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旅游

山西省文物古迹介绍

岢岚毛主席路居馆
  毛主席路居馆位于岢岚县城小东街25号,是一座四合大院,建成于1924年,占地面积913平方米,建筑面积503平方米,现有馆藏革命文物32件,民国时期的文物有22件。2003年,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岢岚县对路居馆进行修缮,并组织举办了“岢岚是个好地方”主题展览,展览以500余幅图片和30余件实物,向世人展示了伟人风采和地灵人杰、妖娆美丽的岢岚。该馆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链接1948年春,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全国范围的胜利,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央机关由陕北向华北转移。4月4日下午到达岢岚。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登上了城墙,俯瞰塞上山城的全景,饱览春日融融的晋西北风光。4月5日早晨,毛主席会见正在参加“三干会”的200多名代表,向大家讲了三个问题:第一,赞扬岢岚是个好地方;第二,……[详细]
临猗龙山仰韶文化遗址
  临猗龙山仰韶文化遗址临猗县系1954年由原临晋、猗氏县两县合并而成,各取县名首字为今名。根据文物发掘,临猗县东部与西部皆有龙山仰韶文化遗址。尧舜时代,临猗县地近国都,皆为甸服之地。夏属冀州之域。殷商时,为“郇瑕氏之墟”。西周为郇伯封地。春秋时,猗氏、临晋均属晋。战国时属魏。秦分天下三十六郡,临猗属河东郡。西汉二年,置解县及猗氏县,属司隶部河东郡。新莽时,属洮阳郡。东汉时,属司隶校尉部。三国时属曹魏。晋分天下为十九州,猗氏、解县属司州河东郡。南北朝时期,属北朝元魏司州河东郡。隋开皇三年,汾阳郡与绥化郡均罢,猗氏属蒲州。唐武德元年,罢郡置蒲州,州治为桑泉,领河东、猗氏、桑泉、虞乡四县。元宝十三年,更桑泉为临晋,临晋县名自此始。五代建置随唐,属河中府。宋至道三年,猗氏、临晋属永兴军路河中府。金天德……[详细]
千佛寺摩崖造像
  千佛寺摩崖造像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盂县肖家汇乡南兴道村的千佛山。千佛寺造像群是明代或明代以前的,虽在数量上不能和云冈石窟相比,但在朔州地区却是惟一的、时间延续最久、内容最丰富的一处造像。这一发现,填补了朔州地区摩崖造像群空白的历史,同时也为研究晋北地区石造像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北魏孝武帝永熙元年(532)山上曾建千佛寺,寺庙旁侧凿有大型壁龛3处,内有石雕造像总计1100余尊,营造年代自北魏永熙元年(532)始至唐开元(618)时期,长达200余年。民国盂县知事王昌所著《金石志》对此有所记载。现仅存壁龛一处,平面为长方形,无后室,举高米,阔宽8米,面积达40平方米,以营造塔状佛龛为主,故又称塔窟。其左面造像共21层。其中,上5层,每层均列16尊;正中央镌着象征皇帝的主佛……[详细]
264、流庆寺
流庆寺
  流庆寺位于平陆县洪池乡西张村南。该寺创建于隋仁寿年间,是唐高祖李渊为报答秦琼救护之恩而建。秦琼救李渊,事情发生于隋文帝仁寿元年八月(601),当时李渊任隋朝唐国公,驻守太原。因李与朝中0相宇文述不睦,宇常存害李之意。此次李渊携家眷离京赴并,宇闻知后,派东宫护卫军作响马贼,提前藏于李渊的必经之地骊山附近的丛林之中。待李及家眷到此,一伙“响马贼”突然从林中杀出,尽管李渊及家兵奋力拼杀,终因寡不敌众,生命危在旦夕。紧要关头,恰逢山东义士秦琼与樊建威从山东押送一批罪犯去山西平阳府充军途经此地,秦琼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几番拼杀,强盗见势不妙,落荒而逃,保住了李渊一家性命,李感激不尽,再三叩首拜谢,称秦琼为恩公。回到太原后,李渊常念及此事,决定为秦琼立祠盖庙,并把庙址选在他管辖的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的-相……[详细]
云冈石窟第10窟 毗卢佛洞
  第10窟为毗卢佛洞,开凿于公元471-494年,“前室北壁明窗志拱门之间,须弥山层峦叠嶂,山腰二龙交缠,山间有茂密的林木和竞奔的动物。外侧,阿修罗天单腿盘坐,多头多臂,手托日月。东西两壁各雕三间式屋形龛,龛内佛像面相慈和,菩萨神情恬静。阎浮树下,半跏坐思维菩萨,一手支颐,沉于四谛。窟门东西两侧金刚力士,头戴鸟羽冠,手持金刚杵,表情和善。后室主像为弥勒菩萨,东西两壁各一胁侍菩萨。南壁为表现释迦因施善教、降伏外道的因缘故事龛。”门楣的花纹装饰图案动植物装饰图案及纹样装饰遍及云冈各窟,几乎占据了七分之一的空隙。其中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作装饰的图案为最多,特别是在第二期的洞窟内。这四者被汉人视为天上的四个神灵,称为“四灵”、或四神。据说他们分布在天上东、西、南、北四万,起定四方、象征吉祥的作用。……[详细]
云冈石窟第15窟万佛洞
  •第十五窟,雕有一万余尊小佛坐像,均造型各异。景点介绍佛像数量可大致统计近千个,亦有“千佛洞”之称。千佛的开凿流行于北魏,源于“三劫三世千佛”术语。佛教将过去劫、现在劫、未来劫称为“三劫”,每一劫又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统称“三劫三世”。每一劫世中各有一千人成佛教化众生,这就是“三劫三世千佛”。另外一个佛教术语是“三劫三世十方诸佛”,每一世有一个空间,以须弥山为中心,划分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十个方位,统称十方,每方内又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教化众生。十方诸佛是无数无量的意思,“千佛’、“万佛”指数量很多,并不一定是“一千”或者“一万”。“万佛洞”内雕凿大同小异,佛像造型各异排列整齐,遍布石窟里外四周。地址:山西省大同市云冈石窟景区类型:古迹雕像/雕塑世界……[详细]
云冈石窟第17窟
  第17窟窟形平面属椭圆形,穹窿顶。主像为云冈最大的交脚坐像,高15石公尺。你走进这低于地平面约1公尺的17窟时,仰面向上,这尊主像魁奇伟岸,有唯我独尊的气势。头上戴花冠,胸前配兽饰,臂着珠钏,腿作箕踞。右手仰掌,左手屈胸。人们称之为“交脚弥勒菩萨”。此窟东西两壁各有一大佛像,东为坐像,西为立像,也非常魁梧,但风格与主像不同。由于有这三尊像,也有称之为“三世佛”,主尊定为未来世之弥勒。景点位置山西省大同市城区武周山麓云冈石窟内……[详细]
云冈石窟第7、8窟
  第7、8窟由于洞窟的形制及窟内造像的布局基本相同,所以这两个窟也称为双窟。形制为长方形平面,具前后室;前室原依崖面架木构屋顶。前室外各雕塔柱。两窟前室置碑,碑下具龟。两窟前室后部凿有南道相通。主像位于后室后壁的上下两层龛中,其他三壁分层布龛。前室,7窟左壁和8窟右壁分层分栏浮雕长卷式画面,中有重层楼阁。7窟释迦牟尼一心求道的艰难历程描绘下来,当你从这30多幅浮雕画走过时,释迦牟尼那不凡的一生便清晰地呈现在你的面前。7窟右壁和8窟左壁雕千佛。两窟前室各壁下部皆雕供养人行列和跪式供养天行列,供养人行列上方雕出仿木构屋。第7、8窟后室入口两侧,东西壁对称的浮雕是两身-神。按佛教命名他们分别是摩首罗天和鸣摩罗天。鸠摩罗天五头六臂,长发披肩,手持日、月、飞鸟及法器,骑乘于孔雀背上。它们的上部各雕一飞天……[详细]
云冈石窟第16—20窟 昙曜五窟
  昙曜五窟即云冈第16—20窟,位于云冈石窟窟群中部,由文成帝时负责佛教事务的沙门统领昙曜督建而成,故得名“昙曜五窟”,是云冈石窟开凿最早的洞窟,它是云冈皇家石窟营造的开始,也是北魏王朝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一项文化工程。规模宏大、造像雄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五窟主像姿态各不相同,第16、18为立佛,19、20为坐佛,17为交脚佛。景点位置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景区……[详细]
云冈石窟1、2窟
  此二窟位于云冈石窟的最东端。因两窟的形制、内容相似,故称谓“双窟”两窟都是方形平面,中央为中心塔柱。窟形前狭后宽,前高后低。一窟中心塔是两层,二窟是三层。塔式都是四方形,塔身四面各层皆雕佛像。二窟则是在四面三层皆雕三座佛,是三世佛。洞窟北面都有较丰富的雕刻,技法精湛。壁面布局是:与窟顶相处刻一列伎乐侍女像,下面为一列禅定坐佛,的中部为大型龛坐佛,龛楣装饰华丽,下部为浮雕佛传故事和供养人行列。第一窟顶部飞天,头上高髻环佩光闪,脸上表情温婉可人,双手似托莲花,衣裙如、长带飘,斜坐云端,恰似一个窈窕的尚带稚气的少年舞者。景点位置山西省大同市城区武周山麓云冈石窟内……[详细]
青龙镇龙王庙
  青龙镇龙王庙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南北长84.78米,东西宽17.08米,占地面积1448.04平方米。中轴线上建有戏台、山门、过殿、大殿,一进院东侧有碑廊一座,二进院建有东西配殿,除大殿及戏台为原建筑外,其余均为2007年在原址复建。戏台:砖砌台基,高0.5米,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单檐硬山卷棚顶,台中设木屏隔断,走马板上阴刻有“镜花、水月、神德和平”字样,明间西侧大梁上题记“大清同治八年(1869)岁次己巳仲夏之月重建”。大殿(龙王殿):建于高约0.8米台基之上。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硬山顶,灰陶屋面,绿色琉璃剪边。梁架结构为六檩前廊式建筑。前檐金柱0-抱头梁插于前檐檐柱柱头斗栱内做耍头;装修安装原前檐金柱之间,明间为六抹隔扇门,梢间为隔扇窗。大殿前存一清嘉庆六年石供桌。青龙镇龙王庙价……[详细]
北甘泉圣母庙
  北甘泉圣母庙北甘泉圣母庙(第四批省保)时代:元地址:平顺县苗庄镇北甘泉村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一进院,占地1115平方米,中轴线依次为山门(上为倒座戏台)、献殿、正殿,东西两侧为夹楼、配殿、耳殿。正殿保留元代风格,其余皆为清代建筑。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前檐辟廊,斗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梁架结构为四椽袱对前乳栿用三柱。出发前作功课,知道大庙在酒厂里,酒厂里有眼泉。清泉美酒老庙,找不出不去的理由。山村很大,沉在沟底。村西的老庙山门关的密不透风。酒厂铁锁锈迹斑斑。纯朴的老乡可怜我们这群围着骨头转圈的狗,指出一条“明路”。扒开草结,-跃窗,原来事情可以这样简单。老松树绝对老态龙钟,遥想当年一定风光无限。大殿铺满了酒瓶,椽檩上野鸽盘旋。少不了石雕、木刻;少不了戏楼、配殿,只是没找到那眼清泉。……[详细]
碧村遗址
  碧村遗址时代:新石器时期地址:吕梁市兴县蔚汾河及黄河沿岸地区的碧村、白崖沟村等地兴县地处晋陕高原的腹心地带,境内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基岩裸露,河谷穿梭,属于典型的山地经济。龙山时代在这里出现了一股强烈的筑城风潮,出现了大大小小数十个石城遗址,这些石城主要分布于蔚汾河及黄河沿岸地区的开阔地带,个别位于深山之中,面积在2万平方米至120万平方米之间,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群:以白崖沟为中心的蔚汾河上游石城遗址群和以碧村为中心的蔚汾河下游石城遗址群。白崖沟遗址位于吕梁市兴县恶虎滩镇白崖沟村北,地处蔚汾河上游北岸的二级阶地上,时代为龙山时期,总面积约120万平方米。该座石城东、西、北三面筑城,南面环河,城墙保存较为完整,城内发现有多处居址区及墓地等,房址普遍存在地画,绘画内容丰富。碧村遗址位于兴县高家村镇……[详细]
宋村永兴寺
  宋村永兴寺位于垣曲县华峰乡宋村村东南。又名重兴寺。时代:金、清现存建筑为金代至清代,明万历朝曾重修。坐北向南,南北长121米,东西宽40米,占地面积4840平方米。布局为中轴线对称,现存有北殿、东耳房、东西厢房、永兴砖塔。北殿面阔五间,进深四椽,五架梁柱头,三踩单下昂,补间三踩单下昂,圆筒灰瓦悬山顶。北殿经多次重修,梁架大部分保存金代风格。东西厢房为现代建筑。距主体建筑70米处建有密檐式清代砖塔一座。殿内原有北朝释迦牟尼佛像,现仅存佛像基座。山门、献殿等建筑在“0”中均被毁。1995年被垣曲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运城市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宋村永兴寺位于垣曲县华峰乡宋村村东南。又名重兴寺。时代:金、清现存建筑为金代至清代,明万历朝曾重修。坐北向南,南北……[详细]
河底成汤庙
  河底成汤庙位于泽州县大东沟镇河底村村中,其始建年代不详,现存碑刻最早有宋徽宗大观元年重修的记载,后历明、清几经修缮,终呈今日风貌。成汤庙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庙门开于正南,平面布局规整。整个庙宇建于巨大砂石条砌筑的高台之上,两侧对称设台阶可登临,是典型的唐代寺庙建筑台基风格。在此高台上南端又支出-台一座,同样两侧设台阶,亦属唐代遗存。-台北则为汤帝庙的山门,三开间门廊式,现存为明建。汤帝庙主要建筑是正殿汤帝殿,宋建。殿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举折平缓,出檐深远。前檐柱四根,青石质,四棱抹角,方形覆莲柱础,殿下建一石砌台基。檐柱微有卷杀,角柱生起。檐下斗栱权衡较大,布置亦较疏朗,柱头斗栱七铺作,单下真昂,耍头亦作昂形,无补间铺作.各朵斗栱间均有透空瓦雕装饰,雕工繁丽,内容颇丰,为后世维修时……[详细]
三多村寂照寺
  三多村寂照寺(第五批省保)时代:明、清地址:孝义市高阳镇三多村据碣载,寺创建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清代曾有修葺。坐北向南,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由南到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及两侧观音殿和伽蓝殿,由北向南两侧依次有龙王殿、祖师殿,罗汉殿、地藏殿,二进院东厢房、西厢房,一进院东厢房、西厢房、东禅房、西禅房。现存建筑中山门与大雄宝殿为明代遗构,余皆为清代建筑。伽蓝殿与观音殿内保存明清壁画30余平方米。天王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椽,前檐出廊,单坡硬山顶。梁架为五架梁对前单步梁用三柱,五架梁与三架梁之间由柁墩承托,三架梁上置脊瓜柱、角背、叉手承托脊檩。大雄宝殿砖砌窑洞三孔,前插廊式,单步梁插入券墙中,形成单坡硬山顶。观音殿、伽蓝殿形制相同,均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前出廊,单檐硬山顶。梁架为三……[详细]
平定冠山书院
  冠山书院冠山书院(第二批省保)时代:清、民国地址:平定县冠山镇后沟村西南冠山因其主峰形状似冠,并高冠于附近群山而得名。山间古刹相连,有资福寺、崇古书院、文昌阁(吕祖洞在其下)及夫子洞,人称“冠山书院”。建筑创建年代不详,据碑载,元至顺年间(1330—1332年)左丞相吕思诚重修并扩建,明、清两代多次修葺,现存建筑除夫子洞为明代所筑,余皆为清代晚期重建。资福寺为一单进四合院,占地面积1470平方米。寺坐北朝南,中轴线上有山门、正殿,两侧有钟、鼓二楼对峙,正殿东西为配殿三间,建筑形制为清代风格,寺内存清碑8通、元碑1通。崇古书院位居冠山山腰中部,创建年代不详,元代重修,明、清时重建。坐西朝东,为二进四合院形式,随地势分上、下两院,占地面积为737平方米。院内建筑为窑洞式,正房、配房均保存完整。文……[详细]
陈家庄中共太岳三地委机关旧址
  陈家庄村位于闻喜县城西20余公里处,是晋南“三臣”之一崔斗臣的故乡。在民主革命时期,崔斗臣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在河东大地上颇有影响。1943年7月至1948年1月,中共稷麓三区区委会、区政府,中共稷麓抗日民主县委、县政府,中共太岳三地委、三专署、三分区司令部等党政军机关驻扎在这里,嘉康杰、柴泽民、金长庚、王墉等一大批党政军领导干部都曾在这里居住并开展对敌斗争。时至今日,该村还保留着32处革命旧址。1947年运城解放后,党政军机关单位才逐步迁入运城,陈家庄胜利地完成了它的光荣使命。背景链接1945年7月,太岳五地委从中条山奇峰村迁到陈家庄村。1945年12月,中共太岳区党委根据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会议精神,对太岳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将太岳五地委改为中共太岳三地委。工作机构有组织部、宣传部、城工部……[详细]
赵树理旧居
  赵树理旧居(含沁水赵树理故居)赵树理旧居(含沁水赵树理故居)(第四批省保)时代:民国地址:太原市杏花岭区南华门15号赵树理旧居位于杏花岭区南华门15号,建筑占地面积315.45平方米。故居系一面围墙的三合院结构,青堂瓦舍,砖木建筑,是一处典型的清末民初北方民居。门口石碑上镌刻着薄一波题写的“赵树理故居”5个大字。1965年初,赵树理一家老小住进此院,在这里度过了他一生中最后几年的时光,直至1970年在西厢房卧室里去世。西房、东房分别是他和儿女们的住所及他写作的书房,南房则是厨房与客房。1996年,薄一波为赵树理故居题词,1998年山西省文物局批准在作家故居建立文物点,2006年赵树理诞辰100周年之际旧居修缮开放。院内北墙的汉白玉上,陈列雕刻了彭德怀、郭沫若、茅盾对赵树理的亲笔评价和评论文章……[详细]
戴隆邦故居
  戴隆邦,字兴国。清代祁县小韩村人,生卒年待考。有的资料推测大约生存于1713——1803年,享年90岁,主要活动于乾隆时期。戴隆邦自幼酷爱武术,长年坚持练功习武,寒暑不辍。更兼谦虚好学,广交武术名家,青年时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武术师,后到河南省阳县赊旗镇开设镖局,声名大震。其为人谦恭豪爽,重义轻利,一诺千金,深受武林拥戴。经过几十年锲而不舍的钻研,博采众长,集各地武术名家之拳术精华于一炉,终于编创出具有独特-的戴氏心意拳。武术界将他尊为心意拳的开山鼻祖。其子文良、文熊(乳名大闾、二闾)都是武林高手,特别是文熊,拳术高超,声震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戴隆邦故居位于祁县古县镇小韩村戴街西部,门牌26号。宅院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各带西偏院,具有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院落宽敞、房屋高大,很有气派。值得注意的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