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无锡市 > 江阴市旅游

江阴市文物古迹介绍

徐霞客故居及晴山堂石刻
  徐霞客故居位于徐霞客镇南阳岐村,始建于明代,占地116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现有房屋三进两侧厢。花厅布展介绍徐霞客的生平事略及其对岩溶地貌、水道地理的研究成果;正厅名“崇礼堂”;天井有徐霞客手植罗汉松一株。故居东南有始建于明代的胜水桥,相传徐霞客每次乘船出游,徐母都会在此送行。故居西南的晴山堂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壁间嵌砌石刻76块,其中有倪瓒、宋濂、董其昌、文征明、祝允明、黄道周等大家手迹。晴山堂后园有徐霞客墓。晴山堂在马镇南肠歧村。初建于明天启元年(1621)。崇帧十七年(1644)毁于兵燹。石刻幸存,后移于徐氏宗祠壁间。1978年,在村南璜溪河畔重建晴山堂。堂坐西朝东,三面环水,占地538平方米。仿明式建筑,3间敞连,10架进深,古色古香。正中“晴山堂”匾额,为朱穆……[详细]
江阴君山寺
  君山寺的前身是江阴乾明广福禅寺。据史料记载,该寺初为二院。一为唐乾贞(927-928)时建,名崇圣。宋太平兴国(976—983)赐额乾明。二为北宋至和(1054-1055)时建,名华藏,为乾明子院。治平(1064-1067)中,赐名寿圣。南宋绍兴(1131—1162)中,改广福。乾道九年 (1173)始并为一寺。该寺殿阁崇严,规制宏敞,为邑中诸刹之冠。僧令司(即今佛教团体)设在其中。千百年来,历经兴衰,最后毁于太平天国战争。一代诸山领袖,就此衰落。乾明广福禅寺原址在现城中民运巷、中山公园、澄江福地一带,现已成为繁华城区。然其址尚存有千年古膜、四眼古井、心经碑刻等佛宝古迹,并得到妥善保护。上世纪90年代初,为了满足信徒开展宗教活动的需要,江阴市人民政府特辟君山宝地50亩,易址重建乾明广福禅寺(……[详细]
锡澄运河南北新桥
  锡澄运河南北新桥位于江阴市。年代为明。南新桥位于青阳镇南街梢,原万源布厂旁,跨老锡澄运河,又名三元桥。南新桥、中新桥(青阳桥)、北新桥同在青阳镇,连同原来的天主堂,成为青阳镇一景,也是古青阳镇的标志性建筑。南新桥建于明嘉靖六年(1527),江阴知县张集筹资建。同时建造的迎秀桥(北新桥)与南新桥同规格,同桥型。南新桥全长34.5米,净跨11.0米,拱顶高程10.8米,桥顶面宽3.5米,底阶宽4.5米。东坡36级至一平台阶,分向南向北各8阶落坡。西坡石阶39级。南新桥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改名为三元桥。据清道光《江阴县志》记载:“康熙年间(1662~1722)马子虬、陶禹贤捐修。”乾隆二十三年(1758)和咸丰元年(1851)又两次重修。民国八年(1919)青阳名坤葛凤池等出资重建。与北新……[详细]
黄山炮台
  位于江阴黄山风景区,又称江阴要塞。黄山炮台享有“江河门户”,“镇航要塞”之称,自古为军事要地。如今,这里成了风景如画的旅游胜地,每当中秋时节,江潮汹涌,甚为壮观,这就是江阴著名的八景之一“黄山秋涛”。长江上最大的公路桥——江阴长江公路大桥也屹立于此,可在这里俯瞰观赏。2013年5月,国务院(国发[2013]13号)公布黄山炮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泰清寺
  泰清寺坐落于江阴城东20公里的鸡龙山麓,华士镇向阳村境内。南临“天下第一村”江阴华士镇华西村,北靠向阳度假村。泰清寺又名太清寺,始建于三国赤乌年间(公元238-250年)距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相传东吴大帝孙权之母吴国太所建(孙权之母吴国太在江南建有七寺八塔,泰清寺就是其中之一)。唐天估三年(906),民人戴思逵、陆顿相谋,召僧徐灵祀立为刹。宋景德四年(1007)真宗赵恒赐额“景德院”。天圣三年(1025)更名为“泰清院”。元至正年间(1341—1367),开山僧宗愿更名为“泰清寺”。明洪武元年(1368)重建“泰清寺”。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明太祖敕令归并天下寺庙,凡龙砂以南,西起花山,东至顾山的东南乡各庵寺业林11座尽并入泰清寺。是时,裹人李侄施米百石移造泰清寺佛殿。成化元年(1……[详细]
江苏学政衙署及碑刻
  江苏学政衙署位于澄江街道人民中路18号中山公园南,顾名思义,就是昔日八府三州考秀才的地方。江苏学政衙署历时292年,有124任学政,规模宏大,设施完备,园内景点众多,因而被称为“江南官署之冠”、“江南第一衙署”。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为江苏学使驻地,随着1904年科举制度废除,学署也走向没落。衙署规制宏敞,屋宇众多,前后共有十三进。衙署前端与大堂相望共有三道大门:前为头门,中为仪门,后为龙门。清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攻占江阴,江苏学政衙署毁于战火,同治四年(1865年)重建,头门、龙门、大堂及堂后建筑今均不存。旧的学署十三进格局是按照风水理论中的穿宫九星法营造的布局,坐北朝南。如今的学署遵循原本的布局,在学政衙署古建筑十三进格局中,仪门的雕梁画栋是仅存的古建筑。仪门面阔五……[详细]
江阴惠济桥
  惠济桥位于秦望山麓月城沿山村,跨山塘河(今废)口,在漕河北侧,是双庙、双泾、山塘一带村民前往武进焦溪的交通桥,也是漕河过往船民的纤路桥。是游客、村民前往秦望山三茅殿烧香祈福的必经之桥。惠济桥建于何年不详。在清道光《江阴县志》上记载:“惠济桥,中骖驾木。”该桥应该视为建于清朝道光(1766)年代之前。惠济桥桥墩以青石条石砌筑,属于明朝时代的建筑材料,旁侧有明天启年建桥刻碑,因此该桥应始建于明代天启元年。惠济桥于民国二十二年三月(1933年)重建。桥北侧的“惠济桥”三字由蔡埜农书,桥南的“惠济桥”三字由“钱×”书。该桥为三跨花岗岩条石桥,中跨7.2米,两边跨分别为5.0米。两边各跨由三块巨型花岗岩条石和二条花岗岩板组成,桥面宽2.7米。桥墩由花岗岩石块砌成,厚实牢固,桥面有寓意吉祥的水旋图案,龙……[详细]
江阴礼敬禅寺
  礼敬禅寺位于江阴城东定山北麓,与峰顶“红塔庵”遥相互应,寺院始建于宋代乾道年间。毁于元朝后期,明洪武元年复建,古属江阴宝池乡,现属山观镇朝阳村。古人有诗赞曰:“攀崖度峭壁,缘间入幽径,山堂绝宽敞,金壁相辉映。古泉酿香雪,松风翳清磬,烦虑庶可袪,聊复此游泳”。该寺在历史上规模宏大,高僧辈出,法务兴隆,香火鼎盛。寺院占地百顷,骑马关门,山门高大,朝北而立。四大金刚分站两旁,面目狰狞,威武雄壮。前门一尊弥勒佛,袒胸露腹笑颜开,背靠韦驮一菩萨。中间是“大雄宝殿”,建筑十分雄伟,三世诸佛盘坐莲台,两边十八罗汉喜怒嗔乐,神态各异。后殿依山而建,塑有莲台观音,慈眉善目,手拂扬柳,普渡众生,僧们缮宿两厢,晨钟暮鼓,幽雅清净。寺中一塘“放生池”,清水荡漾,倒影定山峻岭,气象万千。岭旁有一“玉蟹潭”水清见底,时……[详细]
张大烈故居
  张大烈,又名张澄江。1911 年出生于长泾镇望族。初中毕业后,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1929年留法深造。入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学习雕塑艺术。1931年,张大烈在旅法革命家何香凝的启迪下,关心祖国的命运。何香凝回国前,亲绘梅花、猛虎各1幅相赠。1936年10月张大烈学成,携妻子司爱伦(波兰人)转道苏联回到长泾,致力于家乡的教育事业。1937冬江阴沦陷,长泾初中校舍被毁,张捐卖田产,抢修校舍,使学校得以复课。1939年,出任长泾中学校长。伪政权以发放教育补助费为诱饵,要他开设日语课,遭其拒绝。1940年6月,“江抗”东路指挥部司令谭震林率部开辟澄锡虞抗日根据地,邀他为抗日救国出力。张表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多次在中小学校及群众-上斥责消极抗日、热衷摩擦的-顽固派,遭“忠救军”澄锡虞特派员……[详细]
陈毅同志演讲处
  陈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男,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新四军老战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十大元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1939年10月上旬,为避免与国民党忠义救国军发生摩擦,新四军一支队司令员陈毅从茅山赶到“江抗”驻地江阴周庄定山湾,传达新四军军部关于“团结抗日、双方同时撤军”指示。在澄期间,陈毅应爱国人士、澄西中学校长孙剑华的邀请,前往设于前栗山崇圣寺的澄西中学,向全校师生发表抗日演讲。陈毅以浓重的四川口音,深入浅出地介绍当时国际、国内形势,阐述了抗日救国的道理,鼓励学生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努力学习,读革命书籍,走革命道路。同时,表彰了澄西中学在敌后……[详细]
江阴永安禅寺
  永安禅寺位于江苏省江阴市西郊夏港镇北首。距江阴长江大桥5公里。南临无锡,西接常州。北靠长江,历史悠久。据《江阴市志》记载,是江阴最早的三大寺院之一。初建于西晋太康二年,名永安院。明代成化十三年(1477)四月和万历十九年(1591)四月先后两次对残损的殿堂进行了修复,万历十八年至二十二年(1590~1594)对永安寺进行了一次全面维修。据传,修寺前,当地天灾-,民不聊生。当年12月10日永安寺落成,天空出现日月交辉,次年正月5日巳时、10日巳时又出现日月交辉,是大吉大利之征兆,从此四方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永安寺于清同治丙寅年(公元1866年)第二次重修。永安寺建造独特,错落有序,雕梁画栋,龙飞凤舞,充分体现古代文化艺术的精湛,是历代群众向往的地方,吸引不少善男信女前来祈求人寿年丰。民国后期,寺……[详细]
私立尚仁初级商科职业学校旧址
  私立尚仁初级商科职业学校旧址为由六幢平房及二层楼房组成的一个建筑群体,基本分东西两块,散布在校园里。东边三幢校舍,最南边为一幢10开间二层楼房,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南设外走廊,歇山顶,前有空地为小花园,可能为教职员工办公用房;向北约50米为一幢6间平房,座北朝南,歇山顶,设外走廊,为教室,与第一幢楼房之间形成了一个较大空间的场地;坐东朝西另有平房一排10余间。而西边三幢皆为歇山顶平房,最北一幢坐北朝南,面阔9间,其南二幢性质相同,皆为6开间,分别为坐东朝西和坐西朝东,相对矗立,此三幢平房呈品字形分布,自成一个院落。私立尚仁初级商科职业学校旧址既是较为传统的中式砖木建筑,又吸收了西式建筑的优点,采用跨度较大的人字梁,以最大限度延伸教室进深,扩大教室面积,以满足教学需要。该建筑另一特点是朝阳一面……[详细]
13、北新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新桥
  迎秀桥位于青阳镇北街梢,跨老锡澄运河。原名北新桥,又名凝秀桥。流穿青阳镇的老锡澄运河古时又称运粮河、漕河。1956年锡澄运河拓浚时,青阳镇段向西改道,青阳市镇部份的旧河道当地民众又称为市河。迎秀桥建于明嘉靖六年(1527),知县张集建造。该桥与南新桥(又名三元桥)同时代、同年建造,两桥大小相同,型式一致,为姐妹桥。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焦?重建。重建的迎秀桥至今已有三百八十五年。清咸丰元年(1851)镇民捐资重修。近年迎秀桥拱顶有陷落变形现象。2005年市政府拨款30万元,由青阳镇政府负责进行大修。迎秀桥长21.4米,净跨11.0米,顶宽3.5米,底阶宽4.0米,东坡石阶30级,西坡石阶20级,拱顶高程10.0米。桥顶有四只神态各异调皮活泼的小石狮为望柱。远在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详细]
14、南新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新桥
  南新桥位于青阳镇南街梢,原万源布厂旁,跨老锡澄运河,又名三元桥。南新桥、中新桥(青阳桥)、北新桥同在青阳镇,连同原来的天主堂,成为青阳镇一景,也是古青阳镇的标志性建筑。南新桥建于明嘉靖六年(1527),江阴知县张集筹资建。同时建造的迎秀桥(北新桥)与南新桥同规格,同桥型。南新桥全长34.5米,净跨11.0米,拱顶高程10.8米,桥顶面宽3.5米,底阶宽4.5米。东坡36级至一平台阶,分向南向北各8阶落坡。西坡石阶39级。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江苏学政(时为南直隶)移驻江阴,辖管八府三州生员考试。同时江阴学政直考常州府下八县秀才,有江南六县生员经青阳赴试,经过青阳南新桥至青阳市镇必定停下来上岸休闲放松,进庙焚香拜佛,祈求保佑能够中榜。因此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改名为三元桥,意思是连中……[详细]
周庄曹氏宗祠
  曹氏宗祠,位于江阴市周庄镇宗言村繖墩上。建于清道光年间,为五开间三进建筑,斗栱飞檐,木雕精致,陈设古朴。依墩势建,坐北朝南。头门高闸门槛,左右院梁上雕琢双龙图案,中间通道,木栅分列两旁,飞檐斗拱,上悬红底金字“曹氏宗祠”匾额。祠前竖有“扣马石”柱,银杏桐柏分植两边, 高耸挺拔。第二进为“宗厅”,正中屏门两扇,上有笔走龙飞的巨大“福”字,传为明崇祯首辅周延儒之父“周二痴子”所书,屏门后建地台,飞檐饯角,描龙雕凤,宛如半座戏台,台屏上刻有屏联:“松风吹解带,明日照琴台”,宗厅上悬有三块巨大而精致的匾额,中匾蔚蓝底金字,为清慈禧亲笔赐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曹毓瑛“砥砺廉隅”4字,上镌慈禧玉玺印章和五爪双龙抢珠,珠为真金铸成。左匾为“博学宏词”4字, 系内阁中书陈绍荣手迹。右匾为“乐善好施”4字,乃段……[详细]
马镇大桥
  马镇大桥位于霞客镇马镇村街东梢,江阴与无锡惠山区的界河上,全长32.5米,高5.5米,桥顶宽3.1米,桥堍宽5.3米,桥北坡有23阶石级,南坡19级石阶。界河河面开阔,水面有五、六十米宽。马镇大桥凌空跨河,使被界河隔断的大路变通途。马镇自古以来就是江阴与邻邑间的重要水陆通道。宋、元、明、清官府在马镇设邮铺。清道光《江阴县志》记载:“马镇市傍桥濒河,明时毁于倭,今西桥及湖塘有小集二处。”马镇因驿站而兴市,可惜遭倭寇烧毁抢掠,后来复建,规模亦不大。据道光《江阴县志》记载,马镇大桥为“景泰间(1450~1456年)徐泰建。”徐泰是明朝江阴解元。但在桥北驿站墙壁下坎有石碑一块,上面记载着此桥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系冠带义民徐景南(徐霞客第十世祖)和同室孔氏出资建造。马镇大桥建在淤质……[详细]
祁头山遗址
  祁头山遗址位于江阴市城东黄家宕内,东南距江阴城区约4公里。遗址地处太湖之北,长江南岸。北距长江5公里,东距张家港东山村马家浜文化遗址约7公里;东南距无锡彭祖墩马家浜文化遗址约30公里;西南距青阳南楼崧泽文化遗址约15公里;西距璜土石庄高城墩良渚文化墓地约30公里。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2000年8月至2001年1月,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联合无锡市博物馆、江阴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钻探和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约500平方米,清理新石器时代灰坑39座、墓葬137座,出土各类遗物200余件,其中石器18件、玉器17件、陶器219件。发掘表明,祁头山遗址为相当于马家浜文化时期一处重要的大型聚落遗存。该遗址地层堆积深厚,遗迹间关系复杂,特别是新石器时代墓葬0-土器物独具特色,为本区内新石器遗迹仅见。该遗址为一……[详细]
18、适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适园
  时代:清地址: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区南街该园占地七亩有余,为邑人陈式金于清咸丰四年(1854)就宅旁隙地所建,本名适园,俗称“陈家花园”。江阴陈氏系江阴望族,陈式金本为山水画师,巧于园林构思,谓无意为园而适成之,故名适园。部分毁于庚申兵燹。其子陈曦唐(字燮卿),光绪丙戌进士、工部主事,亦善山水花卉翎毛。倦归故里后,以10年时间补廊培屋,移树浚池,为园增色。日军侵占江阴,适园曾遭破坏。解放后,迭经人民政府拨款整修,渐复旧观。园内凿湖垒山,湖北双峰叠翠,其上有超然台,已废。湖南有水流云在之轩,东连过香廊、曲桥,至秋声舫。舫前为响秋轩,舫后为易画轩,凡求画者须以诗相交换故名。再过斜廊达得爽亭,中嵌巨镜,湖光山色,尽收其中。沿回廊向北有敞厅,名得睫绕云山馆。西隅斗室名秋入琼波。旁有适安斋,收-代书画珍品……[详细]
华西金塔
  江苏省华西村是大陆首富村的一个标准样本。它的创业史犹如神话:1961年建村时,集体积累1764元,人均分配53元,人日均口粮半斤,靠吃红花草度日。华西金塔,指的是江苏省华西村中间的一幢塔楼,这是华西村标志性建筑。“华西金塔”被誉为天下第一塔”,集餐饮、宾馆、商场、会客、观光于一身。“华西金塔”所在的华西村,更是一个闻名全国的“天下第一村”,被誉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2001年,华西村工商业销售收入45亿,最穷的村民家存款50多万,最多的500多万,家家住平均500平方米的别墅,至少拥有一辆轿车。村中间有一幢塔楼,这就是华西村标志性建筑“华西金塔”。进入塔内,迎面是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天下第一塔”,才发现华西塔集餐饮、宾馆、商场、会客、观光于一身,我被安排在七楼的宾馆休息。自窗口眺望……[详细]
徐霞客墓
  徐霞客墓在徐霞客镇马镇南旸岐村东首。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汉族,明朝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中国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的作者。被称为“千古奇人”。其一生志在四方,不避风雨虎狼,与长风云雾为伴,以野果充饥,以清泉解渴。足迹遍历北京、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浙江、福建、山西、江西、湖南、广西、云南、贵州等16省,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徐霞客墓原在前马桥,早毁,1978年迁往晴山堂后院,仿明式移葬墓。1984年按《梧塍徐氏宗谱》所附墓制图重建,墓圈青石砌就,高1.50米,墓围7.93米,土堆坟尖高0.37米。墓坐西朝东,竖有清初花岗石原碑,碑高1.20米,宽4……[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