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无锡市 > 宜兴市旅游

宜兴市文物古迹介绍

宜兴万安桥
  万安桥,位于新街街道陆平村南儒圩林家桥1号边。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万安桥建于民国六年(1917),单孔石拱桥,东西向(西偏南10°),花岗岩、青石混砌,其中桥身、花券为青石,枕石、拱券、桥面、趟石、扶栏为花岗石。桥通长23米,桥面(桥铭石)长1.95米,中宽3.60米,净跨6.09米,矢高3.50米。坡长10.40米,堍宽4.07米,台阶25级,坡度13°,平堍长2.76米。枕石长4.70米,枕石间距4.78米,外间距5.69米。花券厚0.16米,拱券厚0.22米,扶栏高0.55米,厚0.19米。桥铭石厚0.28米,桥铭:岁次丁己重建万安桥民国六年。桥铭石长1.95米,厚0.28米。桥东侧房屋(门牌:林家桥1号)外墙边有民国七年(1918)“重建万安桥碑……[详细]
戈庄双桥
  戈庄双桥,位于官林镇戈庄村。2003年3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戈庄双桥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由呈L形的大小两座拱桥组成。大桥呈东西向,两边各有石阶26级。青石叠砌,桥面石阶为花岗石质,桥面有龙门石。桥通长22.10米,桥面长1.70米,中宽3.16米,堍宽4.10米。净跨5.40米,矢高3.60米,枕石间距4.40米,枕石长4.10米,宽0.36米。西坡长10.35米,堍宽4米,西堍下枕石长4.50米。东坡长10.25米,堍宽4.10米,东堍下枕石长4.45米,趟石宽0.50米。拱券厚0.26米,花券厚0.13米。桥铭石厚0.40米,桥铭:重建双桥。小桥呈南北向,接于大桥西堍北侧,青石叠砌,长4.70米,宽2.22米。净跨2.80米,矢高1.30米,枕石间距2.10米……[详细]
张公洞石刻
  张公洞石刻,位于宜兴市湖氵父镇盂峰山中,为宜兴主要旅游景点之一。2006年6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入口处碑亭内碑,宽1.06米,高2.70米,厚0.25米,青石质地。正反两面都有字,正面落款为:天启甲子秋。反面碑名为:朝阳道院开山碑记。洞口入口处有碑2块,高、宽0.64米,款:民国二十一年。洞口墙上有碑高0.65米。离后洞不远有“洞天福地”碑,唐青城山人杜光(款)。宽0.78米,长3.20米。后洞出口有“云梯”,0.30×0.40米(字的大小)。“一洞天”0.36×0.74米。“沙颜楷”0.6×0.6米。“海内奇观”,宽0.73米×3.20米,款:元诗人杨维桢题。“民国癸亥年”,1.10米×0.30米。汉天师张公府第,宽1.10米,长2米。天门1米×0.50米,储烟书(储……[详细]
44、允济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允济桥
  允济桥,在宜兴市和桥镇大生村前谢自然村东约400米,2003年3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允济桥建于清代,为单孔石拱桥,南北向(南偏西33°),青石、花岗石混砌,其中桥身为青石,券石及桥面石阶为花岗石。桥通长19.40米,中宽3.60米,净跨5.37米,矢高3.10米。北坡长8.85米,堍宽3.78米,坡度11°;平堍长3.20米,上宽3.66米,下宽3.77米。南坡长8.88米。桥铭石长(桥面长)1.66米。枕石长3.80米,宽0.45米,枕石间距4.40米。两侧各有石阶20级。桥上有长条形青石护栏,护栏高0.42米。桥南侧十余米有四方形桥亭,柱及顶均为花岗石质,边长2.22米。亭内保存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修桥碑记一块,名为“允济桥碑记”,青石质,高2.60米,宽1.0……[详细]
45、万园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园桥
  万园桥,又称王茂公桥,在宜兴市周铁镇王茂村福胜禅寺(又称东岳庙)旁。万园桥相传始建于三国赤乌年间,现桥为清晚期重建。万园桥为单孔石拱桥,东西向(西偏南11°),东侧有石阶20级,西侧为18级,花岗石叠砌,有护栏。桥长20.50米,桥面长2.83米,中宽3.50米,堍宽4.38米。桥孔净跨5.70米,矢高3.40米。西坡长9.50米,坡度17°。东坡长8.50米,东侧上枕石长4.30米,下枕石长4.80米,平堍长2.70米,平堍下宽4.40米。中间两枕石内间距4.10米,外间距4.70米。两侧两枕石内间距7.30米,外间距8.20米。桥孔两侧均刻有阳文桥联,南侧为:“百里超朝吸铜峰秀气,千秋永固回震泽狂澜”。北侧为:“籍众姓交输功垂奕世,仗神灵巨庇惠及多方”。对联书法由岳飞后裔、清九江知府岳璟……[详细]
新渎永安桥
  新渎永安桥,位于宜兴市高塍镇塍西村新渎自然村。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新渎永安桥,俗称新渎桥、上新渎桥,建于清光绪年间,为单孔石梁桥,花岗岩质地,东西向(西偏南20°)。桥通长24米,桥面长6.25米,中宽2.75米。净跨5.30米,桥底面到水面高度3.70米。西坡长5.40米,堍宽3.35米,台阶12级,坡度14°;平堍长2.60米,宽4.10米。东坡长5.50米,堍宽3.38米,台阶12级,坡度14°;平堍长4米,宽4.15米。枕石长3.60米,宽0.53米,厚0.53米,桥桩立柱高2.80米。桥铭:永安桥光绪八年(?)(1882)。永安桥现保存较好。新渎永安桥南有永安桥碑,高1.50米,宽0.89米,厚0.25米,字迹有部分不清,楷书。落款:伯城沈若愚……[详细]
47、归径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归径桥
  归径桥,在宜兴市新街镇归径老街。1996年11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重建归径桥碑记》记载,此桥始建于东汉建安年间,初为木桥,南唐时易木为石。其后历代曾多次修建。清咸丰年间又毁于兵灾,同治十三年(1874)复重建。归径河在历史上为宜城通张渚的交通要道,舟船往来不息,十分繁忙。现桥两端建筑仍保持着明清时的老街风貌。南侧桥楼下存有清代修桥碑记五块。归径桥为单孔石拱桥,南北向(北偏东5°),南坡有石阶16级,北坡为15级。青石、花岗石混砌,青石长条形栏板,莲瓣纹望柱。桥长17.18米,桥面长0.95米,中宽3.50米,堍宽4.05米。桥孔净跨8.10米,矢高4.60米。北坡长7.50米,堍宽3.90米,坡度9°,平堍长3.70米,平堍上宽3.30米。……[详细]
宜兴南岳寺
  南岳寺,位于江苏省宜兴市郊西南七公里的南岳山。南岳寺建于齐代永明二年(484),时谓“南岳禅寺”,为江南一座古老名刹。南岳寺称为“南岳揽胜”一景,是古时荆溪(宜兴旧称)十景中“铜峰叠翠”、“阳羡茶泉”两景的组成部分。南岳寺近周名胜古迹尤多,宋代岳飞与金兵大战一百余合的“百合场”,遗址即在寺麓坡下,宋代名将狄青墓址华表犹存,现为宜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唐代宰相陆希声的足迹与诗文;有晋时周处射虎的“流环桥”、“射虎墩”等。南岳古寺历经兵火摧残,抗日战争时期几为日军烧尽。改革开放后,经宜兴市人民政府批准,加以修缮后于1988年9月对外开放,成为中外游客和佛教信众所向往进香游览的场所。交通指南景区地址: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南岳路南端乘车线路:宜兴市内乘出租或小巴车至南岳路南端可至。……[详细]
钱松喦故居
  钱松喦故居,位于杨巷镇黄家村。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钱松喦(1899-1985),宜兴杨巷镇人,笔名芑庐主人。我国著名国画家,擅长山水画,且工诗善书,常诗画一体。曾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并赴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展出,受到国内外行家的好评。出版过作品专集多种,并有美术理论著作《砚边点滴》传世。钱松喦世居杨巷镇湖墅村(今黄家村),出生于七代秀才的书香门第。祖上宅第较宏伟,清咸丰年间遭兵燹,现存建筑系其祖父在原址重建。钱松喦故居建于清末,建筑面南坐北(南偏西22°),共一进,为二层0-式建筑,第二层较矮,南北各有三个墙门。原建筑面阔八间,其东面两间为原钱松喦居住的房屋,已经被拆。通面阔六间19.70米,进深七架8.30米,建筑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详细]
50、东仓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仓桥
  东仓桥,位于宜城街道东风巷(旧称“东域里”),横跨于旧城河上,1985年1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仓桥始建于南宋宝庆年间(1225—1227),由县尉赵汝迈发起兴建。明代重建,清咸丰年间重修,抗日战争期间又遭日寇破坏,抗战胜利后才修复。1997年宜兴市人民政府又对桥面、护拦等进行了整修。东仓桥系单孔石拱桥,主体建筑仍为明代风格,由花岗石、青石混合构筑,桥长30米,顶宽3.60米,堍宽4.70米,桥栏高0.75米。东西向(南偏西28°)。净跨8.30米,矢高5.50米。南坡台阶28级,北坡34级,其中12级台阶在1997年旧城改造中被拆除,现改为水泥台阶。坡度16°。桥南堍与东风巷明清老街相连。……[详细]
黄龙山紫砂泥矿井
  黄龙山紫砂泥矿井位于丁蜀镇黄龙山,共有大水潭、台西井、五号井三口井。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黄龙山紫砂泥矿井-大水潭,位于丁蜀镇中心广场。大水潭马路北面山地剖面,可见紫砂矿岩石的脉络。大水潭据说为明代泥料矿,挖掉后便留下的水潭。面积约6503平方米。黄龙山紫砂泥矿井-台西井,位于宜兴市丁蜀镇白宕社区。台西井,井口朝北,坑道内宽2.30米,高2.20米。其西面为挖泥料后形成的水潭。黄龙山紫砂泥矿井-五号井,位于宜兴市丁蜀镇白宕社区,台西井东50米。五号井建于1979年,井口朝东(东偏北15°)。有两个井口,一为走人,一为走料。现存轨道宽0.66米。……[详细]
52、桐梓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桐梓桥
  桐梓桥,位于宜兴市杨巷镇坝塘村桐梓自然村(新芳东,东洲电缆对面的小路走到底)。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桐梓桥建于清康熙年间,单孔石拱桥,东西向(西偏北25°),青石质地。桥总长14.50米,桥面长1.25米,中宽2.96米,坡度15度。枕石长3.15米,宽0.23米,厚0.18米,间距2.75米,东堍宽3.60米。净跨4.30米,矢高3米,桥底面到水面高度3.60米。券石厚0.18米,花券厚0.12米。桥铭:桐梓桥。桥铭石长1.25米,宽0.48米,厚0.22米。桥东侧有重建桐梓桥碑。长1.60米,宽0.715米,厚0.31米。碑名:“重建桐梓侨碑记”,内容有:“……康熙三十八年重建……”落款:“道光七年孟夏初吉”。……[详细]
53、官林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官林桥
  官林桥,位于宜兴市官林镇官新街。2003年3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官林桥又名“孙家桥”,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单孔石拱桥,东西向,东西各有台阶23级,花岗石砌筑。桥通长25.40米,桥面长3.07米,中宽3.75米,堍宽4.40米。桥孔净跨8米,矢高5.50米。西坡长11.30米,下堍枕石长5.05米;西平堍长2.15米,堍宽5米。中间枕石间距4.65米,两侧枕石间距9.25米。枕石宽0.50米,厚0.40米。桥栏杆宽厚为0.48×0.48米。桥铭:重建官林桥光绪甲辰。桥栏两端各有卧狮一对。桥孔两侧均刻有阳文楷书桥联,南侧为:“肇迹溯东吴千秋巩固,安澜通北氵鬲百渎迥环”。北侧为:“络绎舟车□□□古迹,纷纭冠盖记题栓豪情”。……[详细]
54、张泽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泽桥
  张泽桥,在宜兴市大浦镇张泽老街,1983年6月宜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入第六批宜兴古桥梁)。据《宜兴县志》记载,春秋时,范蠡凿蠡河,在此建木桥。现存石桥为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重建,民国23年(1934)重修,近年又多次对拱券进行修缮。张泽桥为三孔石拱桥,东西向,两侧各有石阶37级。桥面石阶、券石等为花岗石质,其余用青石叠砌。南北桥栏各为13根荷花望柱和12块条形栏板组成。桥长45.95米,中宽4.70米,堍宽5.68米。桥中孔净跨9.55米,矢高5.10米。次孔净跨6.30米,矢高3.50米。桥西堍有清光绪三十一年和民国二十三年修桥碑记各一块。……[详细]
55、洋溪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洋溪桥
  洋溪桥,位于宜兴市周铁镇洋溪村中。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洋溪桥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春正月,单孔石拱桥,南北向(南偏西20°),花岗石质地。桥通长12.20米,桥面长1.97米,宽2.58米。南坡长4.65米,堍宽2.90米,坡度16°,台阶7级。北坡长4.70米,堍宽2.90米,坡度14°,台阶7级,趟石宽0.40米。南侧枕石长2.90米,宽0.25米;北侧枕石长3.10米,宽0.35米。枕石内间距4.20米,外间距4.90米。净跨4米,矢高2.70米,桥底面到水面高度3.20米。券石厚0.20米,花券厚0.10米。桥铭:重建洋溪桥,道光十五年春正月。桥铭石长1.97米,宽0.47米,厚0.20米。……[详细]
56、画溪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画溪桥
  画溪桥,在宜兴市丁蜀镇汤渡村,宁杭公路西侧,1985年宜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画溪桥原为木桥,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易木为石,建成石拱桥,道光、咸丰、同治年间均有修建。历史上,画溪桥沿河风景秀丽,两边岸上栽满朱藤花树(紫藤),每当春暖花开,水光花影,交相辉映,被称为“画溪花浪”,为宜兴古十景之一。画溪桥系三孔石拱桥,南北向,由青石、花岗石混砌而成,全长34.94米,中宽4米,堍宽5.15米。中孔净跨8.55米,矢高4.75米;次孔净跨4.50米,矢高2.45米。桥中孔两侧刻楷书阳文对联,西侧联语为:“二百年磐石重新星缠析木,数十里槛泉正出迹固包桑”。东侧为:“一幅画图开浪罨花光波涵月影,群峰灵秀锁舆通柳浦船放荆溪”。……[详细]
蜀山显圣禅寺
  明清之际,宜兴素有“禅窟”之称,蜀山则擅荆溪之胜,大游览家苏东坡居士,归老独山,躬耕二顷田,见独山峰峦如黛,清溪萦绕,脱口赞曰:“此山似蜀”。自此宜兴独山易名蜀山,显圣禅院就座落于这蜀山东麓,山水对峙,秀不可掩。汉光武帝刘秀登基前,在此遇太湖股匪追击,途经蜀山,当时蜀山陈氏三姐妹,见情况紧急,急中生智,将刘秀藏于乱草堆中,刘秀因而得救,三姐妹为保贞洁而自溺于蜀山东麓金鸡滨。刘秀称帝后,为报救命之恩而建庙纪念,并敕封为圣母三姑夫人庙。清乾隆年间改称为“显圣禅寺”,该寺于文革期间被毁,今在原址重建。景区地址:江苏省无锡宜兴市丁蜀镇蜀山显圣路乘车线路:宜兴市内乘5路公交在通蜀路站下车,后沿通蜀路东行至显圣路可达。……[详细]
58、武昌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昌桥
  武昌桥,位于宜兴市周铁镇彭干村宋庄自然村。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武昌桥建于清代,石拱桥,俗称王公桥,南北向,花岗石、青石混砌,其中桥面为花岗石、桥身为青石。桥面长1.50米,宽2.90米。桥板长1.50米,宽0.42米,厚0.20米。北坡长5.35米,坡度9°,台阶8级,下堍宽3米。南坡长4.90米,坡度9°,台阶11级,下堍宽2.85米,趟石宽0.40米。北侧枕石长3.45米,宽0.30米,厚0.30米。枕石内间距2.65米,外间距3.35米。净跨3米,矢高2.60米,桥底面到水面高度2.90米。券石厚0.28米,花券厚0.10米。桥铭:武昌桥。桥铭石长1.50米,宽0.42米,厚0.20米。……[详细]
蒋店(坫)桥
  蒋店(坫)桥,位于徐舍镇芳庄村决西自然村(位于村级公路马路边)。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蒋店(坫)桥建于清代,为三孔石梁桥,为宜兴跨度最大的平板桥,南北向(北偏西25°),青石、花岗石混砌,其中桥面为花岗石,其余为青石。蒋店(坫)桥通长36.26米,中宽2.16米,中孔净跨8米,桥底面到水面高度4.15米。北坡长6.50米,坡度8°,堍宽3.20米;南坡长6.30米,堍宽3米,平堍长7.70米。桥墩南北皆宽4.40米,厚1.25米。桥芯板长0.80米,宽0.75米,共14块。龙门石有旋涡纹。桥上有四个栏柱,柱高1米,厚、宽0.26米。其中三个为青石,南侧一个为花岗石质地,柱头饰荷叶纹,似明代。……[详细]
60、下裴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裴桥
  下裴桥,在宜兴市芳桥镇虞山村下裴自然村。2003年3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下裴桥建于民国十二年(1923),为单孔石拱桥。南北向(南偏东10°),两侧各有石阶17级,青石基,桥面及券石为花岗石质。桥长16.90米,桥面长2米,中宽2.95米。坡长8米,堍宽3.90米,坡度11°。中间两枕石间距3.55米(内距),4.30米(外距);龙门石直径0.75米。拱券厚0.24米,花券厚0.14米,桥铭石厚0.35米。矢高3米,净跨4.40米。桥孔两侧均有阳文桥联,东侧联语为:“数点屺虞峰隔离半里,一溪烟雨水静锁孤桥”。西侧为:“百渎安澜舆梁成岁暮,双虹落彩图画出天工”。桥铭:民国癸亥下裴桥孟夏重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