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辽宁省旅游

辽宁省文物古迹介绍

“三燕”宫城南门遗址
  “三燕”宫城南门遗址距今1663年,对研究我国古代民族——鲜卑族的历史有重要意义:古代的东北亚地区都曾经受到鲜卑族的影响,然而历史上却没有更多的史迹用以研究这个民族该遗址可以加深了解鲜卑族的历史以及它在东北亚地区的影响。朝阳城始建于公元341年,历史上称作“龙城”,是中国古代两晋十六国时期前燕、后燕、北燕(简称“三燕”)的都城,唐朝时是东北的军事重镇,元朝被废弃。“三燕”宫城城门遗址位于朝阳市老城区的南北轴线上,门址有三个门道。按中国古代的等级制度规定,只有都城的城门才允许开设三门道。据此推测,这段城门是前燕始建龙城时建筑的南门。考古还发掘出多组隋唐时期的建筑和大型辽金时期建筑遗址、辽代以前的城市排水系统及大量陶器、瓷器、铁器等,两侧有向东西延伸的城墙,依稀可以看出“龙城”当年车水马龙的繁华……[详细]
202、归州城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归州城
  归州城位于盖州市归州镇归南村,城址的东、南、北是居民住宅区,西是浮渡河,北1500米是渤海辽东湾,南1500米是仰山。 归州城始建于辽代,《辽史·地理志》载:“归州,观察,太祖平渤海以降户置,后废。统和二十九年,伐高丽,以所俘渤海户复置。兵事属南女真汤河司。属县一,归胜县。” 明《辽东志》载“归州,盖州城南九十里,有城二处,遗址见存”。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归胜城,在(金州)卫东北,辽置归州,治归胜县”。《奉天通志》载“归州堡,在今熊岳城西南三十里,即辽归州之所在”。各类史籍记载与归州城地理位置吻合,辽代的归州城就是现在的盖州市归州镇归南村附近。 城址坐落在浮渡河东岸的一块台地上,台地高出周围平地表1.5米,西侧边缘有南北长148米的土岗,为夯土城墙基,宽约8米。归州城为一方形建制,南北……[详细]
203、崇山寺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山寺
  崇山寺位于盖州市梁屯镇刘堡村,其又名清庙重山寺。崇山寺西邻七盘岭约一公里,北依庙后山。寺院坐落在山前平坦的台地上,方位南偏东50度。崇山寺原为两层大殿,现仅存后殿,建筑形制属清代大木小式硬山青瓦顶五脊式建筑。后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明间阔2.55米,次间均为1.90米,进深5.75米。檐柱四根,柱础覆盆式,金柱八根,檐椽22根。探出大额枋0.55米,飞椽探出檐椽0.28米。椽枋、额垫板均有二龙戏珠、狮子、麒麟、花卉等彩绘纹饰。雀替已不存在。檐柱与金柱间距0.80米,中有抱头梁、穿插梁。寺门上也有彩绘,三架梁与四椽袱间有双步梁。三架梁与四椽袱横跨明间有佛龛,佛龛木质彩绘雕花分为三组,佛龛长2.25米,宽0.74米。后山墙设有供形后门。室内共有壁画20幅,保存较好。东山墙8幅,山尖脊两倾呈三角形……[详细]
204、沈阳长安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沈阳长安寺
  位于沈河区朝阳街长安寺巷6号,是沈阳最古老的建筑群,相传建于唐朝,故民间有:“先有长安寺,后有沈阳城”的说法。1988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长安寺占地约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长安寺始建于何年,已不可考,从寺内碑刻记载曾重修于明永乐七年(1409),尔后天顺二年(1458)、成化二十三年(1487)直至清代曾多次修缮。历史上长安寺的香火曾有过兴旺之时,但到清代晚期已渐颓败,终至断绝,庙宇也渐损没。清道光二十一年(1842),由钱行、借贷行等商号捐资重修长安寺,并辟为金融交易场所。长安寺坐北朝南,三进四合院。自南向北在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山门、天王殿、戏台、拜殿、大殿和后殿等建筑。中轴线两侧对称排列着配房、钟鼓楼,歇山式,建在砖筑高台之上。天王殿,三楹,硬山式。戏台,与天王殿……[详细]
高山铺战役遗址
  1947年秋,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根据中央战略决策,-司令员和-政委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4万余人,转战千里,长驱直入大别山,揭开大转折历史序幕。蒋介石急忙调兵追截,纠合22个旅的野战部队要予“聚歼”!刘邓审时度势,决定利用蕲春境内高山铺一带的有利地形,创造条件,诱敌深入,围歼尾追之敌。10月25、26日,刘邓指挥我军一纵十八旅、六纵第五十二团和中原独立旅用“拖刀计”将敌整编四十师(相当于军)及整编五十二师八十二旅,引入高山铺狭谷地带围击聚歼,共歼敌1.26万人。这次战役,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第一次重要战役,极大地震慑了大别山的蒋军各部,从而使大别山迅速变成我党我军逐鹿中原的前进基地,从此拉开了战略大-的序幕。高山铺战役遗址于1992年被省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主战场……[详细]
206、岳州城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州城
  岳州城坐落在大石桥市金桥镇岳州村内,又称耀州城,由于城墙坍塌形成了一处高台地,城址遗迹较明显。出营口市区再过大石桥北折,展现在眼前的乡村景色美不胜收。挥之不去的是一路回放脑际的古诗:“车马匆匆过耀州,晓风凉意似新秋;孤城废久存墟里,破壁颓垣剩故楼;州名不知何时变?人民或是昔时留;我来不敢停骏问,恐话沧桑也白头。”诗人魏燮筠(1812~?),清朝著名书法家,辽宁铁岭人。这首诗写于清咸丰年间,是他在经过耀州城时的感叹。诗人这次路过耀州所赋诗词,无疑加深了世人对古城的印记,在当时也算是一受人关注的重镇。对耀州城的记载散见于一些史籍。《奉天通志·建置·城堡》载:“城(海城)西南六十里,周围二里三百步,南北二门”。《奉天通志》搜集一些乡土志书而成,成书在清康熙年间,其记载的城与耀州实际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详细]
207、北镇清真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镇清真寺
  北镇清真寺位于北镇市广宁镇城东南部,东、南、西三面为居民住宅,北距国道102线80米,寺后为居民街道。清真寺座西朝东,南北38米,东西37米,占地面积1,406平方米。建有山门、卷棚、正殿、望月楼、阿訇室、沐浴室等建筑十三间。卷棚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为大木架结构。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为卷棚式建筑。望月楼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呈方形,通高19米。分上、下二层,为重檐盔顶阁楼式建筑。其它建筑为后期重建,保存较好。该寺对研究和考证北宁伊斯兰教的历史及古代建筑艺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清真寺始建于明嘉靖四年(1525年)。清嘉庆三年(1798年),以乡老杨玉珍为首的回教徒对清真寺进行大型维修,竣工之后,与其子杨铭、杨剑赠“清真古教”木匾一块,并捐献土地80亩,作为清真寺的资养。清光绪末年,广……[详细]
秀水河子烈士陵园
  秀水河子镇烈士陵园地处辽北重镇秀水河子镇所在地秀水河子村北山,101国道贯穿境内,距法库35公里,距沈阳70公里。西侧有欢子洞湿地自然保护区,西南与辽墓群圣迹山仅5公里。为纪念素有“东北解放战争第一个春天”之称的秀水河子歼灭战中光荣牺牲的革命烈士,经中央有关部门决定,秀水河子镇烈士陵园于1968年设计动工,1970年建成,为国家二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保护历史遗迹,于2008年以来争取省市资金380万元进行维修改造,建有秀水河子歼灭战烈士纪念碑、秀水河子歼灭战纪念馆、石雕墙一座、烈士坟墓84座、围墙、大门等建筑。纪念馆内存有当时战争的照片、图片、烈士遗物及当时的战事文件、捷报等资料。陵园内安葬着秀水河子歼灭战中牺牲的800余名烈士。该园已多次接待过中央、省、市、县级领导。2007年7月19日,“……[详细]
209、四面城城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面城城址
  四面城城址位于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四面城镇政府东200米处一高起台地上,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是辽代至金代的遗址。城址四面城墙夯土筑成,呈不规则菱形,城有南北两门,城东、北两面有护城河(红山河)。 城内遗存大量辽金时期的陶瓷片标本和兽面瓦当、卷云纹瓦当、灰黑色大方砖等建筑材料;还有“政和”、“元佑”等北宋钱币、铁箭头、铁甲片、车辖等遗物。2000年在城内出土安州残碑,得以佐证其为辽代安州州治。该城金代为归仁县治。为当时的商贾贸易繁盛之地。碑上面刻的文字为“辽东之地为州者,五十有四,安州即其一也……俗阜视其地利,甲诸辽左,真一境之佳致也……吞辽宋一匡天下,封疆万里……取民之所归,惟归有仁之意……”。2000年的秋天,当地农民耕种时,发现一块残碑。随后考古人员又在发现石碑的附近,挖了两条2米宽, ……[详细]
盖平县立初级中学小木楼
  盖平县立初级中学小木楼位于盖州市新兴社区气象里第一高级中学院内。该木楼建于1926年,坐北朝南,为二层歇山式青砖红瓦小木楼,现改成8间,建筑东西长46.8米,南北宽9.9米,建筑面积为463.32平方米,檐高8.17米,南北墙面通体建有13个墙垛,建筑前立有13根木制四楞檐柱,柱下有亚腰柱础石,建筑东西两侧建有通其上的楼梯,东西两侧的马头墙开有通上的拱形门洞。学校创建初期(1910-1923年)。据《盖平县志》记载,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废除科举制度后,将当时盖平县辰州书院改为盖平县简易师范,清宣统二年(1910),简易师范内设两个初中班,有学生121人,校长李钰相(举人),此为盖平县中学创建之始,即今盖州市第一高级中学的源头。曲折、艰难的发展时期。盖平县初级中学自1910年创建以来,始……[详细]
新立屯关帝庙
  新立屯关帝庙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原名武圣祠,道光二十一年扩建。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改建成现在规模的关帝庙,取又一名“善德寺”。至今已有二百五十八年历史。善德寺源起与老爷殿两个对联有关:一副:兄玄德弟翼德斩庞德放孟德德布四海;生蒲州长潞州战徐州威震九州。此联绘制在老爷殿两侧山墙前面。另一对联: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横批:义气千秋。关帝庙南北60米,宽15米,占地900平方米。前山门兼出巡殿,马童殿。左右有侧门,沙门内有钟鼓楼(05年复建),沿青石砖甬路到达前卷棚后燕尾的正殿。正殿为一座歇山式四阿山式建筑,飞檐斗拱,奇兽罗列,砖雕石刻,玲珑剔透,在建筑风格上是一绝。正殿内祀奉“协天大帝护国明主佛关云长”。金脸帝王像头戴王冕,手捧七星令箭。左为荆襄九郡都督赵累和持刀护卫……[详细]
满铁大连医院旧址
  满铁大连医院旧址位于中山区解放街6号。2013年6月28日,入选大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坐落在中山区解放街6号,始建于1909年,1926年竣工。建筑面积32,685平方米。由德国人设计,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主持建造。地上五层,地下一层,现代框架结构。建筑内部布局合理,功能区分明确,外部造型简洁凝重,采用竖线、咖啡色面砖,朴素而大方,与整个地段与地形十分相宜得体。建筑风格,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形态。大连不论多么现代,多么鲜艳,它因为有许多凝重的身后拖着长长的影子的老建筑,而让它始终有一种独特的挥之不去的历史感。大连人对这组建筑群太熟悉了,它已不完全是古典主义的模式,触目可见的是浓厚的现代欧式的生动气息。它所处的地势略高,虽与中山广场建筑群隔开一段距离,却属于同一规划区域。……[详细]
西崴子烽火台
  西崴子烽火台位于盖州市团山街道办事处西崴子村西北处的海边平坦台地上,南与鲅鱼圈墩台山烽火台隔海相望,北与西河口烽火台相接应,东与鹤羊寺烽火台毗邻。 台底座是六层花岗岩条石为基,上叠砌40层大方青砖,南、东、北各底边长分别为:9.7、15、10米,顶边长:7.2、13.8、7.6米。西壁没有砖面,为一大土坡,长24.6米,宽13米。 据明史记载,明朝沿海诸省,经常遭受倭寇骚扰,甚至入侵内地,民不安生。明初在沿海设立防御据点,海防据点分卫、所、堡、寨、关等。烽火台又叫烽墩、烽燧、墩台、狼烟台,是古代传递军事情报的报警台,遇有敌情,日间焚烟(燧),夜间举火(烽)。按明代规定,燃烟时还要加硫磺硝石等助燃物,并同时鸣炮。举放一烟一炮是表示有百余人进犯,三烟三炮有千余人进犯,五烟五炮则说明敌人已经上万。……[详细]
214、妙峰山双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妙峰山双塔
  妙峰山双塔位于绥中永安堡乡塔子沟北150米的妙峰山上。东南距县城75公里。因塔下有一妙峰寺而得名。双塔建于辽乾统年间(1101~1110年),两塔东西对峙,相距50米。东塔高约24米,砖筑八角九级密檐式。塔身八面各有角柱,东、西、南、北四面砖砌浅龛,内置一佛,坐于莲花座上。佛座须弥式,束腰部雕有马、象、狮头等姿态各异。龛上有宝盖、飞天、铜镜。塔东南面右上角雕有“辽天祚皇帝”,正南左上角雕有“宣赐舍利塔”等砖雕题名。故又称天祚或舍利塔。西塔高约10米,柞砖筑六角实心七级密檐式。其结构与雕刻部分与东塔基本相同,现存五层檐。山上古塔两座,东西对峙,一大一小,双塔构造、雕刻大体相同,巍峨壮观。粗略量一下,两塔相距大约50多米,细看,均属于青砖构造。该塔高约9米,为砖筑六角实心七级密檐式,现存五层檐了……[详细]
喀喇沁右翼旗蒙古王陵
  喀喇沁王陵位于建平县三家蒙古族乡新爱里村东北1.5公里处龙旦山下,远近群山环抱,松柏苍郁,景色宜人。为喀喇沁右旗历代扎萨克及其亲族之陵园,当地俗称“王子坟”。在苍松翠柏中,一字排开两座陵园,东为历代扎萨克之陵寝,西为历代扎萨克亲族之墓区。东陵园南北长130米,东西宽127米,前正门为明堂,明堂两侧各有一侧门。穿过明堂,在松柏掩映下是一座三进式石拱牌坊,正中镌刻康熙御笔“藩屏世泽”四个大字,四个石柱上各立有一只石刻望天吼,经历了三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似乎仍在仰天长啸。过了牌坊是五间佛殿,佛殿后是三间享殿,内供奉喀喇沁先王的灵位。陵寝在享殿后较高处。正中为第一代喀喇沁右翼旗世袭扎萨克多罗杜楞贝勒固鲁思奇布的陵墓。陵墓形制为砖砌宝顶。以下各代呈人字形左右排开,共有坟头十三座,分别建有祭亭。西陵园是喀……[详细]
辽阳壁画墓群
  辽阳汉壁画墓群位于辽宁省辽阳市北部的棒台子、三道壕、北园一带。墓群于二十世纪初发现,是东汉末年和汉魏之际的石室壁画墓,墓主都是当时割据辽东的公孙氏政权的显贵。五十年代,辽宁省博物馆等单位组织对墓群进行发掘,清理了几座墓葬。墓全部以石板构筑而成。大型墓由前室、后室、回廊、左右耳室和数目不等的回廊中的小室组成,全墓的平面略呈方形,长宽大都在7米左右。小型墓由前、后室和左、右耳室组成,长宽一般在4~5米左右。各墓的随葬品早年已被盗掘一空。墓内的壁画直接绘于墓室的石壁上,内容以表现墓主经历和生活的题材为主,分布的情况和规律是:墓门的两侧是门卒和门犬;前室多绘场面巨大的百戏和乐舞;后室和回廊绘有墓主的车骑出行图;后回廊一般绘乐舞百戏、门阙、宅院以及属吏;耳室和小室则绘墓主的宴饮和庖厨图;各室的顶部绘有……[详细]
217、冯素弗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冯素弗墓
  冯素弗墓,位于辽宁省北票市西官营镇馒头沟村将军山,是冯素弗及其妻的墓葬。冯素弗为北燕天王冯跋之弟,是鲜卑化的汉人,死于太平七年(415年)。两墓同冢异穴,其妻属墓早年被盗,都是长方形石椁墓,东西向。椁顶盖以极厚的石板,椁内绘人物、星象等壁画。冯素弗墓椁长4.25米,宽1.34~1.53米,土圹的西壁有小龛,内放陶罐、牛股、肋骨等物。人骨已朽,但见有幼儿乳齿,推测系以小儿□葬。木棺彩画羽人、建筑等图像,棺环、棺钉铁质而饰金,说明当时沿用汉制,皇族勋臣葬用“画棺”。其妻属墓葬一青年女性,椁内殉犬,应为鲜卑习俗。两墓共出遗物500余件,有金印、兵器、铠甲、马具、服饰、仪仗车器、文具、日用器物等。其中的金冠饰,可能即鲜卑贵族喜戴的步摇冠上的金步摇;冠前饰片上有锤鍱的佛像,反映出当时佛教的东传。两只鎏……[详细]
218、八塔山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塔山
  八塔山位于大凌河畔的锦州市义县城南前杨乡八塔子村,距县城10公里。八座塔分别建在酷似飞腾的龙形山上的八个凸起的山峰上。据考证,八塔子建筑年代和奉国寺建造年代一致,这是辽圣宗皇帝为纪念佛祖一生的八个阶段而建,是世界唯一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一生八个阶段的塔林。八塔山南临沟壑,北靠季节河,西连群山,东距锦承铁路1.5公里,东北距县城10公里。八个小塔虽构造简单又无雕饰,但形制大小各异,排列错落有致,别具风格。八塔山四至六塔南侧山坡上曾建有娘娘殿三间、药王殿一间、僧舍三间,并置石碑二通、铸铁钟一口。七塔东南曾有望海寺三间,内供释迦牟尼像。建国前,每年农历四月十八这里有庙会,大车小辆摆满河滩山脚,游人络绎不绝,十分热闹。解放战争中寺僧逃遁,解放后又无人管理,建筑和碑、钟等多数毁坏丢失。1983年夏,辽宁省……[详细]
沈阳猪踪朝阳寺
  猪踪朝阳寺位于沈阳市东陵区祝家镇北部林木茂密、风光秀丽的朝阳山上,承风水而建宝刹,因朝向始定寺名。据寺内碑文记载,猪踪朝阳寺始建于唐代,经明、清、民国历代修葺,曾为沈阳东南八庙之首,香火鼎盛。溯其渊源,口碑相传已一千三百余年。猪踪朝阳寺寺名的由来,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朝阳山东南有一巨石,相传唐代有一高僧云游到此,被此处山川灵气吸引,立志建庙传法。一日,高僧依石而眠,梦0现一小猪,驱之不退,且开口对高僧说:“吾金猪也,早有佛缘,当助你佛事”,说完就化作了金猪。高僧惊觉,果然见金猪立于石上。金猪走后,石上留有猪踪,高僧遂以金猪为资建此寺庙,故得名“猪踪朝阳寺”。解放后,猪踪朝阳寺因年久失修,破坏严重。1995年,该寺按原貌进行大规模复建,中国佛教协会副主席、普陀山主持戒忍大师亲笔题写寺名。复建后……[详细]
盖州福建会馆
  福建会馆位于盖州市鼓楼街道办事处民和社区胜利路北11-1号,西紧邻普济寺,与三江会馆、山东会馆、山西会馆合称为盖州四大会馆。 福建会馆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为福建客商组成的商业团体聚会议事的场馆。福建会馆建有天后宫,也称海神庙,现会馆的正殿及东配殿及戏楼皆已不存,建筑已消失成为居民区,仅存西配殿,面阔五间,南北长17.3米,东西宽8.7米,建筑面积150.51平方米,房屋结构为六架前檐出廊硬山建筑,条石砌基,青砖筑身,青瓦顶脊。 盖州在明代就成为东北首家贸易港口,当时内地与南方商人纷纷来盖州经商,商船在西河口溯大清河而上,直达盖州南关外,到了清代经济贸易得到长足发展。当时盖州城内商铺相连,商贾云集,全国各地商品汇集到这里,有茧市、鸡鸭市、鱼市和柴草市等固定市场交易,江浙、山东、山西、福建的客商在……[详细]

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