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_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激情大臿免费视频_人妻熟人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辽宁省旅游

辽宁省文物古迹介绍

朱梅墓园
  朱梅墓园,位于绥中县李家乡石碑坊村。它是辽宁省唯一的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明代石刻群。西南距姜女庙十多里。在石牌坊村南,有一对华表,绿树掩映的两座高大石坊,四柱四间,三楼式,单檐庑殿顶。此坊立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是皇帝为总兵官后军都督府朱梅(字海峰)因镇守山海关有功而赐立的。墓园占地面积很大,前后长达三百余米。前部有分列左右的一对石华表,其后为一对石狮子,再后为石坊。坊为四柱三楼式,单檐庑殿顶,主楼四朵斗拱,侧楼两朵斗拱。主楼正面坊檐下刻“圣旨”二字,下面额板刻“名勒燕然”,其下又刻“左柱国特进光禄大夫赠太子少保前经理军务镇守蓟辽地方五挂将军印总兵官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海峰朱公承恩坊”,主楼后面额坊刻“华表忠勋”。坊上雕有飞凤,奔龙、鱼、马、羊、鹿等图纹。坊后为石制墓园门,园内中间有石铺……[详细]
辽南民居四合院
  辽南民居四合院位于盖州市鼓楼街道办事处,为14座民居四合院建筑群组成,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的重要新发现。现总体保存状况较好。辽南民居四合院建筑群包括五座典型辽南四合院建筑和朱家、臧家、吴家、马家等大院,还有商行和伪满官员屋居。五座典型辽南四合院建筑基本都是一层四合院建筑,采用条石基础,青砖砌筑,两坡顶,硬山式,木门窗;面阔五间、七间不等,有的入口门洞还存留,也有为囤顶式的厢房,讲究点的四合院还有有6根廊柱顶起前出的廊檐;建筑面积大约都在一、二百平方米上下。朱家大院为很有特点的辽南民居四合院,仍用条石基础,青砖砌筑,青瓦两坡顶,硬山式,木门窗;西厢房为囤顶,入口门洞设在南面正房中间。面阔十一间,坐北朝南,正房长35米,宽6.3米,厢房长10米,宽6米,总建筑面积561平方米,院落占地面积约1……[详细]
兴城城墙
  兴城城墙位于辽宁省西南部的兴城。兴城古城是明代的宁远卫城,清代的宁远州城,是中国现存古城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城始建于明宣德五年(1430年),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重修。古城依山傍海,雄伟壮观,平面呈正方形,每面长约880米,四面均辟有城门,四角设台,面积约60万平方米。城墙通高10.1米,女墙高1.7米,底宽6.3米,上宽4.5米,外面以青砖砌筑,内面则以毛石。城门上原均有城楼,现仅存南门和西门上两座。四个城门都建有瓮城,现在都已经拆除或部分拆除了。兴城古城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明代名将袁崇焕曾驻守于此,数次击退清兵。明天启六年(1626年)一月,清太祖努尔哈赤率兵十三万围攻宁远城,传说攻城时身负重伤。天启七年五月,清太宗皇太极率兵进围锦州不克,复围攻宁远,被袁崇焕击退,时称“宁锦大……[详细]
海城三学寺
  三学寺坐落于海城的西南隅,始建于明代。整个建筑由山门、前殿、中殿、后殿(藏经楼)、东西配房和禅堂等组成。建筑面积为219.4平方米,占地面积大约5700平方米。明代宝征年间重修。其建筑面积形式为歇山式殿顶,九脊。山门前刻有两尊石狮,伟立山门两侧,显的巍峨壮观。近年来,由于该寺主持方丈对寺院不断刷新,并有道士诵经,年香客游人达1.8万人次左右。每到农历初一、十五两日,香火较盛。三学寺在东北地区是唯一一家的佛学院。 前殿、后殿均为歇山式建筑,系砖木结构,藏经楼二层,为硬山式建筑。整个建筑布局协调,巍峨壮观,木雕工艺精美,色调明快;五脊六兽,二龙戏珠等砖雕艺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前殿长15米,宽10米,高14米,明宣德年间修。歇山式殿顶九脊。山墙压在山面额之下,架德脚实,垂檐飞出。殿檐……[详细]
大连石鼓寺
  石鼓寺即唐王殿,创建于隋唐时代,相传是隋末唐初大将尉(yù)迟敬德为李世民所修。李世民东征高句丽时曾在此驻过军,所以这里的许多遗迹都与李世民有关,故名唐王殿。清代乾隆五一年金州汉军正黄旗人鞠行金募化重修,道光和民国初年又多次修葺(qì)。这里林木郁翠,景色清幽,山峦叠嶂,浮云迷雾,名胜景点星罗棋布。早年间,寺前曾有圆石两块,山风鼓动,其敲击声如鼓,因此得名石鼓寺。自山脚下南可从关门寨口经十八盘攀援而上,北面可从朝阳寺沿盘山路而至。大雄宝殿内供奉的是佛祖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药师佛的神像。释迦牟尼(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是佛教的开启者。据佛经记载,佛陀在2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详细]
沈阳慈恩寺
  慈恩寺位于沈河区大南街慈恩寺巷12号,始建于后金天聪二年(1628年),清顺治、道光及民国年间均有扩建和重修,是我市现存最大的佛教寺院。寺院坐西朝东,占地约12000多万平方米。正面是山门,门内有钟、鼓二楼,往西寺院的建筑分为三路。中路最前面是天王殿,面阔三间,檩枋彩绘,朱红地仗,殿内供奉着四大天王、弥勒、韦驮的塑像。向西依次为大雄宝殿、比丘坛、藏经楼。大雄宝殿建在高台之上,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后出廊,殿内供奉如来三世佛、航海观音、四大菩萨和十八罗汉。比丘坛为单檐歇山前廊式,正脊梁上装有“0常转,国泰民安”的文字砖,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像;寺院南路自东向西有退寮居、厨房、司房、斋堂、禅堂、法师寮、佛学院等;北路建筑有养静寮、客堂、念佛堂、方丈室、十方堂库房等。全寺共有房舍135间,建筑面积2……[详细]
葫芦岛天然寺
  天然寺景区,位于大虹螺山的西南面,现属钢屯镇张家沟村邢屯范围,距连山区西北30公里、钢屯镇东南5公里左右。这里山峦起伏、谷幽林密,一条小河从西向东流淌。两岸山脚之下,有一块开阔的平地,是一个老梨园,天然寺遗址即在此处。站在梨园向东面的山顶望去,只见一块巨石横卧,恰似一头老虎踞守在山顶,因虎头突出,笔者暂称“虎头岩’吧。山顶的下面有一块巨石,人称“和尚帽”,不仅形状酷似,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帽子四周的棱角。如稍稍向左转动身躯,继续仰视,便可以看到一座山峰,它的顶端由几块长条状、不规则的巨石排列而成,很像张家界武陵源的山石。山石上面稀疏地生长几棵松树,还是称它为盆景峰为宜。近处的山石很特殊,石体很大,坡度很缓,这里有一块巨石,巨石的左下方,有一块圆圆的大石头,前面的部分缩了回去,称龟石。天然寺景区,……[详细]
李家堡碧云寺
  九门口碧云寺辽宁省绥中九门口水上长城南端的老牛山,半山腰上坐落着气势雄伟、飞檐凌空的碧云寺。夏日的碧云寺它自有特别的情调和风格,它的美是豪壮的、庄严的。绿树掩映,丰满的树冠使人感到处处勃勃生机,葱茏郁茂皆情韵,白云流连,仙风缭绕。碧云寺总建筑面积14300平方米,寺内设有天王殿、地藏殿、祖师殿、伽蓝殿等多处殿阁。灿烂纷呈更显吉祥、安谧。只要亲临其境便能体验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寺院至下而上,依山势而建,金碧辉煌的殿阁一层一层增高,优美典雅的景致也一级一级递进。院落呈现出极强的艺术性,形成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格局,所到之处无不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它始建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由明太祖朱无璋御笔亲书“碧云寺”,军师刘伯温选址,开国元勋徐达奉旨修建,普贤和尚主持,经佛像开光,开七传戒,盛况……[详细]
瓦房店宝林寺
  “宝林寺”座落于大连市瓦房店,曾有着“西屏晓月”之称的西屏山东一山坳,修建于大唐贞观19年(公元645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宝林寺”是一座依山傍海,水秀山清,人杰地灵,景色怡人的千年古刹,这座古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神奇的传说,曾有着香火旺盛,有求必应的盛名。星移斗转,岁月流逝。闻名辽宁的宝林寺经历了唐、宋、元、明、清历朝历代千余年来的岁月沧桑,于1950年毁于一旦,现在只剩下残基断碑,成为千古憾事。“宝林寺”这座千年古刹,相传公元645年(大唐贞观19年)李氏民亲统大军与亲句丽骆驼山寨主对战,驻扎在西屏山顶不知何朝何代修建的古庙里,腊月三十的除夕夜唐太宗在古庙宴请君臣,午夜钟声响起唐太宗忽见东方升起一弯明月对群辰说:“今夜除夕,何来新月?”军师说:“除夕看到月亮,亘古闻所未闻,今出现……[详细]
卧鹿山效圣寺风景区
  卧鹿山风景区位于岫岩县城南26公里的杨家堡子镇松树村境内,以峰秀、庙奇、景美而著称。山中有一长约百米、形似卧鹿之背的青石脊,传说古时有一骑黑鹿的道人居住山中,死后化身青石脊,卧鹿山因此而得名。卧鹿山山势险峻,秀色可掬,景点随处可见。石制古庙——效圣寺效圣寺座落在卧鹿山脚下,因其历史久远而被当地人成为老古庙,是目前辽宁省内现存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石制古庙。效圣寺原是一座三间房舍的草堂古庙,始建于唐。1981年辽宁省文物厅拨款进行全面维修,新建东廊房三间,修仿古山门一座,建花墙长60.4米。后又在西面建廊房三间。这座巨型庙宇,全是石质结构,正殿三间长9.15米,宽5米,高5.4米。除门窗外,墙体、廊柱、梁架、屋顶、殿脊、吻兽等皆用石料雕制,贸隼插接而成。石庙东西山墙由61块条石砌成,庙后墙65块条……[详细]
辽阳关帝庙
  辽阳关帝庙  关帝庙俗称老爷庙,在辽阳老城西门外,是辽阳历史上最大的道观。始建于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白塔区占地约12 000平方米。背北朝南,青砖围墙。照壁、牌楼、山门、戏楼、武成门、武成殿、伏魔殿、汉中王殿均在同一中轴线上。  照壁用青砖雕砌,五龙起舞,星宿、人物交错。牌楼木制结构,高8米,面南悬匾3方,东书“英武圣人”,西书“亘古一人”,中书“浩气流行”。面北悬匾3方,东书“山灵紫气”,西书“乾坤正气”,中书“威振华夏”。山门朱漆立柱,青灰合瓦,斗拱彩绘,置立匾,红地金字“关帝庙”。山门3间,东西为马殿,东殿立彩塑赤兔马,西殿立彩塑黄骠马。入山门北为戏楼,两侧明柱木刻竖楹:“莫恨吞吴,吴宫花草埋幽径;休劳削魏,魏国山河伴夕阳”。登13级台阶至武成门,悬横匾,中书“如意在天”,东书……[详细]
八面城城址
  八面城城址是我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属辽代韩州州治。坐落于八面城镇五星村南郊,海拔144米左右。经多次测量,城址为一菱形形制,东墙749米,西墙747米,南墙830米,北墙911米,分布面积约30万平方米,城内辽金时期布纹瓦、瓷器残片随处可见,现馆藏文物八棱石臼就出土于此。现城内有自来水公司等多家企业,其余均为五星村村民蔬菜大棚地,有双八线公路在城址中央南北向穿城而过,南墙紧邻南环城公路,路南为八面城烈士陵园和复建中的青云石佛寺、加油站等,北侧与居民区毗连。1984年,八面城城址被昌图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得到很好的落实。当前八面城镇文物保护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城址……[详细]
辽源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
  辽源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位于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人民大街784号,侵华日军辽源高级战俘营旧址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世界人民团结一心并肩作战,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的英雄壮举。辽源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占地面积为27954平方米,展览馆建筑面积为2097平方米,展览馆内部展陈文物数百件,主要包括太平洋战火、黑色的囚程、将军的故事、战俘的遭遇、活着回家、远逝的背影和二战时期大事记7部分内容,采用了空中翻书、幻影成像、全息成像、将军对话等数字化互动展项,累计投入保护建设资金近5000万元。辽源市于2010年启动战俘营旧址抢救性恢复、文物本体保护工程;2011年启动辽源军分区异地迁建工程;2012年开始进行国内外相关文物征集工作;2014年启动战俘营展览馆建设、景区综合治理、展览馆内部展陈工程等,现各项工程已……[详细]
114、祖越寺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祖越寺
  千山祖越寺祖越寺是千山最早的庙宇建筑之一。相传,在开始建寺时,有一位祖师从这里路过,曾仔细察看该寺的建筑,遂名为祖越寺。据考证,它最初建于唐朝,当时的建筑宽阔宏伟,大于现在几倍。后来,在金、元时期,山洪暴发,寺庙被冲毁,遗址就在现址前的低洼开阔处。从遗址中曾发掘出较大的浮雕石栏板、望柱莲花佛座、柱基、残石碑头、瓷片等。这些遗物为考察千山的庙宇建筑和宗教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祖越寺现址为明朝时建筑,清乾隆、道光、光绪年间曾相继重修、整饰,解放后,又多次进行修缮。现有建筑七幢,释迎殿为正殿,它的东侧是胡仙堂和客室,正殿阶下为东西配殿,配殿南有钟楼、鼓楼,呈东西对称。释迦殿正对寺门,门外是一堵石墙,长达五十多米。祖越寺的建筑比较紧凑、集中、规整。它建造在蜿蜒、狭长的喇叭形山谷中,山的地势北高南低,寺……[详细]
营口西大街近现代建筑群
  营口西大街近现代建筑群位于西市区渔市街道办事处境内,辽河大街西段,西大街约有1300余米。我市西部地区是营口的发祥地,当时为我市政治经济中心,营口开港后,由西部逐渐向东部扩展,此区域内因靠近港口,经济活动在近现代社会非常发达,人口密集,商号鳞次栉比,虽经200余年变迁,至今仍保留一批古代和近代的庙宇、民居、商业建筑和金融建筑物等约30多处,是我市历史人文景观最多最集中的街区,从这些建筑物的建筑目的和使用功能上,可以看出我市当时经济、金融等发展情况,有的在我国经济史、金融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这些近现代建筑是我市港口城市历史沿革的佐证,是探究我市城市建设史的重要历史文化遗存。营口凭借海河交汇的地理优势,成为贸易往来的枢纽,于是具有服务性质的“大屋子”应运而生,这种建筑已经不是单一的商店或商号,是……[详细]
广宁古城
  广宁城位于辽宁省北镇市。广宁城即北镇城,始建于辽代,金元时置广宁府,明置广宁卫,为九边重镇之一的辽东镇,总兵戍守。清置广宁县,民国初改名北镇。明初所建广宁城(北镇城)南城墙南城门楼正处于今之北镇鼓楼位置。后来城池向南扩展,明代南城门楼遂成为今之鼓楼。砖砌台基,长24米、宽20米、高8米。楼台上有女墙。台上两层楼阁有民国十八年(1929年)书“幽州重镇”、“冀北严疆”八个大字。镇城中街北、鼓楼前有明神宗万历八年(1580年)敕建的表彰辽东总兵李成梁功绩的石坊,石坊全部采用暗紫色沉积砂岩建造,为三间四柱五楼式、单檐庑殿顶仿木结构牌楼,高9.25米,宽13.1米,翘檐、通枋、栏板、斗拱等俱全,间饰人物、四季花卉、鲤鱼跳龙门、一品当朝、二龙戏珠、三羊开泰、四龙、五鹿、海马朝云、犀牛望月、喜禄长寿封候……[详细]
鱼化石产地
  鱼化石产地位于凌源县小城子乡大新房子村小洼屯西北,年代为中生代。凌源地区自中生代以来,受太平洋板块向中国东部板块俯冲作用的影响,形成一系列北东—北北东向盆岭相间的构造格局。从地理上看属于低山丘陵地区,沉积岩面积达98%。其中中生代地层出露极为广泛,有极其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资源。1923年,美国地质学家葛利普在他撰写的《中国地质学》里,将凌源一带含狼鳍鱼化石的地层命名为“热河系”地层。凌源古生物化石资源有以下特点:一、分布广。遍及11个乡镇,仅朝阳市级保护区面积就达200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地区则达200平方公里。二、种类多。已知有二十几个门类和几百个种类。其中:有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类型的孔子鸟、娇小辽西鸟等鸟类化石;有凌源潜龙、神州龙、中华龙鸟、鹦鹉嘴龙、翼龙、满洲鳄及东方喙龙等8属8种爬行类化……[详细]
118、响水寺
响水寺
  响水寺风景名胜区位于宽甸满族自治县毛甸子镇,距丹东市60公里。这里山形奇秀,植被完好,湍流平湖,悬泉飞瀑,这里幽中见奇、秀里藏险、可谓风月无边之地。 富寿山是响水寺景区的主体山峰,在众山拱卫中,突兀矗起,自山脚至山巅,整石几百米,浑然一体,如缸倒扣,雄伟壮观。东壁悬崖陡峭险峻,多姿多彩。石峰线条色彩变化多端,奥妙无穷。峰巅崖壁上古松排空,或挺拔刺天,或横空展翅,构成了一副奇妙的中国山水画。位于富寿山中心向阳处的响水寺古庙,是明朝万历年间修建的一处道观。现仅存残垣断壁,碑石瓦砾。当年香火鼎盛时,为宽甸南部第一大庙。庙前有名曰“寺院顶”的石峰相照,后有横峰为靠,前有蟠龙、卧虎两峰环抱,周围古树相拱,风水独特。庙东50米处为一片平地,丛林茂密,树下是青草池塘,别有洞天。 东湖大瀑布高大……[详细]
119、佑安寺
佑安寺
  佑安寺,又称于寺,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西北,距市区65 公里始建于康熙六年( 1667 年),是阜新地区由清朝皇帝亲赐匾额、册封1的寺庙之一。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在土默特右旗王府(黑城子)东10公里处,清廷拨款修建“佑安寺”,俗称于寺。该寺建殿堂l0座,共84间。有法相僧院、时轮僧院、医药僧院。香火盛期有1500多人。寺院有耕地6000亩、牲畜1300头、车辆3台。寺主为呼图克图。  康熙二十一年( 1682 年)康熙东巡,经喜峰口、热河、凌源、朝阳、北票黑城子“驻跸于1寺”。  康熙二十八年,建成“佛殿、天王殿、东西配殿,佑安寺碑文记之:“满堂圣像,顶礼之,大金灯常点照,玉炉焚香”。此后,于1去北京觐见皇帝,康熙亲赐汉白玉二龙戏珠碑冠,以及银孥若干,继续扩修寺庙。康熙四十三年……[详细]
120、中会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会寺
  中会寺:在千山大安寺之北。寺前有明嘉靖四年(1525年)碑记:“襄平南千山之山上,自唐敕建古刹有五,中会居其中。”故名中会寺。寺内建筑分主殿、前殿、禅堂、水亭、后阁等。寺宇前临海螺、净瓶二峰,背依犀牛望月峰。明人诗中所谓,“花香浮塔院,霞影落立岑。杳杳钟声动,遥峰护碧林”,即咏中会胜景。根据重修记载,中会寺在唐代就已经存在,几经水火,多次重修,现在的建筑大多具有明代的风格.中会寺分上下两殿,前殿临涧,后殿依山,布局巧妙。主要建筑除前殿、后殿外,还有天地楼、韦驮楼、钟鼓楼、禅堂等。殿内有精美的雕塑和彩绘。中会寺位于千山中沟,是千山五大禅林之一,因居五寺之中,且昔年五寺僧侣多-于此,故名中会,系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会寺的建筑,明显的有新旧之分,新的建筑为毗卢宝殿,它是中会寺最宏伟的建筑,历经……[详细]