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古迹介绍

朔方郡故城
  朔方郡故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区(临河)及市西南磴口县。故城遗址有数处,主要有磴口县汉代朔方郡的临戎县、窳浑县、三封县三座故城,巴彦淖尔市区内的黄羊木头城址和八一城址。临戎故城在磴口北约25公里处的补隆淖乡河拐子村,古城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墙分别长637.5米、620米,南、北墙均长450米。城墙用黄土夯筑,基宽约10米,残高0.5~2米。南墙中部开门,城中部有长方形建筑基址,西北部有冶铁址,其上遍布残铁器、炼渣、炭灰。地表散布绳纹砖瓦,绳纹、波浪纹、方格纹陶罐、瓮、盆残片及“五铢”铜钱。窳浑县故城在磴口西北约45公里的沙金套海苏木土城子村,东西长250米,南北宽约200米,用土夯筑,城墙残高0.5~1.5米,基宽9~13米。南墙中部开门,宽20米,外筑瓮城。城外西部有居住址、窑址。……[详细]
大乌兰城址
  大乌兰古城位于西斗铺镇大乌兰村西北的山洼里,它是一座建造于秦汉时期的古城,生活在这里的村民叫“城圐圙”。古城南距秦长城3公里,城址建在比较隐蔽的山洼里,四周山脊砌筑石墙围成,城墙残高0.4—1.5米,面积约5平方公里。南侧两山之间的沙河槽为正门,最宽处约25米,城墙建筑方式主要以石块垒砌方法构成。古城北高南低,城内从西北方向和东北方向的两条河流在城南汇合,从南城门流出,成为大乌兰古城的“天然护城河”。这是一座神秘的古城,如果不是站在古城北墙的山顶远眺,谁也不会想到这里曾经是一座城,就连在这里世代居住过的人也很少知道。这是一座无法单纯用田野考查的方式来印证的古城,城内未发现秦砖汉瓦,陶器残片也鲜有留存。战国后期,匈奴人乘“七雄争霸”无暇顾及北地迅速崛起,他们从蒙古高原跃马阴山南北。直到蒙恬北击……[详细]
侵华日军阿尔山要塞遗址
  侵华日军阿尔山要塞遗址始建于1935–1945年,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由花炮台阵地、五叉沟机场、南兴安隧道、碉堡、阿尔山车站等组成。花炮台阵地:位于阿尔善河上游河谷,由日军指挥部、营房、碉堡、暗堡、观察所、车库、发电室、军犬舍、水井、铁器加工铺、劳工棚、防坦克壕等组成。其中以日军指挥部保存较好,为隧道式,呈东南西北走向,170延长米,内设房间12处。五叉沟机场:位于阿尔山市五叉沟镇,修建在洮儿河冲积平原上。由飞机跑道、飞机库、弹药库、地面掩体组成,为半圆形混凝土结构。其中,飞机跑道2条,飞机库、弹药库18个,1个飞机库对1个弹药库分成9组,呈s形分布,地面掩体1个。南兴安隧道、碉堡:位于阿尔山市白狼镇南兴安,由隧道、碉堡组成。隧道1条,贯穿南兴安山,长3218.5米,隧道内避车洞……[详细]
巴拉格歹努图克办公旧址
  巴拉格歹努图克办公旧址,位于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巴拉格歹镇兴安村中心地段。科右前旗巴拉格歹镇是兴安盟建政较早的革命老区之一,兴安盟第一个努图克民主政席在此诞生。1946年6月,受中共兴安省工委派遣,宋振鼎、蒋弼仁、潘祖胜等人组成工作团,到西科前旗巴拉格歹努图克开辟工作。工作团首先收缴“民警署”0,解散“民警署”,改编民团,组建基干队,建立努图克民主政府。蒋弼仁任副努图克达,潘祖胜任基干队指导员。工作团发动群众,先后斗争了贾家沟、三合屯几户民愤极大的地主分子,开展减租反霸斗争。对于工作团发动起来的群众运动和新组建起来的民主政权,反动地主武装民团头目赵玉等早已恨之入骨,于是勾结土匪头子“青山”、“双山”,伪警察李振东、李振元及地痞流氓张久山等人蠢蠢欲动。1946年9月23日、11月6日,厦……[详细]
团结墓地
  团结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哈克镇团结村东约150米的平地上,西距海拉尔区约20公里,北距海拉尔河2公里,南距滨洲铁路3公里。遗址北、东、西三面平坦开阔,现已开辟成农田,南侧地势略高,现为牧场,局部草场被破坏,由于多年风蚀形成了大小不一的沙坑。该遗址于1985年文物普查时首次发现,当时曾在地表暴露出的沙坑内采集到石镞、石叶、石核以及少量陶片。1999年8月,团结村一农民主动将翻地时出土的几件玉器和石器上缴给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根据这一线索,博物馆曾先后三次派人到团结村周围进行调查,找到了出土玉器和石器的准确位置,并采集到一批石镞、石叶、陶片及1件玉环,还发现有人骨残块。鉴于这批出土遗物所具有重要性和特殊性,1999年10月下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与呼伦贝尔民族……[详细]
张应瑞家族墓地
  张应瑞家族墓地,又称元代蒙古弘吉剌部王傅张氏家族墓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梧桐花镇国公府村北1.5公里的山脚下,于1970年文物普查时发现,葬有元代蓟国公张应瑞及两代先人和后人。墓地地处偏僻山野中,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面为较开阔的丘陵地,西侧有两道较深的冲沟,东北面地形成深浅不一的二、三道洪沟。墓地形成北高南低,南北宽,东西窄的地貌。墓地北侧的国公山及西山头,东坡地现有原墓地围墙基础遗迹,由此可确定墓地范围为东西500米,南北300米,占地15万平方米。青冢入口墓地中现存的“张氏先茔碑”及“住童先德碑”和“蓟国夫人刚氏之墓碑”记载了从元世祖忽必烈直至顺帝托欢贴木儿时期,张应瑞家族为元朝及蒙古弘吉剌部(其驻地在内蒙古东部)尽忠之事,许多内容可补《元史》之阙。碑文的丹书者即是元代著名……[详细]
107、葛根庙
葛根庙
  葛根庙位于吉林省白城市至兴安盟阿尔山市铁路线上,在乌兰浩特市东南30公里洮儿河左岸,庙址座落在陶赖图山南坡脚下,方位东南,葛根庙在内蒙古东部区历史悠久,是东部十个旗供养的著名藏传佛教寺庙。建筑雄伟壮观,具有藏式风格,庙产富足。葛根庙前身莲花图庙,清高宗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皇帝赐莲花图庙名为“梵通寺”。清嘉庆元年(1796年)由哲里木盟十旗王公筹集资金,动工为葛根庙修建梵通寺、宏济寺、广觉寺,四座大殿于嘉庆三年(1798年)七月十二日正式落成后又建慧通寺。当时全庙以五大殿堂为主,配有葛根宫、0宫、葛根陵等七殿堂,共有镀金铜佛5073尊、石佛像35尊、泥佛像500尊,有《甘珠尔》和《丹珠尔》等-1868卷。规模宏大,气势宏伟壮观。自建以来共有七世葛根,鼎盛时期有喇嘛1200名,拥有24……[详细]
开鲁县佛塔
  开鲁县佛塔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城开鲁镇东南隅,又称开鲁白塔,是藏传佛教覆钵式佛塔。建于元至元十六年(1297年),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是我国长城以北仅存的元代塔式建筑。开鲁佛塔,西北东南朝向,通体白色,塔高17.7米,大青砖彻筑。砖厚6厘米,宽15厘米,长32厘米,比今天通用的红砖长8厘米。全塔由塔座、塔坛、塔身、塔顶几部分构成。须弥塔座方形,长6.55米,宽6.33米,多级砌建,总体上收,墩实厚重,沉稳生根。塔座正面有一高约1米,宽约70厘米的砖碹塔门。塔座立足低洼水泽,抗住浸泡,千年不倒,不愧基础。塔坛分上下两个部分。下如倒置的钵盂,弧形圆柱与力学支撑完美结合。上为方形,砖块叠筑,层次伸缩。塔坛东西南北四面有佛龛,龛中金佛结跏趺坐,面慈含笑。塔身为八角密檐十三层,逐层上收。各层……[详细]
昆都仑召
  第一世东-甲木苏桑布进京朝见时,乾隆皇帝赐名法禧寺,因庙宇位于昆都仑河畔,故俗称昆都仑召,召庙大部分为藏式建筑,依山傍水,以大经堂为中心,辅以数个单位殿宇组成不规整的布局,原有殿宇楼阁27座住房60余栋,占地160多亩,最大建筑体为占地1161平方米的恰克沁独贡(大雄宝殿)明柱60根,八进81间,整个殿宇金碧辉煌,宏伟磅礴。正门西侧彩绘四大天王及0,殿内有五彩缤纷的佛教故事壁画,供奉释加牟尼,多罗菩萨,宗喀巴塑像,天花板上绘声绘色有动物、龙凤、花草和大宝云纹等装饰图案,其它建筑还有东西-府、黄庙、天主殿、小独贡,藏经塔、加巴(后勒处)同音庙、小角亭等。庙内深藏文经卷外,还藏有部分蒙古文经卷。位于包头昆都区西北乌拉山脚下,始建于清雍正七年(公元1792年),先后经历20多年才建成。第一世东-甲……[详细]
满洲里大觉禅寺景区
  大觉禅寺位于满洲里市区东北方向10公里处的达永山综合旅游景区内,南濒喷涌不止的”圣泉”---三十里泉,东临额尔古纳河、海拉尔河、达兰鄂罗木河交汇处----儿子湖,西接百年不枯具有神秘色彩的“神树”-----中东路战事军事堑壕中的两颗老榆树,北靠海拔700多米高的达永山,周边是世界闻名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大觉禅寺依山面水,湖光山色相映,汇聚物华天宝之灵气,气势恢弘,雕梁画栋,香烟缭绕,佛光普照,成为中国最北端极具皇家气势的寺庙。大觉禅寺的建成,不仅体现了国家民族宗教政策的英明,也满足了广大信众的愿望。同时,对创建和谐社会,抵制-,弘扬佛文化做出了贡献,也为满洲里市旅游产业增加了一处具有民族宗教氛围的重要旅游景点。大觉禅寺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700平方米,由山门、钟楼、碑亭、天王殿、大雄宝殿……[详细]
111、金堂庙
金堂庙
  金堂庙也叫慈云寺,坐落于磴口县隆盛合镇金马湖北边,兴建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是河套地区首座汉佛寺院。1851~1862年间,“哥老会”在磴口骚扰百姓,焚烧寺院,慈云寺遭到惨重的破坏。到1901年又一次经历了劫难,留下一片残垣断壁,民国15年(1926年),信徒迫切希望重建寺庙,在当地大居士李怀祺的组织下,于1930年重建了寺庙。金堂庙的大雄宝殿雕刻有二龙戏珠,正壁彩绘精美绝伦,两侧修有小陪殿,左右设有厢房。厢房各有10余间。在殿内1.5米宽的净台上,五尊佛像塑遍金身,干净整洁。1989年在县政府的协助下,重新修建。现在寺内共有房屋六间,建筑总面积为108平方米,整座建筑雄伟壮观,寺院内清静肃穆。现有居士19人,教徒400,每当开庙会之时前来念经诵佛、旅游观光的人员特别的多,气势十分的浩……[详细]
滦源殿、西山湾
  介 绍 滦源殿旅游度假村位于多伦县城东18公里处大河口水库南岸,滦河源头附近,与西山湾风景区首尾相连,遥相呼应。这里依山傍水,气候湿润,环境怡人,是一处以人工开辟为主的草原避暑胜地,被国家旅游局授予AA级景区。 度假村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是-议、旅游、度假、餐饮、漂流、垂钓、骑马、游泳、洗浴等多种休闲娱乐活动为一体的大型旅游度假场所。主体建筑是一组规模宏大的蒙古包式建筑群,中心蒙古包直径23 米,高17米,占地面积415平方米,象征着“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堪称天下第一包。蒙古包群在蓝天碧水的映衬下尤为壮观。“滦上第一坝”大河口水库主坝与景区遥相呼应,水库内盛产多种鱼类。 西山湾旅游景区位于多伦县城东南,地处高山、沙地、草原之中,景区内拥有锡林郭勒草原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西山湾水……[详细]
大坝沟遗址
  遗址位于察右前旗土贵乌拉乡沟口子村南0.5公里的山坡上,由Ⅰ、Ⅱ区组成。经考古发掘,Ⅰ区发现房址36座、灰坑110座;Ⅱ区发现房址9座、灰坑19座,外侧围有环壕,环壕口部宽1.5~2.1米,深1.7~1.9米。遗址内房址均为半地穴式,其形制有间宽大于进深和进深大于间宽两种。房中央多设双灶,单灶以圆形为主,有少量的方形灶,灶边和半地穴墙壁内侧均有柱洞,数量少的3~4个,多则7~8个。居住面由黄粘土与料礓石碎面混合铺垫而成,厚2~4厘米,表面呈黄白色,内呈灰白色,为坚硬的片状结构。居住面下垫有厚约8~10厘米的黑花土。门道均朝东或东南方向。灰坑多分布在房址的周围,个别置于房内一角,形制多为方形,少量的为圆形,坑壁加工整齐,坑底平整。遗址出土遗物较多,以陶器、石器为主,有少量的骨、角器。陶器多为生……[详细]
114、宝善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善寺
  宝善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巴拉奇如德苏木驻地达兰花,蒙名为巴拉奇如德庙。始建于清康熙四年(1665年),原址在西拉木仑河北岸,赐汉名宝善寺,后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迁于今址。宝善寺是一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古建筑群,系典型的藏式建筑,有“小布达拉宫”之美称。原建有8座大殿,总建筑面积为11762平方米,现存的萨布腾拉哈木宫、苏克沁独宫2座大殿和1座葛根正殿,是阿鲁科尔沁旗寺庙中建筑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萨布腾拉哈木宫分前后两院,前部分是寺庙主持葛根生活居住区,后部分是庙宇举行宗教活动区。主要建筑物坐落在中轴线上,逐级而上,层迭有致,其余建筑物分列两厢,相互对称。前有花墙横栏,中间甬道相连,后殿坐北朝南,明柱高矗。精美古建筑群的布局、风格、雕刻、图饰和工艺等都有很高的艺术……[详细]
115、金銮殿
金銮殿
  金銮殿金銮殿生态旅游区位于毕克齐镇北的大青山自然保护区内。据《北史》记载,北魏道武帝巡幸阴山,曾在山顶建造行宫,遂将这座挺拔的高山叫“金銮殿山”。金銮殿景区自然生态环境独特,地域空间博大,辐射范围广阔。其西南有一座奇峰异景,一牛状的风蚀巨山尾西首东而卧,仰首处正好有两座小石峰,似一对倚角直刺青天,如同旋风扶摇直上,顶天立地,被人称为“牛角旋峰”,是呼市旧八景之一。山巅四周悬崖绝壁,如同一座空中堡垒。站在山峰上远望,黄河如带,平川凝碧,近看坡坡锦绣,山丹摇曳,景色奇异,令人流连忘返。在金銮殿西南、入沟不远即为千树背。千树背东起金銮殿山顶,西至石门沟底,总面积7000亩。区域内植被繁茂,乔木有云杉、落叶松、油松、白桦、山杨,灌木有绣线菊、虎榛子、山黄杆、黄玫瑰,草本有大叶糙苏、大黄、远志、黄苓、……[详细]
饶州故城址
  时代:辽饶州故城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双井店乡西樱桃沟村民委员会黄土坑村,南距西拉木沦河254米,是辽代时期的古城遗址。遗址分东、西两城,东城大西城小。全长1400米,其中东城长1050米,西城长350米,宽为700米,城墙基宽12米,残高2-4米,墙为夯筑,东西各有2门,门址明显,有瓮城痕迹;北面有等距土堆7座,南墙邂中有60平方米建筑台基1座,为南门遗址。东城东门附近有1建筑遗址,其上遍布冶拱焦渣和铁汁凝固物,并有大量铁丁、铁环、铸铁残片。城址西南方100米处,有石庙1座,当地人称“白庙子”。石庙雕工细腻、花纹工整、造型精美。城址西北方小山顶上,有明显的石墙遗迹,石墙周围全长200米,直径为70米,此为饶州城防御设施遗址。城址正北山上有平台5处,每处平台上均有明显建筑遗址。地面……[详细]
117、荟福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荟福寺
  荟福寺俗称东大庙。在巴林右旗大板镇内。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康熙帝次女荣宪公主主持兴建,初名巴尔斯(虎)庙,后改名荟福寺。今仍保持原有规模,有大门、前殿、后殿、东西配殿及后东侧室等,以后殿最为完整,面阔、进深各5间,重檐歇山顶,殿内佛像壁画俱存。殿前侧建有覆钵式塔2座,高4.5米。此庙落成后不久,为迎接康熙帝巡幸巴林草原,特在庙北营建行宫1座,帝曾于康熙五十年至此,今行宫旧址尚存。今仍保持原有规模,有大门、前殿、后殿、东西配殿及后东侧室等,以后殿最为完整,面阔、进深各5间,重檐歇山顶,殿内佛像壁画俱存。殿前侧建有覆钵式塔2座,高4.5米。此庙落成后不久,为迎接康熙帝巡幸巴林草原,特在庙北营建行宫1座,帝曾于康熙五十年至此,今行宫旧址尚存。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政府所在地大板镇内有一座……[详细]
118、灵悦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悦寺
  在喀喇沁旗锦山镇。建于清康熙年间。全寺共有建筑物50余间,占地25亩,中轴线上有山门、前殿、中殿及后大殿等建筑,东、西两侧建有钟、鼓楼。佛殿和经堂建筑结构分别为歇山、硬山、楼阁三种,为汉式佛寺建筑的形式和布局。寺内原有释迦牟尼、四大天王、十八罗汉等塑像,以及高约7米和2米的嘛尼轮,现已残缺不全。旅游时间:每年正月和六月,全寺-聚此诵经成为定制藏经殿藏有各种经卷二百余部。由于藏传佛教在清代成为蒙古族的一致信仰,因此这座瑰丽堂虽历经沧桑而游人不断。景区交通:乘赤峰至锦山班车,1个多小时可到喀喇沁旗,灵悦寺就在喀喇沁旗政府大院对面。旅游住宿:灵悦寺就在喀喇沁旗政府大院对面,离锦山宾馆很近。当地美食:哈达火烧、手扒肉、烤全羊和各种各样的奶制品。当地特产:奶酒、燕麦片、熏鸡、素锅盔等。周边景区:勃隆克……[详细]
真寂之寺
  介 绍 辽代石窟“真寂之寺”即林东后召庙石窟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查干哈达苏木,北距辽上京遗址15公里的山谷中,距赤峰300公里。 这里是佛教胜地,现存浮雕佛像110尊。石窟开凿在桃石山东南面陡壁上,分中、南、北三窟。窟前是清代续建的-庙“善福寺”。中窟眉额刻“真寂之寺”四个大字,为辽代开凿石窟的题名。“真寂”二字与中中窟内释迦牟尼“圆寂”之意相合。窟内释迦卧佛像周围有佛弟子像若干,做慈悲状。窟壁有千佛像百余尊,形象各异,南窟雕像中间为佛,骑狮子和象的文殊、普贤二菩萨分列两边,又有供养人服侍,窟门口有金刚力士像。北窟分内外两室,外室雕像同于南窟,内室造像均为浮雕,有佛、弟子和供养人,两侧刻有胡服装束力士像一对,颇具特色。 桃石山谷口两侧缘石壁立有两尊金刚力士浮雕,十分生动,一东一……[详细]
贺兰山福因寺
  介 绍 北寺位于贺兰山麓中部阿拉善左旗木仁高勒苏木境内,地处乌巴公路南侧,距巴彦浩特镇约25公里。北寺是阿拉善王之子皈依六世班禅后创建的,原名“准黑德”,建于清嘉庆九年(1804)。嘉庆十一年(1806),阿拉善第五代王玛哈巴拉以工程告竣上报于理藩院,嘉庆皇帝赐名“福因寺”,从此,便以“福因寺”之名著称于世。 北寺是阿拉善盟中仅次于南寺的一座大庙,全寺现有大小庙宇15座,建筑物百余栋。主庙旁置有白塔,高10米,两者遥遥相对。寺周围丘陵起伏,山泉回绕。国家一级自然保护区贺兰山森林公园环绕着北寺,游客可以在这里观-,登险峰,游古寺。景区内设有宾馆、餐厅和具有民族特色的蒙古包度假村。一年一度的庙会上,游客可以观摩和参与佛事活动。 福因北寺历史上最著名的文化名人是阿旺丹德尔,他不仅是北寺的骄傲,也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