院屡遭厄难,殿堂一一毁坏,主要建筑独存凌霄塔。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宁寺大殿是我国南方现存典型的元代木构建筑之一,面阔进深各为三间,单檐歇山顶。大殿当心间东首三桷柃下有“大元延祐五年岁在戊午六月庚申吉旦重建恭祝”的双钩墨题记。梁架经碳-14测定,有的柱子距今千年,有的梁柃、斗拱距今八百年,由此可见,此殿在元代重建时,保留了部分宋代木构件。在梁架结构上,大殿也较多……[详细]
156、临济寺
临济寺
  临济寺坐落在河北省正定县城内。原址在城东南的临济村,因濒临滹沱河渡口,改名“临济”。1983年国务院确定其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据《王定县志》记载:“临济寺,东魏兴和二年(540年)建,早於临济宗”。唐大中八年(854年),义玄法师住持临济寺,并在这里弘扬临济宗禅法。他提出“三亥”、“三要”、“四料简”、“四照明”等参禅原则和宗旨,通过师徒问答的方式,了解对方悟境深浅,然後根据悟境深浅程度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说教、接引禅人。其禅风以“单刀直入,机锋峭峻”著称,别成一家。在接引学僧时,对其所问不做正面回笞,只以棒打加口喝来促使对方:省悟,成语“当头棒喝”即源於此。义玄禅学很快得到北方信徒认可,前来问法求道者络绎不绝,并形成禅宗一大宗源,後世以寺名称之为“临济宗”,成为禅宗五大派别中流传最广的……[详细]
正定广惠寺
  广惠寺坐落于正定广惠路(近燕-大街)。始建于公元785—804(唐贞元年间),是正定八大寺院之一。寺院兴盛时期东西宽196米,南北长239米。寺内建筑自南而北依次为天王殿、前殿、华塔、地藏殿。因寺内建筑仅存一座华塔,所以又称“华塔寺”。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年久失修,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河北省古建研究所负责设计施工。于1995年4月-1999年9月对主塔进行了重新整修,并恢复了四隅小塔。重修后的华塔伫立在正定古城古色古香的历史文化街区,掩映在参差错落的民居中,沧桑之至而又华美至极,诠释着亘古岁月的从容和精致,抒写着历史文化街区今世。广惠寺内佛、殿、僧舍无一留存,仅有华塔一座。据《正定府志》载,塔高十三丈五尺,主塔为四层,平面呈现八角形,四隅面各建一扁六角形亭状小塔与主塔相……[详细]
赵县古城墙遗址园
  赵县古城墙遗址园,是石家庄市唯一一处以古城墙保护为主题的公园。公园占地140亩,充分利用残存的古城墙和护城河,以古赵州十景中的“南畦稻熟”“洨川环翠”为主题展开设计。在公园建设中注重融入历史和文化元素,使文物保护与娱乐休闲相得益彰。城墙是中国古代城市传统防御设施。赵县(古称赵州)早在春秋时期,晋国于此设置棘蒲邑,此为古城之始。而后,朝代更易,战乱频仍,城垣设施愈筑愈固。至宋代,城垣轮廓初定。《光绪赵州志》载:“州城,土筑,建置莫考。基博二丈五尺,垣崇三丈二尺,周环十三里有奇,炮台六十有二,女墙崇五尺,加堞二千八百八十有一。东垣七百四十八丈,……南垣绳直四百九十六丈,门居丁未之间,西垣七百四十九丈,……北垣四百一十九丈,……壕阔十丈,深十尺,绕城四周,匝水汪洋。”整个城垣凡四门,……四门皆为重……[详细]
清苑观音寺
  观音寺位于保定市东北15公里的清苑县闫庄乡国公营村,西距京深高速公路3公里。观音寺始建年代不详,约在隋唐时期。据大明正德十年(1515)敕赐南禅讲经沙门、华严大师弟子义济、定敏、慧堂所撰《重建观音禅寺之记》记载:“直隶保定府清苑县闫庄社,在郡城之东北二十五里许,地名国公营。村后有古刹一所,大定年间(1161~1189年)重建。”后因时间久远,寺院逐渐坍塌。正德十年,信士善人詹福友、钟庆延请到大慈阁寺僧省公无幻禅师重建寺院。明天启三年(1623),湖广承天府地方守备司礼监、临发内宫监太监边静宁(清苑县国公营人)发心重修观音禅寺。自当年二月初始,至天启五年(1625)八月,用两年半的时间,将天王殿、大雄宝殿以及配殿、禅房等修建一新。重建后的观音寺“轮奂丰美天花散彩……香火续千年之焰,常明照大地之……[详细]
梅拳始祖墓群(邹氏墓群)
  梅拳始祖墓群(梅拳圣地)位于平乡县后马庄村。清康熙年间,邹宏义的文武-已练至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名声大振,他为了将梅花拳推向社会,便离开徐州云游到开州(今河南濮阳),先后收蔡光瑞、王西征、孟有德为徒,尽授文功武法。三人艺业学成,便分路传拳授艺。蔡光瑞在开州收韩化礼、孙盘龙后,便北上开道传拳,途经内黄县时,收八里庄杨炳为徒,即后来康熙壬辰年(1712)的武探花。之后继续北上,来到顺德平邑(平乡县)马庄桥(后马庄)收张复为徒。遂在马庄传授武艺,后收徒孙李进德、徐进德、郑玉德。清康熙乙酉年(1705)蔡光瑞命李、徐、郑三人去河南迎请师祖邹宏义,这就是被武林界传为佳话的三德请师。邹宏义被请到马庄后,便定居下来,在此设场收徒,传拳授艺,“一时从学门徒不下百人”。自此,梅花拳才正式在民间公开广为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