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辽宁省旅游

辽宁省文物古迹介绍

太平寨青云山
  太平寨青云山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位于铁岭县大甸子镇北部太平寨村,距铁岭市区40公里。青云山是一处以森林及寺庙观堂为中心的综合性景区,占地面积30平方公里,分为太平湖和青云山两大游览区。太平湖位于省级风景区柴河水库内,群山环抱一潭碧水,灵动至极,太平湖犹如一条丝带在群山中婉转回还。青云山矗立于太平湖内,依湖而立,青云寺立于山崖边沿石砬之上,险峻雄奇。景区自然景观独特秀美,山奇水俊,引人入胜,是集登山游水、寺庙观堂、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胜地。……[详细]
田庄台关帝庙
  田庄台关帝庙俗称“老爷庙”,位于田庄台镇街中心,是一座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佛教寺院,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 关帝庙被毁于1958年,改做田庄台镇私立中学。1993年,释思松法师主持复建关帝庙,经过1998年增修、2006年续修,形成了完整的古代建筑群。 2002年,关帝庙被列为大洼县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盘锦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成功申报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 关帝庙建筑布局合理,景观特色鲜明。庙内殿宇巍峨,景致庄美,建宫精巧,树木成荫,碑志精湛,古风幽雅,自古流传着“泥马吃麦子”、“戏楼的铁锯子”等传说,吸引了众多游人和香客慕名而来。 由山门进入,依次是天王殿、关圣帝殿和大雄宝殿,两侧为马殿,后配财神殿、地藏殿、药师殿、三圣殿和0……[详细]
43、三塔沟 AA
三塔沟
  国家AA旅游风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大板镇,距阜新市区22公里,距省会沈阳140公里。是以奇松怪石为特色的自然生态旅游景区。由松涛、奇石、三塔和青龙山4个景区组成,共有景点54处,面积19.1平方公里。因景区内有三座辽代古塔遗址而得名,塔及寺庙的墙基、地堑、塔座坑及石槽、砖、瓦以及垦植的梯田、石坎等历历可见,是辽代萧太后屯兵和点将之地。三塔沟风景区以山青、林密、水秀、石奇为主要特色,是生态旅游风景区。因三塔沟生态旅游区地处内蒙古、长白山、华北三大植物区系交替过渡地带,所以动植物种类繁多,共有植物80多科,600多种,有很多珍稀名贵树种,如刺五加(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黄波罗与核桃楸(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景观丰富多样,季相变化明显。春季山花烂漫,夏季凉爽宜人,秋季漫山……[详细]
葫芦岛圣水寺
  圣水寺位于葫芦岛市杨家杖子镇南的莲花山南麓,因寺中有一地下清泉而得名。寺庙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寺庙南北长104米,东西宽96米,占地约1万平方米。全寺由主院和东西跨院组成。天元宫是寺院的大型山门楼,方座圆顶三层,一、二层为方形,三层呈八角形,楼盖尖顶。院东西两侧有钟鼓两楼。院中央有四层塔式的碧云宫,四角设角楼。圣水泉在西跨院,泉水绕莲花池。整个寺庙,既有北方寺庙的风格,又具南方寺庙的特点,融南北寺庙风貌为一体,别具一格。南山根涌出一股泉水,清澈甘甜四季不断。1714年(清康熙五十三年),大和尚崇慧在此落脚,修身养性化缘建庙,取名圣水寺。此后不断扩建,成为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正门外立铁狮子一对,进门是天元宫,三层建筑圆顶方座,是遵循道……[详细]
45、东京陵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京陵
  坐落在辽阳老城东太子河右岸的阳鲁山上。后金天命六年(1621年),努尔哈赤攻下辽阳、沈阳等七十多座城池,将都城迁到辽阳。天命九年兴建东京陵,将景祖(祖父觉昌安)、显祖(父塔克世)、孝慈皇后及继妃富察氏、皇伯、皇叔、皇弟、皇子等墓从赫图阿拉(新宾)迁葬于此。28年后,顺治八年(1651年),又将景祖、显祖、皇伯、皇叔等墓迁回新宾永陵,孝慈皇后和富察氏改葬沈阳福陵。现葬于东京陵的有努尔哈赤的兄弟舒尔哈齐、穆尔哈齐、雅尔哈齐、巴雅喇及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穆尔哈齐的儿子大尔差。东京初建之时,由于忙于征战,规模较小,后经顺治、康熙、乾隆、嘉庆历代扩建,才有今日规模。陵园的主要建筑有:山门、碑亭、陵墓。碑亭为四券单檐式,内立用蒙、汉两种文字镌刻的《庄达尔汉把兔鲁亲王碑》,这块汉白玉碑螭首趺座,雕工精美。……[详细]
张作霖墓园
  在凌海市石山镇东八里有个小村落叫驿马坊,在村西头大片果树林中掩映着一座规模不小的墓园,曾为一代枭雄的“东北王”张作霖便葬在这里。走进张作霖墓园,西门外有石刻门柱两根,分立于门之左右,上刻茔联一副:“佳兆千秋开驿马,孝恩百世仰慈乌”。门柱东24米处,矗立着规格一致造型相同的两甬大石碑,为九眼透雕盘龙式。南面一甬是清宣统二年十一月十九日溥仪皇帝赐张作霖母亲的诰命碑,北面一甬是张作霖于民国五年十一月为其母立的墓碑。墓园周围为青砖花墙,甚是美观。由园门到坟前有64米长的青砖甬道,两侧砌起马路边石。两座坟墓为水泥筑成圆拱型,一座是张母王太夫人之墓,一座是张作霖与赵氏夫人合葬之墓。据史料记载,民国初年,张作霖拟将座落在海城县境内的张家坟茔迁移他地,便委托其姐夫吴永恩择地建坟。吴带着有名的风水先生在锦县(……[详细]
石棚峪石棚
  位于大石桥市官屯镇石棚峪村南石棚山上的石棚,是新石器时代末期至青铜器时代的一种墓葬(或祭祀建筑)。石棚,由经过加工磨制的巨大花岗岩石板构筑,东西向,壁石套合整齐,有侧脚。东壁石残,南北壁石伸出西壁石外。盖石方正,长4.30米,宽4.00米,厚0.44米,延出壁石,形成棚檐。该石棚呈东西向,它的上盖、侧壁及后壁均为花岗岩大石板,在其北壁外檐盖石下,曾发现有红色划线,东壁外檐盖石下亦有南北向划线,可见当时在建造石棚的时候,就已经有建筑设计的行为了。数千年来,石棚岿然不动,远古人类的修建水平可见一斑,非常了得。该石棚占地面积大约54平方米,东麓为乡间公路,北麓为采石场,西侧500米处为水库,南侧为丘陵。石棚呈东西方向,壁石套合整齐,有侧角。上盖及侧壁、后壁均为花岗岩大石板,经过加工磨制。上盖及侧壁……[详细]
金花山及汇善寺
  出凌源城东15公里,沿306国道向东便是坡陡山高、草木葱茏、风景优美的金花山风景区。金花山,古称金黄山,由十座山峰绕一主峰组成,婉若众星捧月,是凌源乌兰白至喀左县的界山。最高峰海拔919米。山峰耸立,其尖如削,怪石林立,虎卧龙盘。主峰侧有一石洞,两百年前就有观音殿。洞下有一泉非常奇特,冬夏常流。主峰西侧有一寺。清圣祖敕赐“汇善寺”。说起金花山及寺庙的历史,有据可查的是清乾隆37年(公元1772年),塔子沟厅理事通判哈达清格考察此地时曾有记述:“金黄山,塔子沟东南35里至金黄山。远观山色如金黄,因以名之。围圆计七十里。山上有石洞一处,宽八尺,进深一丈,-罗卜僧于乾隆十年间,即山洞建观音殿一间,洞外两旁建住屋二间。洞口西南,相距不及一里石缝中,有水长流,冬夏不绝,亦无增减。”可见金花山当时因其在……[详细]
广济寺塔
  大广济寺又名大佛寺,在古塔区旧城内北街,寺内明碑谓建于辽代,元末毁于兵火,明永乐后多次重修。清嘉庆十四年(1809)又遭火焚,清道光六年(1826)开始重修,道光九年(1829)竣工。全寺建筑布局紧凑,平面呈长方形,有佛殿、天王殿及碑亭、配殿等。主要建筑是佛殿(今佛已不存),为大木重檐歇山式建筑,面阔7间,进深5间,檐柱及额枋上都有精美雕饰。寺东有昭忠祠,于光绪二十四年为缅怀中日甲午战争中牺牲的烈士而建。寺西有天后宫,建于雍正王年。现在的大殿约于同治年间。正殿7间,硬山式额枋上有彩绘木刻,二十四孝图,雕刻生动细腻。前院有东、西廊房14间,山门左右是碑亭。解放后,都已修饰一新,现为锦州市博物馆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锦州辽塔座落在大广济寺前。据明嘉靖碑文(宣大巡抚文贵撰)载:金代的中靖大夫……[详细]
金星卧佛寺
  卧佛寺坐落在锦州——虹螺岘公路东侧,距离连山城区43公里。在卧佛寺村小学西面的宽阔平地上,突兀现出一座石岩裸露的小孤山,它南北走向,型似石龟,因此取名龟山。在龟山北面,女儿河水从西向东,蜿蜒流淌。常言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于是人们就选这块风水宝地建寺院,卧佛寺就建在山北面的0上。据史料记载,卧佛寺始建于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重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经“文革”洗劫后,重新修建。 沿着金星镇卧佛寺村西边的小路向北走,再沿水泥台阶向左边的山坡爬上去,一座红漆围墙的长方形寺院便映入眼帘,这便是远近驰名的金星镇卧佛寺。一爬上台阶,两根高大的旗杆便赫然入目,每逢初一、十五作道场的时候,五星红旗便在东边升起,而五彩(红、黄、蓝、绿、白)的佛旗则在西面……[详细]
东北大学旧址
  东北大学旧址,第五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北大学旧址的公布所在地为辽宁省,公布类型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公布批号为547900,公布地址为辽宁省沈阳市。东北大学旧址位于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东侧,新开河北岸。1923年开始筹建,至1930年陆续建成。东北大学是张作霖统治东北时期由奉天和黑龙江两省联合创办的高等学府,是20世纪初东北地皇姑区新乐遗址区的规模最大的一所由文、法、理、工、教育五个学院组成的综合性大学。1928年张学良任校长后,实行男女同校,增设学院,延聘教授,大力发展体育,一批著名学者如章士钊、梁思成等在此任教。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革命和建设人才,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东北大学旧址建筑采用中西结合的建筑形式,主要建筑各具特色,保存完好,为近代优秀建筑群……[详细]
抚顺青龙寺景区
  青龙寺位于抚顺县后安镇郑家村,座落在山河秀丽的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小鹿沟风景区内。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溪水潺潺,曲径通幽,是一块充满着神奇传说的佛教圣地。有栩栩如生的灵山卧佛、一亿多年的观音古洞;有神僧坐化飞升的圣地比丘洞;青龙寺主体建筑之处有八瓣莲花托起,天空金0旋转;南方为药师佛神山,旁有神龟卧潭辉映,福、禄、寿三星云集;西面是西方圣境,寿龄600余年的巨大神榆有求必应,树形犹如一头奔鹿与小鹿沟地名之巧合令其名震四方,阿弥陀佛、观音、势至降足于此接引众生;北方是五方财神驻足之地,财运恒达之所;东方遥望群仙清修宝地万仙山,护持道场;左右两道清澈的泉水,如玉带般蜿蜒流淌,形成二条0之势;中间是华严圣境,婆娑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之法身21.48米高的毗卢遮那佛端坐紫金台上,莲花台下为万佛殿,中……[详细]
丹东双灵寺
  双灵寺位于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炮首营村,在丹东市区西北郊的304国道18公里处北侧。这方风水宝地名为妙山,坐北朝南,势如靠椅,林木葱郁,溪水潺潺,金碧辉煌的双灵寺坐落其间。双灵寺是一座于明代三官古庙遗址上重建的佛教寺院。2005年农历三月十八,由凤凰山朝阳寺园林法师选址并主持洒净仪式,动土兴建,2009年7月竣工。寺院周边依山傍水,风景秀美。寺院区域山地总占地面积约70亩,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双灵寺以古法施工,精心建设,大到一阁一殿,小到一柱一石,无不堪称精品。尤其是汉白玉雕九龙玉道,其选料之考究、雕工之精美、造型之生动为寺庙之罕见。破土之初,在本来多为黄土的七八米之地下,竟然出现两块巨石,一块其状似龟,一块其形如蝙蝠,呈福寿双吉之相。寺院的子午线恰好从正中穿过,偶然之中有此祥兆,因此时……[详细]
赵一荻故居
  赵一荻故居,俗称“赵四小姐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氏帅府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1928年至1931年间,张学良将军和赵一荻女士在此居住,并生下了他们的爱子张闾琳。重修后的“赵四小姐楼”四周围上了新改造的围墙,推开大铁门,满院花香,院内墙上面摆放着盆景,一楼的接待室、舞厅、餐厅等,二楼的会客厅、卧室、琴房、起居室、卫生间等装修豪华别致,令人置身其间,仿佛感受到了赵四小姐的音容笑貌……会客厅顶棚画着《飞鹤吉祥图》、舞厅画着辉煌的金顶彩绘,令人赏心悦目、美不胜收;室内的法式家具件件可称作艺术精品,沙发、桌椅、床等选料上乘、做工考穷,尽显豪华、典雅之美,体现了赵一荻求学上进、追求浪漫生活情趣的个性,如实地再现了赵一荻与张学良共同生活的场景,见证了他们动人的爱情故事。……[详细]
前卫斜塔
  前卫斜塔前卫斜塔,古称瑞州歪塔,坐落在绥中县西南27公里处前卫镇内。此塔建于北魏,距今已有1400多年。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斜塔高10米左右,塔身为青砖砌成,实心单项,分三级呈八角形。斜塔虽经千年风雨的腐蚀,但塔身上的砖雕图案花纹仍清晰可见,此塔虽不高耸入云,但昂首望去,飞檐凌空,却也雄伟壮观。意大利比萨斜塔是世界闻名的斜度最大的斜塔,其斜度为5.3度,然而前卫斜塔的倾斜度为12度。塔尖移位1.7米,斜而不坠,歪而不倒。塔身从何时倾斜无从查考,但对斜塔的加固,曾有过记载。《绥中县志》记载:“其尖歪而不坠,后经羽士以砖石其基愈固”。“斜塔不倒”是前卫一宝,一九七六年虽经强烈地震,斜塔不但未倒,也未出现裂痕。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前卫镇斜塔建于辽代,又名瑞州古塔,现存塔身高10米,塔身向东北方向……[详细]
56、惠宁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惠宁寺
  惠宁寺位于北票市下府蒙古族自治乡政府东侧。清初,土默特右翼署建于此,故名下府。清末蒙古族杰出的文学家,诗人尹湛纳希就出生在下府林的东邻——中信府。惠宁寺北据官山,南映大凌河,左临牤牛河,右环凉水河,环境优美,实为佳境胜地。据寺内蒙文碑记载:清初,成吉思汗的后代温布朝和日从呼和浩特的土默特旗移居此地当贝子时,就创建了一座琉璃顶庙。他的四代重孙哈穆嘎白斯古郎图贝子为了发展佛教,从各方请来了-教徒,于乾隆三年(1738年)、十五年、二十二年先后三次修建及扩建了藏经阁大雄宝殿、钟楼、鼓楼、山门、讲经堂,东西配殿等,还砌筑了红院墙,形成一座规模宏大的寺庙建筑群。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皇帝赐名惠宁寺。嗣后,各代执政贝子继承祖业,增其旧制,乾隆四十八年、四十九年、六十年、嘉庆五年、八年、道光元年先后……[详细]
鞍山钢铁厂早期建筑
  鞍山钢铁厂工业遗产群是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钢铁资源、经济侵略中国的重要实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保存最为完整的活态保存的工业遗产群,同时也是类型最为丰富的工业遗产群,是当代中国钢铁工业的经典,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此次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主要有昭和制钢所本社事务所旧址、昭和制钢所迎宾馆旧址、井井寮旧址、满洲人公学堂旧址、烧结总厂二烧车间旧址等多处建筑。昭和制钢所本社事务所旧址于1933年建成,俗称“大白楼”。整座建筑坐北朝南,砖石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约为1900平方米,建筑面积9327平方米。该建筑是日本侵华时期在鞍山建立制钢所时的办公楼,当时称“本社”,解放战争时期作为国民党管理鞍钢的机关办公楼,解放后作为鞍钢机关办公楼,一直使用至今,它是鞍山解放的见证,同……[详细]
医巫闾山——五佛寺风景区
  古刹五佛寺座落于医巫闾山南麓,闾阳镇石堡子村水泉境内。它依山而建,风景秀丽、景色怡人,险峰怪岩,苍松成荫,险中有美,清幽静雅,是世人观光旅游、朝山礼佛的圣地。五佛寺,原名片岩寺、黄岩寺,俗称五佛洞。据残留的碑文记载,该庙始建于隋炀帝年间,明英宗、清雍正年间相继修复。寺内现有的一座修复寺院的功德碑,清楚地记载着“大清康熙岁次甲寅年秋月立”,由此可见,此寺院自修复据今就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五佛寺分为上、下两院。下院的山门、天王殿、弥陀殿、三圣殿、慈悲泉、六角亭等古朴建筑,巍然耸立,错落有致,雕廊画栋,古色古香;上院的万佛洞、药师殿、文殊殿、钟楼、大雄宝殿、大马将军洞、望海寺等景观,以其惊、奇、险、峻等特点,让游人称奇叫绝。整个寺院位于群山环抱之间,苍松翠柏,峰峦叠嶂,山势优美,绵延起伏,宛若游……[详细]
大连松山寺
  大连松山寺是一座始建于唐代的寺院,位于大连最繁华的西岗区唐山街之侧,占地很小,是座超级袖珍的佛门胜地。从寺外望去,多见断壁残垣,破门虚掩,细心一些的,方能从满目破败中看到斜伸出的红漆飞檐,透露着一丝飘逸洒脱的灵秀之气。临街的大门常常紧闭,悄无声息,唯有围墙上遒劲有力的“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大字中规中矩地伫立着,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如如不动,于喧嚣繁杂的城市气息中凸现着佛家的淡定从容。绕过转角来到侧门,只见窄得二人不能并入的入口上方,顶着一方亮堂堂的黑漆大匾,是朴初老人的亲笔题字--松山禅寺,显得与这寒酸的外表极不协调。进寺门前行不到十步向右转身,顶到鼻子尖上的是一偌大香炉,旁边有香案摆了一些细香,香客们可以免费取用供佛。香炉的前面是弥勒殿,笑逐颜开大肚能容的弥勒菩萨坐在那儿笑吟吟地看着世间百态……[详细]
田庄台清真寺
  清•康乾年间,田庄台始有穆斯林教民迁入,穆民在田庄台西马莲坡西菜园子建成土平房大殿三间,两侧有阿訇室,沐浴室。这是本镇最早的清真寺。 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由西菜园子迁到现在的地址(田庄台镇南大社区西)。盖起三间砖木结构平房大殿,配有阿訇室、沐浴室,当地穆斯林在此进行宗教活动。 光绪十九年(1893年),由当时驻防在奉天,统领奉军的广东高州镇总兵钦赐头品顶戴双眼花翎建武将军左宝贵(回族),在驻扎营口期间,协同田庄台穆斯林乡老刘国恩、杨石、杨立堂、刘崇峰、张胜一等人,重修田庄台清真寺礼拜大殿,建筑面积为325平方米,建有木结构座西朝东大殿三间,可供300余人做礼拜。大殿顶上建有亭阁式望月楼一座。并建有男女沐浴室、阿訇室、女礼拜殿。周围院墙,寺门一座,两侧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