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蒙古自治区旅游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古迹介绍

居延文化遗址旅游区
  汉代时,居延、肩水两都尉均为张掖郡所辖,所建边塞城、障、烽、燧、塞墙等遗址现统称居延遗址。居延遗址的主要城址和重要遗存均位于阿拉善额济纳河下游,60公里的范围之内目前发现青铜时代遗址1处,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址13座,墓葬区6处,汉代烽、燧118座,西夏至元代的庙宇10余处以及大片沌田区和纵横曲折的河渠遗存等。这里出土汉简约4万余枚,是我区重要的大型古代遗址,1982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曾使居延遗址如同古丝绸路上的罗布泊和楼兰古国一样文明遐迩。……[详细]
草帽山遗址
  时代:新石器草帽山遗址,位于内蒙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四家子镇北1公里的草帽山后梁上,是新石器时代遗址。在南北走向约2.5公里的山梁上分布着红山文化积石冢3处,2001年文物部门对其进行了清理挖掘,墓地面积达600平方米,石砌建筑十分规整,建筑形式前坛后冢,用琢成方形巨石砌筑的祭坛,层层叠起,有方有圆,匀称有序地筑成三层台阶,距今约5500年左右。被学术界认为是中国现存时代最早的地上建筑之一,是中国最早的“金字塔”,所出土的玉璧是红山文化玉器中迄今所知最明确的方形玉璧,陶器上的米字、十字等刻划符号在红山文化中也属首例。草帽山遗址对研究红山文化葬制、宗教祭祀、社会结构及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化保护单位。……[详细]
沃野镇故城
  沃野镇故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西山咀镇)苏独仑乡东南5公里处,建于北魏。古城东西长1040米,南北宽680米。在其南墙东部还存有东西长约340米,南北宽约200米的外墙。城墙残高0.5~1.3米。城内到处都有砖瓦和碎陶片,曾出土有瘦莲花纹瓦当,均属北魏遗物。故城为中、东、西三城连城,呈“凸”字形。中城长而大,向南突出,东西宽375米,南北长600米;东城东西宽334米,南北长571米;西城东西宽282米,南北长571米。城墙早已坍塌成土垄,现存垄宽40米,残高1~2米,中城向南开一门,门东、西两侧有高大土堆,残高8米,为古镇城的瞭望楼遗址。2006年5月,沃野镇故城作为南北朝古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锡日塔拉草原度假村
  介 绍锡日塔拉草原度假村位于锡盟锡林浩特东南15公里处,在锡林河畔的九曲湾左南侧,占地面积9平方公里。 这里天蓝、草绿、花鲜、空气清新。地势宽敞平坦,牧草茂盛,空旷恬静。目前已建成项目有:王爷包、中型蒙古包、微型蒙古包共14顶,可接待160游人。还设有露天舞场、篝火台。游客可在此品尝蒙古风味(手把肉、烤全羊),欣赏蒙古歌舞表演,坐勒勒车,骑马等。是现今锡林浩特地区接待能力最大的草原民俗度假村之一。 度假村的服务项目:有容纳千人露天舞场,有射击、卡拉ok舞厅。走访牧户、骑马、骑骆驼、游牧、草原婚礼、那达慕(观摩和专项)、篝火晚会、文艺晚会、博克表演、蒙古族风味美食、民族服饰等服务项目。  交 通 锡林浩特市锡张公路16公里东。 内蒙古锡林郭勒……[详细]
兴隆洼原始聚落遗址
  兴隆洼原始聚落位于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东南约1.3公里的丘陵西缘,南为连亘群山、北向视野开阔、东有牤牛河上游的一条主流,遗址坐落在东西走向的山梁向北伸出的两道漫岗的坡地上,总面积达6万平方米。这里在2平方公里的范围之内分布有兴隆洼遗址2处、红山文化遗址4处、赵宝沟遗址3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3处,即这里在8200年至3600年间,均有先民居住。是敖汉旗乃至中国北方地区古文化的一个纵断面。1983年至199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兴隆洼遗址进行7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总发掘面积4万平方米,共清理古代房址153座。房址均为圆角方形,有的略作长方形,均为半地穴式建筑,其中最大的房址140平方米,尚未发现门道,可能以梯出入,中间为灶址,环灶有四个或六个较大的柱洞,沿穴壁边的四边各有5~6个……[详细]
明代长城遗址
  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古一级公路往东行驶8公里,您便可以不为“不到长城非好汉”而感到遗憾了,因为象征着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古长城就在你的脚下。位于我旗上海庙镇西部的明代长城遗址,西起黄河东岸向东绵延数百公里,在我旗境内长达53.3公里。它虽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风雨雨,但整体依旧完好,由黄土夯筑,夯层为8至12厘米,墙体和墩台(敌台)构成主体,墩台排列整齐,每墩相距150米。历经苍桑的墩台现在仍然高达12米,墙体高6.5米。流经宁夏灵武县的水洞沟河,从长城的豁口处穿过,此豁口为这段长城的防御重地,筑有关城和其它重要防御设施。明长城在我旗境内共有7处烽火台遗址,而今,它们虽然已被历史的长河冲刷的千疮百孔,但它们的风骨却更加令世人所钦佩。……[详细]
黑山头城址
  黑山头城址黑山头城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市黑山头镇正北5公里,是金、元时期的遗址,距今已经有700多年。该古城为成吉思汗大弟拙赤•哈萨尔及其家族居住的主要居住城池之一。由内城和外城组成,城墙土筑。外城呈方形,占地346290平方米。城墙外有护城壕。四面均设有城门,门外设瓮城。内城处于外城中间偏西偏北位置,呈长方形,占地18871平方米,有东西两座小门,城外亦有壕。整个建筑呈“干”字状,遗址内有许多琉璃瓦、青砖、龙纹瓦当和绿釉覆盆残片。该遗迹对研究蒙古族的起源、发展及蒙古汗国时期直至元朝早期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学术价值。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盟额尔古纳市黑山头镇正北5公里……[详细]
园子沟遗址
  距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的园子沟遗址,从1986年开始由我区著名考古专家郭素新组织发掘,现已揭露面积2000平方米。共挖掘窑洞式房屋28座,半地穴式房屋43座,出土了数百件磨制石器,有石斧、石刀、石铲、石镰、石磨盘、石磨棒以及各种陶制的生活用具。遗址房屋地面和墙壁采用白灰抹结构,至今保存完好,在房址附近发现的多处烧制陶器的小型陶窑,还有淋制白灰池。北京大学考古系主任严文明教授亲自考察之后认为:园子沟遗址如此数量较多、布局清晰的新石器时期人类居住窑洞遗址的发现确属罕见。从窑洞的建筑风格和比较规范的建造情况来看,可以推想当时是否已经有了专业施工人员?园子沟遗址和老虎山遗址的考古收获,对于研究我国北方地区文明和国家起源问题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详细]
白灵淖尔城址
  白灵淖尔城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固阳县百灵淖乡城圐圙村,又名为北魏怀朔镇故城。建于北魏始光年间(424~428年),永熙三年(534年)废弃。城平面略呈不规则五边形,周长4667米,东西长约1300米,南北宽约1100米。夯筑土墙残高3~4米,基宽约10米。南、北各开一门,墙外设马面,四隅有角楼址。城内西北隅有方形子城,其西北墙与大城墙重合,子城南北长360米,东西宽320米,东、南墙残高1.5米。故城内文化层厚约2米,西半部为官署、寺院建筑址。东北部为居民区。发现有古井三眼。出土有莲花纹瓦当、板瓦、筒瓦、花纹砖等建筑构件及泥塑像、泥质灰陶弦纹罐、水波纹壶等文物。2006年5月,白灵淖尔城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清固伦恪靖公主府博物馆
  清固伦恪靖公主府,是康熙皇帝第六女恪靖公主下嫁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亲王敦多布多尔济后居住过的府邸,约建于清康熙三十六年--四十五年间(1697-1706)年,是内蒙古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皇家品级建制的府邸。它是研究清代北部边疆地区建筑及其历史不可多得的实物依据、也是边疆各族人民友好团结、共同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历史见证。清和硕恪靖公主府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呼和浩特博物馆馆址。2009年4月30日,固伦恪靖公主府专题陈列经过两年半的筹备,配合公主府古建筑维修工程的告竣,正式对外开放,标志着全国唯一的固伦恪靖公主府博物馆正式确立,成为内蒙古特色博物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于社会。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固伦恪靖公主府,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是康熙皇帝的六女儿下嫁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详细]
百灵庙起义旧址
  百灵庙起义旧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驻地百灵庙镇。旧址在艾不盖河之南的女儿山顶。1936年1月26日德穆楚克栋鲁普王爷(简称德王)的蒙政会乌滂守备队官兵,反对德王投靠日本侵略者,在共产党人--指导下,由云继先、朱实夫率领,在百灵庙武装暴-动-,举起蒙古族抗日旗帜。现在山顶建有纪念碑。碑呈方锥状,高20米。……[详细]
草原英雄小姐妹故居
  草原英雄小姐妹故居1964年2月9日(农历腊月26日),龙梅玉荣姐妹俩替父亲出去放牧集体的羊群。因遭遇突袭的暴风雪,追随羊群,与暴风雪搏斗了一昼夜,直到筋疲力尽,昏倒在雪地里。10日上午,冻僵不省人事的龙梅、玉荣被当地牧民发现后,及时送往矿区医院抢救。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亲笔题词,高度赞扬她们大公无私的拼搏精神,号召全区青少年向“草原英雄小姐妹”学习。她们的英雄事迹,通过新闻媒体传遍了全国各地。艺术界又将她们的事迹搬上了银幕舞台。近半个世纪以来,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名字在大江南北享誉四方,她们的光辉事迹蜚声海内外。作为集体主义的精神楷模成为一代代青少年学习和工作的榜样,塑造了一代一代的少年儿童,成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光辉典范。……[详细]
辽上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辽上京临潢府故址是辽朝的开国皇都,位于巴林左旗林东镇南郊,地处乌尔吉木伦河与沙力河汇合处。建于辽神册三年(公元918年)。上京城幅辽阔,气势雄伟,周长13.5公里。分南北两城,北为皇城,南为汉城,两城相连作“日”字形。皇城,宫殿和衙署所在,周长6344米。城墙夯打土筑,残高6—10米,宽12—16米,夯土层厚15—18厘米,断面呈梯形。城墙外侧筑有马面43个。四墙皆有城门,东曰安东,南曰大顺,西曰乾德,北曰拱辰。现在3门遗址存有豁口,南门已不存。门外设瓮城,残高4—6米,城外有上京城幅员辽阔,气势雄伟,周长13.5公里。分南北两城,北为皇城,南为汉护城河,河外有护堤。皇城由外城和内城(即大内)组成。大内在皇城正中偏北高台上,俗称紫禁城,作南北向长方形,有开皇、安德、五銮等殿址,为皇城主要宫殿……[详细]
四大股庙
  四大股庙位于五原城南5公里处,又名诸神庙。所谓“四大股”是指着最初合股开渠的四家而言,王同春是其中之一。原来的庙址很小,后经王氏重修,才有了现在的规模。庙正殿前廊东壁下有光绪二十八年立“重修诸神庙并开渠筑堤碑”一建于清穆宗同治十一年(1872年)。是年,万太公、万德原、郭大义和王同春合成四股重新修竣短鞭子渠(后改称老郭渠),此渠竣工后又修了庙,故名“四大股庙”。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王同春又重修四大股庙。重修后的庙宇与原来的庙相比,不仅规模宏大、雄伟,而且工艺精湛。新建的四大股庙建有正殿、东偏殿、东西两侧禅房、山门、钟楼、鼓楼、药楼以及坐南朝北与庙宇相对的戏台等建筑物。正殿中塑伏魔大帝关公神象,左有火德真君,右有兴水河神。……[详细]
麻池城址和召湾墓群
  汉代麻池古城遗址位于包头市郊区麻池乡西北,总面积约90余万平方米,是包头地区保存较好、规模最大的古城郭遗迹。古城城垣高6米,底宽10米,顶宽3-4米,分南北两城,呈双菱形,相互连接。北城东西800米,南北550米。南城东西660米,南北675米,比北城向-出360米,其余与北城相连。清初三湖湾一带盛产青麻,其时在此有13个沤麻池,村庄园称之为麻池村。古城城垣6米,底宽10米,顶宽3-4米,分南北两城,呈双菱形,相互连接。北城东西800米,南北500米,南城东西660米,南北675米,比北城向-出360米,其余与北城相连。总面积约90万余平方米。1954年在麻池召湾16号公墓,曾挖掘出金、银质的虎、豹、骆驼形镂空饰片,出土了有狩猎图案的简形器等,具有鲜明的匈奴文化特色。古城出土了汉代铸的单于和……[详细]
萨拉乌苏文化遗址
  萨拉乌苏文化遗址景区萨拉乌苏文化遗址景区即“河套人”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专家们誉为“天然地质公园”,是迄今中国发现的最大的沙漠大峡谷(长34公里),属典型的高原峡谷QP3地形和喀斯特地貌,是罕见的旱地自然奇观。峡谷内发现的包括34种哺乳动物和11种鸟类在内的庞大动物群,被学术界命名为“萨拉乌苏动物群”。景区以真、奇、幽为特点。瀑流飞溅,群峰竞秀,秀美如画,曲径通幽,苑如仙境;8大沟湾湾回水转,草木葳蕤,林果飘香,壮美如歌;峡谷步移景换,时迁景异,堪称世外桃源,天然氧吧,是您休疗养生、探险爬攀、避暑度假、绘画写生、寻古探幽、旅游观光的好地方。萨拉乌苏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境内萨拉乌苏河两岸,是一处旧石器时代的遗址,距今为35000年左右。这里先后发现有400余件石制品,包括用硅……[详细]
辽大明塔
  大明塔位于辽中京内城的正南门──阳德门外东侧。因辽中京延续到明代而只留下塔,人们习惯称为大明塔。塔高80.22米,高度上该塔仅次于陕西泾阳的崇文塔和河北定县的料敌塔,为全国第三高塔,体积则全国第一。该塔雄浑凝重,巍峨矗立。晴日,便在百里之遥,亦可用肉眼望见。用清乾隆皇帝描写此塔的诗句就是“自远早见郁迢娆”,若到跟前看一看,却是“逼近欲瞻翻不易”,观者无不为工程之浩大、造型之壮观、雕刻之精细而叹为观止,使人不禁肃然起敬。大明塔兴建的具体年代,至今尚无资料。但据考古学家分析认为大明塔确为辽代所建。根据一九八二年维修从塔上发现的一块砖上写有“寿昌四年四月初八……”等几字推断,认为大明塔应为辽统和二十五年到寿昌四年(公元1007年─1098年)间所建。大塔为八角形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总高80.22……[详细]
呼和浩特飞来寺
  飞来寺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单台子乡,距万家寨水库5公里,俗称“山神庙”。相传此寺是在一夜之间由一股狂风从南方搬来,故称其为“飞来寺”。万家寨水库建成后,飞来寺西的沟谷变成了“湖”,使飞来寺周围环境变得更加优美。关于这飞来寺,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当地的老人们讲,传说在一千多年前唐末宋初的一个非常安静的夜晚,既没有风的呼啸,也没有云的飘移。就在人们已经进入梦想的时候,突然,一阵惊天动地的龙卷风挟着一样东西从天而降。等大风过后,疑惑不解的人们才惊奇地发现,一座庙堂竟然出现在山神庙。就这样,当地的人们把这座在一夜之间出现的庙堂取名“飞来寺”。飞来寺古老的传说与优美的景色深深地吸引着八方的来客,值得到此一游。……[详细]
城川城址
  霍洛柴登城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浩绕柴达木苏木。古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446米,南北宽约1100米。城墙夯筑,基宽13米,残高0.5~2米。城内中部有一条东西向街道,宽约50米。西侧中部有大型建筑台基,其东北部有铸钱遗址。城内文化层厚约0.8米,采集到绳纹筒瓦和板瓦、凹弦纹板瓦、菱形纹方砖、“千秋”瓦当等。城东、南、西三面有墓葬,规模较大,有竖穴土坑、砖室、土洞墓等,1971年发掘57座,出土有泥质灰陶和釉陶仓、灶、井、罐、熏炉及铜钫、壶、“五铢”钱等。据城内出土“西河农令”铜印及有关文物推测,其年代约在汉武帝至王莽时期,属西河郡辖地。2006年5月,霍洛柴登城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霍洛柴登古城遗址
  霍洛柴登城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浩绕柴达木苏木。古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446米,南北宽约1100米。城墙夯筑,基宽13米,残高0.5~2米。城内中部有一条东西向街道,宽约50米。西侧中部有大型建筑台基,其东北部有铸钱遗址。城内文化层厚约0.8米,采集到绳纹筒瓦和板瓦、凹弦纹板瓦、菱形纹方砖、“千秋”瓦当等。城东、南、西三面有墓葬,规模较大,有竖穴土坑、砖室、土洞墓等,1971年发掘57座,出土有泥质灰陶和釉陶仓、灶、井、罐、熏炉及铜钫、壶、“五铢”钱等。据城内出土“西河农令”铜印及有关文物推测,其年代约在汉武帝至王莽时期,属西河郡辖地。2006年5月,霍洛柴登城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